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春秋重要战役“鸡父之战” 吴国击败七国联军 对楚国取得上风

时间:2018-01-05

在春秋五霸的一些版本中,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赫然在目

提示:本文共有 23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在春秋的晚期,吴国是一个异军突起的强大国家。在"春秋五霸"的一些版本中,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赫然在目。当然阖闾和夫差也不是一蹴而就能达到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需要吴国历代国君长期的经营,以及对楚国的旷日持久的战争。

吴王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君主,他在位时期对楚国取得"鸡父之战"的大胜,陆续攻取州来、钟离、居巢等地,与楚国争夺淮南地区取得绝对上风,为吴王阖闾攻进楚国都城郢都打下基础。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鸡父之战",吴国利用三千罪犯击溃以楚国为首的七国联军。

吴楚争霸的历史背景以及吴楚对州来的争夺

吴国本身的实力并不算很强势,本来也不敢称王。它真正开始崛起是始于吴王寿梦时期。在春秋中期,晋国和楚国是两个很强大的国家,双方为了争夺霸权也是进行了很多次战争。晋国为了压制楚国,派楚国叛臣申公巫臣到吴国那里去。

吴国的位置在楚国的东方,与楚国相近。楚国希望吴国和自己一起对抗楚国,吴国也有参与中原争霸的打算,不愿意继续偏居海隅。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巫臣将先进的车战技术传授给吴国,晋国与吴国联盟,吴国开始对楚国进行袭扰、牵制、打击。这是这是晋楚争霸中的重要一节,也是吴楚争霸的发端。

从寿梦到诸樊、、夷昧,吴国四代君主与楚国进行了多次战争,淮河流域是一个主要战场。州来则是淮河战场上的一个重要地区,原先是一个国家,被吴国所灭,成为一个被楚国和吴国争夺的城邑。在吴楚争霸前中期,州来以及同为淮河流域重要地区的钟离、居巢都在楚国的控制范围之内。毕竟楚国的力量还是比吴国强大一些的。

虽然吴国也曾经入侵过州来,比如在公元前529年,吴国就侵吞了州来。不过楚平王对此并不在意,认为:"州来在吴,犹在楚也。"说明此时的吴国虽然控制淮水与大别山脉东北方交接的要地,但受限于实力原因,并不能借此发生太大的突破。随后州来也被楚国收复,《左传》中昭公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523年楚国修缮州来城防的记载,可以证明吴国并没有长期控制州来。而在公元前516年发生的"鸡父之战",就是吴、楚两国争夺州来的重要战役。

"鸡父之战"的过程

一、战前形势与公子光的策略

在公元前516年,吴国又一次进攻州来,参战人物包括吴王僚、吴王僚的弟弟公子掩余、吴王僚的堂兄弟公子光。楚国派遣令尹与司马薳越率领军队救援州来,除了楚国军队以外,还有胡国、沈国、顿国、许国、蔡国、陈国、许国六个服从于楚国的小国,组成联军对抗吴国。

楚国的大军赶到,吴国暂避锋芒,选择向东撤退到钟离与七国联军抗衡。这个时候楚军内部发生了一件大事,令尹去世。令尹就相当于楚国的宰相,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的死,对于楚军的士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去世的信息被吴国人知道了,在吴军当中有一个重要人物站了出来,就是公子光。

公子光对吴王僚详细地分析了吴楚两军的形势:七国联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是其他六个小国并不是完全支持楚国。其中胡国、沈国、陈国的主将不值一提;顿国、许国、蔡国压根不愿意帮助楚国,对楚国十分不满,只不过是迫于楚国的压力勉强跟随而已;至于楚军本身,由于令尹的突然死亡,士气更是低落得厉害,对其他六国的控制力度也不算太高。公子光的分析相当清晰明确,并且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主要的战略:先击溃胡国、沈国、陈国的军队,动摇顿国、许国、蔡国的军心,最后击溃楚军。

二、吴军击溃胡国、沈国、陈国军队

吴王僚同意公子光的建议,向七国联军逼近,双方在鸡父(州来的西边)这个地方交战。那么如何迅速击溃胡、沈、陈三国呢?这就需要一些战术上的构思。吴王僚派遣三千罪犯,先进攻胡国、沈国、陈国的阵地。

在三千罪犯在战争中的战斗力是比较弱的,没有进行什么军事训练,意志也相对薄弱。但吴王僚本身的目的也不是凭借这三千人击败胡、沈、陈三国,而是诱使三国消灭、俘虏这三千罪犯,打乱三国的阵型。继而吴国迅速发动三支大军,吴王僚领中军,公子光领右军,公子掩余领左军,一举击溃三国,俘虏了胡国、沈国国君以及陈国的大夫夏齧,以及大量的俘虏。

三、吴军动摇顿国、许国、蔡国士气,最终击溃七国联军

在击溃胡国、沈国、陈国之后,吴国继续履行公子光的策略。吴国释放胡、沈、陈三国的俘虏,引导他们逃亡到许国、蔡国、顿国的阵地,放出胡、沈、陈战败以及主将战死的消息。然后吴国大军大摇大摆鼓噪而行,给许、蔡、顿三国军队相当大的压力。

本来许国、蔡国、顿国就对楚国很不满,不愿意支持楚国,这个时候、胡、沈、陈三国已经被击溃,吴国军队就在后面撵着三国败军跑,许、蔡、顿三国也不敢和不愿与吴国抗衡,为楚国卖命,没有和吴国交战就溃逃了。

在古代战场上士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胜负的因素,如果某一部分士兵出现溃逃奔散的状态,并且没有及时阻拦,那么溃散的趋势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剧烈。六国的军队在战场上拼命奔逃,楚国的军队也是这样,甚至还没有及时摆开阵型就被吴军击败。最终吴国获得了"鸡父之战"的胜利。

"鸡父之战"的余波

吴国取得"鸡父之战"的胜利,让吴国控制了州来,取得控制淮河流域的关键一步;同年楚国太子建的母亲出走投靠吴国,薳越追之不及而羞愧自杀,对吴楚之间的人心向背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次年公元前518年,吴国边邑卑梁女子与楚国边邑钟离女子因为争夺桑树发生冲突,继而升级为国家层面的战争。楚平王率军亲征吴国,但是并未取得什么突破,反而在楚国撤军后,公子光率军攻取钟离和居巢,配合州来牢牢把握在淮南地区的主导权,为日后吴国覆楚打下基础。

另外经过"鸡父之战"以及"卑梁之衅",公子光提升了非常高的名望,展现出卓越的军事实力。楚国叛臣伍子胥劝说吴王僚令公子光伐楚失败后,转而将向楚国复仇的宝押在公子光身上,支持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即吴王位,也就是著名的吴王阖闾。伍子胥向阖闾提出三师疲楚的战略,持续削弱楚国的力量,终于在公元前506年,阖闾、伍子胥、孙武等人率领军队攻入郢都,为吴国争取霸主地位奠定基调。

参考文献:《左传》、《史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春秋重要战役“鸡父之战” 吴国击败七国联军 对楚国取得上风”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他是春秋楚国人 却把毕生才华奉献给吴国 一生活在仇恨中

他是春秋楚国人 却把毕生才华奉献给吴国 一生活在仇恨中

伍子胥,吴国,楚国,儿子,国君,楚平王,仇恨,伍奢,夫差,父兄,兄弟二人,越王勾践,春秋,军队,吴王,父亲,吴军,孙武,楚国人,太子,勾践,哥哥,心思,时候,春秋时期,毕生,秦国,越国,杀父之仇,于楚

2019-12-31 #故事阅读

春秋时期小小的的吴国为何能够攻楚国败齐越 进而称霸诸侯?

春秋时期小小的的吴国为何能够攻楚国败齐越 进而称霸诸侯?

楚国,吴国,晋国,越国,吴军,吴王阖闾,晋楚,申公巫臣,诸侯,伍子胥,吴王,历史,小国,实力,吴楚,越王勾践,齐桓公,诸侯争霸,战争,春秋,晋文公,公子光,孙武,楚庄王,楚昭王,内乱,勾践,叫板,时期,大夫

2009-12-26 #故事会

春秋时期:让吴国军事力量发生巨大改变的重要人物

春秋时期:让吴国军事力量发生巨大改变的重要人物

吴国,巫臣,楚国,晋国,寿梦,战车,夏姬,申公巫臣,军队,水军,打法,诸侯国,野人,楚庄,中原,步兵,阵法,作战方式,楚国人,军事,兵源,先锋,军事实力,士兵,射手,御手,方面,方法,春秋时期,训练

2009-06-23 #小故事

春秋时期 吴国和越国闹出那么多精彩故事 最终结局如何?

春秋时期 吴国和越国闹出那么多精彩故事 最终结局如何?

吴国,霸主,越国,国力,夫差,老大,吴王夫差,西施,军事力量,内容,内耗,勾践,吴王,国家,时期,战争,春秋时期,楚国,诸侯,职业,霸业,中来,伍子胥,吴王阖闾,吴王夫,孙武,宋襄公,晋定公,纳兰,越王勾践

2016-08-21 #小故事

春秋时期 吴 越图霸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终于灭了吴国

春秋时期 吴 越图霸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终于灭了吴国

吴国,楚国,越国,吴军,吴王夫差,晋国,历史,越王勾践,军队,实力,战争,楚军,能力,发展,吴王阖闾,会稽,兵法,六世纪,春秋时期,国力,夫差,想法,战力,技能,笔者,都城,作战能力,仲雍,伍子胥,向吴国

2016-01-15 #经典故事

春秋战国时楚国什么水平 为什么没有存在感

春秋战国时楚国什么水平 为什么没有存在感

楚国,国家,故事,周天子,说法,秦国,霸主,主导,合纵,吴国,春秋,地盘,战国,连横,那也是,伍子胥,刘邦,吴起,宋襄,孙武,晋文,楚庄,秦穆公,秦楚,秦帝,称王,齐桓公,项羽,中嘴,国都

2018-02-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 为什么楚国都城被三次攻破呢?

春秋战国时期 为什么楚国都城被三次攻破呢?

楚国,都城,秦国,秦军,兵力,吴国,楚军,赵国,疆域,诸侯国,魏国,孙武,秦昭襄,丹阳,北江,土地,地方,寿春,巅峰,战国,时期,纪南城,越国,历史阶段,楚国都城,周建立,伍子胥,吴王阖闾,吴王夫差,封楚

2010-04-24 #故事会

春秋时期 晋国与楚国争霸长达百年 两败俱伤

春秋时期 晋国与楚国争霸长达百年 两败俱伤

晋国,楚国,晋楚,楚成王,秦国,中原,战争,晋文公,重耳,霸业,齐桓公,历史,秦王,诸侯国,双方,吴国,实力,官员,盟友,诸侯,霸主,齐国,周襄王,周定王,楚庄,内乱,协议,大臣,周灵,周敬王

2010-02-27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