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邓练贤的感人故事

时间:2016-01-18

叶欣的故事200字

提示:本文共有 99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0 分钟。

关于叶欣的感人故事简短100字

2003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

3月4日中午,极度疲倦的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后确诊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

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叶欣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享年47岁。

丁秀兰的感人故事

丁秀兰是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医务工作者。面对非典病魔,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坚定的眼神和匆忙的脚步。生前,她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头上少有耀眼的光环,甚至没有多少人留心她在一线付出的种种辛劳。她只是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忠实地履行着救死扶伤的职责。

可当她离去后,人们却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并对她寄予无尽的思念。人们发现,倒下去的是一位好同事、好医生、好党员,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发生在丁秀兰身前身后的故事说明:为人民做好事的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她是一位挽救过无数生命的医生。面对肆虐的非典疫情,她毫不犹豫地奔向被病魔击倒的人群,勇敢地站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最前沿。

她是一位众多人执意挽留的患者。在她病重期间,家人和同事为她日夜祈祷,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10多位专家先后多次为她会诊,一位康复出院的女大学生主动为她献出血清。

然而,人们期待的奇迹没有发生。5月13日凌晨,噩耗从北京地坛医院传来:在同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近一个月后,因多脏器衰竭,她永远地离开了深爱着她的人们,离开了她深爱着的工作岗位,终年49岁。

她就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急诊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丁秀兰。

离开这个世界时,她没说一句话,只把无尽的思念留给人们。

丁秀兰病逝的噩耗传来,北大人民医院的所有医务人员都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院长吕厚山询问救治丁秀兰的医护人员:“丁大夫有没有留下遗言,有什么未竟的心愿?”医护人员摇头无语。听说朝思暮想的妈妈离她而去,远在国外求学的女儿申洁悲痛欲绝。她打电话问爸爸:“妈妈走时,可有什么嘱咐的话?”父亲申业桐无言以对。

丁秀兰病危时,病魔已经将她折磨得精疲力竭。离开这个世界时,她没有说一句话,只把无尽的思念留给人们。

采访北大人民医院主管医疗的副院长王吉善时,他开口就说:“说实话,我不想提丁秀兰的名字,提起来我就掉眼泪……”

听说丁秀兰去世了,刚刚从一线撤下来的医生、护士们牺牲宝贵的轮休时间,自发聚在北大人民医院门口悼念丁秀兰。望着丁秀兰办公室的窗口,他们个个哭成泪人:“丁大姐,你太累了,在天堂好好歇歇吧……”

这些天来,从早到晚,总有人来到北大人民医院的门口。人们或无语伫立,默默哀悼,或将一束束白的菊花、红的康乃馨放在门口,有的还附上一段留言寄托哀思。一位丁秀兰救治过的患者在留言中说:“丁大夫,我的救命恩人,您一路走好。”一位曾在丁秀兰指导下在医院实习过的医科大学毕业生在留言中深情写道:“雨丝中,曾朝夕相处的您含笑走来,还是那份慈爱的目光;花丛里,又飘来您白色的身影,步履仍然是那样匆忙。不忍看您的微笑,不忍看您的身影,泪水,只能用泪水向您挥别!泪水,多想用泪水把您挽留!”

为纪念丁秀兰,由共青团中央、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主办,团中央信息办、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北大人民医院和中青网共同承办的网上“丁秀兰纪念馆”于5月14日开通。短短3天时间,超过5000人次登录纪念馆留言。

在众多的留言中,老作家舒芜先生的一段留言特别引人注目。舒老说:“我于3月25日晚,因老年性肺炎到人民医院看急诊,留住医院,4月11日病愈出院回家。看急诊时,曾接触过丁秀兰大夫。现在对于她的殉职,怀着特别的敬意。这里,借用老友黄苗子先生近作一首表示我的敬意。”这首题为《白衣颂》的诗中写道:

壮哉医药师,生死置度外,挺身第一线,白衣多仙子;

矢溺唾涎污,扶持近尺咫,二十四小时,无休亦无寐;

问女何所思?天地有正气,问女何所忆?病床与轮椅;

非典渐得控,医护皆勇义,事迹太感人,观之频掩涕。

“如果她能康复,她还要到第一线去,想拦也拦不住。”

在家人、同事眼里,丁秀兰非常热爱生活。每逢节假日,只要不值班,她常约上家人、朋友到郊外度假。看到医院院子里鲜花盛开,她会情不自禁地低下头,去细品生命的芬芳,那细致的动作充满欣喜和怜爱。住院期间,当病情一度好转,她便打电话让丈夫送件毛衣过来:“记住,拿件颜色鲜艳一点的。”弥留之际,她下意识地伸出已经浮肿的手,使出全部力气抓住身旁的医护人员,那样子流露出对生的强烈渴望、对生活的深深眷恋。

女人味儿、人情味儿十足的丁秀兰,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向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呢?她有没有怕过?

丁秀兰的爱人说:“离家去医院时,她像每次加班一样,平静地告诉我:‘医院有病人,我得赶过去。’”

陪伴丁秀兰走完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北大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徐国英说:“她有过担心,但她绝不害怕,更不会退缩。对她来说,救死扶伤的职业意识已经深入骨髓。”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选择做医务工作者,就是选择了奉献。”这是丁秀兰常说的两句话,也是她33年从医生涯的真实写照。在平时工作中,她一丝不苟,尽职尽责。面对病人,丁秀兰总是那样和蔼可亲。无论多忙,她都要坚持亲自为科室收治的每一位病人查体、安排就诊。遇到经济有困难的病人,她总是想方设法给予帮助,有时甚至掏出自己的钱。

在此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急诊科无疑是医院的第一道防线,而作为急诊科副主任、急诊科党支部书记的丁秀兰更是站在第一道防线的最前沿。她明明知道,多接触一次病人,就多一次被感染的危险,但她还是像平时一样,毫不犹豫地来到病人面前,奔波于患者的床前,为他们问诊、查体,匆忙的脚步声似乎告诉人们,她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个人的安危。她就这样日夜不停地忙碌着,用她已过中年的身躯抵御着疲倦。

终于有一天,当丁秀兰开完院里的一个防治非典的会议回来时,对护士长说了句:“我感觉有些冷”,接着就病倒了。不惑的年纪,加上长时间的劳累,使她的病情发展很快,持续的高热和浑身酸痛乏力折磨得她寝食难安。

躺在病床上的丁秀兰仍然没有忘记医生的职责。看到诊疗专家前来查房,她强忍病痛和他们探讨病历,并详细地将自己的患病感受、病情发展情况记录下来。她说:“这些都是难得的资料,出院以后我还要好好研究。”

丁秀兰的爱人说:“我敢断定,如果她能康复,她还要到第一线去,想拦也拦不住。”

“她心里时刻想着别人,惟独没有她自己。”

在北大人民医院急诊科采访,一提起丁秀兰,所有人的眼圈都红红的。科主任朱继红说,在急诊科,丁秀兰是一位受人爱戴的老大姐。她心里时刻想着别人,惟独没有她自己。为减轻其他人的负担,每天晨曦初露,她就赶到医院;夜幕降临,她的身影仍留在医院。许多个节假日,她主动要求连续值三班。大家劝她休息,她只说一句:“能帮一点就帮一点。”

每当遇到难处,科里的年轻人都愿意向丁秀兰倾诉,而她又偏偏是出了名的“菩萨心肠”,总是牺牲休息时间,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沟通。急诊科的进修医生多,一些医生的家在外地,丁秀兰更是时常关心他们的生活。今年大年三十,她把不能回家的医生请到了自己的家中,为他们包饺子,做年夜饭,使大家度过了一个快乐的除夕。

作为党支部书记,丁秀兰关心科里每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她常对科里的年轻党员说:“你是共产党员,应该带头做好工作。”为普及急救常识,丁秀兰组织支部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到海淀区为社区服务站的医护人员搞培训。她常说:“我只是尽我的能力做好我应该做的事。”身教重于言教,在她的带领下,急诊科支部连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躺在病床上,丁秀兰心里想着的还是别人。看到年轻病友心情烦躁,她举着输液瓶挨到他们的床前,用长者特有的关怀安慰他们,指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呼吸机。有一次,她打电话让爱人给她包些饺子送过来,当饺子送来后,她却不吃,而是让护士用一次性消毒碗把饺子分成几份,送给同病区的几个病重的年轻人吃。她总是批评护士们进她房间巡视的次数太多,每次护士进来时,她总是不停地撵她们:“快出去吧,别传染你们!”为了减轻护士的辛苦,她竟夜间不睡觉,自己盯着输液,任凭护士们怎么劝她,她总是固执地说:“你们不能太劳累,不然抵抗力会下降,我反正晚上也睡不着,无所谓的。”

4月22日,因病情加重,丁秀兰被转到地坛医院,她对送行的同事们一再说:“离我远点,不要传染你们。”在地坛医院的日日夜夜,丁秀兰心里想的还是患病的战友和坚守在一线的同事。在说话已经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她让医护人员转告其他有病的同事:“用呼吸机时,要多抹石蜡油……”

丁秀兰虽然走了,可她的英名和事迹却在广为传扬。在网上纪念馆,一位网友用这样的诗句赞美丁秀兰:

群芳谱中一秀兰,

忠骨柔情藏青山。

化作春泥无憾意,

清香长留天地间。

王晶的故事100字

经过医生的多次抢救,人们期待的奇迹还是没有再次发生。27日下午3时30分,王晶在同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一个多月后,永远地离开了深爱着她的人们,离开了她深爱着的工作岗位,终年36岁。

两次抢救无力回天

据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吉善介绍,27日早上,王晶的病情就非常不稳定,医院方面就组织了协和医院、人民医院和空军总医院的专家对王晶的病情进行会诊。与此同时,王晶的病情急剧恶化,血氧饱和度下降到了80%,医生又对王晶进行了两次抢救。

到27日下午,王晶的血氧饱和度也下降到了70%,全面休克、血压也不断下降,经医生反复抢救无效,下午3时30分王晶停止了呼吸。

噩耗通过电话传出

27日下午1时,王晶的爱人侗先生和家人以及王晶的9个同学都一直守在中日友好医院门口,由于当时医生们正对王晶进行抢救,都希望王晶真的能挺过这一关,王晶的同学们也为王晶默默地祈祷着。然而,人们期待的奇迹没有再次发生。3时45分,王晶去世的消息从小侗的手机里传来。当小侗听完消息后,一句话也没说,但眼泪却不住地往下掉。

“怎么了,王晶现在到底怎么了?”王晶的四叔不停地追问小侗。听到王晶去世的消息后,王晶的四叔一个趔趄,扶着旁边的一棵树失声痛哭。

而此时在一旁,王晶的同学们也都泣不成声。“王晶,我们还等你好了一起出去玩呢!你怎么就这么走了。”王晶的同学曾丽也控制不住,像个孩子似的哭了起来。

穿着新护士服离去

下午5时,王晶的姐姐和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徐国英也赶到了医院,徐国英还特意准备了一套崭新的护士服。“王晶是我们科的好同志,我想让王晶穿着她最喜欢的护士服走,这样她会走得很踏实。”

下午5时40分,运送王晶的灵车进入中日友好医院,在征得工作人员的同意后,小侗和王晶的同学把几束鲜花放到了灵车上,护士长也把护士服交给了工作人员。“让王晶穿着新护士服走。”

下午5时50分,灵车离开中日友好医院,大家望着远去的灵车久久不舍得离去。

“王晶,我永远爱你,一路走好!”此时的小侗已经泪流满面。

想妈妈的儿童节

“我妈妈在医院抗击非典,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让妈妈担心。”一直住在大姨家的小侗艺欢天喜地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因为爸爸通知她,学校的老师要带着礼物过来给自己过六一。

王晶的病情牵动了很多人的心,除了担心王晶外,她那八岁的女儿也让人揪心。“孩子现在还不知道她妈妈具体情况,我们也犹豫了好久,想来想去,昨天晚上,她爸爸和她谈了次话,告诉侗艺,她妈妈生病了,因为救人自己也得了非典。话刚说完,小丫头就哭了,我们也就没敢往下说。”小侗艺的奶奶告诉记者,“昨天晚上,侗艺还给她妈妈画了幅画,祝她妈妈早日康复。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还担心怕这孩子受不了,想她妈妈,谁知今天早上一起来,她该玩儿还玩儿、该疯还疯、满屋乱窜,还特别高兴,说是老师要来看她了。”

昨天上午10点半,侗艺就读的奋斗小学老师和家长代表拎着一大堆礼物来到了王晶家。看到自己的老师和校长都来了,还带了好多礼物,小侗艺开心极了,撒着娇地忙向老师表现:“王老师,我天天在家上空中课堂,我还在网上留言,祝同学们儿童节快乐。”老师们带来的每件礼物里都夹着一封其他小朋友写给侗艺的信,满纸的祝福和鼓励,笔迹虽稚嫩,却充满温馨。

“老师,这个字该怎么念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刚上二年级的侗艺显然还不能完全读懂同学们写的每一句话,但她说:“今年这个儿童节我过得特别开心,因为我收到了那么多礼物。”

“孩子还小,不知道非典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更不知道这个儿童节对她意味着什么。”看着女儿笑得满脸灿烂,小侗心酸得直掉泪。

侗艺的老师前脚刚走,小侗单位的领导后脚就到了。侗艺不知道昨天家里为什么这么热闹,来了那么多客人,也不知道为什么来的叔叔阿姨好像都不太高兴,她跟爸爸单位的阿姨都不熟,所以只是很腼腆地挨着爸爸坐,看着爸爸说着说着就拿毛巾抹脸。

中午12点多,小侗艺悄悄地告诉记者:“阿姨,老师说让我们在儿童节那天给自己的爸爸妈妈送一份礼物。我想叠36只千纸鹤给妈妈,因为我妈妈今年36岁,你说好吗?”

顽强的北京生生不息

从快乐到悲伤的距离,是30分钟。

半小时前,记者打电话回来,告诉我,王晶8岁的女儿刚刚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六一。

半小时后,记者颤抖着打电话回来,告诉我,王晶可能就在今天离去。

从陌生到熟悉的距离,是12天。

12天前,王晶——这个普通的名字,我和我的读者才第一次听说。

12天后,王晶——这个平凡的女人,她和她的生命成了全北京的牵挂。

从淡漠到珍惜的距离,是两个月。

两个月前,生命只是我们早已住习惯的房间,一切遥远的死亡最多只能换来我们的一声叹息。

两个月后,生命是我们无限眷恋的家园,所有的美好都开始值得反复玩味,所有能挽回生命的机会都弥足珍贵。

在病房里,作为护士的王晶没有辜负职业赋予她的勇敢和坚强。没人能说清在抢救别人生命时她到底付出了多少——有时候,行动本身就意味着生的希望。

在病榻上,作为病人的王晶曾经无声地落泪,也许是焦急,也许是忧伤,也许是想念……我们说不清。但她身边的姐妹知道,她从没有抛弃对生命的留恋。

无力回天,她选择在这个日子悄悄地离开——这一天,孩子正在为六一的到来而雀跃,笑意写在那天真的脸上。生和死的无情切换中,她为家人回放出最精彩的段落。

甩掉的,是病魔强加的痛苦;留给孩子的,是生命中绚烂的明亮。

孩子是妈妈生命的延续,孩子是人类生命的延续。

生命因顽强而存在,北京因此生生不息,人类因此生生不息!

经过医生的多次抢救,人们期待的奇迹还是没有再次发生。27日下午3时30分,王晶在同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一个多月后,永远地离开了深爱着她的人们,离开了她深爱着的工作岗位,终年36岁。

两次抢救无力回天

据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吉善介绍,27日早上,王晶的病情就非常不稳定,医院方面就组织了协和医院、人民医院和空军总医院的专家对王晶的病情进行会诊。与此同时,王晶的病情急剧恶化,血氧饱和度下降到了80%,医生又对王晶进行了两次抢救。

到27日下午,王晶的血氧饱和度也下降到了70%,全面休克、血压也不断下降,经医生反复抢救无效,下午3时30分王晶停止了呼吸。

噩耗通过电话传出

27日下午1时,王晶的爱人侗先生和家人以及王晶的9个同学都一直守在中日友好医院门口,由于当时医生们正对王晶进行抢救,都希望王晶真的能挺过这一关,王晶的同学们也为王晶默默地祈祷着。然而,人们期待的奇迹没有再次发生。3时45分,王晶去世的消息从小侗的手机里传来。当小侗听完消息后,一句话也没说,但眼泪却不住地往下掉。

“怎么了,王晶现在到底怎么了?”王晶的四叔不停地追问小侗。听到王晶去世的消息后,王晶的四叔一个趔趄,扶着旁边的一棵树失声痛哭。

而此时在一旁,王晶的同学们也都泣不成声。“王晶,我们还等你好了一起出去玩呢!你怎么就这么走了。”王晶的同学曾丽也控制不住,像个孩子似的哭了起来。

穿着新护士服离去

下午5时,王晶的姐姐和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徐国英也赶到了医院,徐国英还特意准备了一套崭新的护士服。“王晶是我们科的好同志,我想让王晶穿着她最喜欢的护士服走,这样她会走得很踏实。”

下午5时40分,运送王晶的灵车进入中日友好医院,在征得工作人员的同意后,小侗和王晶的同学把几束鲜花放到了灵车上,护士长也把护士服交给了工作人员。“让王晶穿着新护士服走。”

下午5时50分,灵车离开中日友好医院,大家望着远去的灵车久久不舍得离去。

“王晶,我永远爱你,一路走好!”此时的小侗已经泪流满面。

想妈妈的儿童节

“我妈妈在医院抗击非典,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让妈妈担心。”一直住在大姨家的小侗艺欢天喜地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因为爸爸通知她,学校的老师要带着礼物过来给自己过六一。

王晶的病情牵动了很多人的心,除了担心王晶外,她那八岁的女儿也让人揪心。“孩子现在还不知道她妈妈具体情况,我们也犹豫了好久,想来想去,昨天晚上,她爸爸和她谈了次话,告诉侗艺,她妈妈生病了,因为救人自己也得了非典。话刚说完,小丫头就哭了,我们也就没敢往下说。”小侗艺的奶奶告诉记者,“昨天晚上,侗艺还给她妈妈画了幅画,祝她妈妈早日康复。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还担心怕这孩子受不了,想她妈妈,谁知今天早上一起来,她该玩儿还玩儿、该疯还疯、满屋乱窜,还特别高兴,说是老师要来看她了。”

昨天上午10点半,侗艺就读的奋斗小学老师和家长代表拎着一大堆礼物来到了王晶家。看到自己的老师和校长都来了,还带了好多礼物,小侗艺开心极了,撒着娇地忙向老师表现:“王老师,我天天在家上空中课堂,我还在网上留言,祝同学们儿童节快乐。”老师们带来的每件礼物里都夹着一封其他小朋友写给侗艺的信,满纸的祝福和鼓励,笔迹虽稚嫩,却充满温馨。

“老师,这个字该怎么念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刚上二年级的侗艺显然还不能完全读懂同学们写的每一句话,但她说:“今年这个儿童节我过得特别开心,因为我收到了那么多礼物。”

“孩子还小,不知道非典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更不知道这个儿童节对她意味着什么。”看着女儿笑得满脸灿烂,小侗心酸得直掉泪。

侗艺的老师前脚刚走,小侗单位的领导后脚就到了。侗艺不知道昨天家里为什么这么热闹,来了那么多客人,也不知道为什么来的叔叔阿姨好像都不太高兴,她跟爸爸单位的阿姨都不熟,所以只是很腼腆地挨着爸爸坐,看着爸爸说着说着就拿毛巾抹脸。

中午12点多,小侗艺悄悄地告诉记者:“阿姨,老师说让我们在儿童节那天给自己的爸爸妈妈送一份礼物。我想叠36只千纸鹤给妈妈,因为我妈妈今年36岁,你说好吗?”

顽强的北京生生不息

从快乐到悲伤的距离,是30分钟。

半小时前,记者打电话回来,告诉我,王晶8岁的女儿刚刚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六一。

半小时后,记者颤抖着打电话回来,告诉我,王晶可能就在今天离去。

从陌生到熟悉的距离,是12天。

12天前,王晶——这个普通的名字,我和我的读者才第一次听说。

12天后,王晶——这个平凡的女人,她和她的生命成了全北京的牵挂。

从淡漠到珍惜的距离,是两个月。

两个月前,生命只是我们早已住习惯的房间,一切遥远的死亡最多只能换来我们的一声叹息。

两个月后,生命是我们无限眷恋的家园,所有的美好都开始值得反复玩味,所有能挽回生命的机会都弥足珍贵。

在病房里,作为护士的王晶没有辜负职业赋予她的勇敢和坚强。没人能说清在抢救别人生命时她到底付出了多少——有时候,行动本身就意味着生的希望。

在病榻上,作为病人的王晶曾经无声地落泪,也许是焦急,也许是忧伤,也许是想念……我们说不清。但她身边的姐妹知道,她从没有抛弃对生命的留恋。

无力回天,她选择在这个日子悄悄地离开——这一天,孩子正在为六一的到来而雀跃,笑意写在那天真的脸上。生和死的无情切换中,她为家人回放出最精彩的段落。

甩掉的,是病魔强加的痛苦;留给孩子的,是生命中绚烂的明亮。

孩子是妈妈生命的延续,孩子是人类生命的延续。

生命因顽强而存在,北京因此生生不息,人类因此生生不息!

叶欣感人故事

在非典期间,她为了抢救病人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47岁.叶欣生前曾获得中国红十字会授予的第39届南丁格尔奖,这是目前国际护理界的最高荣誉.此外她还曾获“人民健康好卫士”的称号.

在非典流行期间,她一直工作在最前线,恪尽职守、救死扶伤的那种不怕牺牲的精神.每当急诊科有患者前来就诊时,叶欣护士长总是抢在前面,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沾边,以减少她们被传染的机会.她总是说:“你们还年轻,这危险!”

非典在广州地区流行,叶欣面对巨大的工作量,没有退缩,而是周密筹划,冷静布置.然而,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魔,即使有再好的抵抗力,坚持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还是无法抵挡病魔的侵袭,叶欣也未能幸免.2003年3月25日凌晨1点30分,叶欣阿姨永远地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

邓练闲感人故事

除夕晚上9点钟,邓练贤在家接到医院电话,称由外院转入两个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由于正值春假,发生突发事件人员配置相对紧张,处理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邓练贤以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和副主任的身份,积极地挑起传染病科人员调配、组织协调的担子。作为传染病科主任医师的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这个工作的风险性,但他没有推脱而在每一个救治过程都亲力亲为,全程参与,与科室医务人员,共同战斗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

丁秀兰感人故事

发生在丁秀兰身前身后的故事说明:为人民做好事的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她是一位挽救过无数生命的医生。面对肆虐的非典疫情,她毫不犹豫地奔向被病魔击倒的人群,勇敢地站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最前沿。

她是一位众多人执意挽留的患者。在她病重期间,家人和同事为她日夜祈祷,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10多位专家先后多次为她会诊,一位康复出院的女大学生主动为她献出血清。

然而,人们期待的奇迹没有发生。5月13日凌晨,噩耗从北京地坛医院传来:在同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近一个月后,因多脏器衰竭,她永远地离开了深爱着她的人们,离开了她深爱着的工作岗位,终年49岁。

叶欣感人故事

叶欣抗非典,护士长叶欣的事迹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

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病人,这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正是有了一大批白衣战士的顽强奋战,非典型肺炎蔓延的势头才得以遏制。人民群众才得以安享宁静的生活。

李晓红感人故事

李晓就在李晓红殉职20天前的那个上午,她所在科室接诊了一位地方病人,也是全院接诊的首例非典患者。在人们谈非典色变的日子里,同在医院从事医务工作的丈夫考虑近来妻子很疲劳,劝她休息几天。李晓红说:“我是一名军医,怎能临阵逃脱呢?!”

6年前,出身于军人家庭的李晓红从地方大学毕业后,走进她向往的警营,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决心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奉献自己的全部才学。由于工作突出,她入了党、三次立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去年的职称考核中,她以两轮均为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

那天,她像往常一样走向自己的岗位,微笑着走进一间间病房,走向她的一位位病人,也包括那位非典病人。她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科里医务人员一起分析病情,收集有关治疗非典的资料,采取救治措施,并亲自为那位非典病人体检、诊治。一整天,她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然而,人们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尽管科里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非典认识不足,在收治那位非典病人5天后,过度疲劳的李晓红不幸被非典病毒感染。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邓练贤的感人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邓练贤的感人故事20字

邓练贤的感人故事20字

故事,鬼故事,小故事,睡前故事,石头的故事,大全,心灵,时代,成语故事,文学网,时候,儿童故事,个人,动物,地方,妈妈,天干地支,寓言,小鸡,岁月,洗衣机,榜样,榨菜,石头,经典,两个孩子,写在前面,励志故事,名人故事,喜欢你

2020-04-12 #故事会

邓练贤的感人故事20字

邓练贤的感人故事20字

故事,鬼故事,小故事,睡前故事,石头的故事,大全,心灵,时代,成语故事,文学网,时候,儿童故事,个人,动物,地方,妈妈,天干地支,寓言,小鸡,岁月,洗衣机,榜样,榨菜,石头,经典,两个孩子,写在前面,励志故事,名人故事,喜欢你

2020-04-15 #经典故事

2003年非典的感人故事邓练贤 叶欣 王晶的感人故事

2003年非典的感人故事邓练贤 叶欣 王晶的感人故事

邓练贤,病人,医护人员,医院,共产党员,电话,妻子,工作,3时,中共广东省委,专家,先进事迹,毒王,教授,村民,爱徒,病情,追悼会,为模范,作出决定,被送到,非典,高热,习战,叶欣,姚集鲁,日中,曹崇恩,日向,胡锦涛

2020-06-25 #短篇故事

邓练贤抗击非典的故事作文400字

邓练贤抗击非典的故事作文400字

叶欣,邓练贤,二沙,非典型肺炎,患者,急诊科,护士,分院,病人,战斗,救治,党支部书记,工作记录,曾说过,非典,医护人员,第三医院,中山大学,最前线,爱的,一生,人员,主任医师,人世,今年春节,广东省,因公殉职,医生,全程,医务人员

2020-04-28 #故事会

邓练贤抗击非典的故事作文400字

邓练贤抗击非典的故事作文400字

叶欣,邓练贤,二沙,非典型肺炎,患者,急诊科,护士,分院,病人,战斗,救治,党支部书记,工作记录,曾说过,非典,医护人员,第三医院,中山大学,最前线,爱的,一生,人员,主任医师,人世,今年春节,广东省,因公殉职,医生,全程,医务人员

2020-06-25 #故事大全

感人小故事 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 感人的亲情故事 感人的爱情故事

感人小故事 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 感人的亲情故事 感人的爱情故事

树洞,浆果,森林里,马哈鱼,马哈,都会,宠物,松鼠,零食,发布日期,一个大,生活在,松鼠们,没有过

2020-05-13 #故事大全

感人感人童话故事大全

感人感人童话故事大全

句子,情话,童话,故事,文章,爱情,童话故事大全,时候,流年,狐狸,画面,用心,童话故事,花落,语句,青春,鸽子,很感人,喜欢你,感人故事,七公主,了尘,吉普赛,如花,曾为,青春里,人生,世俗,余生,伤痕

2020-08-05 #短篇故事

感人感人童话故事大全

感人感人童话故事大全

句子,情话,童话,故事,文章,爱情,童话故事大全,时候,流年,狐狸,画面,用心,童话故事,花落,语句,青春,鸽子,很感人,喜欢你,感人故事,七公主,了尘,吉普赛,如花,曾为,青春里,人生,世俗,余生,伤痕

2020-09-2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