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赣南医学院:坚持红医精神育人 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时间:2017-12-17

有关红医精神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1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党和国家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高度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03年以来,赣南医学院总结凝练出具有独特气质的红医精神,并将其有机融入医学生思政课教育教学,取得良好成效。

一、红医精神的基本内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以毛泽东等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贺诚、傅连暲等人民卫生事业的奠基人率领苏区广大军民坚定革命必胜信念,克服重重困难,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开创了人民卫生事业的先河,锤炼了一大批“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孕育了以“忠诚医业、勇于奉献,服务军民、一心赴救,开拓创新、建功立业,实事求是、自力更生”为主要特质的红医精神。红医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军民在医疗卫生实践中形成的,为广大红色医务工作者认同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是苏区精神在医疗卫生战线的具体体现,也是无数红色医务人员在革命战争年代用生命铸就的医魂,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二、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政课的意义

1.提升医学生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医德是医学的核心内容,它需要人文精神去滋养,红医精神彰显了红色医生的革命人道主义,它是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因此,红医精神必须成为提升医学生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塑造医学生品质的精神源泉。

2.提高医学生思政课的实效性。医学生思政课教学内容和载体长期存在着“同质化”,缺乏专业“个性”。而红医精神是红色医生在革命战争中用生命铸就的医魂,红色是其本质属性,将红医精神融入思政课,激活了红色基因,发挥了红医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强化了医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引领。

3.有利于形成地方红色资源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的合理范式。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思政课各主干课程的特点,找准红医精神融入思政课课程的关联点,形成了红医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合理范式。如,专门开设“红色卫生”课程,作为医学生必选课,系统讲述革命战争年代医疗卫生工作和医学教育工作,深切感悟革命先辈忘我牺牲精神和救死扶伤的悲壮情怀。

三、红医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四条途径

1.锤炼红医精神。让红医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需要不断挖掘红医精神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要紧紧围绕红医精神的实质,锤炼出符合革命传统和时代需求的红医精神,探寻其对医学生培养的内在价值并形成育人文化。要努力将红医精神转化成本源性德育资源。实现以红医精神为主题的集物态、事件、人物、精神为一体的红色卫生资源向教育教学内容体系转变,推进红医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

2.探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项实践教学新机制。一是红医精神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实施躬行体验式实践教学。创建国内第一家专题性院校博物馆——红色卫生史博物馆。二是红医精神与时代楷模相结合,开展讨论交流式实践教学。将红医精神传承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开展红色文化讲坛、红色学术报告,邀请红色卫生研究专家作专题报告等。三是红医精神与专业素养相结合,规范学术研讨式实践教学。主要是开展以弘扬红医精神为主题的学术研讨活动,纳入课程学分。

3.打造红医精神育人的四类课堂。一是优化第一课堂。在思政课主干课程中融入红医精神,将体现红医精神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贯穿于其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编写专门的红色卫生教育辅导读物、专题教学讲义等。二是激活第二课堂。将红医精神与“立德立行、求是求新”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以红医精神为主题的学术讲座、社团活动等。三是注重社会课堂。大力开展大学生红色卫生资源的调查、红医精神的宣讲、红医后代访谈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志愿精神”和学以致用能力。四是拓展网络课堂。精心开辟融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课堂。

4.建立红医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通过教学督导专家随堂听课、同行跟班听课、日常教学巡视检查、学生网上评教、社会评价等“五维”手段,构建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保障思政课教学质量。

四、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政课成效初显

红医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增强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亲和力与感染力。一是思政课教育教学充满活力。随着红医精神的融入,医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兴趣和到课率大幅提升,校园内始终高扬着红医精神的主旋律。2014级学生姚晟瑞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精神充实自己。在这片红土地上,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播和发扬红医精神。”二是师资队伍得到加强。团队整理出版的苏区卫生研究丛书,在学界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团队成员先后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3项,团队中入选江西省“第三届省级教学名师奖”1人、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1人。三是社会反响热烈。江西电视台、江西教育电视台、赣州电视台以及客家网、凤凰江西网等媒体相继报道相关活动。红医精神引导医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事迹在2012年7月13日《中国教育报》“教育改革先锋”专栏登载。四是调研反馈好。地方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认为赣医学子“觉悟高、素质强、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表现了很强的学习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给当地医疗带来了新的血液”,97%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赣医学子“安心基层、服务态度优良、尽心尽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赣南医学院:坚持红医精神育人 提升思政教育实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赣南医学院:坚持红医精神育人 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赣南医学院:坚持红医精神育人 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精神,思政课,红色,医学生,教学,学生,相结合,苏区,实践教学,教育教学,军民,医学,医生,医疗卫生,政治,教学质量,时代,素养,课程,课堂,资源,革命战争,为主题,高校,卫生研究,人民,专业,专家,主干课程,人文精神

2020-06-17 #经典故事

赣南医学院培育“红医精神”创新思政教育

赣南医学院培育“红医精神”创新思政教育

精神,红色,苏区,文化,学校,服务,基层,课堂,医疗卫生,学生,史博,活动,卫生研究,实践教学,中央苏区,医学生,平台,时代,工作,宣传,研究,军民,两条路,专业,中心,价值,体验式,医学,医学教育,医生

2020-06-17 #经典故事

赣南医学院培育“红医精神”创新思政教育

赣南医学院培育“红医精神”创新思政教育

精神,红色,苏区,文化,学校,服务,基层,课堂,医疗卫生,学生,史博,活动,卫生研究,实践教学,中央苏区,医学生,平台,时代,工作,宣传,研究,军民,两条路,专业,中心,价值,体验式,医学,医学教育,医生

2015-01-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弘扬红医精神创新思政教育 ——赣南医学院红医精神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弘扬红医精神创新思政教育 ——赣南医学院红医精神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精神,摘要,专业,军民,人道主义,人文精神,全过程,医药卫生,基因,大学生,平台,成绩,核心,理念,红色,素养,课堂,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三条路,主要内容,实践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模式,救死扶伤,孕育了

2020-06-17 #故事阅读

赣南医学院开展“诵读红色家书 传承红医精神”主题活动

赣南医学院开展“诵读红色家书 传承红医精神”主题活动

红色,精神,活动,传人,中央苏区,家书,学生,本科,一名合格,师生们,史博,吴永亮,方志敏,肖扬,高妍,护理学院,和发,先烈,主题,专业知识,遗志,同学,共产党人,力量,内容,医学教育,岁月,战火,感触,方面

2020-06-18 #小故事

赣南医学院:用实际行动续写“红医精神”

赣南医学院:用实际行动续写“红医精神”

患者,医务人员,湖北,广水市,病人,逝者,胡诚,邹志,第一医院,救死扶伤,主任,团队,疫情,病区,病情,责任,随州,刘先,小梅,慧敏,一附院,呼吸内科,党员,使命,全体,别怕,医师,护士,消息,疑似

2020-06-18 #故事大全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用行动谱写“红医”精神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用行动谱写“红医”精神

疫情,防控,医院,肺炎,工作,湖北,家属,赣州,组织,职工,随州,专家,专家组,主任,全院,力量,志愿者,患者,江西,精神,赣州市,队员,阻击战,预检,医护人员,呼吸内科,一手抓,医疗救治,非典,人民

2020-06-17 #短篇故事

赣南医学院“诵读红色家书弘扬红医精神”晚会举行

赣南医学院“诵读红色家书弘扬红医精神”晚会举行

家书,红色,观众,晚会,热血,刘伯坚,吴永亮,杨开慧,裘古怀,赵一曼,陈觉,赵云,陈炜,黄金,校区,办公大楼,丈夫,初心,报告厅,声声,历史,唱山歌,名字,大学生,大义,情怀,序幕,恩人,心灵,所有人

2020-06-1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