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抗疫入今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

时间:2018-11-10

今年三道微写作题目内容分别为:对名著阅读认识的议论;介绍自己的一项生活技能;抒发对疫情期间快递小哥的赞扬之情

提示:本文共有 20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写作题是语文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道题是“微写作”,三选一,以考查小篇幅写作和片段写作为主。今年三道微写作题目内容分别为:对名著阅读认识的议论;介绍自己的一项生活技能;抒发对疫情期间快递小哥的赞扬之情。

“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快递小哥写一首小诗或抒情性文字这一题目,直接取材自今年重大事件。”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特级教师何杰认为,快递小哥对于疫情期间社会正常运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理应受到礼赞。考生作为深受其益的社会群体,大都有话可说亦应有深切体验。

“试题要求为快递小哥写一首小诗,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真实情境中应用学科能力的导向。”何杰表示。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这一届考生原本紧张而不失规律的备考生活。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指出:“高考语文积极正面引导考生从这场‘特殊’的人生经历,认知责任与使命。”

大作文亦可从“疫情”切入写作

大作文题二选一,第1题以最新的材料,即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为素材,选取“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一句作为写作考查的切口,引发考生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认为,这道题引发考生认识个人如何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认识“每一个人”在抗击疫情以及现实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责任与使命;认识各部分在“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

考生可从多个角度思考、写作,例如强调“每一个”的重要:“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抗击疫情期间,每一个人都是取得这场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都具有责任和使命……

也可反向思考,从“系统”或“结构”的角度展开阐述: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要打好阻击战、攻坚战,各个部门需要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体作用,形成合力以取得胜利。每一个部门、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条街道、每个区县等,都要各负其责,担当自己的责任,只有把个体纳入到整体中才能发挥作用。

■ 追访

教育专家:试卷适当增加了基础性题目 培养考生家国情怀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今年高考推迟,考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考虑到备考实际,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思维品质的考查中,适当增加基础性题目,但保持一定数量的中档难度题目,以利于选拔。”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高级教师夏宇表示,今年的多重文本试题与往年相比,仍然是客观题加主观题,5道题目中共有客观题4道,主观题1道。客观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需要考生依据题目的要求或者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归纳、分析,这是考生语文阅读的基本能力。

文言文阅读部分,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田圆认为,测试材料体现稳定性、育人性。第一个测试材料选择了考生较为熟悉的史传文章,取材于《史记》《资治通鉴》的文字,叙事平易,描写生动,寓理于事,微言大义。同时测试内容具有稳定性、基础性。

对于文学类阅读部分,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高级教师徐南南则表示,在命制技术方面,命题人明确引导学生在文本情境下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试题平稳,整体难度不大。”

有教育专家表示,今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引导考生关注个体对社会的责任与价值,培养家国情怀。

除了大作文题中的北斗导航,多文本阅读题型选择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取得了“人无我有”重大成就的相关材料。“这一科技类话题,有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科技创新动向的教育意义。”夏宇说。

语言基础运用的考查,选取一则“扶贫攻坚”的新闻报道材料,引导考生了解和关注国家迈进“小康”社会的步伐和取得的成就。

【题型解析】

●多文本阅读

2020年高考多重文本阅读的选材形式,材料减为两则,总分继续减少,减至18分。题目数量,继2018年减少为7题、2019年减少为6题之后,继续减少到5题。进一步减少了学生的答题负担。

——夏宇(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高级教师)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既保持了测试材料与内容的稳定性、基础性,又在测试形式上展现了一定的创新性。

例如第11题要求考生从文中找出可以佐证韩、魏二子“我心知其然也”的动作描写,考生需要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从前文中找出与心理描写相对应的动作细节。本题需要考生在具体阅读情境中,运用较长的思维链思考问题,体现了新高考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这样的测试形式回归文体特征,突出对思维的考查,不但提高了区分度,而且对一线文言文教学,特别是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积极导向作用。

——田圆(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

●古诗阅读

古诗阅读测试文本选用了李白的《寄东鲁二稚子》,诗词寄怀思人,由眼前景,遥寄居于东鲁的儿女,语言朴素,感情细腻,抒发了深沉的慈父之爱。诗词内容虽长,但是理解难度不大,考生又比较熟悉李白,这既利于落实考查考生古诗词阅读鉴赏能力的要求,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纪秋香(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高级教师)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抗疫入今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今年高考作文题该怎么立意?专家点评来了!

今年高考作文题该怎么立意?专家点评来了!

考生,试题,全国,材料,劳动,命题,青年,新时代,作文,情境,文体,精神,高考语文,导向,写一篇,内容,功能,语文,中国青年,改革,关键,接棒,文章,民族,热点,知识,色彩,不少于,语文学科,设计

2014-02-21 #长篇故事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讲好中国故事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讲好中国故事

纽带,考生,设计,名著,共和国,文化,作文,依据,历史,原著,情节,文章,红楼梦,论述,林黛玉,来比,薛宝钗,我为你,作用,为题,个人,主题,情感,故事,社会,画面,空间,立意,线索,议论文

2020-05-25 #故事阅读

今年高考作文 给了我们4种启示?语文老师:老生常谈 不服不行

今年高考作文 给了我们4种启示?语文老师:老生常谈 不服不行

作文,全国,文史,不分家,高考作文,作文题目,内容,理念,课本,启示,生活,不可忽视,人文教育,发现了,与时俱进,人文,人物,作文题,党和国家,例子,关系,原文,历史,古人,文字,政治,教学,文学,文章,江苏

2007-12-19 #故事阅读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读懂题目 讲好中国故事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读懂题目 讲好中国故事

考生,教师,纽带,文化,论述,主题,共和国,历史,情感,空间,立意,线索,过程,逻辑,设计,要注意,上安,作文题目,中学,作文,作用,国家,指向,头脑,情节,社会,整篇文章,时间,文章,文学性

2020-04-19 #故事大全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读懂题目 讲好中国故事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读懂题目 讲好中国故事

考生,教师,纽带,文化,论述,主题,共和国,历史,情感,空间,立意,线索,过程,逻辑,设计,要注意,上安,作文题目,中学,作文,作用,国家,指向,头脑,情节,社会,整篇文章,时间,文章,文学性

2020-04-24 #故事大全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教育在线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教育在线

纽带,考生,共和国,文化,历史,文章,论述,我为你,作用,为题,主题,作文,情感,社会,画面,空间,立意,线索,议论文,观点,记叙文,过程,逻辑,发展,设计,写一篇,要注意,国将,上安,当今时代

2020-05-26 #小故事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教育在线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教育在线

名著,原著,依据,红楼梦,设计,林黛玉,来比,薛宝钗,个人,故事,情节,雕像,重点,平凡的世界,河之恋,史湘云,孙少平,江姐,中一,向新,生活方式,作文题目,个例,亚哥,体态,内容,例子,典型,修辞手法,典型人物

2020-09-01 #短篇故事

今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大汇总:你怎么写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

今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大汇总:你怎么写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

材料,文体,写一篇,管仲,不少于,中国,套作,文章,立意,鲍叔,个人信息,人们,全国,地名,角度,拟标题,作文题,北京,新闻,诗歌,题目,齐桓公,选好角度,信息,全球,小白,桓公,省市,疫情,试题

2011-01-0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