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城中村里的爱情故事:女朋友只来过三次 就提出了分手

时间:2018-04-25

在那些文本中,它是很多村民的收入来源,它是很多大学生苦涩的青春,它是很多新西安人向更高圈层迈进的跳板,它还是此地的小香港

提示:本文共有 24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过去数月,人们议论、怀念、言说……用各种方式“建构”他们心中的鱼化寨。

在那些文本中,它是很多村民的收入来源,它是很多大学生苦涩的青春,它是很多新西安人向更高圈层迈进的跳板,它还是此地的“小香港”。

但无论怎样建构,都无法逃避鱼化寨城中村的身份,一个滞后于现代城市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的居民区。

基于此种认识,我们知道城中村消失的必然,这是一个城市成长的路径,也是我们每一个个体向上生长的代价。

像所有中国大城市一样,在城镇化的潮流中,我们必将趁势向前。

也因此,回忆只能是回忆。

吴哲离开鱼化寨时,随手把女朋友送他的玩具熊扔在了楼下的垃圾堆里。

过去一年半,他租住在鱼化寨一栋8层居民楼的一个15平米单间里,女朋友只来过三次。

上世纪90年代,西安外事学院把校址选在了鱼斗路上,大学生们像强心剂一样,注入了这个位于西郊当时只有数千人的村子,自此鱼化寨迎来了它的黄金年代。

东辛庄、西辛庄拆迁改造后,大量外迁来的居民更助长了鱼化寨的疯狂,村子不断膨胀,人口稠密,商贩云集,人们给它起了新的名字“小香港”。

2017年,吴哲从外事学院毕业后,就近把房子租在了这里,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感觉生活没有变化。

但他后来又说,300块钱一个月的租金,才是选择住在这里的最终理由。

二十多年间,吴哲很多学长学姐的西安奋斗史都是从此开始的。他们把这里当做开启新生活的跳板,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又纷纷离开。

吴哲也一样,从放下行李的第一天,他就没把鱼化寨当自己的家,读书四年,他太了解这个村子了。

这里每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上生长,他住的那栋8层楼,是房东自己盖得,在村里并不算高,周围民房每天都有施工队进入,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楼,变成了酒店、网吧、KTV以及出租屋……

图片来源:粉巷财经记者 任钢 摄

鱼斗路总是异常拥挤,红、黄、绿各色共享单车垒在一起,三轮蹦蹦穿梭其间。

下班后从丈八北路地铁口出来,吴哲在路上买碗炒面带走,到自家楼下,大概需要半个小时。

昏暗的巷子,有时候会遇到酒熏的汉子,打架的小青年或者吵架的情侣,吴哲则是侧身绕过,匆匆上楼进屋,反锁房门。

但并不能隔断外界的干扰,尤其入夜后,经常传来令人面红耳赤的声音,吴哲只能尴尬地蒙起被子。

没有人打招呼,当有段时间没听到隔壁小夫妻的吵架声,吴哲才知道他们已经搬走。

度过租房住的第一个冬天后,吴哲暗暗盘算离开。

当然,低廉的房租、方便的生活依然有诱惑力,只是吴哲的女友觉得这里居住条件太差,很少过来。

根据鱼化寨街道办的数据,整个雁塔区每天产生的垃圾有2000多吨,而一个鱼化寨街道就有150吨,具体到鱼化寨村是120吨。

这是村内近30万流动人口日常消耗的结果,因为道路狭窄和占道经营,街办的大型垃圾车无法进入,清理主要依靠100多名清洁工。

常常杯水车薪。

原本经过这里的405和721两条公交线路,也因为拥堵等原因选择改道,本地媒体是这样报道的:

“我们也没办法,当地村民不让过。”昨日(2014年7月21日)下午,405路公交车车队队长宋先生说,为方便群众出行,鱼化村上了一批运营性质的电动车,票价1到2元,随叫随停,比较方便,“可能是因为公交车票价更低等利益因素,去年曾经发生过公交车运行至鱼化寨街道时被村民阻拦的事,其中包括405路公交车。”宋先生说,之后,405路只好改线,附近居民可到北石桥、雷家寨、外事学院等车站乘坐公交。

女友早就劝吴哲搬到更好一点的地方去住了,只是他刚工作,工资不高,一直扛着没搬。

小姑娘第二次来找吴哲,是个雨天,走在巷子里时,突然被一个醉汉拦住了去路,言语间多有骚扰,幸亏吴哲及时出现,才没发生危险。

图片来源:粉巷财经记者 任钢 摄

当时,女友就决定再也不来鱼化寨。

吴哲报了警,但放在鱼化寨,这种警情太常见了。后来听一位当协警的发小讲,鱼斗路派出所的接警量一直排全市前三,市里开会,少不了解释,庞大的流动人口构成了这里犯罪率高发的温床——尽管高新区被誉为大西安国际化的代表板块。

不久前在鱼化寨附近安装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已经立功抓捕了不少逃犯,发小说,效果最好的是小寨转盘,其次就是鱼化寨。

三个月后,女友食言了。今年9月,她第三次来鱼化寨找吴哲,这次是来提分手的。

吴哲没有多做挽留。一个月后,鱼化寨传出拆迁的消息,他下定决心搬走。

黑撒的歌里唱,“这样的故事每年都发生在这城市之中,这样的故事每年都结束消失在风中”。

没有官方统计过,到底每年有多少人住进城中村,也没有相关统计每年又有多少人搬离。

但经验告诉我们,两个数字同样巨大。

城中村的存在,为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提供了暂时的庇护所,它粗陋但廉价,它寒冷但热闹,它是低收入者的天堂,也是千千万万吴哲们在事业初期少有的能负担起的选择。

但没有人愿意永远做低收入者,一旦条件成熟,每个人都会重新选择,城中村只是他们重新选择的一个跳板。

吴哲说,像他这样一毕业就选择城中村的大学生正在变少,城市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各类保障性住房供应以及越来越多的长租公寓,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选择变得越来越丰富。

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西安市出台新政,对3年内新毕业大学生不再进行公租房申请资格审核,当年便推出公租房3.3万套左右。事实上,吴哲毕业前,就有1.2万套人才安居保障住房面市。

在西安市供暖前,吴哲搬进了有暖气的房子,同时他也正在申请高新区的公租房。

像吴哲一样,更多的租客们也正在搬离鱼化寨,留下的垃圾创造了鱼化寨记录,250吨/天,吴哲扔掉的玩具熊也在其中。

吴哲感谢鱼化寨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能给他一间15平米的房子,让他暂时在这座城市站稳脚跟,这也是很多早已买房置业的西安人眷恋城中村的原因。

但他依然走得决绝,当有能力让自己过得更好时,一刻也不想呆在这里。

“那些怀念鱼化寨的,让他现在回来住,他愿意吗?”

吴哲说,城中村拆迁,市容环境改善,直接能带来大企业、大项目入驻,还能带动服务业发展,让这里的低收入劳动者能获得相比之前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报酬。

“没什么好怀念的,就是一段经历。”

来源:粉巷财经 作者:戈昂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城中村里的爱情故事:女朋友只来过三次 就提出了分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幼儿园开学 只来了一个孩子……

幼儿园开学 只来了一个孩子……

吴子俊,幼儿园,孩子,班主任,苏苏,家长,时间,爷爷奶奶,来园,小朋友,幼儿,老师,测温,班级,大一,人数,保育员,奶奶,妈妈,爸爸,很开心,小朋,张秋,张雷,李楠,班主,责任编辑,上海幼儿园,中心幼儿园,好想

2012-06-13 #故事大全

搞笑漫画:图书馆撩妹的手!女神:你不知道事不过三?

搞笑漫画:图书馆撩妹的手!女神:你不知道事不过三?

阿新,图书馆,搞笑漫画,书架,一个小时,女神,女朋友,妹子,你不知道,事不过三,果不其然,余光,好地方,一巴掌,书架上,书后,单身,动作,反手,同学,场合,地方,图片,巴掌,待会,把手,时候,无语,文章,机会

2011-12-03 #小故事

魔道祖师:打斗时救下小兔子 临走还抓一只来作伴 全攻!

魔道祖师:打斗时救下小兔子 临走还抓一只来作伴 全攻!

兔子,二哥,是怎么,相斗,法器,白兔,这一集,江澄,波大,不一样,魔道,祖师,主角,个头,光环,代表,来历,冷泉,凡人,势必会,小兔子,大碍,小白兔,小家伙,小黑,展示出,怨气,方式,时候,法力

2015-03-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我已经派过三次船来救你了

我已经派过三次船来救你了

牧师,上帝,走吧,机会,洪水,木伐,我相信,村子里,人们,小船,豪华游轮,信仰,我以为,人平,辈子,人生,哈佛,天后,太旧,托梦,时候,调查报告,村里,游轮,脚踝,脖子,腰际,身份,不小心,为什么不

2014-09-21 #短篇故事

幼儿园复学只来了1人 2个老师看1个娃 网友:大班改成了2对1

幼儿园复学只来了1人 2个老师看1个娃 网友:大班改成了2对1

孩子,幼儿园,父母,老师,弊端,老人,吴子俊,分离焦虑,家长,小朋友,情况,护工,网友,监管,一件事,做好防,孩子们,思想工作,这个时候,宝妈,班本,在一些,上海幼儿园,上海,名字,作息,习惯,作用,利弊,双职工

2016-07-04 #故事阅读

幼儿园复园全班只来了1人 应不应该让孩子返校?听听专家的建议

幼儿园复园全班只来了1人 应不应该让孩子返校?听听专家的建议

孩子,幼儿园,让孩子,家长,老师,家长们,口罩,儿童,回校,套书,学校,幼儿,分离焦虑,校园里,都会,个人,人员,亲情,习惯,学会,小朋友,性格,情绪,时候,对孩子,情绪管理,这样一个,天气炎热,吴尊友,大图

2008-07-16 #短篇故事

《真实鬼故事 短篇超吓人4篇 真实》word文档

《真实鬼故事 短篇超吓人4篇 真实》word文档

黄光,陕师大,光线,故事,大学,城中村,出去玩,城中,右腿,女朋友,当地人,房间,感觉,手把,时候,旅店,零花钱,自建房,村里,灯泡,设施,内容介绍,到一个,小旅店,有一次,一切正常

2016-07-17 #故事大全

民间故事:女子进山祈福 半道迷了路 一觉醒来发现已过三十年

民间故事:女子进山祈福 半道迷了路 一觉醒来发现已过三十年

米儿,寺庙,村里,孤女,昆山,山下,孩子,小村,小屋,大亮,不见了,传说,人们,乡亲们,二哥,好日子,半山腰,庙会,小米,山洞,年龄,心生,早些,父母,模样,没变,百家饭,环境,男子,老人

2013-07-0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