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驰援大连义无反顾 收获感动共迎曙光

时间:2017-06-30

他们义无反顾地支援和奉献,为大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定了必胜信心、贡献了重要力量

提示:本文共有 59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原标题:驰援大连义无反顾 收获感动共迎曙光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记者张丽霞 智曼卿

董学一 郑鸿

在过去的15天里,来自省直和全省13个兄弟城市的244名白衣战士在大连与我市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他们义无反顾地支援和奉献,为大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定了必胜信心、贡献了重要力量。大连,被他们感动着;他们,也被众志成城、知礼感恩的大连感动着。昨日,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独家专访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专家组组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检验科主任刘勇,省新冠肺炎防控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姚文清,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玮以及丹东市应急核酸检测队队长、丹东市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闫高波,倾听他们的大连战“疫”感悟。

王玮: “看到大连患者们病情一天天好转,我们都特别高兴!”

“这个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终于上到90%了,真是特别开心。万主任,你的功劳大大的!”“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也谢谢你们,国家、省里的专家们!”“这次合作非常愉快!”……8月5日19时,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玮还没有吃上晚饭,正通过手机和参与本次我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专家们进行着讨论。王玮说,此次大连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实施了国家、省、大连三级联动机制,收到了良好的救治效果,“看到大连患者们病情一天天好转,我们都特别高兴!”

“7月22日,大连市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月23日上午,我正在医院进行全科疑难病例大会诊,10时左右我接到了省卫健委的电话,要紧急来大连。11时10分,我就从医院直接出发,踏上了来大连的火车,什么行李也没带。”王玮说,到了大连之后,她就立刻投入战斗,23日当晚就与国家、大连市医疗救治组专家进行了对接,“从那之后,每天上午我们都会准时到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和国家、大连市的专家一起联合对每位患者逐一进行查房会诊,共同给出会诊意见及治疗方案,这种三级联动机制是一种新的救治模式。经过这几天的运行,我感觉非常的高效,运行起来非常的顺畅。”

王玮说,专家们每天都会进入病区,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会诊,重点患者还要在床边查看,了解患者每天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按照个体化原则实行一人一策治疗,同时还指导病区医护人员防护要点。对于重症患者,实施恢复期患者血浆治疗;携手中医,实施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药应用全覆盖,尽力防止无症状感染者向确诊病例、轻症向重症、重症向危重症转变,“每天8时30分出发,到医院就进入会诊,100多个患者逐一看完之后往往都到下午两三点钟,常常忘记了午饭时间。挺辛苦的,但是也挺充实的,尤其是近期陆续有患者出院,就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这次大连新冠肺炎患者整体发病年龄相对年轻,这与大连很早就进行了全面核酸检测有关。及早筛查出核酸阳性患者,很快就分门别类地进入定点救治医院进行救治,减少了社区传播机会,所以此次救治起来相对就容易了很多。”王玮说,本次大连救治患者中有几位老年人,年龄超过70岁,专家们也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事实证明,的确有一位老年患者出现了病情加重的情况,经过专家们的及时救治,目前病情已明显好转。此外,还有几个儿童和婴儿,最小的只有55天,“当看到这么小的孩子时,心里咯噔一下。出生55天,这在全国目前也是年龄偏小的新冠肺炎患者了,年龄越小,死亡风险也就越高。所以,这是我们特别担心的。孩子来的第2天出现发烧,我们都全力以赴,特意请来了大连市儿童医院的专家一起来进行救治。我们每天都在观察着孩子的病情变化,体温下来了,我们都特别高兴。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救治,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所以我们在制定方案时,尽量想得更多更全面。”

作为辽宁人来到大连做这一切,王玮觉得都是应该做的,她相信通过国家、省、市专家的共同努力,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会有更多的患者早日出院。

姚文清:

“从近期结果来看,大连社会层面的传播风险越来越小,我们看到了曙光!”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分两批次派出143人流调骨干会同国家专家与大连市流调队共同编组深入现场和社区开展流调工作,7月26日,辽宁省新冠肺炎防控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姚文清赶到了大连。据她介绍,针对大连本次疫情的特点,流调队迅速投入工作,下沉到县区。首先“画时间圈”,调查清楚感染者发病前三天的行动轨迹,调查“我感染了谁”;然后进一步详细调查发病前14天行动轨迹,查清“谁感染了我”。就这样,队员们连续作战,抽丝剥茧,摸清感染链条。当几天后仍有十余名感染者尚未理清头绪,队员们“脑洞大开”,把从人感染人的调查,扩大到人与暴露环境的搜索。很快,点对点的联系证实了流调人员的调查方向是正确的。“每天熬夜到凌晨,但是我们看到了曙光,通过追溯、病例的有效救治、密接及高风险人群的隔离以及全民的核酸检测筛查,从近期结果来看,大连社会层面的传播风险越来越小。”姚文清说。

姚文清说,随着大连疫情的发展,感染者的增多,流调队员们来到大连后,首先是建立了一个密切接触者数据库,经过几天的梳理,传播链条越来越清晰:公司员工、家属、接触者、居住地……这样大部分感染者都能找到发病的原委。7月30日时,他们的“探案”陷入了谜团,有十几个病例传播链条并不是十分清晰,“因此,我们成立了专班,把调查组分得更细,并与公安局、工信部门密切配合,再次对每一个病例进行追索,包括他们经过的每一个地方,他们的生活习惯等等都认认真真地梳理清楚。就这样点对点的连接,很快这些范围圈就形成了合集,这的确很‘烧脑’。”队员们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工作,下午1时也吃不上饭,就是饭送来了,我们也没有时间去吃,有时候晚上9时才能吃上饭,晚上12时睡觉都是早的。为了醒脑提神,队员们白天就频繁地喝咖啡,我真的很心疼他们。大家就是一个目的,尽快把传播链条梳理出来。”姚文清说,出现病例流调队员就要随时要出发。大连的情况是白天集中社区采样,晚上采样才送到实验室,等到实验室出结果一般就半夜了。那几天几乎每天后半夜才能得出病例报告,而流调队员们不管多晚,都要第一时间赶去调查。所以,我们的流调队员基本上都是后半夜出发,到现场、等资料、搜集信息、分析数据、写报告……最后穿上防护服进医院对接患者,这样一忙就又是一个24小时。”

“大连本次疫情发病高峰期是7月23日、24日,此后病例数在逐渐减少,特别是近几天明显减少。从目前情况来看,还是我们管控范围之内,社会层面的核酸筛查已经没有阳性病例了,也说明风险越来越小。如果这一段时间没有连续病例发现,应该说我们就真的要见到曙光了,大家的努力就没有白费。”姚文清说,大连的事就是辽宁人的事,所以队员们都全力以赴地进行工作。这次疫情发生后,大连市民都能积极配合政府各项措施,所以希望大家还要坚持一下,“我们一起努力,迎接清零!”

刘勇: “能参与到大连全民抗疫中,我很激动!”

8月5日下午17时许,记者见到了刚从市友谊医院PCR实验室出来的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专家组组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检验科主任刘勇教授。9月18日,刘勇即将退休,然而接到支援大连疫情防控的任务时,他没有犹豫连夜来连。尽管一脸疲惫,但谈起在这些天在大连的工作,刘勇却难掩内心的激动。他说:“我是个‘技术控’,虽然要退休了,但能够参与到此次大连疫情核酸检测工作中,尽自己一份力,我十分激动。”

“抢时间就是救生命!”7月22日大连疫情发生后,作为专家组长,刘勇第一时间接到了省卫健委的通知就火速赶到。为快速提升大连市核酸检测能力,做好大规模人群筛查应对准备,全省仅用5小时,集结了13个市和3家省属医疗卫生机构的167名人员组成了16支核酸应急检测医疗队,携带了32套检测设备、近10万人次试剂盒,分别向大连“挺进”,这支具有丰富检测经验的支援队伍代表着我省核酸检测力量的最高水平。截至25日下午,队员们陆续抵达大连,混合编组到大连16家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中。连日来,队员们在大连抗疫一线日夜奋战,他们的精神和故事感动了无数大连同仁。实验室24小时不休,轮班作战,每名队员需要穿着全套防护装备,很多队伍每天工作至少12小时,不能喝水、吃饭、上厕所,汗水浸透了衣衫,防护口罩压红了脸庞……短时间内将大连核酸检测能力翻一番。截至目前,16支医疗队累计完成超过60万人份样本检测任务,并实现了零差错。“新冠病毒传播速度太快了,特别是那些无症状感染者容易造成潜在风险,因此我们要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和速度,把新冠病人从人群中找出来。”刘勇说,连日来由于工作强度大、责任压力大,他平均每天只能睡3小时,有时竟出现了耳鸣症状,“充足的睡眠是全体队员的奢望,但每个人都拼尽全力毫不退缩。”

“干横么呢?”通过多日在大连的工作,刘勇也能来上一两句大连话。“大连同仁检验水平精准,学科建设好,在全国同行中都位于前列。所以16支省医疗队来到大连后,大家混编在一起工作,也是一次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过程。”刘勇说,尤其令他感动的是,大连各医疗机构的领导、实验室同仁们给予队员十分贴心的关爱和照顾。前几天,有一位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支援的队员在高强度紧张工作中忘却自己的生日,进入实验室前突然收到了大连同仁的鲜花和祝福,队员顿时热泪盈眶。

在大连的这些天,刘勇来到青泥洼桥街道、大连湾街道等一些社区指导核酸采集工作。“这些天我走了七八个采集点,看到大连市民情绪稳定,秩序井然,没看到一个不配合采样工作的,大连市民万众一心、积极配合,真令人感动。”刘勇说,8月3日,他们8名“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采集战队的队员来到大连湾街道成家社区连续采集咽拭子3个多小时。穿着防护服在高温下连续工作1个多小时,他就出现了晕厥。休息了10分钟,他又继续进行采样,“我们才采集了1个小时就已经十分难受,但是看到大连医护人员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甚至长达12小时,真是太不容易了!”刘勇说,最让他印象深刻是,一位84岁的老人拄着拐杖、弯着腰前来采样;一名小朋友不仅非常配合,采集后还说“谢谢爷爷”;青泥洼桥街道一位社区书记,竟然十分熟悉境外入连者的核酸采集具体要求……“短短几天,要实现全市几百万人核酸检测全覆盖,这是抗击疫情的大行动,然而大连组织得真是不错!”

随着大规模核酸检测的结束,医疗队员们终于带着胜利的笑容和依依惜别情返回,但是刘勇还要在大连继续工作数日。“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精准科学手段。检测人员是距离新冠病毒最近的人,开始没有人不害怕。但我们有科学严谨的操作程序,有系统严格的生物安全培训,所以我们精准防控到位,只要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操作就不会被感染。”刘勇说。作为一名理应得到大连市民感谢的省医疗队专家,在结束采访时,他却说:“感谢大连市民的配合和信任,感谢大连医疗同仁的支持和关爱。在全省人民的支持下,相信大连一定会战胜疫情!”

闫高波:

“为大连加油,战胜疫情之后,我们再相约、再相见!”

8月5日18时左右,突然接到“明天结束支援任务返回各市”正式通知,让一直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PCR检测实验室里,埋头于工作的丹东市应急核酸检测队队长、丹东市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闫高波和队员们有些“措手不及”。从7月23日至8月6日,新华医院PCR检测实验室的丹东、大连混编核酸检测“战队”共完成近6万份核酸样本检测。

“和新华医院的老师们处出了感情,大家都想站好最后一班岗!”闫高波说。就在即将结束支援任务、第二天就返回丹东的“最后一夜”,丹东市应急核酸检测队队员们依旧参与夜班工作,当晚完成了647份核酸样本检测的任务。

7月23日18时30分许,丹东市援大连新冠病毒核酸应急检测队和流调队抵达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成为最早一批抵达大连的援助医疗队伍之一。首批检测队由10名队员组成,带来了两套重要核酸检测设备和检测试剂、辅助耗材等物资。24日开始,丹东市应急核酸检测队队员和新华医院检测人员混编分组日夜不停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以前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大的检测量,通过这次的历练,不仅使我们积累了更多经验,更和大连的医护人员建立了密不可分的感情。”闫高波告诉记者,最初还担心“配合程度”,但仅一两班次下来,两支队伍便真正“合二为一”,实现了配合默契、运转高效。

在支援大连的14天里,丹东市应急核酸检测队队员们以精湛的技术、辛勤的汗水、默默的奉献赢得了大连同行齐刷刷的点赞和高度认可。来自丹东市传染病医院的检验技师王哲敏是一位军嫂,孩子才两岁,夫妻二人都不在家,只能把孩子托付给老人照看,这位年轻的母亲每天能做的就是仅仅在休息时,能通过手机微信看看孩子,欣赏孩子“加油”的图画。职称考试对专业技术人员十分重要,本来已经备考多年的三名医疗队队员,由于在大连连续奋战,遗憾地错过了8月1日进行的副高级职称考试,只能等到明年再说。来自丹东市中心医院的顾庆华、凤城市中心医院的朱玉飞两位队员更是“火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不管是丹东队还是大连队,大家都像一家人,有活都是抢着干。”闫高波说,由于要穿着严密的防护服进行样本提取,实验室里进行样本处理的“二区”是最辛苦、风险最高工作区域。进入这里工作,往往连续几个小时不能喝水、上厕所,因此很多男队员都抢着到“二区”工作,但有一天3名“女将”硬是把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的男同志们从二区“赶出来”。

每天高强度的工作下,新华医院PCR检测实验室里丹东、大连两市的检验人员共同组成了“意志、精神、合作、关怀”坚不可摧的“铁壁铜墙”。得知“丹东队”第二天要走,8月5日晚上,新华医院PCR检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与丹东的战友,彼此留下电话、微信,牵手、相拥、合影,不舍的是泪水还是泪水。“十四天的朝夕相处虽然短暂,但彼此的感情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当中,新华医院的领导和实验室战友们,我们永远难忘。”闫高波深情地表示。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苏青含泪难舍:“丹东检测队的到来,使我们能够共同完成近6万份的检测任务,真的无法用语言表达感谢和感动。”

8月6日10时,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为即将离开的丹东检测队召开了热烈的欢送会。院长王卫明动情地表示:“新华医院不会忘记,有一群逆行天使,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不会忘记,丹东检测队10名同志忘我的工作和辛勤的付出;不会忘记,我们共同在一起结下的战友情、兄弟情、姐妹情。”丹东队闫高波深情地回应:“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队员们已经把大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为大连加油,战胜疫情之后,我们再相约、再相见!”

8月6日14时许,丹东市核酸应急检测队乘坐大巴,向着家乡丹东驶去。大连感谢你们,大连不会忘记你们!丹东“老铁”辛苦啦,再相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驰援大连义无反顾 收获感动共迎曙光”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大连银行员工家属驰援武汉疫情防控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大连银行员工家属驰援武汉疫情防控

疫情,武汉,杨红梅,责任,大连银行,最前线,第一时间,一线,员工,女儿,物资,义无反顾,刘宇鹏,医护人员,网讯,中山,丈夫,业务,人民,份量,使命,光彩,核心区,助理,军医,关键时刻,力量,初心,医疗队,包机

2020-07-05 #长篇故事

电视剧大连故事剧情介绍1

电视剧大连故事剧情介绍1

大连,长风,故事,经历,段奕宏,齐飞,孙宁,王绘春,马苏,中饰,北洋水师,俄国,剧中,制铁,小人物,富大龙,开埠,当局,忠义,旗手,殖民者,曙光,甲午海战,飞云,实力演员,旅顺大屠杀,民族工业,民族独立,铁蹄下,跌宕人生

2014-11-24 #短篇故事

电视剧大连故事剧情介绍1

电视剧大连故事剧情介绍1

大连,长风,故事,经历,段奕宏,齐飞,孙宁,王绘春,马苏,中饰,北洋水师,俄国,剧中,制铁,小人物,富大龙,开埠,当局,忠义,旗手,殖民者,曙光,甲午海战,飞云,实力演员,旅顺大屠杀,民族工业,民族独立,铁蹄下,跌宕人生

2015-11-14 #故事会

电视剧大连故事剧情介绍1

电视剧大连故事剧情介绍1

大连,长风,故事,经历,段奕宏,齐飞,孙宁,王绘春,马苏,中饰,北洋水师,俄国,剧中,制铁,小人物,富大龙,开埠,当局,忠义,旗手,殖民者,曙光,甲午海战,飞云,实力演员,旅顺大屠杀,民族工业,民族独立,铁蹄下,跌宕人生

2007-06-22 #短篇故事

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记一名普通医生的抗疫小故事

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记一名普通医生的抗疫小故事

患者,疫情,救治,病人,病情,肺炎,老婆,新型冠状病毒,江西省胸科医院,医疗,医生,病患,隔离病房,隔离,作为一名,没有一个,和曙光,陈宇,都能安,医护人员,胸科医院,丈夫,一线,人生,人群,任务,内心,力量,医院,历练

2020-06-13 #长篇故事

大连火车站:大连标志建筑 大连近代史的见证者

大连火车站:大连标志建筑 大连近代史的见证者

大连,民国,铁路,宗太郎,沈阳铁路局,大连市,火车站,管理权,近代史,设计方案,见证,亚洲最大,面积为,太田,小林,大连市中山区,一直以来,站南广场,站前广场,苏联政府,东北地区,动车组,列车,作业,候车室,光绪,列强,历史背景,北站,历...

2014-08-30 #故事大全

讲好大连故事 贡献大连智慧

讲好大连故事 贡献大连智慧

大连,达沃斯,年会,议题,故事,贡献,智慧,方面,论坛,王韬,不一样,工作组,研究组,乐队,世界经济论坛,专人,事宜,人选,任务,会议,光明网,作者,体坛,创造者,北京,嘉宾,宾客,大连日报,承办者,强音

2015-01-04 #故事阅读

讲好大连故事 贡献大连智慧

讲好大连故事 贡献大连智慧

大连,达沃斯,年会,议题,故事,贡献,智慧,方面,论坛,王韬,不一样,工作组,研究组,乐队,世界经济论坛,专人,事宜,人选,任务,会议,光明网,作者,体坛,创造者,北京,嘉宾,宾客,大连日报,承办者,强音

2018-12-1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