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纪实电影《冈仁波齐》 是怎么让电影的最终呈现更加真实的?

时间:2016-03-16

那这种真实感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一、内容编排上记录与故事的混溶一般来说,纪录片的拍摄导演只需跟随磕长头的人,静静在一旁用

提示:本文共有 19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有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冈仁波齐》,它是对于真实的朝圣活动的记录与再现,并且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说,影片显得十分真实。那这种真实感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一、内容编排上记录与故事的混溶

一般来说,纪录片的拍摄导演只需跟随磕长头的人,静静在一旁用镜头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导演也确实对事实做到了大部分还原,但还原毕竟是还原,不是事件原本流程的记录。拍摄之初,导演就对片中的人物以及故事构架有了大体的思路。“其实故事早就在脑海中设计好了,包括影片中关于生死的故事。然后,就是找一个有意思的村子,找人拍摄而已。”在芒康村,导演找到了他所想要的几乎所有人物,并说服他们扮演。拍摄之前,剧组在村里体验生活,并将较为典型的行为事项再次演绎。虽无剧本,但已有剧本的编排在内,而非纯粹的客观记录。

导演及剧组不仅是旁观者,也是介入者,虽不推动事情的进展,却指导和还原主人公的现实行为,通过重演的方式来讲述日常。同时,他们还采用边拍边剪的方式,邀请村民观赏互动,这种方式确实曾被真实电影使用。影片拍摄完毕,邀请被拍者观看影片的过程有时也被摄录下来,成为影片的一部分。这种相互了解、互信关系,叫做参与的观察,本质是与被拍者是平等交往,目的是达到深一层的真实。对于真实电影来说,导演在内容编排上可以有一个“引子”的设计和主题的预判,可以推动但不能安排,影片在准备之初似有过分干预之嫌。

叙事上,导演则是采取自然进展与故事化相结合,片中大部分时间朝圣者都在磕长头,但同时也集中展现了生产、死亡、车祸、涉水等情节,反观一般纪录片很难将这些障碍集中在一部片子里。导演是将拍摄中遇到的许多朝圣者的经历进行提炼、设计和补充,从而形成一条略有情节起伏的故事线。比如婴儿的新生是事实,老人的死亡是设计的。车祸是发生在队伍之外的朝圣者身上,但最终由这11人来再现这一情节。

导演同时也是克制的,不至于使得片子因戏剧性而失掉了纪实风格。比如导演和藏民的对话中,有一个话题是关于骑行进藏的人不幸死亡会怎么办的问题,因为感觉有些刻意而未放入成片之中。整部电影巧妙编排出的一种强烈真实感,真实的人物、事件,写实的场景、细节,通过艺术加工的方式重新讲述出来,是生活,同时也是故事,真实与虚构之间的边界模糊。人物与故事之间的关系不是自发对应,而是凝练、润色与叠加,导演的干预在此时,不仅是通过干预介入推动故事线的进展,而是在拍摄前就已经有了基于多个故事的杂糅预设,这个设计相较于真实电影的有主题,无大纲而言,是有主题且有故事大纲的

在保有主题的前提下,记录应当遵从实际拍摄的人与事,无论最终是否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情节起伏的故事。成败均包含在内,才是真实电影的本来面目,但是在故事真实发生的情况下,没有记录下发生的这一刻,而是将这一故事元素写入文本,编排过后再次重现,则是对真实电影中“真实”的误解,毕竟“不要事先编写剧本”这一条规则被违反。

一、表现形式上质朴与雕琢的碰撞

影片中的人物其实只是村民,他们不懂表演技巧,更多的是自我表现和扮演,演员的日常多为即兴发挥,从而串联成自由展开的事件。其实电影一般很少这样来选择演员,导演的举动看似冒险,实际上成就了影片自然、质朴的气质。村民的原生形象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匹配,使影片的整体氛围和谐,如果没有长期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经年累月的浸润,在喂马、劈柴、祈祷的日常中,是很难展现由内生发的态度与信仰的。另外,在语言上也保留了当地方言,因为方言便于营造纪实色彩和朴素氛围。这些都可以让故事发生即为真实存在这一点令人信服。

在镜头画面的选择上,导演一方面大部分使用远景、全景等更利于展现客观画面的镜头,基本上没有近景、特写。另一方面却并未运用手持、肩扛的方式拍摄,促使画面因不稳定而展现真实感,相反是采用固定镜头,得到较为稳定的画面。这两种看似矛盾的选择,有现实条件的制约,也有导演的考量。固定画面会产生“静”的疏离感,使宗教的庄严肃穆得以呈现,纪实性的旁观、记录、冷静的特点也通过这种表现方式落在了实处上。

在画面内容和场景的选择上,导演做到了尊重场景的真实,没有一处场景是搭建出来的,全部尊重事实拍摄,甚至美术也没有下太多功夫,当地人的屋子景致本身就具有原生态魅力,刻意雕琢反倒失了灵气,添了俗气。因此影片的画面场景从生活细节着手,不急不缓,开篇近半小时都在描述砍柴、吃饭、聊天、念经、祝祷等细节琐事,慢慢将朝圣者一个个集合起来。

还需注意的是,当地服饰和装饰色彩本身鲜艳明亮,但片子的色彩却偏向沉郁、暗调,光线没有明显暗调而是日常光,这也是考虑到画面色彩太过鲜明与宗教本身的肃穆庄严不太合拍,又不想不让民俗特色抢了现实生活的风头。画面内容和场景方面尽量做减法,没有因为故事需要而刻意搭建,这一点基本遵从真实电影。

在小编看来,这部电影正是通过上述两个方法,来体现电影内容的真实性的。你们觉得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纪实电影《冈仁波齐》 是怎么让电影的最终呈现更加真实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部关于信仰的电影 一个11人队伍的真实故事 冈仁波齐导演专访

一部关于信仰的电影 一个11人队伍的真实故事 冈仁波齐导演专访

普拉,西藏,剧组,东西,事情,电影,村子里,人物,印象,唾沫,喇嘛,孕妇,导演,戏剧,时候,队伍,村子,演员,段落,村里,其实在,在真,子全,大合,张杨,师说,电影导演,交汇处,乐家,在路上

2017-06-21 #短篇故事

一部关于去西藏旅行的电影——《冈仁波齐》

一部关于去西藏旅行的电影——《冈仁波齐》

电影,信仰,藏民,西藏,转山,佛教,宗教,影片,拉萨,神山,尼玛,朝圣之路,世界,冈底斯山脉,人们,信念,内心,宗教信仰,扎堆,方向,朴树,美景,神山冈仁波齐,结尾,队伍,每个人都有,这部电影,东达,伍里,山之王

2018-03-20 #故事大全

《冈仁波齐》票房破亿 现在是藏语电影的春天?

《冈仁波齐》票房破亿 现在是藏语电影的春天?

电影,藏语,藏族,导演,万玛才旦,西藏,故事,题材,松太加,故事线,妻子,撞死,票房,镜头,雨靴,塔洛,塔贝,这部电影,主角,丈夫,人们,司机,天珠,家庭,杀手,电影院,理发店,环境,皮绳,过程

2017-11-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冈仁波齐》电影讲的什么?它的传说有哪些?

《冈仁波齐》电影讲的什么?它的传说有哪些?

转山,信仰,神山,内心,藏族人,磕长头,高原反应,世界,一生,佛教徒,形式,方式,普通人,朋友,极限,罪孽,这部电影,如果在,不卑不亢,卓玛拉,在那里,中国西藏,爱的,中心,人眼,中都,人们,仪式,名字,印度教

2011-07-16 #经典故事

被低估的电影《冈仁波齐》 信仰值得尊敬 这些忠实朝圣者的故事

被低估的电影《冈仁波齐》 信仰值得尊敬 这些忠实朝圣者的故事

朴树,电影,藏区,信仰,导演,藏传佛教,这部电影,人们,故事,好的,都会,世界,代表,佛教,内容,地位,灵魂,神山,科幻片,西藏,活动,上海堡垒,很多人,朝圣之旅,梅里雪山,爱爱,行一,诸佛,阿尼,音乐人

2019-04-11 #经典故事

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

电影,评论,梦想,和信,生活,故事,影院,影片,人性,写点,同学,哲学,妈妈,总资产,西藏,艺术,妈妈说,是一部,哈鲁,小礼,山中飞,觅奇,熊玲,豪夫,在等,第一感觉,转山,下一场,人们,信仰

2010-05-09 #故事会

《冈仁波齐》:所有的故事 都是在讲同一个故事

《冈仁波齐》:所有的故事 都是在讲同一个故事

观众,电影,导演,人类,这部电影,文化,影片,方式,故事,老人,纪录片,作者,一面,佐料,信仰,全程,口味,妇人,当地人,心理,情节,时代,本色,汽车,爸爸,观众们,财富,风景,加工,最原始

2012-03-25 #小故事

中国故事《冈仁波齐》:住在信仰之巅的人 你永远也无法想象?

中国故事《冈仁波齐》:住在信仰之巅的人 你永远也无法想象?

藏民,影片,电影,尼玛,中国,人物,信仰,剧作,导演,扎堆,演员,画面,观众,杨培,程式化,叩拜,个性,人文,主题,作品,光线,冷色调,全片,力量,手段,执着,时空,景物,梦想,灵魂

2012-04-09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