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晋国卿位争夺战 晋文公的舅舅家族最先淘汰出局

时间:2018-01-24

其国政不出於公室,而是由六卿分掌,这也是晋国最终被瓜分的原因所在

提示:本文共有 19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文|小河对岸

晋国是春秋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而晋国政治的显著特点是“政出私门”。其国政不出於公室,而是由“六卿”分掌,这也是晋国最终被瓜分的原因所在。“六卿制度”形成了晋文公时期,早期的诸侯国都只有一支军队。作为大国的晋国,也是到晋献公(晋文公之父)时期,才开始作二军,晋献公自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晋文公继位之后,晋作三军,每军置将、佐两人。按军中的地位高低,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此六人分掌军政,而被称为六卿。

而六卿的职位(常态编制),是在晋国的一些强势家族中,如狐氏、赵氏、先氏、胥氏、魏氏、智氏(荀氏别支)、范氏(也称士氏)、中行氏(荀氏别支)、郤氏、栾氏、韩氏等,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世袭执政。六卿的职位也只有在这些家族中互相挤位置,而这些家族可被统称为世卿家族。

在这些世卿家族中,最先崛起与受重用的,是曾跟随晋文公流亡的那一班人。如狐氏、赵氏、魏氏等等。晋文公继位之后,行复国之赏,大会群臣,分为三等:以跟随其流亡者为首功,途中给其送款者为次,迎降者再次之。而在这三等之中,又根据其功劳与才能的高低,分为上下之赏。第一等功臣中便是以赵衰、狐偃为首,这两个家族也最先崛起,并引发了“狐赵之争”。

赵氏为造父之后,嬴姓。而狐氏却出身於戎狄部落,为姬姓。狐偃的父亲狐突,在晋武公时便出仕晋国。晋武公之子晋献公娶了狐突的两位女儿--狐季姬与小戎子。狐季姬生了公子重耳,小戎子生了公子夷吾(晋惠公)。故而,狐偃为晋文公的舅舅,狐偃字犯,因而,晋文公也称狐偃为舅犯。狐偃与其兄狐毛在晋文公的流亡与继位过程中,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狐氏家族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晋文公继位之后的第一卿位家族。

晋文公时期,晋国的朝权与军权是相分离的。晋文公在朝政上仰赖於狐偃(国相)与赵衰(赵盾之父)。但在军政上,狐偃与赵衰的才能却都有欠缺,故依赖於郤縠(第一任中军将)、先轸(第二任中军将),而身为国相的狐偃在城濮之战时,为上军佐(军中第四位),其兄狐毛为上军将(中军将先轸,中军佐郤溱,下军将栾枝、下军佐胥臣)。赵氏在军中尚无地位,而狐氏不但为国相,还在军中独占了两席。可见,狐氏地位之高。

晋文公去世之后,其子晋襄公继位,晋以先且居为中军将(先轸之子),赵衰为中军佐(军中二把手,兼晋国国相)。而在先且居、赵衰等人死后,晋襄公又以贾季(即狐射姑,狐偃之子)为中军将、赵盾(赵衰之子)为中军佐;先克为上军将,箕郑父为上军佐;荀林父为下军将,先蔑为下军佐。

虽在军中以狐射姑的地位最高,但在朝政上却又是以赵盾为首。这样的安排可以起到一定的互相制衡作用,以防止大臣的权力过大。但是这样的安排却被一个人打破了,此人叫阳处父,阳处父是晋襄公的老师。阳处父对晋襄公将:贾季(狐射姑)虽有才能,却刚愎自用,不如赵盾贤能,不如将赵盾与狐射姑两人在军中的位置对换,这样对国家比较有利。晋襄公便真的采纳了,于是又改为以赵盾为中军将,为中军佐,辅助赵盾,其余诸卿位置不变,时六卿将佐如下:

而经此番调整,使得赵盾担任执政(朝政一把手)的同时又兼中军将(军政一把手),集军政大权於一身。至於赵盾是否比狐射姑贤能,很难说得清楚。据《左传》记载:阳子(阳处父),成季(赵衰)之属也,党于赵氏。而阳处父党於赵氏的原因,则是其曾经欲出仕於晋文公,找狐偃帮忙,三年没办成,后又请赵衰帮忙,三天就把事情办成了。

为此,狐射姑深恨阳处父,也不甘心狐氏处於赵氏之下。晋襄公死后,赵盾主张拥立在秦国为质的公子雍(晋文公之子)为君。而狐射姑也不甘落后,主张由在陈国出仕的公子乐(晋文公与辰嬴之子)继位。赵盾认为公子乐的母亲淫乱(辰嬴,先嫁於晋文公之侄晋怀公,后才嫁於晋文公),不适合继位。派先蔑、士会前往秦国迎接公子雍。同时,狐射姑也派人去陈国迎接公子乐。赵盾怕被狐射姑抢了先,便派人於途中杀死了公子乐。

狐射姑知道自己在晋国被孤立,就愈加痛恨阳处父,而派族人狐鞫居(封地在续,也称续鞫居)杀死了阳处父。不久,赵盾追究样处父被杀之事,而杀死了狐鞫居,而狐射姑则先后逃奔到翟国、潞国,并最终死在了潞国。至此,晋文公继位之后的第一卿位家族--狐氏,被赵盾排挤出了晋国的政治舞台。

潞国的相国酆舒曾经询问狐射姑,赵盾与其父赵衰比较,谁更贤能?狐射姑答道:“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意即赵盾为人强横,令人生畏。而后来,赵盾也没有拥立公子雍为君,而是在穆嬴的哭诉与斥责之下,改立了晋襄公之子夷皋为君,是为晋灵公。

而自赵盾起,晋国的朝权与军权便彻底合流於一,其在军中的地位便是其在朝中的位次。这也是赵氏能够在赵盾时期,在晋国独大的原因所在。然而,卿族一枝独大,必不利於公室而易遭国君的猜忌与其他世卿家族痛恨,这也是造成后来赵氏“下宫之难”的根本原因所在。

参考史籍:《左传》、《史记》等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晋国卿位争夺战 晋文公的舅舅家族最先淘汰出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晋国曾经有过不少风光的年代 一场城濮之战使晋文公成了霸主

晋国曾经有过不少风光的年代 一场城濮之战使晋文公成了霸主

智瑶,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土地,晋国,韩康,韩氏,首领,晋文,韩魏,年代,六大,势力,军队,堤坝,家族,性格,时候,时刻,智氏,霸主,范氏,能力,赵氏,魏氏,领地,城濮之战,曾经有,这两位

2012-01-04 #小故事

晋国在晋文公的治理之下 国力蒸蒸日上

晋国在晋文公的治理之下 国力蒸蒸日上

晋文公,赵衰,赵姬,赏赐,季隗,介子,晋国,晋文,赵括,传说,史书,国君,故事,机遇,伯姬,文赢,赵盾,儿女,儿子,公派,历史,女儿,放火烧山,措施,标准,版本,老婆,贤能,闺女,霸主

2013-03-25 #故事阅读

“晋国霸业”晋文公的霸业是怎样炼成的?

“晋国霸业”晋文公的霸业是怎样炼成的?

晋国,晋文公,重耳,周襄王,楚国,中原,诸侯,三军,孙子,统帅,栾枝,赵衰,关键,公族,勤王,时间,中军,王子带,任君,刘邦,卫叔,周襄,宋成公,汉高祖刘邦,栾宾,晋献公,楚将子,胥臣,荀林父,荀息

2013-09-07 #小故事

曲沃代翼全梳理 晋文公之前的晋国史

曲沃代翼全梳理 晋文公之前的晋国史

曲沃,晋国,晋献公,三子,重耳,结果,翼城,国君,拥立,秦国,大臣,晋文侯,晋文,晋惠公,武公,国都,不倒翁,儿子,历史,君主,封地,次子,长子,周釐王,剧情,势力,叔叔,春秋,宝座,感觉

2007-08-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春秋霸主之晋文公 怎样会盟天下 带领晋国进入鼎盛时期

春秋霸主之晋文公 怎样会盟天下 带领晋国进入鼎盛时期

晋国,楚国,晋文公,军队,周天子,国君,时候,霸主,晋文,实力,宋国,秦国,齐国,胜利,城濮之战,联合起来,卫国之,晋怀公,有才,曹国,秦穆公,郑国,齐桓公,齐桓,国内部,中国,中原,一生,君主,军事家

2009-06-20 #小故事

晋文公重返晋国的过程中 旬息 里克等扮演的什么角色?

晋文公重返晋国的过程中 旬息 里克等扮演的什么角色?

荀息,晋国,里克,晋献公,姬重耳,奚齐,大臣,太子,托孤,拥立,卓子,申生,历史,假途灭虢,原因,将军,形象,时候,方式,晋文公,社会,目的,重耳,受人尊敬,多的是,采取了,迪丽热巴,于忠,吴起,商鞅

2007-07-31 #故事阅读

晋国最后的霸主:春秋五霸之一 他的经历比晋文公还传奇

晋国最后的霸主:春秋五霸之一 他的经历比晋文公还传奇

晋国,晋悼公,君主,楚国,大臣,公子周,晋厉公,霸主,公子,政治,国家,经历,晋楚,作者,人民,国力,军事家,借口,力量,命令,国君,士族,对手,年纪,年龄,政治家,时候,新政,晋文公,百姓

2015-05-03 #长篇故事

晋文公怎么也想不到 他创设的“六卿”制度 最终导致晋国覆灭

晋文公怎么也想不到 他创设的“六卿”制度 最终导致晋国覆灭

晋国,赵鞅,智氏,智伯瑶,赵午,掌门人,晋定公,赵襄子,土地,范氏,国君,赵氏,士鞅,士吉,张孟谈,荀寅,晋孝公,魏桓子,制度,晋阳,魏三家,三军,晋文公,韩氏,魏氏,晋平公,韩康,魏舒,智家,三家分晋

2007-08-0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