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一桶水”的故事

时间:2016-03-26

玩水我出生于八十年代初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庄里,村庄人数不多,大都延续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男性外出打工赚钱养家,女性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村

提示:本文共有 26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水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物质了,历经历史的变迁,从古流淌至今,沿着记忆的脉络,穿起我大半个人生旅程。

玩水

我出生于八十年代初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庄里,村庄人数不多,大都延续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男性外出打工赚钱养家,女性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村庄整体不富裕,但每个小家庭也还幸福和谐。那个物质精神普遍匮乏的年代,属于农村孩子的娱乐活动不外乎爬树上墙,下河摸鱼,跳房子,扔沙包……偶尔家长赶集买个小玩具,就会兴奋的不得了。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水。那时我和妹妹刚学会叠纸船,常常拿着用挂历纸叠好的五颜六色的纸船去河边放,或者打一桶水在水盆里放,单纯容易满足的年纪,几个小纸船就能玩上一天。

记忆中的一天,那时的我应该六七岁吧,父亲从外带回来一只塑料小鸟玩具,小小的一只,灌上水之后用嘴一吹可以发出清脆的吱吱叫声。那个夏日的午后,我和妹妹两人兴奋的谁都没午睡,专门从水缸接了一大盆水,轮流灌水、吹气,继而哈哈大笑。那盆凉凉的井水、声声清脆的鸟鸣和欢快的笑声至今仍清晰地留在记忆深处,那是一段无法忘却的童年时光。

现在已身为母亲的我经常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玩具,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经常送孩子玩具,用水的水枪,用电池的汽车,玩沙子的各种工具等,玩具越来越多,玩法越来越高级。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了,物质生活殷实的同时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属于孩子们的童年时光也更加五彩斑斓,这是小时候的我怎么都不会想到的。

挑水

九十年代初的小村庄还没有自来水,吃水要靠人到村头的井里去挑,或者用车载着大桶去拉。井是露天的,夏雨冬雪沐浴,怪虫青蛙出没。一担水里冒出一两只青蛙是常有的事。我们家有一个大水缸,直径八九十公分,大约能盛六、七桶水。每天傍晚太阳要落山的时候,母亲都要拿起扁担去挑水,这时我和妹妹都喜欢跟着去,因为这个时刻井边肯定非常热闹。劳作一天的人们开始回家担水做饭,也为第二天的生活用水做准备,放学后的孩子们开始聚到井边的“打谷场”玩耍。夕阳西下,大人们站在井沿上一边娴熟地用扁担放桶、打水,然后借用胳膊的力量提水,一边跟白天较少见面的人们聊家常,聊孩子,远处房屋烟筒里已炊烟袅袅,仿佛也能听见哪一家炒菜劈柴的声音。这浓浓的烟火气息和那个年代特有的淳朴氛围,是成年后的我安全感的主要来源。

在母亲担到第三次水的时候,我就知道该回家了。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担水的母亲走起来又稳又快,一米六几的身材消瘦但却壮实,担起水来看着毫不吃力。日后长到与母亲身高相仿时,才懂得母亲的艰辛。几十斤重的一桶水,我提起来都费劲气力,何况母亲每次要担两桶,来回三次,表面看起来轻松,殊不知日复一日的负重前行早已在母亲肩膀上磨起一层厚厚的茧。若遇到下雨天,土路泥泞不堪,这种艰辛更是要翻倍。

这种情况在我上高中时候结束了,我们村里装了自来水。村里下通知的第一天,很多村民因为要收自来水费而对安装管道犹豫不决时,母亲第一个去村委报名,态度坚决。犹记得当时母亲说的一句话:“自来水多方便,就在自家院子里,省时省力,交点水费不算什么。”在母亲的带动下,很多村民也都积极报名。很快,清澈卫生的自来水顺着管道流到村里各家各户,人们用水再也不用去肩挑车拉了。直到现在,母亲都觉得这是她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也是我见过的母亲态度最坚决的一次。

村头的井因常年不用被封了起来,从家到井边的那条土路早已换成柏油路,人们傍晚的娱乐活动也从井边移到了新建起来的小广场上。那里有各种健身器材供人们使用,宽敞的场地也是跳广场舞的好地方。昔日疲惫不堪忙忙碌碌的家庭主妇,如今却是广场上衣着光鲜、满面红光的跳舞主角,我想这就是“活的有尊严”的最好体现吧。

洗衣

自来水未安装之前,一家人洗洗涮涮全靠水缸里的井水。为了不至于用水太快,做饭之外的用水便想尽办法储存。我家门口有一条小河,夏天水位不高时是我们下河捉鱼虾的好去处,水位高时,则成为女孩子们洗衣服的用水来源。三五个玩伴相约一起,将家里该洗的不该洗的衣服、床单、鞋子堆在河边,两个脸盆,一袋洗衣粉,边洗边闹边玩,周末时光就这样被消遣了。如果上课时闻到同学衣服上有浓浓的草腥味,那肯定是在河水里洗衣服了。

也会接雨水。下大雨的时候,母亲会在门外放上几个桶和盆,伴随着叮叮当当的节奏很快就接满了,倒到水缸里,可以用来做饭洗衣。用雨水烧的开水和做的稀饭,吃起来有一股甜甜的味道。

自从有了自来水,洗衣服便从河边转到了家里。母亲常年劳作,手上皮肤疤痕不断,尤其是冬天,皴裂的手掌更是能渗出血水来。冬季气温低,掺好的温水很快就变得冰凉,可即便这样,母亲还是要坚持在刺骨的冰水中洗衣服。那个时候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买一台洗衣机,解放母亲的双手。

这个心愿直到我快大学毕业才实现。我用毕业前实习的第一份工资给家里买了台洗衣机,虽然才几百元钱的小洗衣机,但对当时的母亲来说是一份非常惊喜的礼物了。之后几年,村里人们思想受社会变革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活泛,很多村民改外出打工为自己做小生意,可自由支配的财富增多,村庄面貌和村民的精神状态开始慢慢改变,不少人家里的洗衣机开始从小的变成了大的,我家也不例外。在外成家立业的我每回家一次便“刮目相看”一次。村里毛坯房慢慢减少,砖房甚至小楼房开始增多,几乎每家每户都安装了太阳能,不止解决了洗衣服的问题,也告别了露天洗澡的尴尬。

现在的母亲还是会用手洗衣服,但只洗那些面料“金贵”经不住洗衣机“围剿”的衣服。那些儿时一起相约洗衣服的玩伴和一起上课的同学们,如今也都分散在天南海北,不知他们家里用的是什么性能的洗衣机亦或是烘干机?还会不会偶尔想起那些掺杂着洗衣粉味道的周末洗刷打闹时光?

时代的脚步走到现在,人们的生活变化翻天覆地。单就水这一项来说,人们选择的种类从以前的井水到现在的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获取水的方式从肩挑车拉到现在的自来水入户,可谓不费吹灰之力。超市货架上各种名目、不同性能的水琳琅满目,人们伸伸胳膊就能够到,拧开瓶盖就可以喝,不用担心会出现怪虫青蛙。城市自来水管网纵横交错,不论多高的楼层都能“顺利到达”,再也不会有用扁担挑水的艰辛。这些都是一个时代变革的缩影,当人们开始注重“享受生活”,追求物质以外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恰恰说明人们对这个社会的“放心”。放心自己的生活保障,才能舒心享受社会所赠与的一切。

作为“最老”的一批八零后,也是对社会变革最有发言权的八零后,日新月异之事浩瀚如星海,只捡拾这“一桶水”,从水波荡漾中便可一窥这社会的风云变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一桶水”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母牛,水车,司机,一桶水,人们,小牛,一动不动,沙漠,村庄,井水,下喇叭,动物,妈妈,老牛,沙漠里,这个故事,人和,好的,送水,明白了,一家,一滴水,引开,大口,打扫卫生,才能,母亲,水桶,读后感,眼泪

2020-04-14 #故事会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母牛 水车 司机 一桶水 人们 小牛 一动不动 沙漠 村庄 井水 下喇叭 动物 妈妈 老牛 沙漠里 这个故事 人和 好的 送水 明白了 一家 一滴水 引开 大口 打扫卫生 才能 母亲 水桶 读后感 眼泪

2020-04-28 #故事会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母牛,水车,司机,一桶水,人们,小牛,一动不动,沙漠,村庄,井水,下喇叭,动物,妈妈,老牛,沙漠里,这个故事,人和,好的,送水,明白了,一家,一滴水,引开,大口,打扫卫生,才能,母亲,水桶,读后感,眼泪

2020-05-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母牛,水车,司机,一桶水,人们,小牛,一动不动,沙漠,村庄,井水,下喇叭,动物,妈妈,老牛,沙漠里,这个故事,人和,好的,送水,明白了,一家,一滴水,引开,大口,打扫卫生,才能,母亲,水桶,读后感,眼泪

2020-05-12 #小故事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母牛,水车,司机,一桶水,人们,小牛,一动不动,沙漠,村庄,井水,下喇叭,动物,妈妈,老牛,沙漠里,这个故事,人和,好的,送水,明白了,一家,一滴水,引开,大口,打扫卫生,才能,母亲,水桶,读后感,眼泪

2020-06-26 #经典故事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母牛,水车,司机,一桶水,人们,小牛,一动不动,沙漠,村庄,井水,下喇叭,动物,妈妈,老牛,沙漠里,这个故事,人和,好的,送水,明白了,一家,一滴水,引开,大口,打扫卫生,才能,母亲,水桶,读后感,眼泪

2020-06-26 #故事大全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母牛,水车,司机,一桶水,人们,小牛,一动不动,沙漠,村庄,井水,下喇叭,动物,妈妈,老牛,沙漠里,这个故事,人和,好的,送水,明白了,一家,一滴水,引开,大口,打扫卫生,才能,母亲,水桶,读后感,眼泪

2020-06-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故事沙漠中的一桶水

母牛,水车,司机,一桶水,人们,小牛,一动不动,沙漠,村庄,井水,下喇叭,动物,妈妈,老牛,沙漠里,这个故事,人和,好的,送水,明白了,一家,一滴水,引开,大口,打扫卫生,才能,母亲,水桶,读后感,眼泪

2020-06-2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