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10岁女童跳楼身亡:孩子濒临崩溃 家长如何成为孩子的救命稻草?

时间:2016-12-21 13:36:30

相关推荐

最近,网上热议的「江苏一小学生疑因作文被批‘传递负能量’后坠亡」的消息,得到了官方证实。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写作应该是快乐的,但却在这个最崇尚教育的时代,花一样的生命因为写作而被摧折。

先来回顾一下整个事件:

6月5日,10岁女孩缪可馨,在上完两节语文课后,冲出教室爬上栏杆从四楼坠落身亡。

而让她坠楼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一篇未能表达出“正能量”的小学生作文。

缪可馨作文的全文以及老师的批改,作文总共也就三四百字,被老师删去一大半。

缪可馨的作文《三打白骨精读后感》

缪可馨写的是一篇《西游记》里三打白骨精故事的读后感。

很多网友读了孩子的作文,第一感觉是——这篇作文虽然称不得绝佳之作,但缪可馨小朋友叙事条理清晰,很多地方还特别生动有趣。

比如,在她笔下,村姑是美若天仙的。

小姑娘还给作文里的白骨精配上了道具:

「一手提着青纱罐、一手提着绿瓷瓶」

在写白骨精逃跑时,她写道:

“妖精用了解尸法,真身化成青烟飞走了。”

这些其实都是原著里的描写。

但老师觉得缪可馨的描写无效,红笔一挥,便全部删掉了。

唯一的小瑕疵是她把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写成了罗贯中。

可是老师却没有批改此处。

作文最后缪可馨的感想是:

“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说实话,一个10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作文,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而她的语文老师,在批改时打了很多红叉,删去了其中大量新鲜、有趣、生动,对情节和氛围很重要的句子。

可是这些句子原文里也有。

至于作文结尾的感想,老师的评语是要“传递正能量”。

然后,孩子跳楼了。这事情看起来很简单,可是简单背后透出的现实,真的让人很心寒。

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变成这样了?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变成这样了? 究竟是老师太过分?还是孩子太脆弱?确实有很多网友说:

“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一点挫折都受不了。”

真的是这样吗?

缪可馨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翻她的微博能发现,五年级的缪可馨是家中独生女。

网课期间,爸爸在一边录视频,她跟妈妈一起欢快地跳《三只小熊》舞。

很显然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女儿是家里的开心果,一家三口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而且不久前的语文期中考试,缪缪是全班第一。

家里的墙壁上贴着数不清的奖状。

疫情期间还画画为武汉加油。

从缪缪的字迹、作文、小日常来看,这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孩了。

她阳光、开朗、成绩不错、充满想象力、跟爸妈关系很好,内心也很善良。

我们应该能想象,这样一个孩子,做出跳楼的极端行为时,绝不仅仅遭受了这一次打压。

而随着事情的发酵,我们窥见了一些更深层的原因:

“袁老师对待缪可馨的问题本质,或许根本就不在作文本身上!”

据缪缪的妈妈推测,大概率是因为家里没有选择送孩子去袁老师的作文班,使得老师心怀不满。

妈妈说:“缪缪不是一个无法承受挫折的孩子,在校外的作文班,辅导老师也曾让她重写作文,缪缪并没有表现出抗拒。”

随后有知情人也站出来证明,说其实那位语文老师确实有补习班,鼓励班里的孩子课外去补习班学习。

据知情人说:

“因为缪可馨报了其他的作文班,(老师)对她有意见了,平时也冷嘲热讽的。当天批评她写的全是负能量,批评了一节课,还罚再写2篇。”

接着还有人曝出该老师平时收礼的恶行

这些信息是否属实,可能需要警方介入进一步调查。

要知道,之前有妈妈因为孩子受到体罚而在微博伪造孩子吐血证据,被判了刑事拘留。

所以这样的事情,现在应该很少有爸妈还敢撒谎作假了。

事情发生后,那位语文老师第一时间就表示,缪可馨的死跟自己没有关系,校方也因为畏惧担责而坚定地站在袁老师的一边。

等事情足足过了一个星期后,学校才派人去家里慰问。

另外,其他老师和家长的一些反应也显得颇为耐人寻味。缪可馨自杀后,家长群里马上有家长站出来力挺语文老师,号召全班同学家长给语文老师点赞,有的家长更是连点六个赞。

即使有个别家长发表不同意见,但归根结底还是表态做个沉默者,既不支持语文老师,也不同情缪可馨,双方都不得罪。

说实话,这个群名称真的让人觉得很讽刺。

缪可馨之死,发生在学校。

学校、老师、家长都是整个事件的局中人,并不是选择沉默,就可以轻易摆脱干系的。

万众一心能育人,同样也能毁人!

目前,官方给出的回应,对老师只字未提,还是有一种冷处理的倾向。

对这个通告,爸妈的反馈是——无法接受。

孩子开开心心去上学,却再也没有回来,这种事情搁谁受得了?

不过,除去问责的主体缺失之外,这个事件,最让人觉得无奈又愤慨的地方在于,一个老师对一篇作文的「审判」,竟然可以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还是品尝到了一丝教育的苦涩,当一个孩子的创造力被限定在所谓的「正能量」中时,这种教育能够杀死的,不单单是孩子的身体,更可能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严重的,可能是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生存动力。

其实很多人在评论里,更多是在指责老师批改作文时只允许“正能量”存在的教育,其实这就是目前教育行业普遍存在的“教条式教育”。

教条式教育就是将某些观念、方法等内容直接灌输给孩子,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比如这位女网友,因为小时候写作文时,幻想自己在野猪林帮林冲脱险,最后还嫁给了林冲,但是老师看了以后不仅读给了全班听,还说这是“道德败坏”,可能还是“抄袭成瘾”。

可以想象这对于女孩的童年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

当孩子学会了写作,文字其实是他们手里最强大的工具,他们终于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也可以用文字来与人沟通。

但是,不管是缪可馨还是这个幻想嫁给林冲的女孩,我们发现,他们的表达和想象,却被否定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时不时就能在网上刷到这样痛心的新闻:

3月3日:河北石家庄。一名12岁学生,因上网课不积极,被老师严厉训斥了几句后,从楼上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3月24日:河北邯郸。一名9岁学生,因未按时完成作业,曾被老师踢出“钉钉群”,从15楼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4月12日:陕西商洛。一初三女生,从教学楼三楼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4月13日:江苏无锡。一名12岁的女孩,在开学第一天竟跳楼自杀,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这些事情,往往让人很难分辨,到底是老师做得不够好?还是孩子内心太脆弱?这样的问题到底怎么去改善?

以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分配情况来说,老师面临的压力确实很大。

公办学校内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又要保证老师的课堂纪律,又要让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老师也不是神,怎么能兼得呢?

如果孩子动不动就玻璃心,以后老师又怎么敢管教孩子呢?谁负得起这个责任?还有多少人敢当老师呢?

中国的教育,确实还是任重而道远,而家长在这其中,必须真的为孩子做好准备。缪可馨悲剧,另一个发人深省的地方在于:

在孩子情绪濒临崩溃的关键时刻,家长如何成为孩子的救命稻草?

在这一事件里,我们也想给家长们一些小建议,或许能够帮助孩子去克服课堂上的情绪危机。

既然无法保证所有的老师都成为天使,那么,家长就必须有所准备了。

01 不必给孩子过度神化老师的权威

家长自然需要教育孩子尊敬老师,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

“可能老师没考虑到。”

“也许老师当时心情不好。”

因此孩子自己要有判断,如果有疑问,可以再问一下爸妈。

「Critical Thinking」 是西方教育中很关键的一点其实也是中国文化中的“思辩”。

孩子需要自己思考和判断,不要因为任何人的否定就彻底怀疑自己或否认自己,这是爸妈需要给孩子培养的理念。

02 要经常跟孩子谈心

对待孩子的情绪观察,爸妈们可能需要敏锐一些。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爸妈可以问问:

“今天老师表扬你了吗?”

“今天在学校感觉怎么样?”

“你喜欢哪个老师?你最不喜欢哪门课?为什么呀?”

一些试探性的问题要多问,这种日常多沟通,才能让孩子在疑惑时敢向爸妈寻求帮助。

03 尽量在家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果学校不能成为孩子挥洒想象力的所在的话,那么,爸妈可以把家里的空间提供给孩子。

比如小朋友都喜欢乱写乱画,网上有个爸爸做的就很好,他说:

“我基本上不会告诉她要怎么怎么样去做,就是给她的调色盘倒上各种颜料之后就给她自由发挥了。”

即使孩子的创作不着边际,或者你无法理解,但也要记得,常常鼓励她的创造力。

04 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

这一点,可能很多家长没考虑到。

如果你希望从小就给孩子爱与自由的教育,那么在择校时,需要选择管理风格比较温和的学校。

如果你相信严师出高徒,那么在培养孩子时,要记得提前给孩子做好心理建设。

教育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心理弹性】

其实就是指孩子在被打压以后是否能像皮球一样,被拍了再弹起来。

有些孩子心理弹性强,有些则较为薄弱。同样的批评力度,有些孩子一转眼就忘脑后根儿去了,该玩玩,该乐乐。而有些孩子却会因此介怀许久,甚至钻进了死胡同。

因此,做好心理建设,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小孩子的世界就是这样,渴望被认可,渴望别人看到自己的与众不同。

作为父母,不仅要教会他们接受表扬,也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批评。

这真的是我们能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了。

如果缪可馨小作文本上的那些冰冷批评,变成一句「你写得真棒」。

那么,缪缪现在,该是在跟妈妈吵着要冰淇淋吃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10岁女童跳楼身亡:孩子濒临崩溃 家长如何成为孩子的救命稻草?”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黑龙江女童事件揭露教育的重要:正确教育孩子 更好地健康成长!

黑龙江女童事件揭露教育的重要:正确教育孩子 更好地健康成长!

孩子,父母,个体,家长,一身,下一代,女童,地毯,方法,时候,问题,孩子是,孩子好,快乐地,教育孩子,让孩子,大喊大叫,怒气冲天,在同,人民医院,黑龙江,事件,三江,伤情,全程,前些,女儿,身体,心理,家暴

2008-12-27 #故事大全

上海幼儿园女童遭性侵 性教育何时开始 如何保护孩子?

上海幼儿园女童遭性侵 性教育何时开始 如何保护孩子?

孩子,性教育,思琪,妈妈,家长,爸爸,老师,问题,意识,故事,身体,实验幼儿园,世界,亲密关系,地方,学会,幼儿,母亲,父母,缺失,衣服,词汇,隐私,妈妈说,对孩子,帮助孩子,宝妈,小威,思淇,林奕

2014-10-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惊恐!网游诱导5岁女童发隐私照 我们该如何给孩子安全的性教育

惊恐!网游诱导5岁女童发隐私照 我们该如何给孩子安全的性教育

孩子,网络,家长,未成年人,色情,性侵害,女童,不法分子,互联网,幼女,案件,教育,性教育,内容,事情,照片,未成年,线下,视频,发展,销售,给他们,信息,好友,对象,情况,游戏,父母,青少年,交流

2019-07-01 #长篇故事

10岁女童成绩不好服毒自杀 告诉你孩子:“输得起”比赢更重要

10岁女童成绩不好服毒自杀 告诉你孩子:“输得起”比赢更重要

孩子,李云龙,父母,家长,成绩,让孩子,教会,时候,成绩不好,女孩,妈妈,生命,霍金,一句话,争强好胜,事件,意大利,匡仁,周岩,吴京,安德烈·拉托雷,一生,人生,洞见,医生,单车,同学,学会,有害无益,男孩

2011-07-2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