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春节的来历

时间:2019-04-09 13:30:11

相关推荐

春节的来历

现在人们所称的春节,在古代被称之为 元旦 ,中国历史上的 春节 ,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 。现今狭义的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民间传统意义上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必于春节的来历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 上日 、 元日 、 改岁 、 献岁 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 三朝 、 岁旦 、 正旦 、 正日 ;魏晋南北朝时称为 元辰 、 元日 、 元首 、 岁朝 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 元旦 、 元 、 岁日 、 新正 、 新元 等;而清代,一直叫 元旦 或 元日 。1913年7月,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自此夏历岁首称 春节 。 这次,咱们就讲讲春节习俗的故事,有:春节的来源、过小年的来源、饺子的来源、元宵的来源、压岁钱的来源、猜灯谜的来源。 春节的来历一 有一年,世上大乱。玉帝得知后,降下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去管理人世的衣食住行。但是,没有神仙肯接旨。 这时候,南天门外传来一声吆喝: 这差事我干啦! 抬头看时,是秃头顶、胖乎乎、笑哈哈的弥勒佛。 却说这弥勒佛来到人世,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他还要大家把各路神仙都请到,香箔纸锞,准备齐全。到了初一,家家都要起三更,放鞭炮。 这样又过了几天,到了初五,天刚蒙蒙亮,突然传来一阵喧华声。喧华者是姜太公的妻子(专管茅房、粪土的脏神),正在跟弥勒佛打骂呢。本来,人们请神仙时把她给忘了。弥勒佛只好说: 这样吧!今儿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财一次吧! 这就是 破五 的来源。 不想这几声炮响传到天宫,玉帝觉得人世又出了什么事,便派财神去察看。财神来到人世一看,处处都是香箔纸锞,兴奋得就忘了回去。 玉帝等啊等,财神仍是没有回来,便亲自到人世察看。他一看,人们啥活都不干,很是气愤,召来弥勒佛喝道: 你怎么尽让人们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 弥勒佛笑嘻嘻地说: 你要我管人们的衣食住行,可并没有叫我让人们干活呀! 玉帝一想,也对,既然已经这么办了,那一年只能有此一次,开春今后就要下地干活。 从那今后便留下了旧例,一年有一次春节。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鼓掌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你知道人们为啥要过小年吗? 过小年的来源 有个叫阴子方的人,心地善良,却家景清贫。有一年,大雪下了十几天,眼看春节将至,他却没钱办年货,只能望着大雪发呆。 腊月二十三日,灶神装作一个讨饭的老妇人来到阴子方家门口,求他给点饭吃。可阴子方哪有吃的?自己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老妇人很气愤,说: 你真没良知,我一个孤老妇人大雪天来要饭,你却啥也不给 说着,就栽到了雪地里。 阴子方赶快将她扶进屋里,急得不行,只得狠狠心把家里的小狗杀掉了。可等他做好狗肉,老妇人却不见了。桌上留下个负担,里面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另有几行字: 我本灶神君,要饭知你心;狗肉我不吃,算作过年羹。赐金一两整,买地和结婚。 后来,阴子方买了地和牛,精心耕耘,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这事愈传愈远,每到腊月二十三,人们纷纷祭奠灶君,开始 过小年 。 饺子的来源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初六捏面团,初七初八炸年糕,初九初十白米饭,十一十二八宝粥,十三十四汆汤丸,正月十五元宵圆。 你知道这些春节美食的来源吗? 从前,有位秀才日夜苦读,经常读得不知睡觉、忘了用饭。 老婆王秀姣很为他担忧,一天,她特意给老公炖了香喷喷的鸡肉,可秀才仍旧边吃边读,一不留心,一小块鸡骨头卡在嗓子眼里,害得他吭吭咳咳了好一阵。秀才摇了摇头,连连说: 惜乎哉!惜乎哉!误了好光阴。 如何能力既不费事又能好吃呢?老婆琢磨开了,吃面片吧,省事却没营养;吃肉吧,又太腻口。她忽然想到了用面片包肉,当即去做。第一次,包的是肉末,味道不太好;第二次,包肉末和菜,味道不到家;第三次,包上了味料的肉末和菜,味道好极了! 秀才一尝,也以为清香可口,连连称赞: 真好吃,真好吃也。 秀才由于吃好了,精力逐渐旺盛,进京赶考后,中了个状元。喜讯传来,有人问秀才念书的窍门,秀才说: 吃得好,吃得好。 随后,把自己每日用饭的路过跟众人说了。 众人疑惑了,我们咋没吃过?立即问他那东西叫什么名字。秀才一想,东西是贤妻做的,就叫它 姣子 吧。 大家据说吃 姣子 能中状元,都来学着做,慢慢的, 姣子 被更名为 饺子 。 元宵的来源 汉武帝时,有个叫元宵的宫女,做的汤圆又圆又甜。元宵姑娘三年没有出宫,常因思念家人流泪。 东方朔知道后,十分同情她。第二天,他化妆成一个算卦的,走街串巷,散布一个凶信: 正月十五降天灾,熊熊烈焰四方来,弄得家家不安宁,搅得国家要衰败。 凶信 一传开,人人恐慌万分,纷纷来向东方朔讨教。东方朔说: 必需在正月十三中午,拦住从西北方历来的一位穿红衣、骑毛驴的姑娘,那是火神娘娘,要苦苦恳求于她。 果真,正月十三中午,一个红衣女子进城来,人们立即叩首恳求。那女子说: 正月十五、十六两日晚上,玉帝要在南天门鉴赏地火,要火烧长安城。我怎敢抗旨? 说完,骑着毛驴就走了。 汉武帝知道后也吓坏了,这时,东方朔从容奏道: 微臣倒有一计。 汉武帝转忧为喜: 快快说来! 东方朔说: 皇上可下旨三道,一道令元宵姑娘出宫教黎民赶制汤圆,以供奉火神娘娘。第二道令全城黎民做灯笼,到正月十五、十六两日晚上在全城点燃,可瞒过玉帝,火神娘娘也就能复旨了。第三道,那两日让所有宫女出宫观灯,必然解难消灾。 汉武帝点头承诺了。 元宵姑娘终于全家欢聚,悲喜交加,一问,才知道火神娘娘是东方朔让她的家人扮的。 果真,正月十五、十六,长安城内,家家户户做汤圆,挂灯笼,放烟火。就这样,年复一年,传播至今。人们为怀念元宵姑娘,就把汤圆叫做元宵了。 三星在南,家家贺年;小辈儿的叩首,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接下来,讲讲压岁钱的传说。 压岁钱的来源 传说有个叫 祟 的小妖,每年大年夜夜出来,专摸小孩子的脑门,小孩被摸事后就会变成傻子。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伴侣俩暮年得子,十分珍爱。到了年三十,伴侣俩发愁了,畏惧碰到 祟 ! 孩子却一个人玩得很开心,拿来一张写春联剩下的红纸和八枚铜钱,玩起了红纸包铜钱的游戏。过了一阵子,他打个呵欠,睡着了。 伴侣俩不敢睡,点烛添灯,坐在床前,长夜守 祟 了。挨着挨着,突然房外 呼啦啦 地刮起一阵大风, 嘎 一声,门开了,一个小妖进了屋,径直向孩子的头盖摸去。 就在这时,枕边射出一道白光, 祟 像遭到电击似的缩回手, 吱呀,吱呀 地尖叫着,逃走了。 伴侣俩匆忙一看孩子,睡得挺香,很是安全。希奇了,什么东西能把 祟 吓走呢?伴侣俩在孩子枕边找了又找,只找到了用红纸包着的八枚铜钱。本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他们看到 祟 无恶不作,就暗中帮忙。 后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大年夜半夜用红纸包上铜钱给孩子,并把这叫 压祟钱 ,日久天长,就被称为 压岁钱 了。 一时欢快一时愁,想起百般不仇人。如若想得百般到,自解忧来自解愁。 这首诗就是一个谜语,它的答案正是 猜谜 。 猜灯谜的来源 胡财主家财万贯、横行乡里,人们叫他 笑面虎 。 春节将临,胡家一前一后来了两个人,前边的叫李才,后边的叫王少。 笑面虎见李才衣帽富丽,就满脸堆笑。李才说要 借银十两 ,笑面虎忙取来银两。王少也上前说: 老爷,我借点粮。 笑面虎瞟了他一眼,见他衣着破烂,就骂道: 滚! 这把王少气坏了,决定要斗斗笑面虎。 转眼到了元宵灯节,王少打出一顶花灯上了街。他来到笑面虎门前,把花灯挑得高高的,引得很多人围观。笑面虎一看,灯上题着四句诗: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气得怒眼圆睁: 好小子,胆敢用打油诗来骂我! 王少笑嘻嘻地说: 我没骂你呀!我这诗是个谜,答案是 针 ,你想想是不是? 笑面虎一想:可不哩!只能干怒视,没啥说,回身狼狈地溜了。周围人都乐得大笑。 第二年灯节,不少人都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观灯的人推测取乐,就叫 灯谜 ,一直传到此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春节的来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春节的来历和传说春节的来历和民俗 春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word免费

春节的来历和传说春节的来历和民俗 春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word免费

人们,来历,郁垒,桃木,门神,和民,民间,大门,桃符,说法,鬼魅,唐太宗,传说故事,板上,习俗,传说,名刺,对联,姓名,将军,时期,桃树,武器,相貌,红纸,贺年卡,起源,金鸡,鬼魂,中国古代

2007-09-20

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介绍

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介绍

人们,习俗,年画,民间,年糕,饺子,节日,门神,压岁钱,我国,爆竹,活动,春联,祖乙,是我国,郁垒,习惯,公历,晚辈,桃木,窗花,谐音,风俗,农历,传说,初一,历法,国君,大门,地方

2020-09-07

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介绍

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介绍

人们,习俗,年画,民间,年糕,饺子,节日,门神,压岁钱,我国,爆竹,活动,春联,祖乙,是我国,郁垒,习惯,公历,晚辈,桃木,窗花,谐音,风俗,农历,传说,初一,历法,国君,大门,地方

2012-12-20

春节的来历100字左右 春节的来历作文100字

春节的来历100字左右 春节的来历作文100字

来历,活动,作文,民间,人们,历法,祖先,初一,公历,名称,中国,习俗,传统节日,传统,农历,神灵,太初历,立春节,丰年,少数民族,年头,民族特色,汉族,汉武帝,牲畜,爆竹,祭神,神佛,规定,风俗

2020-09-06

春节的来历100字左右 春节的来历作文100字

春节的来历100字左右 春节的来历作文100字

来历,活动,作文,民间,人们,历法,祖先,初一,公历,名称,中国,习俗,传统节日,传统,农历,神灵,太初历,立春节,丰年,少数民族,年头,民族特色,汉族,汉武帝,牲畜,爆竹,祭神,神佛,规定,风俗

20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