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激励教育的内涵1 激励的涵义 激励和激励教育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重视。自古以来

时间:2018-11-14

自古以来求学的励志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99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0 分钟。

激励教育的内涵1、激励的涵义 激励和激励教育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重视。自古以来 激励就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与此相应 关于激励和激励教育的论述早就见诸文献。孔子提出“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思想 强调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启发教育。《学记》提出“导而弗牵 开而弗达”思想主张教师对于学生要根据不同的需要 进行循引、勉励、开导 而非强迫、压制和代替 即要求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影响和刺激 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 从而形成相应的学习动机以指导其行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多成语和俗语也生动客观的描述了激励的重要性 什么是激励《辞海》的解释是 “激发使振作”。《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 “激发鼓励”。从词性的角度来看 “激励”既可用作动词 也可用作名词。作为动词 激励是指通过一些特殊的设计或安排 提供一种行为动机来激发一定的兴趣和需要。作为名词 激励是指被激励的过程、状态或者单纯指一种驱动力。总之 激励主要是指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具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 激励作为一个过程 首先是在一定的诱导或驱使之下 产生一定的行为动机 朝向一定的行为导向前进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 而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激励就是根据人们正当需求来设置相应的目标 并通过目标的导向作用来激发人们的动机 增强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当某个体的某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 其心理上会产生紧张和不安感 这种紧张和不安感会推动人们寻求相应的条件和机会进行改变 当自身所追寻的目标具有可满足的内外条件时 这种紧张和不安会转变成具有推动力的动机 进而在强有力的动机推动下为实现目标而活动。一旦目标实现 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即会消除或减弱 进而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新的动机 进而循环往复。由此可见 激励与人的需要、动机和目标有着莫大的关联 激励即是一种通过内在需要转化为动机 进而由动机推动实现其目标追求的过程 激励即需要、动机和目标三者的统一体。由此可知 激励即是在满足个人或组织的正当需要的基础上 调动和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实现其个人和组织的正确的行为导向和发展目标的教 7育手段和方法 它是个人需求、动机和目标的统一体。 2、激励教育的涵义 教育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活动必须符合社会需要 并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教育是以塑造人为直接目的和直接结果的。无论何种教育 都是通过培养道德高尚、积极向上、能动创新的高水平人才来为社会服务的。从教育的任务和本质来看 “教育最根本方面就是激发培育有创造力的文化生命的社会性主体的事物” 。激励作为社会个人正当需求、有力动机和正确目标的统一体 诚然是具有教育性的。但激励只是教育的常用手段和方法 是为培养人服务的。而激励教育的教育性是由教育本质决定的 是以激励为手段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活动。任何激励教育都必须与育人紧密联系 必须以学生的成长提升、发展进步为目标导向。因此 在任何情况下 激励教育的教育性都必须摆在首位。 综上分析 激励教育是以激励的方式方法来实现育人的目的 因而在需求、动机和目标上是统一的。激励教育作为社会有机构成的教育活动 是通过充分尊重和满足人们的正当需要 引导激发其潜在的动机 调动其个体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为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服务的教育活动。 由此可见 激励教育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尊重个体的主体性 满足个体积极的心理需求 实现个体自动力的作用发挥。因而激励教育是基于尊重 重在立志。现代教育是“尊重的教育” 提倡建立和谐民主的现代师生关系。在高校教育实践中 激励教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使学生自尊、自重、自主 从而确立其主体性 引导学生厘清目标、明晰规划 进而催生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激励教育是激励和自我激励的统一。激励教育不能单靠教育者的外部激励 因为单纯的外部激励不足以激发受教者的内部动机 更重要的是要让受教育者自觉地将外在激励转化为自主的内在激励 从而维持激励教育的长效稳定和可持续性。“教是为了不教” 这并不是要放弃教育 而是要实现自主教育 确立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实现在他教基础上的自教自律。“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主体意识的形成 教育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赋予人以主体意识。” 只有具有了一定的主体意识 个人才能在相对自由和自主的情况下 根据自我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和选择 对于有利于自己的加以选择和应用 对于不利于自己的加以排除和削弱 以主体的身份去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通过主体意识的作用 个体才能将社会要求转化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 潘永兴教育中的激励 一种自觉的教育理念 光明日报2010 04 09 8为自我发展的需要 从而提升自身发展水平。激励教育在主体意识培养上具有着重要的价值 其切入点就是在满足社会个人的正当需求的基础上 激发个体的正确动机 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而实现其既定的教育目标。因此 真正的激励教育是激励和自激励的统一。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重要性激励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 对于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促进其个性发展 现代脑生理学研究证明 人的大脑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人的学习潜能需要积极的开发 才能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兴趣和特长。著名心理学家奥托研究发现 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 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 。也就是说 在个人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 还有很多潜在的能力等待发掘。由于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人在后天的能力上是有差别的 但一般而言 这种差别并不大 人的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主要是依靠后天的教育。潜在的能力和特长是潜藏于学生自身的 学生本身可能并没有意识到 或者学生虽然意识到 但因为多种原因 而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因此 为了更好的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重视激发鼓励学生 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以形成自身的驱动力。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定的激励措施 即是激励教育。激励教育具有教育的本质特性 在发展人的知识能力 培养人的兴趣和特长方面具有着重要的价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教授调查发现 在一般情况下 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20 ——30 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 就能发挥80 ——90 。激励教育就可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潜能和特长 促进大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 激励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 使其得到良好发展和塑造 促进其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 2、有助于调节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引导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的形成需要一个从自觉认识到行为选择的过程 包括知、情、信、意、行的长期发展过程。知 即品德认知 是个体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人与社会的关系 以及社会用以调节这一关系的要求和规范的了解和把握。情 即感情 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情感体验。信 即信念 是个体经过情感体验后所认可的内容。意 9即是意志 是指个体为坚持信念所需的坚强意志。行即行为 是思想品德的外化状态。思想品德形成的复杂过程 起于认知最终落脚于行为。人们只有将正确的思想认识转化为相应的行动 并且坚持下去 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才能最终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中 知和行是关键环节 知行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激励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它“通过对人们行为的价值审定 可以教育人们分清是非 明确努力方向 并在实际行动中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达到知行统一 形成良好的品德。” 任何行为的形成和稳定 都需要经过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 没有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和矛盾解决 就没有思想行为的发展和完善。从激励教育的过程来看 激励教育可分为两个过程 一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激励影响的过程 二是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改变 是通过教育者的激发、鼓励、适时的引导 促使大学生思想内部发生矛盾转化 从而实现思想行为的转变。 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改变往往有三种主要方式 一是参与性改变 二是强制性改变 三是引导性改变。参与性改变主要是由内而外或由下而上的改变 主要是大学生参与相关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讨论 从而获取并认同一定的信息和要求 进而用这些要求规范改变自身的行为。此种改变不具有强制性 一旦改变持久而稳定。强制性改变往往是通过由上而下的强制指令来实现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其现实性效果明显。引导性改变 主要通过外部刺激、思想引导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改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这三种方式对调节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有一定作用。从激励教育角度来看 强制性改变方法 可通过否定大学生的某种错误行为 并强制约束其当前行为 促使受罚者进行思想斗争 从而改变其行为方向 引导性改变方法 可以通过适时目标和情感的引导 在尊重学生正当需要基础上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 实现对其思想和行为的调节 参与性改变方法 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相应的校纪校规和要求的制定 使其自觉认同规范 自觉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可见 激励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调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效的激励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有助于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积极性 提升激励教育实效性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换句话说 真正的教育离不开自我教育。教育实际上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两部分组成的 但教育效果的呈现最终还是要依靠自我教育的作用发挥。在教育过程中 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对知 激励论——发掘人力资源的奥秘「M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5 118 10识和信息的内化而实现。众所周知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外在的传播和灌输必须通过内在的转化和认同才能真正达到效果。因而 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制高点。 自我教育的关键是在于鼓励学生去主动的内化知识和信息 不断激励他们自我激励 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达到社会要求。“在教青少年学习自我指导的过程中 激励是一个既重要又关键的问题。它重要在于 教师必须激励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接下来必须教他们把自我激励作为持续自我指导的必备要素。” 显然 自我教育是依靠激励和自我激励来实现的。 激励教育是激励与自我激励的统一体 自我激励是激励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激励教育由教育激励转化为自我教育激励 不断激发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从而形成持久长效的自动力 进而促使大学生不断自我审查、自我调整、自我教育。在激励基础上的自我教育 就是依靠自动力来向着既定的目标和要求靠近 进而强制和约束自身的行为 坚持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抵制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因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长效性。自动力的可持续性决定自我教育的效果是具有可持续性的 因而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见 激励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将外在激励变为自我激励 将外在的教育力量转化为自动力 进而自我审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 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Maurice Gibbons著 自我指导学习——挑战卓越「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131 11二、当前大学生激励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许多高校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激励教育 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 当前大学生激励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当前大学生激励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激励教育主客体之间互动不畅 激励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是以育人为价值目标 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激励教育的基础是尊重和满足受教育者正当的需求。也就是说 激励教育建立在对受教育者尊重的基础之上。以人为本 以生为本 更要建立“尊重的教育”。因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不能沿袭单向、被动的沟通方式 而应提倡积极、双向的师生互动。在信息交换、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的基础之上 教育主客体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双向互动 主导和主动相统一的、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激励教育的过程中 只有使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建立相互促进、双向互动的关系 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效果。然而现实中的激励教育活动却往往忽视这一点 忽视对大学生的尊重、与大学生感情的沟通和信息的有效交换 从而严重影响到激励教育的效果。 第一 大学生未得到足够尊重。主要表现在激励教育的过程中 单向而行一元激励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不少教育者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需要和切身感受 一心想着完成工作任务 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强制灌输知识和压制学生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只要听从和服从就可以了 而缺少对学生的基本尊重和理解。这种教育活动的动机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但却大大违背了激励教育的初衷 忽视了激励教育的存在根基——尊重。没有这一根基 一切所谓的激发和鼓励都是空谈 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不能产生预期效果。 第二 少数教育者对大学生的激励不公平。在教育实践中部分存在着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这样的激励势必会挫伤部分大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甚至会出现退却和抵制行为 使得师生关系紧张 从而严重影响激励教育活动的开展。以“评优评先”为例 高校“评优评先”活动是大学生激励教育的主要手段 但在部分高校中往往变了味。辅导员或班主任以自己的个人好恶或单纯依据学习成绩或学生干部身份为标准 不能全面公正的考察和评判 未能把公平公正摆在首位 使得评选结果有失公允 在有意无意中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对“评优评先”失去认同 评优评先的激励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 12第三 部分激励教育随意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少数教育者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经验判断对大学生进行所谓的激励教育 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与大学生的真实要求和现实需要相差甚远。其教育内容并不是受教育者真正需要的 教育方式也让大学生难以接受 在这种情形下 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和信息交流也就无从谈起了。更有甚者 部分教育者认为激励教育可有可无 在思想理念上以“问题管理”为核心 只要学生不出问题 便万事大吉 不注重学生生活、学习热情和兴趣的培养 在教育实践中随心所欲 敷衍了事。这种随心所欲 “经验主义”的激励教育 极易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和排斥 降低教育效果。 2、激励教育“供”“需”错位 激励教育是需要、动机和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性教育活动。激励教育是起始于学生的需要 进而由需要产生动机 由动机产生目标的一条链带。人们对于自身需要满足的渴望是激励教育的前提条件。因此 只有在了解大学生现实需求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教育 才能在满足其需要的基础上 使其接受教育 认同并内化社会要求 如此 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 在激励教育的过程中 存在着激励内容和客体需求错位的现象 不利于激励教育目标实现。 第一 激励内容一般化 缺乏针对性。激励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 决定着其能否有效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 激励内容要切实以学生的现实需要为基础 才会更容易被接受。但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 激励内容过分理想化 给大学生一种“过时老化” “假大空”的印象 从而使其对教育失去兴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大学生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适应大学生需求 以更直观明了、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部分激励脱离学生实际 自说自话 使大学生对此产生疏离感。激励教育目标太大、太泛、太模糊或者政治理论性太强 大学生难以达到目标 就会使得大学生丧失兴趣和积极性。因而高校激励内容应该开拓新思路、新路径 细化激励内容 侧重大学生的现实需求 满足大学生交往、成长和发展的现实需要。比如提供旅游参访机会 提供和名人名家交流对话的机会 推荐实习和工作等 从而全面和广泛的激发大学生交往、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求。 第二 重视学生共性发展忽视学生个性。在高校中 统一组织、统一教育的现象比较传统和普遍 在激励教育过程中也大量存在着这种现象 注重学生共性的培养 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引导和鼓励。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另一方面 也是因为传统的教育思想极大的影响和束缚着激励教育主体的教育构想。如目前高校仍然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评定标准 大部分激励教育往往依据这一目标开展激 13励活动 以激励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本来不错 但因此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却是不对的 有可能束缚大学生的个性。 根据阿尔德弗的EPG理论 人们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需要 如生存需要、交往需要和成长需要。如激励内容适合其自身需要 大学生将得到有效激励。反之 将渐失信心和动力 变的漠然和麻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 其需求各不相同 不能过分强调统一 要充分考虑不同年级的需求差异。根据需要层次理论 不同时间 不同环境 不同阶段 人们的需要会有所不同。就大学生需求而言 大一新生最需要“新生适应性教育” 大二学生最需要“学业发展规划教育”和沟通交往技巧 大三和大四更关注“职业发展规划”。但在大学生教育实践中 许多教育者往往不注重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 只想到抓住学习成绩这一共性需求 而忽视了不同年级的个性需要 大而化之的想到什么做什么 缺乏针对性。这是目前大学生激励教育中较为普遍的一个问题。 3、激励教育具体操作规范不足 激励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方式 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因而运用激励教育必须把握住其特点和规律 不能想当然 乱作为。首先 激励教育是一种主导性的实践活动。它是教育者“以社会的需要为导向同人的内在需求驱动的结合和统一的实践活动” 。其次教育激励是一个复杂的教育活动。在激励教育实践中 教育者所实施的同一刺激行为 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同的刺激作用 这是由激励教育复杂性所决定的。因为影响激励教育的因素很多 需要把激励的环境、条件、措施、时机、力度以及激励对象的特殊性等众多因素考虑进来。最后 单从教育活动本身来看 激励教育是一个不断递进发展的过程 其每一过程都会因人、因时、因地、因情而发生不同的结果。因而在进行激励教育的过程中 要充分注意当时的教育条件、环境、时机以及激励对象的特殊性 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断调整教育活动。然而 在目前大学生激励教育中 不少教育者单纯从经验出发 不顾时机、场合盲目进行激励教育活动 导致其教育效果不佳 一是激励教育的时机把握不准。时机是指具有时间性的客观条件一旦错过一定的时间段 那么相应的条件就不复存在。激励教育的复杂性要求教育者要切实抓住激励教育的时机进行教育实践。“心理学研究表明 及时激励的有效度为 80 滞后激励的有效度仅为 20 这充分说明了抓住时机及时激励的重要性。” 在激励教育过程中 如果能够遵循规律 敏锐观察 巧妙的抓住时机进行激励 激励效果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6 刘伟 高校大学生激励机制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2009 14将会事半功倍。反之 激励作用将无从发挥 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以大一新生激励教育为例 在大一新生刚刚入学之际 内心充满着新鲜和好奇 在此时应该激励和引导他们努力学习 积极向上 不断提升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但一般高校却忙于学校的宣传 专业的介绍 不能够及时的鼓励和引导新生 往往错失良好的激励教育契机。再以大学生入党为例 在大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表达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和愿望时 是大学生积极性最高的时候 此时是对其进行党性教育 激励其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努力 积极向上的最好时机 但在大多数时候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交上去之后 往往没有人会给以激励和引导 从而错失大好的激励时机。 二是激励的适度性把握不当。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 超过了一定的度将过犹不及 适得其反。在激励教育过程中 也要对“度”做准确把握 以防过犹不及。在激励教育中 对适度性把握不当主要表现为 一种是过分激励 正激励或负激励 夸大事实 过度表彰或批评。如某学生在学校路上捡到一个手提包 包里有两千元钱 该生拾金不昧 物归原主 学校得知后 授予“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并给以奖学金等多项精神和物质奖励。另一方面是激励 正激励或负激励 不足。如某学生成绩一般 但体育特长比较突出 该生在大学生运动会中摘得桂冠 但校方因为考虑其成绩并不理想 未予奖励 极大的挫伤了该生继续发展体育特长的积极性。因此 在激励教育中要掌握好“度” 以更好的激发大学生内在信心和热情。 三是激励方法单打一 缺乏多样性。在大学生激励教育中 通常采取口头表扬、授予荣誉称号和颁发奖学金的方式进行激励教育 方式方法缺乏多样性。高校大学生思想开放、活跃 加之其来自天南海北 每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家庭条件、学习背景各不相同 因而在激励教育中 要避免单一的激励方法 而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如情感激励、目标激励、参与激励等方式方法。以大一新生为例 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 同时面临着新学校、新环境以及从高中向大学的角色转化 部分同学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不知所措 急需有人指导和关心。在此时就应运用情感激励法 给予他们更多的照顾和关怀 同时也可采取目标激励法为他们大一到大四设定相应的目标 使他们有努力的方向 还可采用参与激励法 让他们参与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或班级活动 从而迅速实现角色转变。在多种激励方法的作用下 激励教育的效果会持久有效。因而 在激励教育过程中 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激励教育方法进行激励教育 避免单打一 不断增强激励效果。 “激励是一柄双刃剑” 合理的激励教育能够使得大学生获得极大的信心和饱 党史文苑2007 11 15满的热情 而不合理的激励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因而在激励教育中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因人、因时、因势进行激励教育。 当前大学生激励教育问题的原因当前大学生激励教育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因而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本文认为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激励教育主客体角色定位不当 所谓角色定位不当 是指在大学生激励教育过程中 激励教育主体忽视客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过分重视主体的主观努力 把教育客体看作是被动的接受者。角色定位不当主要表现在激励教育的上励下受 一元激励 这一偏颇定位使得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从而造成互动不畅。 第一 教育者过分强调自身权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部分教育工作者对自身定位出现偏差 将自身看作是凌驾学生之上的权威者 片面强调教育者的权威性 忽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而造成师生之间单向互动、上励下受局面。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师道尊严有一定关系。传统伦理要求 学生必须尊重老师 在尊重老师的基础上就形成了老师不可撼动的权威。与此同时 在近代教育中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我国教育以列宁灌输理论为指导 强调先进理论的灌输教育。由于受到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暗示以及长期灌输教育模式的迁延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上和习惯上还难以打破传统的格局。教育者在思想意识中还是以主导者自居 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羞于同老师沟通。因而在角色定位上无意识造成角色失衡 单向定位。 第二 大学生认知和行为脱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普遍存在着大学生认知和行为脱节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正是激励教育主客体角色定位不当所造成的。教育者以权威者的角色出现 学生以接受者的身份被动的接受教育内容 但只停留在表面的接受 并未完全内化吸收 从而使得教育者的激励不能及时有效的转化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致使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出现脱节。这种知行“两张皮”的现象 完全与激励教育的初衷相背 使激励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激励教育客体认知和行为脱节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所激励的内容未能够得到大学生认同。比如校园活动搞的过泛 形式主义 重数量轻质量 毫不考虑活动的激励作用 因而势必难以让大学生认同并参与 更不用说会产生激励效果了。另一方面是激励内容未能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学生的需求满足是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基础

激励教育的内涵1 激励的涵义 激励和激励教育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重视。自古以来 激励就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与此相应 关于激励和激励教育的论述早就见诸文献。孔子提出“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思想 强调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启发教育。《学记》提出“导而弗牵 开而弗达”思想主张教师对于学生要根据不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激励教育的内涵1 激励的涵义 激励和激励教育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重视。自古以来 ”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 特别是早期教育家。有哪些教育家???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 特别是早期教育家。有哪些教育家???

孩子,儿童,智力开发,父母,身体,大脑,智力,品德,家长,方面,性格,发展,发育,教育,王玉玮,对孩子,健康教育,专家,一生,重点,内容,个性,基础,时期,科学,神童,空白点,规矩,高智商,他自己

2020-05-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 特别是早期教育家。有哪些教育家???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 特别是早期教育家。有哪些教育家???

孩子,儿童,智力开发,父母,身体,大脑,智力,品德,家长,方面,性格,发展,发育,教育,王玉玮,对孩子,健康教育,专家,一生,重点,内容,个性,基础,时期,科学,神童,空白点,规矩,高智商,他自己

2020-07-01 #小故事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 特别是早期教育家。有哪些教育家???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 特别是早期教育家。有哪些教育家???

孩子,儿童,智力开发,父母,身体,大脑,智力,品德,家长,方面,性格,发展,发育,教育,王玉玮,对孩子,健康教育,专家,一生,重点,内容,个性,基础,时期,科学,神童,空白点,规矩,高智商,他自己

2019-09-24 #故事阅读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 特别是早期教育家。有哪些教育家???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 特别是早期教育家。有哪些教育家???

孩子,儿童,智力开发,父母,身体,大脑,智力,品德,家长,方面,性格,发展,发育,教育,王玉玮,对孩子,健康教育,专家,一生,重点,内容,个性,基础,时期,科学,神童,空白点,规矩,高智商,他自己

2013-08-23 #经典故事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 特别是早期教育家.有哪些教育家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 特别是早期教育家.有哪些教育家

著作,思想,代表人物,教育思想,教育,教育家,儿童,方法,活教育,教师,等学科,学校,苏联,苏格拉底,活动,蒙台梭利,可乐,德育,存在主义,学派,思维,目的,终身教育,道德教育,卢梭,夸美纽斯,尼尔,布鲁纳,布卢姆,帕克

2017-01-11 #故事会

古今中外教育家的爱心教育及其借鉴意义

古今中外教育家的爱心教育及其借鉴意义

爱心,原则,方法,养和,德培,爱心教育,摘要,力量,意义,才能,教师,教育学家,素质教育,教育,对学生,学校教育,塑造人,我们只有,提高到,教育理念,重要工作,古今中外

2020-04-15 #故事大全

古今中外教育家的爱心教育及其借鉴意义

古今中外教育家的爱心教育及其借鉴意义

爱心,原则,方法,养和,德培,爱心教育,摘要,力量,意义,才能,教师,教育学家,素质教育,教育,对学生,学校教育,塑造人,我们只有,提高到,教育理念,重要工作,古今中外

2018-03-09 #长篇故事

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儿童,教育,教育思想,卢梭,思想,洛克,教师,主张,教学,方法,学生,道德教育,德育,知识,能力,著作,活教育,代表人物,原则,感觉,要素,发展,活动,等学科,兴趣,学校,智育,课程,道德,夸美纽斯

2011-12-0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