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云南威信:以“绣花功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时间:2018-02-10

2018年以来,威信县以党建引领创新管理模式,把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工作落细落小、做实做深,以落实上的精细化推动为民服务大提升和小区治理大变化,真正

提示:本文共有 22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以“绣花功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以“绣花功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昭通市威信县龙溪小区是紧邻威信县城的县内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占地422亩,建设安置房919套,共安置易地搬迁对象884户392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72户3867人。2018年以来,威信县以党建引领创新管理模式,把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工作落细落小、做实做深,以落实上的精细化推动为民服务大提升和小区治理大变化,真正让易迁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

支部引领做好群众“主心骨”

面对新搬迁入住群众呈现的困难群体多、矛盾纠纷多、治理难题多、稳定居住难的现实挑战,威信县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党建引领,按照搬迁点上建支部、群众要有“主心骨”的思路,及时组建龙溪小区党支部,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认真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让党支部与党员保持密切联系、党员与搬迁入住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目前,龙溪小区党支部共有党员58名,其中流动党员16名、60岁以上老党员9名、女党员4名。在党支部的组织和带领下,龙溪小区党员志愿者服务站上的9支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医疗保健、帮困助教、就业创业指导、法律援助、卫生治理等服务活动。把易迁群众当亲人当家人,和易迁群众一块过一块干,让易迁群众的大事小情在支部就能及时得到解决,真正让他们在点滴细节中感受新家园的温暖, 增强了易迁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党支部成立以来,已为易迁群众解决烦心事、操心事百余件。

党员带头织好服务“贴心网”

积极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施“两个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模式,实现对易迁群众精细化的管理和精准化的服务。

实行“楼栋网格化”管理。由“党支部班子成员+警务员+物管人员+楼栋长+志愿者”组成“有事找我”5人小组,对小区内7栋楼宇实行“阵地式”管理服务,确保易迁群众能找得到人、办得成事。同时,为每栋楼宇建立一本“红黄绿”精准服务台账,将易迁住户“五清”基本信息详细登记在册,按照“红黄绿”3种颜色对每个家庭的就业、就学、产业等关键指标进行分类管理,全部达标的列为绿卡户,有一项不达标的列为黄卡户,两项以上不达标的列为红卡户,小区的红、黄卡户是重点管理对象,支部重点开展帮扶工作以及提供对应的志愿服务。

以“绣花功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以“绣花功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年龄网格化”管理方面,将小区居民划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和儿童4个网格,党支部组织党员有效利用服务阵地提供志愿服务。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由“蓝天妇女儿童之家”组织“代理妈妈”进行一对一学习辅导、一对一心理咨询、一对一关心关爱;14至35岁中青年由“青年之家”提供暑假公益兴趣班和创业就业培训,开展16:30课堂教学以及相亲交友活动;青壮年劳动力由扶贫车间组织就业培训并提供就业岗位;老年人由“老年之家”组织学习养生保健、声乐舞蹈、手工编织等各类知识并开展各项娱乐活动。

多方联动搭好致富“连心桥”

要想群众稳得住,增收致富才是路。党支部积极协调各乡镇各部门,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整合资源,采取引进扶贫车间、开展红色物业、举办技能培训、组织转移就业等方式解决就业难题,用就业增收“消愁”,增强易迁群众幸福感。

积极协调引进龙溪小区水晶串珠扶贫车间、金宏翔电子扶贫车间和制作帆布手套的工厂,提供就业岗位,吸纳108名不能外出的小区居民就业;党支部专门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用好红色物业,积极开发并联系公共设施维护、保洁、保安等服务型、后勤保障型岗位就近吸纳小区383名劳动力就业;全面落实“六稳六保”要求,发挥党支部牵头引领和跟踪服务作用,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向长三角等地转移就业易迁群众1103人,抓实转移就业;稳住群众的“根”。 土地永远是农民的“根”。该县切实做好易迁群众的宅基地、承包地、山林地“三块地”文章,采取拆旧复垦复绿、规模化、集约化方式发展方竹、猕猴桃、魔芋等高原特色产业,让884户易迁群众流转土地17533.88亩入股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分红获得收入,确保易迁群众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能够稳定脱贫。

干群执手画好共享“同心圆”

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该县一方面以“奋斗”为主题组织多彩活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干群携手组织开展了“幸福生活,劳动创造”扶贫车间技能比赛、拔河比赛、“感党恩、爱祖国、同奋斗”主题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奋斗”主题,消除“等、靠、要”思想,树立勤劳致富观,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

另一方面以“感恩”为核心促进情感认同。党支部通过组织开展“三讲三评”、图片展、观看专题片等活动,引导易迁群众将易迁前后生活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切实增强对易迁工作的思想认同、工作认同、情感认同,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行为自觉。

此外,以“传承”为理念弘扬扎西精神。充分利用好威信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将“传承红色文化”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龙溪小区少年儿童中挑选优秀同学组建“小红军巡逻队”,对小区内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并在日常活动中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组织小区青年举办“红色经典诵读会”;邀请“老红军志愿服务队”到威信县老年大学龙溪分校授课,同看红色影片、同唱红色歌曲。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小区住户已经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县城”到现在主动融入“县城生活”,擘画出共治共享的最大“同心圆”。

云南网记者 谢毅 通讯员 胡光勇 摄影报道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云南威信:以“绣花功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扶贫故事」云南祥云:扶贫路上的“快递小哥”

「扶贫故事」云南祥云:扶贫路上的“快递小哥”

小庄子,小庄子村,村民,祥云县,县城,工作,信息,包裹,傈僳族,第一书记,攻坚,快递小哥,东山乡,全村,农户,家园,核桃,后备箱,彝族,群众,贫困户,发展,驻村,李永宏,三年来,村委会,村民们,工作队,快递公司,乡村

2019-04-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云南退伍老兵的扶贫故事

云南退伍老兵的扶贫故事

疫情,防控,驻村,中国人寿,值守,工作,扶贫,这里有,财险,中心,客户,支公司,肺炎,责任,主动请缨,是他们,村委会,中默,德加,施策,工作队,第一时间,编者按,政治责任,广大干部,员工,准妈妈,任务,书记,今年春节

2013-08-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云南祥云扶贫车间的故事暖心房

云南祥云扶贫车间的故事暖心房

疫情,防控,扶贫,车间,攻坚,泰兴,公司,祥云,张莲芬,工作,内生,方式,祥云县,群众,云南,企业,劳动力,动力,肺炎,农业科技,一手抓,其他收入,被列为,余人,圣龙,刘厂镇,嘉云,李亚芬,杨爱,黄白

2017-05-30 #长篇故事

讲好云南扶贫故事!省扶贫办举行脱贫攻坚精神研讨座谈会

讲好云南扶贫故事!省扶贫办举行脱贫攻坚精神研讨座谈会

云南,攻坚,精神,扶贫,扶贫办,系统,经验,精神动力,历程,会议,高质量,专家学者,主任,中国,媒体,典型,伟大成就,巨大成就,战役,攻坚战,研究员,社会各界,发展,不仅要,中国特色,党组成员,全面小康,习近平,刘俊,吉哲

2013-01-19 #故事大全

云南扶贫故事:杨益的奋斗史

云南扶贫故事:杨益的奋斗史

杨益,养殖,合作社,村民,三峡,厂房,巴达村,规模,集团,贫困户,城子镇,产业,生猪,陇川县,秦明,张木,养猪场,地方,媳妇,日子,模式,猪场,猪仔,疫情,经验,群众,资金,发展,合作,生活

2012-10-04 #故事会

作文太感人!国务院扶贫办点赞云南高三女生

作文太感人!国务院扶贫办点赞云南高三女生

父亲,扶贫,母亲,工作,驻村,村里,贫困村,莫默,我的父亲,单位,工作者,英雄,贫困户,队员,扶贫工作,贫困人口,大爱,孔孟之,不习惯,有无数,在为,国务院扶贫办,夸父,云南省,事业,一身,伟大事业,全世界,微信,干部

2017-07-30 #故事大全

云南省住建厅扶贫故事暖心感人

云南省住建厅扶贫故事暖心感人

金旦,大仓,群众,工作,云南省,祥云县,扶贫,农户,措施,贫困人口,住建厅,产业,挂包,厅长,发生率,行政村,资金,贫困户,攻坚,驻村,住房和城乡建设,扶贫工作,总队长,亩产值,土路,土房,定点,孩子,工作队员,政策

2017-03-09 #故事会

云南扶贫故事:和卫芳的“逆袭之路”

云南扶贫故事:和卫芳的“逆袭之路”

三峡,集团,普米族,秦明,陈旋,改造,好日子,民宿,发展,儿子,土鸡,房屋,安居房,娃娃,水泥路,民居,特色产业,活动,经营,干净整洁,挂职干部,小儿子,徐徐,比蜜甜,路修通,在和,小花园,好房子,好的,小菜园

2009-04-02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