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深度解析!不同的写作角度与思路赏析

时间:2017-09-06

今天三元高考就给大家详细解析一下各省的语文高考作文题目,同时也给还未参加高考的考生们提供一些写作的角度与思路,一起来看看吧!一、全国Ⅰ卷阅读下

提示:本文共有 51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今天是2020年高考的第一天,大家觉得今年高考试卷的难度如何呢?在上午的语文考试结束后,全国各省的语文高考作文题目也陆续发布出来了。今天三元高考就给大家详细解析一下各省的语文高考作文题目,同时也给还未参加高考的考生们提供一些写作的角度与思路,一起来看看吧!

一、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其实这篇作文就是让考生在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选取一个角度作为命题,扩散写作。

我们先来看看这三个人分别都做了些什么,齐桓公:听从鲍叔建议,任用管仲;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并甘心居其下;管仲:得到重用,复兴齐国。

从他们的行为与结果来说,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这三类人的优秀品质:

1.齐桓公

能够听取自己信任者的意见、能够放心让曾经的敌人为自己所用。

2.鲍叔

善于发现人才、甘心让能力比自己突出的人居于自己位置之上。

3.管仲

能够把握住机会、能够不计前嫌为曾经的敌人工作。

从这三个角度出发,考生可以发散到现代生活当中,比如职场上、官场上、甚至是自我认知与发展上。

二、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这篇题目材料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结合今年上半年的新冠疫情,发表关于“同一世界,同一未来”的动员演讲。

可以选取的角度:

1.无论是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与国之间,都应该和平共处。

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3.阳光总在风雨后;寒冬过后,春天总会到来;黑夜过后黎明终将来临。

三、全国II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这篇作为题目相对简单,所谓的“镜子”就是外界看待自己的角度,比如同学对你的评价、老师对你的评价、父母对你的评价、社会对你的评价等等。所谓用“自画像”来审视自己,就是通过外界看待自己的角度去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改变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至于角度,题目也给的很清楚:“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篇作文要求的文体是书信体,考生需要将自己以一个高三毕业学长的身份对刚刚入学的高一新生阐述自己这三年来的感悟与思考。

四、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材料所表达的主题是:虽然新冠疫情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物理上的距离,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永远不会被物理上的距离所打破,在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奉献着自己,为他人提供温暖与帮助。

考生可以从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来写作,从而突出“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这一主题;也可以通过描述各行各业中人们奉献自己帮助他人的状态来突出“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这一主题。

五、全国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特点是考生可以自己去补充作文的命题,也就是说考生可以完全选择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或者角度来作为命题去写作。

考试的作文文体是一篇主持词,且试卷要求考生必需以地名来填充题目,所以考生完全可以选取自己所熟悉的地点(自己的家乡、自己长期居住的地方、自己旅游过的地方等等),来描述出该地所具有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等,最后再表达出此地对自己的意义来升华主题即可。

六、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解析

本题是让考生二选一,一篇为议论文,一篇为记叙文,考生按照自己的擅长与喜好选择即可。

第一题议论文:主题为“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下面提供几个可以选择的角度:

1.从人的角度

每一颗不同的卫星在太空中都有着自己的功用,卫星如此,人亦是如此。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从职业的角度

职业不分高低贵贱,每一个不同职业的人们都在为社会提供着属于自己的价值。

3.从事物的角度

“存在即合理”,万事万物既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会有着他们存在的理由与原因。

4.从学习的角度

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一门学校所开设的科目都有着它们的作用与意义。

第二题记叙文:主题为“一条信息”,信息的定义比较宽泛,这个信息可大可小,可远可近,可真可假;对于考生写作来说,这条信息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这条信息对考生本人的影响,通过这条信息考生产生了什么样的人生变化、得到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悟等等。

七、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解析

“中国面孔”指的其实就是中国人,由于题目中提到了“走过2020年的春天”,所以本题需要考生表达的是在今年新冠病毒的大前提下,考生对上半年对抗病毒的中国人有着怎样的感悟与新的理解。

八、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解析

这篇作文可以从两个角度选择主题:1.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2.人可以影响事物的发展进程。

虽然这篇作文没有指定出固定的选题,但很明显出卷人是希望学生结合今年的新冠病毒去讨论这一主题。

比如题中所提到的“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就可以是今年的新冠病毒的蔓延,而人们对此病毒的束手无策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中国人在面对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果,是否又意味着人们通过良好的社会发展与团结一致的心其实是可以影响事物的发展的?

当然这只是出卷人希望考生能将新冠病毒作为讨论主题,但如果考生选择其他的历史事件来讨论也完全没有问题,只要观点明确,论据合理,表达流畅即可。

九、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解析

江苏卷的这段材料提到了一个最近比较热门的概念“信息茧房”,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

信息茧房的概念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出来过,但由于现代社会互联网的发展,信息茧房这一行为现象却被互联网无限的放大。

考生可以选择自己的角度去讨论信息茧房这一概念,但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是在互联网上的信息茧房现象。

如果从正面的观点去表达,可以说互联网上的信息茧房现象能让人们更快地找到同类,排解孤独,交流信息等等。如果从反面的观点去表达,可以说信息茧房只会让人们获取自己想获取的信息,只会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信息,会让每个人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等等。

十、浙江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解析

这篇题目表达的比较明白,就是让考生思考自我认知、自我定位与实际社会生活中可能会产生的误差或不同,我们究竟应该是追求自我做独特的自己,还是应该按照社会与家庭的预期,扮演好我们应该扮演的角色?

也可以讨论我们的价值到底是自己所赋予的,还是社会与家庭所赋予的?还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自我、本我与超我的区别等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深度解析!不同的写作角度与思路赏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唯美有深度的作文题目 高考唯美古风题目精选

唯美有深度的作文题目 高考唯美古风题目精选

唯美,楚辞,句子,短句,名字,时光飞逝,开头,大全,时光,时间,结尾,纳兰词,纳兰性德,作文,作文题目,古风,出处,条件,浪漫主义,源头,诗句,青春,高考作文,创作,有哪些,浪漫主义文学,诗歌总集,时光流逝,史上第,叶与花

2019-01-15 #小故事

2019年高考作文预测来了!高考作文题目最可能出现的三大话题!

2019年高考作文预测来了!高考作文题目最可能出现的三大话题!

高考作文,命题,事件,大话,意义,材料,考生,事儿,中国,公交车,幸福生活,悲剧,深度,生命,话题,角度,改革,有的人,谁是谁非,斯蒂芬诺,班纳,时间,总成绩,万州,乘客,上海,事实,人们,事物,作文

2007-12-25 #经典故事

名师预测:2020年中考作文题目(含思路指导与例文)

名师预测:2020年中考作文题目(含思路指导与例文)

作文,中考,资料,秘籍,高分,辛辛,名师,一直以来,亚历山大,语文,所在,基础,典型,作文题目,例文,同学们,右上角,命题,感觉,好作文,头像,开头,完整版,标题,材料,文档,结果,结尾,篇幅,私信

2009-08-25 #故事会

三年级同步作文《中华传统节日》 细讲题目 开头结尾 具体思路

三年级同步作文《中华传统节日》 细讲题目 开头结尾 具体思路

节日,作文,开头,粽子,中华传统,范围,结尾,老妈,孩子们,传统节日,内容,备注,妈妈,部分,题目,日中,最喜欢,自己家,单元,习作,事情,作文题目,关键字,叶尖,屈原,思路,排比句,感情,来历,棕叶

2009-06-12 #小故事

2020高考备考:战疫情作文 好题目 好语言 好角度

2020高考备考:战疫情作文 好题目 好语言 好角度

英雄,角度,疫情,人类,高分,命运,中国,科学,名言,世界,精神,题目,守望相助,专题,全球,文明,科学技术,肺炎,战胜了,道同,世界人民,科学精神,美好家园,使命,人与自然,人民,共同体,分秒,合力,才能

2011-12-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续写一个故事

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续写一个故事

材料,流浪汉,行人,作文,角度,小世界,结尾,沉浸在,肯定不,这个角度,津津有味,中心,台阶,内心,关系,同情心,多角度,散装白酒,开头,怔怔,故事,文章,水泥,衣服,盒饭,版本,经历,行为,酒瓶,道理

2020-04-18 #短篇故事

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续写一个故事

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续写一个故事

材料,流浪汉,行人,作文,角度,小世界,结尾,沉浸在,肯定不,这个角度,津津有味,中心,台阶,内心,关系,同情心,多角度,散装白酒,开头,怔怔,故事,文章,水泥,衣服,盒饭,版本,经历,行为,酒瓶,道理

2020-04-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来看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来看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材料,文体,立意,写一篇,文章,不少于,内容,套作,拟标题,中国,作文,角度,劳动,全国,同学,浅阅读,漆工,选好角度,含意,考生,色彩,船主,题目,读者,韧性,中华民族,个人信息,人们,作家,国家

2015-01-08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