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历史典故的故事100字

时间:2016-03-18

汉字历史故事100字

提示:本文共有 25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历史典故的故事100字

学习啦——作文网 马斌 2015 12 07 15:08:19

接下来介绍一些

临深履冰

临深履冰

《诗经 小雅 小旻》: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临深渊,履薄冰,形势危险,极恐坠落,故须十分小心。后因用以形容小心翼翼,不敢稍有疏忽。

元 施君美《幽闺记 绿林寄迹》: 我只得临深履薄,悚惧恐惶。

元 汤式〔中吕 朝天子〕《归隐》: 手执玉捧盈,足临深履冰,固君子知天命。

临淄照水

临淄照水

《艺文类聚》卷二三引汉,刘向《新序》: 齐王聘田巴先生而将问政焉。对曰: 政在正身,正身之本,在于群臣。王召臣,臣改制鬋饰,问于妾: 奚若? ,妾爱臣,谀臣曰 佞。 臣临淄水而观,然后自知丑恶也。今齐之臣谀王者众,王能临淄水见己之恶,过而自改,斯齐国治矣。

田巴以照淄水鉴别鬋饰的美丑为喻,劝谏齐王为治理好国家,要注意检查自身的过失,及时改正。这个典故用以喻指自察自身,以正得失.

临汝袁郎

临汝袁郎

《后汉书 袁安传》附《袁闳传》 少励操行,苦身修节。 卒于土室. 唐 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 闳临卒,赦其子日: 勿设殡棺,但著裈衫疏布单衣幅巾。亲尸于板床之上,以五百墼为藏。

东汉袁安位三公,其后人多居高位,唯玄孙袁闳绝世不仕,居贫隐遁。德行高洁。后遂以 临汝袁郎 咏赞高洁隐士之典。

唐 刘言史《葛巾歌》: 临汝袁郎得相见,闲云引到东阳县。

临淄掾吏

临淄掾吏

《后汉书 吴良传》: 吴良字大仪,齐国临淄人也。初为郡吏,岁旦与掾吏入贺,门下掾王望举觞上寿,谄称太守功德。良于下坐勃然进曰: 望佞邪之人。欺谄无状,愿勿受其觞。 太守敛容而止。

东汉吴良对临淄掾吏王望媚上大加抨击,骂其为奸邪之人。后以 临淄掾吏 比喻拍马溜须的人。

宋 苏轼《苏轼诗集》卷二十六《鳆鱼行》; 辽东太守远自献,临淄掾吏谁为材。

临海

临海

《史记 卫骠骑列传》:汉武帝元狩 四年春,卫青、霍去病率大军再次出击匈奴。 军既还,天子曰: 骠骑去病帅师 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以五千人百户益封骠骑。

汉朝名将霍去病在北伐匈奴中,曾兵临翰海。故后以 临海 用为称誉远征塞外之典。

唐 崔融《从军行》: 临海旧来闻骠骑,寻河本自有中郎.

临渴掘井

临渴掘井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医书上原以 临渴掘井 指有病方吃药的疗法。

秦汉时人以临渴穿井比喻事到临头才设法解决,已无济于事,

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 燕砂拟作饭,临渴始掘井。

临春阁上魂

临春阁上魂

《南史 后妃下 张贵妃传》: 至德二年,乃于光昭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 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

南朝陈后主为声色娱乐,大兴土木,修建三阁,名临春、结绮、望仙,自居临春阁,荒淫亡国。后因以为咏亡国之典。

宋 张耒《怀金陵三首》其二: 青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应为结绮阁张丽华住处。

列子居郑圃

列子居郑圃

《列子 天瑞篇》: 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视之,犹众庶也.

战国时,列御寇隐居在郑国的一个果菜园子里,四十年无人知晓。后用为咏隐士之典。

唐 李白《赠张公洲革处士》诗: 列子居郑圃,不将众庶分。

裂麻,阳城裂麻

裂麻阳城裂麻

《旧唐书 阳城传》; 阳城字亢宗,北平人也。 时德宗在位。多不假宰相权,而左右得以因缘用事。于是裴延龄、李齐运、韦渠牟等以奸俊相次进用,诬谮时宰,毁诋大巨,陆贽等咸遭枉黜,无敢救者。城乃伏阁上疏,与拾遗王仲舒共论延龄奸佞,蛰等无罪。 时朝夕欲相延龄,城曰: 脱以延龄为相,城当取白麻坏之。 竟坐延龄事改国子司业。

麻,指白麻纸。唐时,由翰林院起草制书,凡立皇后、太子,施赦,讨伐,任免三公将相,皆用白麻纸书写,然后封付阁门使,由阁门使召集朝士拆封宜读实行。阳城反对裴延龄为相,故说欲撕裂白麻纸诏命,后因用为直臣敢谏的典故。

清 李晖吉、徐瓒《龙文鞭影二集》下卷: 李藩批敕,阳城裂麻。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左传 昭公九年》; 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 我在伯父,天子称同姓诸侯,诸侯称同姓大臣,均可称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源,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周天子派大夫詹桓伯到晋国责难说: 联的领土对于伯父而言,就像衣服有帽子,有根源,人民有谋主,假如伯父毁掉帽子。拔掉根源,放弃谋主。就连戎狄也不会把我这个天子看在眼中吧! 后以

裂冠毁冕 拔本塞原 指忘其根本,又喻不支持朝廷。

《后汉书 逸民列传》: 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

列子乘风

列子乘风

旧题战国 列御寇《列子 黄帝》: 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亮,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

战国 庄周《庄子 逍遥游》: 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列子说他事老商氏为师,能御风而行.庄子则认为,能御风虽然很好,却还要待风起才能御,倒不如御六气以游无穷。后因以 列子御风 比喻神仙飘然云外。唐 董思恭《咏风》: 方从列子御,更逐浮云归。 元 卢挚《双调 殿前欢》: 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裂笛妙技

裂笛妙技

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 笛》:唐开元时乐师李漠吹笛技艺无双,一次随刺史皇甫政月夜泛舟越州镜湖。遇一老父。 老父曰: 某少善此,今闻至音,辄来听耳。 政即以漠笛授之。老父始奏一声,镜湖波浪摇动,数迭之后,笛遂中裂。即探怀中一笛,以毕其曲。 老父曲终,以笛付漠。漠吹之,竟不能声。即拜谢以求其法。顷刻,老父入小舟,遂失所在。

后因以 裂笛妙技 比喻吹奏笛子的技艺高超,

清 王士祯《亡名氏画》诗: 芦荻潇萧山气阴.横笛吹作苍龙吟。一声入破铁皆裂,举世无人知我心。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历史典故的故事100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五个历史典故包括成语 人物 故事 历史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五个历史典故包括成语 人物 故事 历史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孙山,释义,孟子,成语故事,孟尝君,出处,典故,发音,朋友,宋义,范仲淹,项羽,比喻,孔子,孙山外,季康子,燕姬,秦昭王,苏麟,天子,巡检,乡人,太祖,孟母,战国时期,才子,杭州,柴草,父亲,秦国

2020-05-26 #故事阅读

五个历史典故包括成语 人物 故事 历史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五个历史典故包括成语 人物 故事 历史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孙山,释义,孟子,成语故事,孟尝君,出处,典故,发音,朋友,宋义,范仲淹,项羽,比喻,孔子,孙山外,季康子,燕姬,秦昭王,苏麟,天子,巡检,乡人,太祖,孟母,战国时期,才子,杭州,柴草,父亲,秦国

2020-05-29 #故事会

五个历史典故包括成语 人物 故事 历史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五个历史典故包括成语 人物 故事 历史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孙山,释义,孟子,成语故事,孟尝君,出处,典故,发音,朋友,宋义,范仲淹,项羽,比喻,孔子,孙山外,季康子,燕姬,秦昭王,苏麟,天子,巡检,乡人,太祖,孟母,战国时期,才子,杭州,柴草,父亲,秦国

2020-06-15 #小故事

五个历史典故包括成语 人物 故事 历史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五个历史典故包括成语 人物 故事 历史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孙山,释义,孟子,成语故事,孟尝君,出处,典故,发音,朋友,宋义,范仲淹,项羽,比喻,孔子,孙山外,季康子,燕姬,秦昭王,苏麟,天子,巡检,乡人,太祖,孟母,战国时期,才子,杭州,柴草,父亲,秦国

2020-07-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五个历史典故包括成语 人物 故事 历史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五个历史典故包括成语 人物 故事 历史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孙山,释义,孟子,成语故事,孟尝君,出处,典故,发音,朋友,宋义,范仲淹,项羽,比喻,孔子,孙山外,季康子,燕姬,秦昭王,苏麟,天子,巡检,乡人,太祖,孟母,战国时期,才子,杭州,柴草,父亲,秦国

2020-09-06 #短篇故事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背信弃义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背信弃义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背信弃义,刘邦,项羽,典故,勾践,文仲,范蠡,吴王,性格,成语,汉王,起兵,凯瑟琳,萧何,陈胜,成语故事,垓下,时候,无奈,楚军,沛县,越国,诺言,你这个,这个人,忘恩负义,鞠躬尽瘁,于文仲,于沛,于楚汉

2015-03-13 #短篇故事

历史典故故事

历史典故故事

晋惠公,秦穆公,姜太公,晋国,历史典故,典故,故事,马氏,大臣,文档,秦国,秦军,饥荒,在下风,甘拜下风,公曾,周文,子夷,姜太后,晋献公,晋侯,朱买臣,秦穆,马氏见,导语,下战书,上风,下拜,俘虏,全文

2020-09-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历史典故10篇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历史典故10篇

李勉,孔子,张堪,钟仪,夏统,成语故事,贾充,朝廷,中国历史,历史典故,唐肃宗,徐浩,百姓,自已,卫凯,吴汉,晋景公,薛灵芸,霍光,魏相,汉宣帝,孟子,范文子,利益,国家,建议,楚国,意义,公孙述,意见

2020-05-20 #小故事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历史典故10篇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历史典故10篇

李勉,孔子,张堪,钟仪,夏统,成语故事,贾充,朝廷,中国历史,历史典故,唐肃宗,徐浩,百姓,自已,卫凯,吴汉,晋景公,薛灵芸,霍光,魏相,汉宣帝,孟子,范文子,利益,国家,建议,楚国,意义,公孙述,意见

2020-05-26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