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的小故事

时间:2017-06-30

有关书法家的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8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草圣”张旭 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 诏书一到洛阳城,顿时轰动了那些饱学之士。他们纷纷向张旭道喜,庆贺他以卓绝的努力夺得了最高奖誉。张旭作揖一一致谢,并设宴款待洛阳名流。席上,有人提议张旭谈谈草书到“绝”的秘诀,张旭推辞不过,谦虚的说:“各位见笑了,我自知浅陋,皇上奖掖,收之有愧。说到秘诀,无非在‘用心’两字。” 张旭沉吟片刻,他油然想起杜少陵曾写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便说:“少陵曾对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写过一首诗,其中四句‘烈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想必诸位是知道的。在邺县,我有幸见过公孙大娘的舞姿,每次看时,都引起我的联想:她将左手挥过去,我就立即触到这次姿态像个什么字;他跳跃起来旋转,我想草书中的‘使转’笔锋的驰骋应如此罢!他那整个起舞的姿态音容,给我一个全面的草书结构的启发。” 皇帝练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入木三分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等等,名目繁多。单说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呐。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戒珠” 王羲之的书法怎么这样深刻有力呢?这与他平常坚持不懈的锻炼有关。有一个“戒珠”的故事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点。 据说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这颗明珠不光是好玩,用来观赏的,王羲之还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不能轻易怀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为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腕力,增强书写时的笔力,也严格要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有一次为了检查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献之集中精力写字时,他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中的毛笔往上拉,谁知献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一幅字赠给献之。这件事说明,书法家的笔力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 ,henkekude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的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关于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的一个小故事?

关于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的一个小故事?

怀素,王羲之,书法,芭蕉,芭蕉叶,零陵,研究,唐代书法家,二王,张旭,本王,欧阳询,王献之,王献,上练,藏真,他用,书法家,史称,寺院,墨迹,纸张,笔墨,树叶,永州,狂草,父子,精髓,草圣,勤奋刻苦

2020-08-21 #经典故事

关于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的一个小故事?

关于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的一个小故事?

怀素,王羲之,书法,芭蕉,芭蕉叶,零陵,研究,唐代书法家,二王,张旭,本王,欧阳询,王献之,王献,上练,藏真,他用,书法家,史称,寺院,墨迹,纸张,笔墨,树叶,永州,狂草,父子,精髓,草圣,勤奋刻苦

2020-08-21 #故事会

关于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的一个小故事?

关于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的一个小故事?

怀素,王羲之,书法,芭蕉,芭蕉叶,零陵,研究,唐代书法家,二王,张旭,本王,欧阳询,王献之,王献,上练,藏真,他用,书法家,史称,寺院,墨迹,纸张,笔墨,树叶,永州,狂草,父子,精髓,草圣,勤奋刻苦

2020-08-22 #故事阅读

关于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的一个小故事?

关于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的一个小故事?

怀素,王羲之,书法,芭蕉,芭蕉叶,零陵,研究,唐代书法家,二王,张旭,本王,欧阳询,王献之,王献,上练,藏真,他用,书法家,史称,寺院,墨迹,纸张,笔墨,树叶,永州,狂草,父子,精髓,草圣,勤奋刻苦

2013-09-11 #长篇故事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的小故事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的小故事

王羲之,张旭,书法,唐太宗,魏征,虞世南,木板,和尚,明珠,书法家,招牌,草书,笔迹,笔力,大白鹅,人们,人家,姿态,学士,毛笔字,毛笔,秘诀,腕力,诏书,有一次,入木三分,可成,唐太宗李世民,孙大娘,子将

2020-06-18 #经典故事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的小故事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的小故事

王羲之,张旭,书法,唐太宗,魏征,虞世南,木板,和尚,明珠,书法家,招牌,草书,笔迹,笔力,大白鹅,人们,人家,姿态,学士,毛笔字,毛笔,秘诀,腕力,诏书,有一次,入木三分,可成,唐太宗李世民,孙大娘,子将

2020-06-19 #小故事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的小故事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的小故事

王羲之,张旭,书法,唐太宗,魏征,虞世南,木板,和尚,明珠,书法家,招牌,草书,笔迹,笔力,大白鹅,人们,人家,姿态,学士,毛笔字,毛笔,秘诀,腕力,诏书,有一次,入木三分,可成,唐太宗李世民,孙大娘,子将

2020-06-19 #故事大全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的小故事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的小故事

王羲之,张旭,书法,唐太宗,魏征,虞世南,木板,和尚,明珠,书法家,招牌,草书,笔迹,笔力,大白鹅,人们,人家,姿态,学士,毛笔字,毛笔,秘诀,腕力,诏书,有一次,入木三分,可成,唐太宗李世民,孙大娘,子将

2020-06-19 #小故事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的小故事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的小故事

王羲之,张旭,书法,唐太宗,魏征,虞世南,木板,和尚,明珠,书法家,招牌,草书,笔迹,笔力,大白鹅,人们,人家,姿态,学士,毛笔字,毛笔,秘诀,腕力,诏书,有一次,入木三分,可成,唐太宗李世民,孙大娘,子将

2020-08-2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