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传承红色基因 走好新长征路 ——纪念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81 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

时间:2015-12-03

抗战精神的教育对现代、我们的后代、年轻人、干部队伍、党员队伍都很重要

提示:本文共有 45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韩城传媒网

民生/社会/时讯/热点

关注

让抗战精神深入人心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升华,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伟大斗争的精神结晶。抗战精神的教育对现代、我们的后代、年轻人、干部队伍、党员队伍都很重要。

要开发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产品和形式,让青少年在润物细无声中学习和传承红色基因,让党员干部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新时期的党员所应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立足本职,发挥积极作用,学习革命先烈和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以学促做,增强党性意识和责任观念。希望我们可以持续、深入、长期地合作,共同宣传抗战精神,让抗战精神深入人心。

用东渡精神激励后人

——访八路军研究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少将徐焰

韩城日报记者 刘宁宁

8月27日,记者有幸采访了八路军研究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少将徐焰,听他介绍八路军决策从韩城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的特殊意义,以及我市如何传承革命精神。

记者:请您谈一下八路军为何从韩城东渡黄河出师抗日,有何特殊意义?

徐焰:八路军从韩城东渡黄河出师抗日,是中国共产党从陕北走向全国的出发点,具有非常重要历史意义。特别是115师、120师、129师共3万余人,从芝川渡口奔赴抗日一线,渡河后的115师旗开得胜,在山西平型关摧毁了日军精锐部队——坂垣师团,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至于当时为何选在韩城渡河,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韩城当时党组织的基层作用发挥得比较好,群众经过党的教育,支持参加革命,为八路军东渡黄河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二是芝川黄河古渡口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特殊,这里河面宽阔,是八路军东渡黄河的最佳地点。此外,从芝川东渡,也是准确践行毛泽东军事思想,避免了从陇海平汉铁路东进北上可能造成与日军正面交锋而增加不必要的困难,有利于八路军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记者:对传承东渡精神,您有哪些建议?

徐焰:传承历史,更多的是汲取它的现实意义。韩城要用好用活这一红色文化资源,深挖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还原历史,提炼东渡精神,汲取更多力量,更好地用东渡精神教育后人,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让其成为韩城追赶超越的不竭精神之源。

红色教育为青少年“补钙”

白敏

共青团陕西省委副巡视员

参加纪念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主题集结活动,对我触动很大、受益匪浅。八路军东渡黄河精神,是在全国青少年心中建立起来的一座精神丰碑,是八路军用鲜血和生命凝聚起的伟大革命精神,昭示着在新时代要把无数革命先烈开创的革命精神,不断迈向前进,将八路军和抗日军民的光辉历史、伟大精神,要原原本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对革命前辈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红色基因,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已沉淀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特质,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担当重任的“精神之钙”。

我们要充分发扬红色资源的聚拢作用,筑牢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抓住改革开放4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建团100周年的重大时间节点,深入挖掘八路军精神、东渡精神、延安精神,持续推进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让革命火种和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三秦青少年身上不断传承、发扬光大;利用红色历史遗迹,在完善陕西现有红色教育基地的基础上,挖掘八路军在韩城东渡黄河所承载的革命精神,组织青少年瞻仰革命纪念碑,持续推进党史国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好老干局、老红军、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弘扬革命传统方面的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东渡精神,教育引导全省青少年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吸纳更多青少年、教育专家,用青少年听得懂、喜欢听、记得住的语言,生动讲述革命故事,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勇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于东渡旧址感受父辈荣光

来到父辈当年为拯救中华民族而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地,我心情格外激动。81年前,我的父亲陈再道和他的战友们,从这里开启他们的非凡战斗。81年后的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仿佛依旧能看见他们摘下红星八角帽时,夺眶而出的泪水;耳边仿佛依旧能听见疾风暴雨中,他们举手宣誓,振臂呼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强音;眼前仿佛依旧闪现着他们击楫黄河,慷慨赴难的矫健身影……

黄土塬,黄河水,一群黄皮肤的中国军人,在国家和民族最危难的时刻,担负起挽狂澜于既倒的历史重任,在这片苍天厚土间昂然挺立,除了手中简陋的武器,就是一腔澎湃的青春热血,一片忠孝的赤子之心。

三原石桥镇改编,对父亲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在这里,他离开自己亲爱的红四军。10年沙场奋战,他在这支部队里,从战士成长为军长,他与这支部队,早已结下生死与共的情谊。因为抗战大局需要,改编时,父亲调至386旅任副旅长。

这里也是父亲的幸运之地。红四军改编的385旅,除769团外,大多留守陕甘边区,而386旅则要开赴山西抗日最前线。父亲是能征善战的红军名将,冲锋陷阵从未缺席。国难当头,父亲为有机会亲上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而倍感光荣。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从韩城芝川镇出发,东渡黄河,保家卫国。于是,有了长生口、七亘村、黄崖底大捷;有了父亲和他率领的500健儿东进冀南,书写惊天地泣鬼神的平原抗战传奇。

那时,父亲年仅28岁,却早已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融为一体。他用无畏战斗的一生,诠释了一名中国军人以身许国的伟大情怀。

81年后的今天,我们来到三原、韩城,不仅是缅怀先辈的辉煌史绩,更是吸吮先辈的浩然正气。今天,我们民族和国家正处在复兴强盛的重要发展关头,我们面前依旧横亘着无数艰难险阻。征途漫漫,我们仍需秉承父辈坚定的信仰、不屈的意志和勇敢的担当,奋勇前进。

东渡黄河出师抗日意义重大

81年前,八路军总部及其三大主力部队从韩城芝川渡口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抗击日本侵略军,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这一伟大壮举及其形成的东渡精神,对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八路军之所以能在1937年8月至10月间在芝川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有其复杂而深刻的历史背景,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各项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芝川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地形交通条件,以及洛川会议的召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援。八路军东渡黄河大致分为4个批次:第一批次是115师誓师东征;第二批次是120师誓师东征;第三批次是八路军总部东渡黄河;第四批次是129师东渡出征。

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开赴华北抗日前线,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实行国共合作、坚决抗日的诚意,从而完成由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由此揭开新的一页。东渡黄河后,八路军三大主力实现战略展开、发挥优势、积极作战,从侧翼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有力地策应和配合了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增强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同时,为共产党日后在敌后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壮大人民革命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八路军东渡抗日的历史背景、主要经过和重要意义等方面综合考察,东渡精神可概括为:坚守信念,敢于担当,万众一心,一往无前。坚守信念是指尽管红军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改编为八路军,受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节制,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不能丢,独立自主的原则不能丢,我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地位不能丢,我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不能丢,“白皮”“红心”的本色不能丢。敢于担当是指我党在大敌当前、民族危难之际,以民族大义为重,挺身而出,摒弃前嫌,与国民党握手言和,依然挑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万众一心是指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不管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不论是上层人士还是普通百姓,都对八路军东渡作出了积极贡献,形成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磅礴力量。一往无前是指八路军以东渡抗日为标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的支持,艰苦奋斗,所向披靡,不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且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张智发烈士精神激励魏县人民不断奋进

陶俊强

河北省魏县县委副书记

河北省魏县作为革命老区,是陈再道、宋任穷率129师挺进冀南后开辟的抗日根据地,在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中,涌现出大批抗日英雄,张智发就是家喻户晓、有口皆碑的传奇式抗日英雄之一。

张智发是韩城芝川镇范家庄人,1937年加入八路军129师386旅,1938年12月,陈赓率386旅新一团到达冀南。1940年至1945年,张智发先后任漳河县(现属魏县)武装科长、县大队大队长、路南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冀南军区26团团长。在漳河两岸,张智发率军民与日寇、汉奸、顽固派斗争,粉碎了敌人频繁的大规模合围扫荡,挫败了敌人疯狂推进的“囚笼政策”“三光政策”和治安强化运动。他智勇双全,指挥果断,出奇制胜,打了许多漂亮仗;他胆大心细,沉着冷静,熟练运用游击战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他是孤胆英雄,经常一人或带领几名勇士摸到敌人据点,抓俘虏、搞枪支、打炮楼。他的事迹在魏县人民群众中广泛传诵,至今还流传着很多歌谣:“便衣草帽一杆枪,吓得敌人心里慌。要问此人他是谁,抗日英雄黑老张”“北皋、回隆带华营,二教缴枪吴凤桐,牙里集一夜被扫平,老百姓拍手真高兴,黑老张英雄留威名”“跟着老张,作战有胆量,敢扒蛟龙皮,敢揍虎头王”……张智发长期驻扎魏县范骈村,他平易近人,与驻地群众结下深厚感情,他解救群众、爱护战士,留下许多佳话:“说我神我不神,群众之中扎下根,不是群众掩护我,神仙也难保全身。铁的胆,钢的胆,铁胆钢胆不算胆,若问我胆有多大,众人铸我天大的胆”。这首在魏县漳河两岸流传的歌谣是张智发同驻地人民间“生死共患难”鱼水关系的真实写照。

1945年8月25日,为消灭拒不缴枪投降的百余名日军,张智发率26团一营与日军展开白刃战,虽身负重伤,但仍坐在地上指挥战斗。被担架抬下战场后,卫生员魏县籍战士常玉银和5名战士护送他至魏县伤员转运站,后转送到馆陶县附近抢救时不幸牺牲,时年38岁。

张智发牺牲后,魏县南区军民在范骈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众多老百姓痛哭不已。1995年,魏县党史研究室收集整理编印《抗日英雄黑老张传奇》一书,收录张智发井头村下枪、牵着敌人鼻子走、出奇制胜、庙前惩匪、劫法场、巧捉鬼子、前后夹击、拔钉子、盘肠见司令、兵临城下攻心战等60余篇传奇故事。2015年,县委县政府在县烈士陵园为魏县人民心中的英雄张智发烈士树立了塑像,范骈村修了张智发烈士广场雕像,有的村民还把他的照片和雕像供奉堂前。

张智发烈士在魏县战斗经过,见证了他由一名红军战士成长为八路军指挥员、抗日战将的辉煌人生篇章,作为他的第二故乡,魏县人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张智发烈士的精神将永远激励魏县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文字整理:刘宁宁 冯丽颖 王梦妮 马丽

本版摄影:刘宁宁 王梦妮 和小博 吴帆

本期编辑:吴妮洁

传承红色基因 走好新长征路 ——纪念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81 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 嘉宾访谈录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传承红色基因 走好新长征路 ——纪念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81 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环县 传承红色基因 走好新长征路

环县 传承红色基因 走好新长征路

环县,红色,党员干部,教育,基因,主题,攻坚,新长征,驻村,使命,堡垒,群众,党员,初心,历史,干部,红军,贫困村,中培,两委,村党支部书记,长征精神,人民,中药材,人员,农民,动能,合作社,思想,战斗力

2018-01-14 #故事会

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使命走好新长征路

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使命走好新长征路

总书记,江西,习近平,红色,精神,初心,新时代,基因,使命,全省,省委,教育,主题,践行,宣传,党员干部,政治,时代,高质量,革命精神,人民,本报记者,干部,社区,苏区,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党委书记,常务副

2012-11-23 #故事大全

弘扬红色精神 走好新长征路

弘扬红色精神 走好新长征路

红色旅游,汝城,被子,文化节,活动,汝城县,旅游,红色,故事,沙洲,景区,发展,扶贫,湖南,节会,主题,全域,媒体,精神,中国,全国,游客,打造成,持续健康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开幕式,社会,组织,记者

2009-11-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弘扬长征精神 走好新长征路

弘扬长征精神 走好新长征路

记者,长征路,长征精神,践行,主题,红军,红色,长征,长征故事,于都,故事,渡口,赣县,阮啸仙,红色土,新时代,中央红军,信丰,于都县,亲历者,招子,晨报,瑞金,眼力,真情,碉堡,笔力,脚力,脑力,足迹

2015-10-10 #短篇故事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铭记红色路标 走好新的长征路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铭记红色路标 走好新的长征路

长征,红色,路标,长征精神,使命,初心,瑞金,红军,史诗,新中国,老区,力量,故事,理想,长征路,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赣南,主题,全国,人类,人民,兄弟,信念,先烈,民族,理想信念,记者,青壮年,红军长征

2018-12-01 #故事大全

“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初心使命”大医二院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

“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初心使命”大医二院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

医院,初心,使命,红色,长征路,党员,大医二院,长征精神,全体,基因,新时代,红军,习近平,总书记,力量,地点,支队,精神,长征,建设,活动,新中国成立,主题教育活动,入党积极分子,现场气氛,红军长征,任萍,征服了,袁亮,在会

2019-04-18 #经典故事

红色基因永传承

红色基因永传承

福建,苏区,福建省,红军,老区,松毛岭,钟鸣,红军长征,记者,长征路,长征,长征精神,长汀,全省,宁化,城镇,好日子,患者,时代,民生,精神,红色,绿色,贫困户,服务,幸福院,中心,中央苏区,中央红军,义务

2008-10-09 #故事阅读

传承红色基因 走好新时代地勘事业发展的长征路 ——参加全局专职党务干部赴遵义学习

传承红色基因 走好新时代地勘事业发展的长征路 ——参加全局专职党务干部赴遵义学习

娄山关,遵义会议,遵义,红军,教育,红色,毛泽东,地勘,信念,初心,精神,中国革命,中央红军,光芒,先烈,先辈,党员干部,干部,赵福,革命,烈士纪念碑,丰碑,党务,伟人,党性,凤凰山,勇气,围墙,坚定信念,基因

2020-06-1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