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马光远:“屯粮”不是担心饥荒 是担心通胀

时间:2018-02-06

可马光类似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马光远

最近很多人问我,要不要屯点大米粮食?

这个问题着实吓了我一跳。在我的观念里,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永久告别饥荒了,为什么大家突然开始屯粮。

原来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最近发的一篇《不能让新冠疫情变成饥饿游戏》的文章。文章说,

疫情暴发以及为遏制疫情所采取的隔离和封闭措施,已形成物流瓶颈,阻塞了深度交织的全球经济现代价值链。行动受限、工人外出务工意愿不足等现象,可能会阻碍农民务农,而负责处理大部分的食品加工商也无法开展生产。化肥、兽药和其他投入品的短缺,也可能影响农业生产。餐馆停业、人们购物次数减少,降低了对新鲜农产品和水产品的需求,对生产者和供应商都构成影响,对小农户的冲击尤甚。

文章因此,呼吁全世界立即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供应链的冲击,防止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粮食危机,导致粮食供应中断或粮价过高。

因为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警告,所以大家都特别重视。在中国,联合国还是很有地位的(虽然在中国打着联合国旗号的骗子很多),这个组织警告疫情会引发“粮食危机”,这种“粮食危机”的论调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语言常态,粮农组织几乎每年都要在自己的报告中多次提及“粮食危机”。这和消防部门的作用是一样的,消防部门不断提醒大家注意火灾,不是说真的会发生,而是在警示风险而已。

当然,这次前所未有的疫情的确让人不敢有任何轻视,的确对人类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而且究竟会影响到多大的程度还不清楚,公众的恐慌是可以理解的。加上疫情爆发之前,令人望而生畏的沙漠蝗对包括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的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坏。疫情中全球性的隔离举措无疑增加了大家对今年全球粮食供应的担心。

我们看到,疫情之后,很多国家发布了禁止粮食出口的法令。哈萨克斯坦、越南、柬埔寨等10多个国家发布了禁止小麦大米出口的法令,而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粮食期货价格也持续看涨。在疫情无法评估的情况下,我认为,公众恐慌、屯粮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中国历史上,饥荒造成的严重的后果仍然刻在很多人的回忆中。

我本人小时候就有吃不饱肚子的深刻记忆。在包产到户之前,我甚至认为每天吃白面馒头都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奢望,包产到户一年,这种奢望就成了现实,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从此告别了饥荒,担心吃不饱肚子从此已经正式成为历史。“谁来养活中国”这个由美国人当年提出的极其严峻命题早已经不是中国人焦虑的话题,但对于有过饥荒史的中国而言,粮食安全问题从来都是最重大的战略问题,我们一直强调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比较欣慰的是,中国的农业部门第一时间回答了大家的疑问。在防控疫情的发布会上,农业部有关负责人用四组数字告诉大家不需要“屯粮”:

第一,中国的粮食产量高,粮食连年丰收,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粮食产量是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粮保障绝对安全。

第二,人均粮食占有量。2010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达到472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第三,粮食库存量。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是充足的,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特别是小麦和稻谷,库存相当于一年全国人的消费量。

第四,我国谷物的进口量。我国谷物年度进口数量不大,去年进口1468万吨,仅占我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知道,有一些农产品,特别是大豆,我们主要依靠进口,大豆的进口依赖度甚至超过80%。而中国进口的大豆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在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况下,大豆进口势必受到影响。这对以大豆为原料的饲料行业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猪、牛、鸡鸭等肉类生产的影响不容小觑。

其实,中国民众屯粮,他们担心的不是饥荒,而是粮食价格上涨引发通胀。在全球疫情出现真正的拐点之前,运输、人工等成本的上涨是必然的,这会大概率推动粮食和饲料终端销售价格的上涨。而在疫情的影响下,对全球食品供给端的影响不小,加上全球为了应对疫情而开动货币,我非常担心引发新的通胀。我们不担心粮荒,但担心粮食价格的上涨引发物价的普遍上涨,从而引发通胀。

基于此,我同意粮农组织的文章所呼吁的,要确保粮食市场正常运转,向所有人提供有关价格、生产、消费和库存的实时信息。“这样就能减少不确定性,使生产者、消费者、贸易商和加工商能够做出知情决定,遏制全球粮食市场出现不必要的恐慌行为。”

信息,实在是太重要了!向民众及时释放有关粮食的各种信息,避免各种恐慌性购买,避免粮价的过快上涨,是当下避免引发通胀最重要的事。

马光远:“屯粮”不是担心饥荒,是担心通胀附视频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博士后。现任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马光远:“屯粮”不是担心饥荒 是担心通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致吴晓波 马光远:不许歪讲中国故事 描黑新时代-乌有之乡

致吴晓波 马光远:不许歪讲中国故事 描黑新时代-乌有之乡

社会,交易,市场,个体,改革,整体,中国,计划经济,自由主义,基础,国企,计划,市场经济,经济,新中国,市场交易,产权,政府,主体,故事,精英,资本,过程,新时代,分工,人民,农户,制度,奇迹,国企改革

2009-10-19 #短篇故事

卡什卡利:通胀可能失控的警告是“鬼故事”

卡什卡利:通胀可能失控的警告是“鬼故事”

卡什,卡利,通胀,美联储,利率,博斯蒂克,消费者物价指数,联储,就业市场,明尼阿波利斯,主席,前瞻,政策,网站,核心,证据,鬼故事,问题,时为止,最高水平,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通胀率,尼尔,拉斐尔,中不,其将,来源,一段时间,会上,亚特兰...

2019-04-02 #故事会

关于通胀失控的五个小故事

关于通胀失控的五个小故事

货币,美国,恶性通货膨胀,政府,津巴布韦,钞票,通货膨胀率,面值,人们,匈牙利,速度,帕戈,大陆币,新货币,通胀,美国政府,个例,大面,工人,居民,形势,废纸,德国,情况,战争,时期,经济学家,罗马帝国,金银,领导人

2020-05-15 #短篇故事

面对通胀来袭 普通百姓该怎样进行理财?

面对通胀来袭 普通百姓该怎样进行理财?

投资者,收益率,银行股,投资品,投资,还可以,通胀,偏向,流动性,普通百姓,牛市,理财产品,稳健性,风险,银行,很多人,风险偏好,来博,轮牛,价格,专家,买点,境地,信托,关键,净值,压力,国有银行,四大,回报率

2009-09-21 #故事大全

现在买房 持有10年能否跑赢“通胀”?懂行人: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现在买房 持有10年能否跑赢“通胀”?懂行人: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房产,城市,人口,居民,楼市,收益,购房者,李嘉诚,房子,上海,二季度,房价,购房,房地产,通胀,住宅,份额,全国,同比,可能性,地产,总价,报告,行业,经济学家,经济,苏州,面积,趋势,问题

2015-05-04 #短篇故事

两个小故事 把人性 金钱 信贷 通胀 商业彻底讲透

两个小故事 把人性 金钱 信贷 通胀 商业彻底讲透

猴子,商人,村民,就是传说中,旅馆,助手,信用,口袋,店主,旅客,什么东西,没有人,元放,子都,子全,名妓,农民,一家,价值,信托,债务,全镇,太阳,小镇,屠户,屠夫,房间,房钱,才能,时候

2020-06-21 #短篇故事

两个小故事 把人性 金钱 信贷 通胀 商业彻底讲透

两个小故事 把人性 金钱 信贷 通胀 商业彻底讲透

猴子,商人,村民,就是传说中,旅馆,信用,农民,助手,口袋,店主,旅客,种地,什么东西,没有人,元放,子都,子全,得多,名妓,责任编辑,去哪儿,和村,人性,一家,信贷,价值,信托,商业,全村,债务

2020-06-21 #短篇故事

复利不一定能够跑得过通胀 但加上合理的基金定投就可以

复利不一定能够跑得过通胀 但加上合理的基金定投就可以

复利,单利,功能,年利率,公式,年数,本金,基金,算法,本息,定存,银行,资金,基金定投,每个月,通胀,产品,作用,储蓄,共产,利息,前提,助您,和成,图片,奇迹,大额,太长,计算方法,差异化

2011-06-0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