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香香的手才能捂出甜甜的酒?云南少数民族有着怎样的酒俗

时间:2018-01-28

在有着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我国,各地的民俗酒风也千差万别,各有千秋

提示:本文共有 19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欢迎关注我们

导语: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有着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我国,各地的民俗酒风也千差万别,各有千秋。我们在一点点整理着,也在一点点感受着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果你也同样喜欢,那就跟着璞君一起来看看吧!

云南作为我国一个标准的亚热带省份,素来以喜欢“吃鲜花”和“吃蘑菇”而闻名于世。每到繁花盛开的季节,云南人的吃花食谱总得被推出来上一波热搜,与“别人家的孩子”齐名,称之为“别人家的菜单”。

▲云南凉拌白花。图源:秒拍@ 芍药美学笔记

但是你晓得吗?云南人爱酒并不输给东北大汉。

云南省作为我国居住民族最多的省份,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过,虽然不同的民族文化各有千秋,大家却不约而同地爱上了酒。那么,酒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景颇族

酒能把两座大山粘在一起

景颇族主要聚居在滇西南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酿制“水酒”,度数不高,跟我们常喝的啤酒差不多。水酒喝起来清凉解渴,但是喝多了也是会醉的。

“百礼之会,非酒不行。”关于水酒的起源,在景颇族流传着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叫阿崩娃的孩子,他和母亲分居在独龙江两岸,每天都会去找母亲吃乳汁。

有一天,原来连接两岸的桥断掉了,于是阿崩娃每天都要绕山绕水,走很远的路去找母亲。终于有一天,阿崩娃感觉不能这么依赖母亲了,他就求母亲给他想一个断奶的办法。他的母亲就给了他一包酒药,教他酿酒的方法。后来阿崩娃酿出了甜甜的水酒,断掉了奶。

▲独龙江,流入缅甸境内之后称为恩梅开江。图源:搜狐

“阿崩娃断奶”的故事或许有着一些传奇的色彩,但是对于景颇族人来说,酒确实是一种联系感情不可或缺的佳酿。在他们之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一句俗谚:“酒能把两座山粘在一起。朋友的心要连起来,没有酒不行。”

所以,不管你走到哪个景颇族的寨子,主人都会捧出水酒来招待你。就算是在平时,景颇人上街赶集、走亲访友时,也都会在随身的挎包里装一个“特勒”,特勒就是一个精致的竹制酒筒。既然都随身带酒了,遇见熟人朋友那就必须得喝两杯啊。

▲拿着“特勒”的景颇族人。图源:孔雀之乡网

不过,这喝酒也是有讲究的。如果你有喝酒的意思,就把自己的“特勒”递给对方,如果对方也想跟你喝酒,他也会把自己的“特勒”递还给你。先接过“特勒”的人,随后就会斟出一杯酒来先敬给对方。

接过酒之后的人,是不能一仰脖儿一口闷的,而是要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儿,之后再喝,来表示敬重。两个人一来一往,喝到最后,酒筒里还得留下一点儿,表示年年有余。

▲用竹筒给对方斟酒的景颇族人。图源:美篇

在觉得“有酒大家喝才香”的景颇族,他们认为如果不用酒来招待客人是一种极为不礼貌的行为。如果有人违背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就会遭到所有人的嫌弃。

阿细

只有女人香香的手 才能捂出阿细甜甜的酒

很多人知道阿细,大多都是因为著名的“阿细跳月”。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所以在我国56个民族中,是找不到阿细的。

阿细人的酒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糯米酒、高粱酒、小米酒,也有甘蔗渣酒、苦荞酒、甜荞酒、大麦酒、五谷酒,还有最重要的甜白酒。不过阿细甜白酒的酿制方法很特别,是用苞谷面“捂”出来的。

在阿细,忙活着捂甜白酒的都是家中能干的主妇,这是阿细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家庭工作之一。筛选、脱皮、碾磨、蒸熟、晾凉、拌酒药,一步一步,主妇们忙活得热火朝天。拌完酒药之后,再将苞谷面放进不透气的篾箩中,压上重物,移到灶门口。

这时,灶门口已经铺上了稻草、蓑衣和新鲜的鸡素子枝叶。她们把装着米面的簸箕放在上面,再覆盖上一些鸡素子枝叶,最后用草席包上捆紧,这就算捂上了。在捂的过程中,切忌“猪拱狗扒人挪”,所以谁也不能接近正在捂着的白酒,直到草席中有浓郁香甜的酒味透出来。然后就可以拿来招待客人啦。

▲阿细人招待客人也会唱酒歌。图源:腾讯视频

不过,也不一定所有人捂出来的甜白酒都是甜的,捂不好就成了酸的涩的。阿细妇女认为,捂出的甜白酒是香是甜、是酸是涩,不在于酒药好不好、多不多,而在于手香不香、好不好。她们把会捂甜白酒的主妇叫做“香手”,捂不出来的贬做“臭手”,而那些只用一颗酒药就能捂出几十斤甜白酒的主妇更是被称为“仙手”,那些米面只沾沾“仙气”就能捂熟了。

虽然这里面有着一点儿调侃的意思,但是足以看出阿细人对捂甜白酒这件事的看重。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酒文化,大家或许语言不通,但是情感是相同的。就像景颇族的那句俗谚说的一样,酒能把两座大山粘在一起,更何况是人呢?“有些话,都在酒里”,真是再应景不过了。

参考资料:

[1] 沙平,景颇族的“酒文化”,云南农业;

[2] 潘俞先,杨柳,水酒——景颇族酒文化小议,酿酒;

[3] 张彦鑫,阿细人的酒文化与酒歌,文化百花园。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香香的手才能捂出甜甜的酒?云南少数民族有着怎样的酒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云南的少数民族聚集地 这些特色美食一定要大胆尝试 才不枉此行

云南的少数民族聚集地 这些特色美食一定要大胆尝试 才不枉此行

云南,吃起来,芭蕉,特色美食,云南人,地方,叶子,少数民族,是非,水稻,吃法,味道,聚集地,试一下,旅游,方都,清香味,面长,佐料,内脏,风景,受欢迎,口感,天气,城市,才能,时候,烤成,特色菜,稻田

2011-10-05 #短篇故事

云南民族村:汇聚了众多少数民族的山寨 让你领略多彩云南的风情

云南民族村:汇聚了众多少数民族的山寨 让你领略多彩云南的风情

少数民族,民族,云南民族村,昆明,云南,表演,民族村,风情,多少数,城市,傣族,山寨,村寨,特点,很值得,来这里,略多,城市花园,彩云南,还可以,仿若,下子,传统,占地面积,园林景观,园内,地方,城市交通,工艺,小村

2017-03-10 #故事会

云南卫视《这里是云南》高端访谈:如何打造好云南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新名片

云南卫视《这里是云南》高端访谈:如何打造好云南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新名片

云南,云裳,丝路,品牌,昆明,发展,节目,产业,云南卫视,这里是,高端访谈,文化,嘉宾,昆明市,民族,民族服饰,民族文化,服装,楚雄州,中共,云南民族,走出去,时装周,创新性,创造性,特色,经验,设计师,张齐,徐晓梅

2015-03-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

苗族,妇女,服饰,蒙古族,银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苗族服饰,云南,拉祜族,长袍,白傈,上衣,傈僳族,右衽,女性,差异,民族,方言,样式,盛装,绸缎,纳西族,腰带,苗区,一朵奇葩,分布在,服饰色彩,区的,塞北,多布

2008-09-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首届云南少数民族足球赛总决赛开赛

首届云南少数民族足球赛总决赛开赛

比赛,少数民族,支队,队伍,新华社,云南民族大学,代表队,小组,总决赛,足球运动,运动员,中国足球,徐征,白靖,杨帆,杨丽,葛新,文字编辑,云南省体育局,云南省足球协会,云南,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云南省,冠军,单循环赛,大区,头名,季...

2018-10-11 #故事阅读

云南省多举措消除少数民族汉语使用障碍

云南省多举措消除少数民族汉语使用障碍

培训,少数民族,民族,双语,云南省,普通话,人口,全省,汉语,人才,群众,任务,民族语言,教材,志愿者,教师,障碍,贫困户,语言文字,双语教学,少数民族语言,民族地区,双语制,法双语,专任教师,在校学生,工作人员,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

2019-05-28 #长篇故事

云南政协委员探讨民族文化传承

云南政协委员探讨民族文化传承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少数民族,政协委员,陈静,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民族博物馆,展厅,作品,人才培养,产品,人才,学生,建设,教育,转化为,中来,多大,董刚,那金花,黄峻,云南政协,云南省文化厅,国家民族事务委...

2019-08-15 #小故事

问:云南25个少数民族 去云南安全么?答:出门带AK47

问:云南25个少数民族 去云南安全么?答:出门带AK47

云南,城市,游客,治安,少数民族,民族,仪式,景点,朋友,问题,老友,全国各地,好的,工作者,云南人,人口,傣族,佤族,传统节日,僳僳族,地震,售货机,哈尼族,商店,回族,外省,壮族,基诺族,孩子,安非

2012-09-15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