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央视首次揭露新冠肺炎救治的全过程

时间:2018-07-30

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如何才能做到减少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如何才能抚慰那些正在经历煎熬的身心?央视新闻调查为此深入疫情区,做了一期

提示:本文共有 27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2020年3月23日刊|总第2407期

作者:格格巫

随着近期集中收治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陆续关闭休仓,这也意味着对于这场“战疫”,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在收治重症和微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里,人们仍在与病毒进行着艰苦的拉锯战。

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如何才能做到减少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如何才能抚慰那些正在经历煎熬的身心?央视《新闻调查》为此深入疫情区,做了一期重症病例救治记实片,记录下了这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从梦中惊醒,医生也会害怕

在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正处在快速增长时期,每天新增确诊病例超过千人,医疗资源高度紧张。2月9日,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奉命开放17个病区、828张床位,专门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在此后短短3天之内,来自湖北各地的病人都涌入了光谷,与患者一同到来的,还有来自广东、福建、上海等 6 个省市的 17 支医疗队,共计 2300 多名医护人员,他们与 600 多名同济本院的医生护士一起,担负起了从死神手中抢人的重大责任。

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来说,没有特效药就意味着死亡,但很多患者在看到医生的一瞬间,就觉得有了希望。然而,在医生的眼里,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没有具体治疗的特效药,医护人员只能是试图在死亡到来之前及时地按下暂停键,为患者赢得恢复的时间,让他们还能够有机会靠自身的免疫力战胜病毒获得生的希望。

患者会因为患病而感到恐惧,而医生何尝不是呢,上海华山援鄂医疗队负责的是光谷院区的重症监护病房,这里是整个医院危重症患者最多,医务人员最密集,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为了让同事们能够时刻做到更好的防护,上海华山援鄂医疗队队长陈澍医生在防护室里将所有防护用具按照穿戴顺序放好,并将穿戴流程贴在了墙上,好让每一个人每次穿戴的时候不要遗漏。

可即使这样,陈澍心里依然存在着恐惧。一次半夜做梦,梦境里面就在抢救病人的病房里面,一名护士穿着完整的防护服走进手术室,但是却带着一个普通的口罩,在疫情区普通口罩是完全起不到防护作用的,这让陈澍猛一下子从梦中惊醒,梦醒之后,却再也无法入睡。“没进病房的时候,你说医务人员一点没有恐惧心,那是假话,人人都怕的,你没看到病人,你想像这是感染源,还是会怕的。但看到病人时,你会觉得他们很需要我们照顾的,非常不幸的一个人,你就会完全不一样。”

很多人都觉得医生身经百战,面对任何疾病都能做到无所畏惧,但大多时候人们却忘了,在医生这个职业背后,他们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面对死亡,同样会恐惧和焦虑,只是他们身上多了一份医生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促使他们告诉自己,必须要战胜这种恐惧。

在持续了一个多月,每天4~6小时一换班的工作频率中,一线的工作人员们也不再对这种疾病心生恐惧。

多个学科医生们同时“战疫”,

研究出最佳治疗方案

在医疗专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会诊中他们发现,新冠肺炎患者,特别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除了肺部的呼吸衰竭和低氧血症之外,还会出现其它各个脏器的损伤,其中心脏损伤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而导致器官快速衰竭的原因,正是因为肺部炎症促使粘液过多而缺氧,如果不能尽快改善患者的缺氧情况,患者的大脑、心脏、肾脏、肝脏等等全身的器官,都将受到致命的损害。来不及等到患者自己的免疫系统自愈病症,患者就会因脏器衰竭而亡。

在各科医生们对武汉同济医院800多名重症患者筛查发现,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病发症的人群患病几率要相对较高。并且同济医院肾内科医生们也发现,炎症风暴是重症向危重症转化和进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于是心血管内科与肾内科的医护人员就开始展开合作,心血管内科小分队通过VV-ECMO植入改善病患低氧的状态,而肾内科的护肾小分队则通过CRRT(透析)机在保证患者的血液酸碱、电解质平衡的同时清除炎症因子,只要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没有再增加,就避免了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各个脏器受到了保护,就能熬到自身的免疫力战胜病毒的那一刻。

正是在这群医生的努力下,这些患者才能从死亡一线上走了一圈又回来。据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统计,到3月11日上午10时,累计使用ECMO治疗的4人中,3人脱机,累计行血液净化(CRRT)治疗165例。17个病区中脱离有创呼吸机并拔管的患者共有10人。

治病更治心,全方位让患者走出疾病阴影

由于疫情已经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在度过了刚刚住院时短暂的情绪舒缓期后,就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为此,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明确提出:患者有常存在焦虑恐惧情绪,应加强心理疏导。

在光谷院区中,还有着这样一群特殊小分队,他们由厦门援鄂医疗队中的 12 名精神专科医务人员组成,主要工作是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每天医护人员巡诊开始前,都会由精神专科小分队打头阵,安慰患者,让他们更勇敢、更乐观地面对病情。

刚开始时,他们的工作并不好开展,很多患者一开始很惧怕这些心理医生,因为这些医生每天要跑很多个病房做心理疏通,他们始终认为医院里面还有很多比自己病情更重的患者,怕医生再次把这些严重的病症患者的病毒携带出来感染给他们。“之前病房里有一名奶奶,对于我们的到来就十分抵触,嘴里喊着‘你在干什么,你不要碰我,不要摸我’,她害怕别人病情更重,会把病毒传染给她,加重她的病情。”

介于病人的这种心理,精神专科医疗小分队特意设计了一款“安心卡”挂在托运药物的小车上,安心卡上面写着:“在来看您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充分消毒了,在进您病房之前,也再次消毒了。”在精神小分队长时间的耐心关爱下,患者不再恐惧医生,也让医院变得不再是炼狱的象征,而是充满希望的地方。

由于新冠肺炎具有家庭聚集性感染的特点,还有一些重症患者的家人也在接受隔离或是正在治疗,甚至可能已经因新冠肺炎去世。他们要面对的是生理和心理上双重的困境。“我们病房里有一位老患者,他老伴就是因为这个病情去世了,他其实非常悲伤,但是他说他不想表露出来,做哀伤辅导的话,我们也是要取决于这个患者本身,他如果觉得说出来让他舒服一点,那我们就让他说,如果他觉得说出来更伤心,那我们还是让他自己决定说还是不说,我们总是在那里,他如果想让我们陪伴,我们随时都可以。”

从2月9日到 3 月 11 日期间,光谷院区收治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共计1315 人,其中 533 人治愈出院,711 人仍在医院与病毒做斗争。

在经历了最初“战时”状态后,收治重症患者的医院进入了平稳运行的日常状态,护肾小分队依旧每天为需要的患者实施血液净化,而随着出院病人的增多,插挂小分队的工作量也已经减少了很多,医疗队成员们依旧战斗在一线尽心尽力看护着各自病区的患者。

每一次生命的奇迹,都是因为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然而,面对丰功伟绩,他们总是默默无闻,永远只给大众留下勇敢可靠的背影,但是他们始终值得被我们铭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央视首次揭露新冠肺炎救治的全过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新书《力量》出版 记述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过程

新书《力量》出版 记述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过程

疫情,武汉,力量,医护人员,武汉市,肺炎,监测,卫健,张截图,钟扬,黄大年,海鲜市场,一线,信息,华南,医卫,国家,委员会,新闻,特点,疾病,秩序,系统,紧急通知,截图,救治,不明原因肺炎,卫生健康,网络直报,万中

2017-12-24 #小故事

每年至少开展四次实战演练 厦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感人故事多肺炎疫情新冠肺炎

每年至少开展四次实战演练 厦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感人故事多肺炎疫情新冠肺炎

工作,救治,隔离病房,护士,疫情,医护人员,医生,孩子,杏林,分院,肺炎,厦门市,医院,定点,妈妈,定点医院,邵伟,患儿,妻子,弟弟,患者,科室,防护服,隔离,林刚,孩子们,科主任,全体,内科主任,医疗

2013-08-17 #长篇故事

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疫情监测管控救治组下发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病人 无症状

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疫情监测管控救治组下发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病人 无症状

肺炎,感染者,无症状,通知,居家隔离,调整,病人,隔离,核酸检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密切接触者,家庭医生,阴性,管理,症状,管控,救治,疫情监测,管理措施,中发,国家有关,医院,医学观察,之日起,实际,定点医院,文件,我省

2008-06-14 #短篇故事

我市首例成功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背后的救治故事

我市首例成功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背后的救治故事

梁先生,患者,肺炎,医护人员,工作,医院,市人民医院,许金,医生,疫情,护士,防控,一线,医务人员,我院,首例,信心,病情,病人,组长,救治,林卫,卫生健康,确诊病例,要注意,隔离治疗,人民医院,名伟,专业,主任

2020-04-20 #故事阅读

我市首例成功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背后的救治故事

我市首例成功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背后的救治故事

梁先生,患者,肺炎,医护人员,工作,医院,市人民医院,许金,医生,疫情,护士,防控,一线,医务人员,我院,首例,信心,病情,病人,组长,救治,林卫,卫生健康,确诊病例,要注意,隔离治疗,人民医院,名伟,专业,主任

2020-04-24 #故事会

市一医院:儿科隔离病房救治新冠肺炎患儿纪实

市一医院:儿科隔离病房救治新冠肺炎患儿纪实

患儿,儿科,医护人员,儿童,肺炎,隔离病房,孩子,妈妈,欣怡,疫情,病房,患者,疑似,病情,防控,发热门诊,24小时,核酸检测,等症状,一线,医院,生命,成年,爱心,新生儿,母女,病区,工作,隔离,白衣

2009-10-11 #短篇故事

细胞战斗实录!新冠肺炎原来是这样被治愈的

细胞战斗实录!新冠肺炎原来是这样被治愈的

细胞,编辑,医护人员,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叶鑫,朱田,李秘,胡洪,莫伊,科研人员,责任编辑,浙江大学,农历,人们,全过程,人民日报,实录,大宝,战役,插画,科研,时节,病毒,生死搏斗,来源,查无此人,药剂,锦鲤,青年

2008-11-12 #故事大全

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为女性医护工作者送“温暖”

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为女性医护工作者送“温暖”

哈医大一院,救治,中心,工作者,于凯,医护,女性,肺炎,重症,医疗队,患者,节日,院长,副院长,节日礼物,伍里,徐旭,牛玉,花木兰,薄红,陈贺,霍营,医护人员,彩虹蛋糕,温情,时刻,一线,专家组,作用,保温杯

2010-05-0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