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湖南永州:“零陵”地名探源 别再道听途说自称“天下第一陵”了

时间:2019-02-18

时值端阳,水何澹澹!萍洲春涨,乃永州八景之一

提示:本文共有 57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零陵区香零山,永山永水的代表景观

雅称“潇湘”的零陵,因潇水和湘水汇于萍洲而名世。

时值端阳,水何澹澹!

“萍洲春涨”,乃永州八景之一。而此地的“潇湘夜雨”更是潇湘八景之首。

萍洲春涨

潇湘大地,人文永州;古城零陵,楚风余韵。

这里,乃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湖湘文化发祥地之一。

湘水之畔的迴龙塔,镇守着湖湘之源

零陵,以舜帝南巡狩所留下来的胜迹而闻名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载:

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

宁远舜帝陵,山环水绕,万山朝圣

现在,一般将这一句话作为“零陵”地名之由来,也就是最早的依据了。

岂不知司马迁写《史记》,因其首创纪传体,乃是依据前人资料而以人物所历事件为中心的!

也就是说,他记人物记事件必须使用到地名,但不负责“注释”地名。

司马迁画像

由于西汉析长沙置零陵郡的同时,也新置了苍梧郡。

所以,司马迁分别将“舜崩之地”与“舜葬之地”按郡域详写,表示舜之死与葬不在一地。

由此,告诉了我们另一个史实:舜帝驾崩后,其随从们曾有过扶柩北归之举。

从人文、地理和南巡转北归的路线几个方面,综合来看,这个记载,既相当具体又真实可信。

西汉、新、东汉时期苍梧郡位置图

稍有古汉语常识者都知道:“是为零陵”,是个判断句。

联系全句,现代汉语应该解读为:“这里是(属于)零陵”。

而不该解读成:“所以叫零陵”。

永州市现政府驻地冷水滩区的黄昏美景

而零陵,是我国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它是一个大地名,亦即为最古老的行政区域名称。

史载:战国时,楚国于国境南部即置有洞庭和零陵二郡(一说洞庭、苍梧)。但具体设置的时间和行政区划、治所已不可考。

长沙天心阁。

秦始皇伐楚功成、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始皇帝26年)置长沙郡,下辖零陵县。

此为零陵建县之始。县治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的咸水。

全州县湘山寺

公元前124年,因“推恩令”而分封长沙王刘发诸子。

其中,封刘贤为“泉陵侯”,于潇湘二水汇合处置泉陵侯国(今零陵区)。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析长沙国,始置零陵郡,治零陵县。

辖泠道、营浦等七县,并领泉陵、舂陵等四侯国(不含旋即改县的洮阳)。

西汉时零陵郡地图,郡治在今广西全州北

作为县和郡名的“零陵”,其得名确实与舜帝陵有关。

最早、最现实、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恰恰是地名的更迭:

王莽建立“新朝”(公元9一25年),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即改零陵郡为“九嶷郡”,郡治仍设于零陵县。同时,废泉陵侯国置“溥润县”,改营道县为“九嶷亭”、泠道县为“泠陵县”。

这么大手笔的一改,极完美地诠释了零陵与舜陵的关系。

斑竹一枝千滴泪

尽管东汉建立后,因不承认新朝,又全部改了回来。

并且,又因汉光武帝刘秀出身舂陵侯国,而其祖最早封地又在舂水之滨。

于是乎,便将郡治东迁至泉陵县(今永州市零陵区)。

这么做,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更好地辐射带动包括舂陵故国在内的郡域南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江南人家,逐水而居

这一招果然有效。零陵全郡人口增长极快,经济也得以迅猛增强。成为东汉名郡之一。

为区分郡、县同名不同地,时称治所泉陵为“大零陵”,零陵县(今全州)为“小零陵”。

千里湘江万古流

谈到零陵(九嶷、永州、泉陵、溥润和芝山)地名的由来,就要先弄清舜帝南巡。

根据史料的有关记载,以及古零陵(永州)当地和周边遗存的舜迹,再结合民间故事以及神话传说,我们可以大致还原舜帝南巡的足迹。

东安县舜帝雕塑。其地属泉陵但西归洮阳

舜以巡狩名义南下,估计是奔向其弟象的封地“有庳”而去的。

有庳,在今永州市双牌县境内的潇水旁,江村一带。

舜受尧禅后,德服三苗。即将其同父异母的弟弟象远封外放至荆楚南荒“三苗”之地。

双牌水库大坝。有庳象王祠已沉入水底

这次“南巡”不是简单的“省亲”。

《史记》表述得隐讳,但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这次“南巡狩”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而且,似乎有些仓促。

舜帝南巡经过的主要区域

因为,这一行人从舜都蒲坂出发,受古时交通条件限制,行程虽然沿着大江大河和主要山系有所曲折,但大方向上走的几乎是一条直线。

这说明,此行的目的地是十分明确的:就是到楚南苗地去!

并且,来到云梦泽亦即洞庭湖之后,匆忙留下了女眷,并让其随后次第跟进。

而舜帝带着人先行溯湘江而上,一路南下。

韶峰耸翠。韶山八景之首,舜于此奏韶乐

舜过长沙并未逗留,而是直赴衡山而去。

在衡阳,一行人舍弃了左侧水量较大的耒水,却逐水量相对不大的蒸水而上,至韶山。

在韶峰,短暂驻跸,奏韶乐。

静静的紫水。湘江流域舜沿江广布恩德

在潇湘二水交汇处,舜依然选择了继续溯湘水而上。

随后,寻紫水至大庙口,亦短暂驻跸东安舜皇山。

此后,他并没有折返萍岛,再沿着古深水(潇水)去寻找“象之有庳”。

而是又继续逆流而上,转往全州等地的湘水最上游,并折往东南的群山之中。

这么一来,就彻底错过了与定居于潇水支流旁的象的会面。

东安舜皇山,有“天设湖南第一峰”之誉

不料,舜帝刚出零陵郡界至苍梧郡境内,即崩。众人只得立即扶柩北归。

北归,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自然须选择最快最近的路径。

水路,是当时毫无疑问的选择。

因此,五岭之间所有往北流淌、能归于长江水系的、又能承载起帝王规制灵柩的、稍大些的河流,都被纳入视野。

宁远县母亲河一一泠江河,古称泠水

舜崩之地,应该是距泠水最近。

于是,众人直奔泠水而去。

有资料称,扶柩队伍千辛万苦自“南往东北”方向翻越了九嶷山,至山之北麓。

舜帝陵北地形图

九嶷山,东西向横亘在苍梧与零陵两郡间,而南北向的萌渚岭几乎与之相连。事实上,大萌渚岭就包括九嶷山。

其时,一行人扶舜柩,选择了径往东北方向翻越九嶷山,拟去往泠水,好经泠水下潇水达湘江。

而没有折回往西北方向走,选择经深水、沱江下潇水去洞庭。

据此推测,舜崩之地,应在萌渚岭东麓、九嶷山南侧的狭窄山坳处。汉时,确属“苍梧之野”。

九嶷山与“五岭”关系地形图

估计是由于山高林深、路途艰险,负柩而行、运输又特别困难,加之九嶷山地形地貌相似(“疑焉”),从而耽误了舜帝灵柩北归的宝贵时间。

尸体已无法运回故土,只好就地掩埋在九嶷山下、泠水之畔。

所以,称“泠陵”!

泠水河畔九嶷山下,宏伟肃穆的舜帝陵

舜崩后,演绎出娥皇、女英二妃千里寻夫不遇、洒泪成斑竹的故事。

所以,又称“零陵”。

“零”者,涕零也。“泠”,水名之外,亦有液体滴落之意。故可通用。

司马迁著《史记》时,九嶷山的山脊是零陵、苍梧二郡的郡界。舜葬之地已是山北,“是为零陵”。

永州零陵区的朝阳岩

文字之学,古人称之为小学。

但为较好厘清各地名间的关系,探知其由来,确有必要就与零陵地名有关的“字义”先普及一下:

“零”,徐雨貌。

其用于数字义,得南宋之后了。最先出自罗泌所撰《路史》。

其书讲,上天皇发明数字和天干地支。数字中就有“零”,表示“没有”。后又从零星义发展作为“不足整数”,从无到有了,如零头。

而“零”作为空位数,则到十九世纪了。清代华蘅芳著《学算笔谈》后才流行开来。

“零”,自始至终都没有表示“最大数”的含义。

南宋罗泌撰《路史》。三皇记

顺便说一句,舜在"五帝”中的排位,并不靠前。绝大多数的古籍中,还将舜排在最末。且“天下明德自舜始”,因而,其陵制也不可能僭越前移。

因此,把“零陵”当作“天下第一陵”,乃想当然,自以为是或以讹传讹。

建国初期零陵专署驻地零陵县芝城镇地图

“泠”,液体滴落。

用作水名时,《水经》里共记有三条泠水:“又零陵有泠水”。《水经注》曰:泠水,南出九疑山,北流经泠道县。

许慎《说文解字》现代通俗版封面

“陵”,《说文》对陵字的解读为:从“阜(高土堆)”、从“夌(四方形)”,即高大的封土堆,从而专指帝王墓。

当然,也指非人工的山峰。例如“山无陵,江水为竭”。

泉陵等带“陵”的地名中,凡没有帝陵的,都是此意。

秦始皇陵。高大的人工封士堆雄伟壮观

不得不说,除古零陵郡治两地拥有“零陵县”之名外,还有一地也曾设置为“零陵县”,并且同在湖南。

它,就是今张家界市慈利县。

这个另类的“零陵县”,由武陵郡的零阳县改名而来。自隋开皇九年至十八年,零陵之县名共用了九年。

其“陵”,亦非帝王陵墓,而是垒土高台之意。借指春秋末,周平王之孙白胜在零水河畔垒士筑建的“白公城”。

慈利县风光。隋朝改零阳县为零陵县

慈利县也有着十分悠久的建制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这里即置慈姑县,属黔中郡。故治就在今慈利县的白公城。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将慈姑县改为零阳县,以其治所在零水之北得名。黔中郡同时更名为武陵郡,零阳属之。

零阳,吴永安六年(公元264年),为天门郡治所。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为石门郡治所。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零阳县为零陵县。

秦始皇画像。名郡黔中、武陵俱已扬尘

关于永州、泉陵、芝山等地名由来,在下另有专文解读,本篇不赘述。欢迎关注在下百家号阅读。

这里,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和大胆揣摩下舜帝入湘后的行程特征,以推测挖掘其文化缘由。

舜皇山上农家和古驿道。历史须薪火相传

舜最后的“南巡狩”,是为寻“象之有庳”,应该是确切无疑的。

未果,也是确切无疑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舜帝塑像。

史载,舜在位时曾有过多次“巡狩”。而南巡止于洞庭,一说止于衡山。

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古衡山国即包括整个云梦泽。

据《史记项羽本纪》载,秦亡后,项羽分封十八王,“鄱君吴芮率百越佐诸侯,又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

“邾”城,即江陵,今武汉新洲区。

汉立后,以吴芮功大仍作为异姓王之一,改封长沙王。吴芮才迁都长沙。

项羽分封诸王领地地图局部。衡山王吴芮

这就较好地解释了,舜帝为何到洞庭后才将人马分作两批,留下了女眷于后,分梯次前行。

因为,接下来的路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紫水河畔的娥皇女英雕塑

象之顽劣,史书多有记载。封于荆楚三苗之地,主政牧民一方后,情形究竟如何?

舜帝并不了解。

源远流长

我们现在知道,象王牧化当地苗裔取得了较好效果。潜心经营多年后,在百越民众中建立了威望,并受祠祀。

此事,有唐柳宗元《道州毁鼻亭神记》和明李嵊慈的《重修象王祠碑序》,两篇对象王祠截然不同态度的文章佐证。

柳子庙。

既然后人都对象之初和象之终,经过岁月沉淀后,依然态度迥异。

那么,舜当时的耽忧也不算是多余的了。

古泠道展新姿。图为新田县徐福天誉景观

考虑到三苗归化的程度有限,且象具体建国在何处亦不确定。

一到洞庭湖,舜帝毫不犹豫地留下了女眷,决定亲自围绕湘江水系去寻找象都有庳。

舜德隆天下,无不化之人

我们知道,古人建城,一般会选择在大江大河的支流旁,或者是江河大拐弯处的平缓地带。

原因很简单,要尽“得水之利而避水之害也!”

象亦然。“有庳”,肯定是在洞庭以南、湘水之滨。

于是,舜帝带领随从先行溯湘江而上。

湘女多情。

舜过长沙时,之所以不停留,想必是前次南巡了解过,其弟象没有在云梦泽附近建国吧。

舜寻象国,把重点放在了衡阳和永州。也就是我们谓之的“蒸湘”和“潇湘”。

眼光的确是犀利的,直触本质和真相!

只是,有着非常不错的开局却最终仍然没有达到目的。又因何故呢?

这就要谈到文化因素了。

诵读。古籍为我们拨开历史的层层谜雾

我们知道,汉以前都是尊右的。王者、尊者,坐北向南,右即为西。所以有“西宾”一词。

湘水虽北流,但舜自北南下溯流寻象都有庳时,却仍以西为尊。并且依此来筛查众多汇入湘水的河流。

他认定:象是来王荆南的,其择地建国,若不在干流大湾处,就必然会选择在东来入湘水的较大支流边上。

这就可以解释比蒸水大的耒水、洣水、舂水等,被舜帝无视、自然过滤掉了的原因。

潇湘大地上河流众多,土地肥沃

事实上,衡阳最先建设的庞邑(酃县)城郭,就在耒水入湘的地方。但却是楚南人所筑,因湘水北去、以地势高的水源地方为上的结果。所谓“下洞庭”、“下扬州”是也。当然,其筑城时根据地理环境之外,也遵循了尊右的文化习惯。

古酃县筑城地貌图

那么,新问题又来了:

象王当初又是因何缘由水选择了深水(潇水),并最终在潇水边的江村一带建国都、修城郭呢?

湘江第一湾处的沉香寺

象来荆楚前,早有尧征三苗并依舜之建议西迁三危为西戎,且又经舜不战而化三苗之事。

象王既被外放,自然不能再如在父母兄长直接的庇护下一样地生活了。

于是,他决心发奋图强,一改过去的顽劣之性,立志去往三苗腹地建国牧民,建立功勋。

他溯湘水而上,直奔五岭而来。沿途肯定是精心挑选城廓建造之地。

潇水风光

前面说了,去往“三苗腹地”,蘋岛以降,有三个较好的选项:一是沿耒水到郴州,二是沿舂水至宁远,三是沿深水至道县。

前二项,舜毫不犹豫地舍弃了。象估计斟酌了一下,也没有看上。

湘江泛舟

来到蘋岛,是继续溯湘江而上还是逆深(潇)水而行?

象王选择了后者。

最终,在今双牌县的江村处找到了较理想的筑城之地:潇水在此出奇地迂迴宽阔,既有半岛峙立,藏风聚气,又有不大的溪流西来入江,亦遵循了尊右的文化传统。

古有庳地形图。潇水于此自然成湖

象能这么做,与蘋岛和潇、湘二水相汇时水势的特殊性有关,一时难分伯仲。

蘋岛将湘水一分二,一支直接入湘,一支汇潇水而滚滚北上。

主要是看如何抉择。枝与干,于潇湘二水而言,选哪个都对。

蘋岛水势图

近年有个观点,认为古人受技术手段的局限,对江河长度、流域、流量计算不够“科学”。

比如,潇水就比湘水长、水量大、流域广,偏偏作为支流。并发出“湘江姓湘不姓桂”的“豪言壮语”。徒增饭后茶余的笑谈而已。

秦灵渠。这一片明洪武27年才划到广西

其实,古人的智慧不容低估!水名不能光看河道长短、水量多寡的。

仅“潇”、“深”与“湘”三字就说明一切了。

潇,水清且深。深水为潇水上游。而《说文》无潇字,对深、湘均释义为水名。其中“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南平,即今蓝山县!

若更进一步,去掉“从水”来看:

“罙”,冒也。本义是深与长。

“相”,审视也。本义是察看树木的开杈和纹理,即枝节。

贵州象王祠旧址。据称现已重修

既然逆二水而上,都是正确的。

那么,舜帝终于自湘水西源,辗转去了苍梧古郡,并不幸崩于斯,又葬回湘水东源。

他错过了兄弟相会,错过了夫妇重聚,错过了不可言说的期冀!

舜南巡狩,奏韶乐、歌南风、布德政、化万民,成为历史绝唱。

玉琯岩。今舜帝陵南二公里为舜帝陵原址

而锦绣潇湘的永州,舜风楚韵、德泽湖湘。因伟大先祖的陵寝安眠之地而名世,而流芳。

湘水,何其幸哉!零陵,何其幸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湖南永州:“零陵”地名探源 别再道听途说自称“天下第一陵”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湖南永州:来自零陵区 江永县市场监管卫士的故事

湖南永州:来自零陵区 江永县市场监管卫士的故事

疫情,防控,市场,李成,同志,李江,分局,药店,检查,初心,使命,口罩,价格,单位,明码标价,监管人,药品,辖区,超市,投诉,监管,罗志强,市场监督管理局,辖区内,工作人员,人员,党员,全体,副食店,哄抬物价

2019-09-07 #长篇故事

湖南永州 聆听捕蛇者的故事组图

湖南永州 聆听捕蛇者的故事组图

永州,柳宗元,鸭子,柳子庙,潇水,潇湘,八景,稻田里,愚溪,家乡,做法,公元,城北,夕照,旭日,朝阳,滋味,零陵,指的是,于宁远,内保,冉溪,天刚亮,大诗,小布,志仁,望湘,柳子街,江夜雨,游岩

2008-05-06 #经典故事

河南“天下第一陵” 历代帝王52次御祭 单日参拜人数创世界记录!

河南“天下第一陵” 历代帝王52次御祭 单日参拜人数创世界记录!

太昊伏,太昊陵,蓍草,陵墓,陵庙,伏羲,历代帝王,庙会,建筑,淮阳县,淮阳,紫禁城,先天八卦,太昊陵庙会,规模最大,代青,伏羲氏,蔡河,祖圣,苏小妹,上呈,中太,前宋,国务院,都会,河南省,中华文明,中华,三皇,丝巾

2010-04-24 #经典故事

天下第一陵 不得不说看完后又相信爱情了

天下第一陵 不得不说看完后又相信爱情了

泰姬陵,沙·贾汗,陵墓,建筑,大理石,泰姬,墓室,穆塔兹,莫卧,尖塔,时候,游人,白色,中央,印度,古兰经,圆顶,清真寺,爱情,几何图案,世间,伊斯兰,凉亭,基座,孩子,工头,拱门,水道,游客,相机

2014-08-05 #故事会

湖南永州名人录之何绍基秩事

湖南永州名人录之何绍基秩事

何绍基,苏白,孔府,父亲,湖南永州,传媒,何凌汉,上席,众人,四川,权贵,何父,绍基,学政,小何,咸丰,山东,文人,济南,父母,编辑,出生于,历充,可那,嘉庆,年有,朝南,言中,道光,总纂

2015-08-06 #短篇故事

它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 被誉为“天下第一陵”

它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 被誉为“天下第一陵”

图片,黄帝陵,轩辕庙,古柏,景区,五开间,城北桥,中华民族,始祖,史记,中国,和黄,国家,轩辕黄帝,被誉为,延安市,帝陵,布局,庙宇,建筑,建筑面积,旺季,汉风,条石,石质,淡季,花岗岩,覆盖面积,陵寝,陕西省

2007-10-18 #短篇故事

湖南日报整版报道永州复工复产:追赶春天的故事

湖南日报整版报道永州复工复产:追赶春天的故事

企业,疫情,春耕,公司,早稻,求职者,服务,春耕生产,皮具,生产,产业,岗位,蓝山,永州,扶贫,用工,冷水滩区,祁阳县,皮具箱包,江华,工作,产业园,园区,电机,祁阳,组织,防控,信息,农机,标准厂房

2020-06-10 #故事会

此山位于湖南永州 传说华夏始祖舜帝埋葬于此!

此山位于湖南永州 传说华夏始祖舜帝埋葬于此!

九嶷山,舜帝,华夏,始祖,于九嶷,宁远县,禅位,溶洞,自然风光,风景,历史文化,于大禹,中诗,娥皇,朱明,武二,毛主席,石楼,秦皇,虞舜,永福寺,陵中,湖南永州,传说,主峰,世人,一体,人文,人文景观,僧侣

2015-07-15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