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醴陵 一江两岸又添新景 盛芳亭诉说着一段历史故事

时间:2017-10-25

为繁华的商业街区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石碑上刊刻的是民国十八年1929年由胡壬杰先生撰写的重造渌江桥记

提示:本文共有 17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醴陵,一江两岸又添新景

(由醴陵张重次供稿)

近日,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渌江桥南端西侧新添了一碑一亭。为繁华的商业街区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石碑上刊刻的是民国十八年(1929年)由胡壬杰先生撰写的“重造渌江桥记”。渌江桥,醴陵人多亲切地称为“渌公桥”,是“六孔桥”的谐音。八百年来基本未改的古称,揭示了它在漫长岁月中曾经历的沧桑变迁。渌江桥,有据可考最早的名称为“渌水桥”, 公元1173年春,南宋诗人范成大赴任桂林知府时到醴陵,留下《咏醴陵驿》一诗有句云:“渌水桥边县,门前柳已黄……”诗中提到了“渌水桥”,这是迄今为止有关渌江古桥最早的文字记载。

(醴陵风光)

宋理宗宝佑年间(1253—1258),知县家遇(四川眉山人)首创石墩木梁桥。立五墩,跨水为六孔。长60丈,宽1丈6尺,高约5丈。桥址在今渌江桥下游50米处,北连胜利路,南接太同街,与东正街、建国路成十字相交,这就是十字街得名的由来。桥名正式开始称为“渌江桥”。 至清末民初将近七百年间,曾经历了二十一次毁而复建。其中七次毁于兵灾或火害,十四次遭水毁。元朝修一次,明朝修七次,清朝十三次,民国修一次。其桥址和五墩六孔的木桥规制一直未变。民国最后一次改建成大石拱桥,为九墩十孔,但“渌公桥”的民间称呼依然相沿成习,至今难改,承载着历代建桥人不屈不挠的激情与梦想,彰显出一种深厚的历史人文情结,荡漾着醴陵人浓浓的渌水情怀。

据史料记载,从明代至民国的《渌江桥记》有十一种之多。其中有据可考的有清丁宗懋撰写的《渌江桥记》和民国傅熊湘撰写的《渌江桥记》。本次瓷城古韵·一江两岸建设所选用的是民国版《重造渌江桥记》,其中详细记载了将木桥改为石拱桥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资金来源,记载了陈盛芳先生慨捐巨资并首倡募捐的义举。该记中特别提到的“自唐五季以前,州治东南有门曰醴陵门”。更是确切证实了“城南有门曰醴陵”的史实。是一篇划时代的渌江桥志记。该碑文由我市著名书法家汤耀文老师题写,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到现场一睹为快。

(醴陵风光)

石碑旁边的六角木亭,名为“盛芳亭”,紧邻渌江古桥,专为纪念陈盛芳先生设立。亭上悬挂对联两幅:“江声弦盛事,岳色染芳襟”,为我市著名楹联家谢仁辉先生所撰,我市著名书法家邓元喜先生题字;“盛举长随江浪涌,芳名每共赞声传”,为国内知名楹联家郑万才先生所撰,我市著名书法家游绍伟先生题字。

陈盛芳,字茂兰,1874年生于醴陵白兔潭黄甲村,后迁浦口河泉。年少即聪敏好学,无奈家境贫寒,只能从父兄学泥工,他善于吸取他人所长,又善于总结经验,因此技术日精。后分别在周边县区承揽工程,颇有建树,所得甚丰,遂大量购置田产、房产,成为一方富绅。

(醴陵风光)

民国8年(1919年),北军从醴陵败退,纵火烧城的同时,在渌江桥面挖坑数十,中塞棉絮,灌煤油浇桥,木制的渌江桥又一次沦为灰烬。民国12年(1924年),陈盛芳目睹市民南北出入不便,恰逢醴陵人傅熊湘任省署秘书来醴公干,谈及修桥之事,俩人一拍即合。遂推举傅熊湘为主修,陈盛芳任工程经理,陈碧元为工程师。陈盛芳带头捐银元3.4万元、田租250石,并向全县发出捐资修桥倡议书,连同原桥会资金2.6万银元,政府拨款和全县认捐,共筹银元20万元有余。在原桥址上游约50米处,修建长186.7米,宽8米,2台、9墩、10孔的石拱桥。桥侧有引桥与状元洲连接,洲上建有桥公所。在修桥的一年多时间,无论酷暑严寒,陈盛芳皆巡于渌江两岸,殚精竭虑,莫敢松懈。所有麻石皆取自长沙丁字湾,每一块都经过精心劈凿打磨,形状特殊的皆进行编码。陈盛芳的名字响彻渌江两岸以及湘东赣西。每一位途径渌江的船主都心悦诚服,义务捎运一块石料到工地,如此偌大工程,石料一项竟未花分文费用。经全县人民通力合作,大桥终于在1925年竣工。康有为题“渌江桥”三字,傅熊湘撰并书的渌江桥碑文,均刻嵌于下首桥侧。

(醴陵风光)

斯人已逝,芳名永存。奔腾不息的渌江河,默默地见证着渌江桥的兴衰演变,像母亲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始终不离不弃。

如今,当我们往返于渌江桥南北两岸,有幸登临此亭,端详此碑时,必将感叹于先人的智慧和功德,亦或生发出国坚则桥坚,国固则桥固的感慨吧!

于2020年7月20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醴陵 一江两岸又添新景 盛芳亭诉说着一段历史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我的长江故事”摘选|两岸青山未偏移 一江白帆无踪迹

“我的长江故事”摘选|两岸青山未偏移 一江白帆无踪迹

长江,故事,渠江,上海,长江水,机会,江苏省,重庆,从江,浦江,两岸,乡愁,南京,小时,学生,客人,家乡,感觉,时间,滋养,江南,江面,江轮,父亲,滨江,职员,读者,货船,阶梯,生活

2018-04-15 #经典故事

潮州一江两岸灯光夜景提升项目申报第六届阿拉丁神灯奖

潮州一江两岸灯光夜景提升项目申报第六届阿拉丁神灯奖

一江两岸,潮州,夜景,灯光,广济桥,考察团,项目,灯光秀,游客,潮汕,照明,发展,信搜索,光影,产业,上海市,团队,奖项,工程,技术,感觉,趣事,历史文化名城,项目设计,百家号,征服了,王小明,陆伟,副理事长,副局长

2019-05-10 #长篇故事

一江碧水 两岸火红 满山红叶似彩霞 快来邂逅长江三峡漫山红叶

一江碧水 两岸火红 满山红叶似彩霞 快来邂逅长江三峡漫山红叶

红叶,景区,神女,巫山,文峰,神女峰,北环线,望霞,步道,小小三峡,集仙峰,小三峡,建议,时间,景点,简介,索道,区南环,交通,天梯,巫峡,路线,文峰山,柳坪,接待中心,游客中心,神女庙,风情小镇,三峡,全景

2012-12-11 #故事大全

奋力书写澎湃前行的“常德故事”

奋力书写澎湃前行的“常德故事”

常德,故事,发展,城市,历史,人民,总会,改革,每一次,正是因为,充满希望,历史性,合力,干劲,才能,智慧,沃土,汗水,省委,省政府,组构,舞台,魅力,伟大的事业,德马,大提,展力,文峰,柳叶湖,一江两岸

2015-09-27 #故事会

江苏沿江八市持续发力 守护“一江春水向东流”

江苏沿江八市持续发力 守护“一江春水向东流”

长江,城市客厅,南京,滨江,发展,沿江,生态,工程,镇江,建设,会议,两岸,岸线,核心,项目,高质量,化工园区,造林绿化,南通,张家港,扬州,方面,效果图,时代,行动,习近平,吴政隆,张敬华,江苏省委,鱼嘴

2012-09-29 #长篇故事

讲好醴陵故事:醴陵市政府与红网达成战略合作

讲好醴陵故事:醴陵市政府与红网达成战略合作

醴陵,集团,醴陵市,新媒体,传播,合作,一平,胡湘,舒斌,湖南出版集团,双方,中心,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声音,市委书记,新起点,智库,舆情,董事长,领域,建设,战略合作,智慧城市,融媒体,方红,潘婷,董巍,贺宇,一直以来

2013-12-14 #故事阅读

醴陵人不知道的东西南北小故事之官庄桃花醴陵瓦子坪

醴陵人不知道的东西南北小故事之官庄桃花醴陵瓦子坪

官庄,瓦子坪,桃花,醴陵,小故事,县城,位置,仙师,山顶,故事,江西,村庄,距离,到这里,最东边,新来,朱元璋,洪源,程潜,西边,陈友谅,黄茅尖,黄茅,嗨嗨,三联村,六角尖,半天云,冲里,座山,东北角

2020-05-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醴陵人不知道的东西南北小故事之官庄桃花醴陵瓦子坪

醴陵人不知道的东西南北小故事之官庄桃花醴陵瓦子坪

官庄,瓦子坪,桃花,醴陵,小故事,县城,位置,仙师,山顶,故事,江西,村庄,距离,到这里,最东边,新来,朱元璋,洪源,程潜,西边,陈友谅,黄茅尖,黄茅,嗨嗨,三联村,六角尖,半天云,冲里,座山,东北角

2020-07-1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