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红楼梦》28回唱曲戏闹隐喻的却是大事

时间:2015-09-05

其实这三部分内容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展开的

提示:本文共有 20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28回的回题是《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主要写了三个方面内容字:一是宝黛解开误会,二是因黛玉的药丸引发众人戏闹,三是冯紫英家宴唱曲。其实这三部分内容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展开的。

一、宝黛误会为哪般

28回开头写宝黛葬花相遇,宝玉非常伤感,经过宝玉的解释,黛玉解开了心中的疙瘩,二人重归于好。

那么,黛玉为什么会葬花,为什么安排黛玉吃“闭门羹”?作者又为什么要把这些内容安排在27和28回?其实,作者如此安排就为了和明史史实高度契合,以便影射明朝史实。

我们知道,崇祯皇帝于1627年接9位,1628年改元,没想到竟成了北明的末代皇帝。这就是黛玉为什么要在27回葬花的原因,因为正与崇祯帝登位时间吻合。作者选这个时间点,更多的用意就是为了避开文字狱,比用1644年这个时间要隐蔽得多。

北明灭亡,满清入关占据北京,导致南北对峙局面出现。1644年后,满清强势入驻中原,南明虽以半壁江山与之对抗,然而,毕竟前者是兴起之时,后者为败亡之际,高下立判。

此种形势下,病态弱势的南明与狡猾强悍的满清用黛玉宝钗来比拟,很形象。书中27回写黛玉看见宝钗进入怡红院而自己误吃“闭门羹”,就以为宝玉存心不理自己了,正是作者以相恋中的小儿女情态描摹此时历史事件的手法,《风月宝鉴》也。因为书中,黛玉即是“木石,前盟(明)”也,而宝钗则是满清金人的暗指。

上述内容绝不是笔者臆测,作者接下来通过“药丸”道出了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二、为什么谈论的是黛玉的“药”

因为黛玉就是明朝的象征,宝玉追思的便是黛玉这个“木石前盟(明)”。谈论黛玉的病,说了如此多的药名,就是表明黛玉(明朝)的病已经很重了。本回中,脂批说“[庚辰眉批:写药案是暗度颦卿病势渐加之笔,非泛泛闲文也。丁亥夏。笏叟。]”即是此意。

(一)黛玉为什么是内症

那么,黛玉是什么病呢,怎么治疗呢!书中写道:

宝玉道:“太太不知道,林妹妹是内症,先天生的弱,所以禁不住一点风寒,不过吃两剂煎药就好了,散了风寒,还是吃丸药的好。”

这里的“内症”,便是暗示明朝败亡的真正问题正是自身的腐败,是自己内部的问题。这个不用多说。

(二)宝玉为什么一口气说这么多药

接下来文中写到:

王夫人道:“前儿大夫说了个丸药的名字,我也忘了。”宝玉道:“我知道那些丸药,不过叫他吃什么人参养荣丸。”王夫人道:“不是。”宝玉又道:“八珍益母丸?左归?右归?再不,就是麦味地黄丸。”

这段话,貌似宝玉之口的戏言,实则表明,黛玉(明朝)的“病”已经用了很多“药方”,甚至有点“病急乱投医”了。另外宝玉所说的药名都是有出处的:1.“人参养荣丸”,应该就是“人参养营丸”,出自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君药便是人参,该药具有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2.“八珍益母丸”、“左归”、“右归”,均出自明朝张介宾《景岳全书》;3.“麦味地黄丸”,出自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所举方药都是针对内症的,有强肾补血健肺之功。其实,这就是作者诊断明朝病因后开出的药方。

(三)作者用“丸”想说啥

可是,这段里的药名,老是提到“丸”字,有什么寓意呢。其实这个“丸”字正暗示了治疗黛玉(明朝)内症的方法。

王夫人道:“都不是。我只记得有个‘金刚’两个字的。”宝玉扎手笑道:“从来没听见有个什么‘金刚丸’。若有了‘金刚丸’,自然有‘菩萨散’了!”[甲戌侧批:宝玉因黛玉事完,一心无挂碍...]...。宝钗抿嘴笑道:“想是天王补心丹。”王夫人笑道:“是这个名儿。如今我也糊涂了。”宝玉道:“太太倒不糊涂,都是叫‘金刚’‘菩萨’支使糊涂了。”王夫人道:“扯你娘的臊!...”

王夫人只记得“金刚”二字。“金刚”,是佛的侍从力士,因手执金刚杵得名,与宝玉所说的“菩萨”,均属佛系人物,佛家倡导“自渡者方能渡人”。

同时,王夫人只能记得“金刚”二字,我们也应该记得就在前面的24回就出现了“倪二”“醉金刚”,倪二,“逆贼”,高迎祥后的第二任闯王,“逆二”也。1629年至1644年15年多间就灭亡了明朝,然而他的创业“本钱”—在其死后的余部,却成为南明抗击满清的重要力量,这就是他借给贾芸15两多给贾芸做本钱的影射意义!而这就是作者通过“金刚”引导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找到李纨。

《红楼梦》中谁是最大菩萨呢?就是李纨。兴儿就对尤二姐说过,“我们家这位寡一妇 奶奶,他的诨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而李纨暗指的就是李自成,李纨,丸,脂批说“完也”!正是李自成这位“自渡”的大善人“完”结了明朝,弄散了明朝。这就是宝玉的戏语“金刚丸,菩萨散”的暗指。

李自成灭亡北明,正是27回黛玉葬花的直接原因,随之满清的入驻,正是黛玉怀疑宝玉“移情别恋”的重要导火线,行文到此,一丝不乱!

作者用“丸”来治疗黛玉的病,就是想表明,自身腐败最好的治疗方法只能是“完”结,就像李自成结束明朝一样!“不要枉悲伤!”

所以,28回主要内容就是围绕1644年前后的明清形势来写的,后面的冯紫英家宴唱曲则进一步做实了这个内容。

(未完待续)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红楼梦》28回唱曲戏闹隐喻的却是大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红楼梦蒋玉菡简介 蒋玉菡和贾宝玉的关系

红楼梦蒋玉菡简介 蒋玉菡和贾宝玉的关系

蒋玉菡,贾宝玉,王府,汗巾,冯紫英,袭人,宝玉,贾府,红楼梦,云儿,长史,薛蟠,关系,事情,令郎,小旦,唱曲,小厮,机密,结局,要人,香罗,冯府,贾宝,没必要,女儿,男人,男性,眼线,访察

2008-12-14 #故事阅读

《红楼梦》里林如海对女儿黛玉终身大事为何不及早安排?

《红楼梦》里林如海对女儿黛玉终身大事为何不及早安排?

林如海,黛玉,贾母,贾府,宝黛,宝玉,贾政,林家,年纪,父女,终身大事,贾敏,贾琏,姊妹,实质,教养,薛姨妈,女儿,后人,夫妇,嫁妆,爱情故事,客观存在,绣房,陈设,设想,应该会,木石前盟,中黛玉,从黛玉

2020-06-23 #经典故事

红楼梦故事28贾宝玉蒋玉菡互换汗巾薛宝钗显露红麝串

红楼梦故事28贾宝玉蒋玉菡互换汗巾薛宝钗显露红麝串

宝玉,黛玉,宝钗,汗巾,王夫人,薛蟠,袭人,冯紫英,北静,可成,比黛玉,蒋玉菡,喊住,何必当初,一介,事儿,丸药,丑态,名称,凤姐,另具,唱曲,女儿,放声大哭,席间,扇子,我心,想头,知己,格调

2016-09-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详解哼哼韵:曹雪芹暗讽的高超境界 又飒又爽笑掉牙

详解哼哼韵:曹雪芹暗讽的高超境界 又飒又爽笑掉牙

薛蟠,宝玉,女儿,众人,云儿,苍蝇,宝钗,蚊子,袭人,宴会,冯紫英,夏金桂,曹雪芹,大马猴,乌龟,唱曲,花心,小厮,红楼,曲子,酒令,了情,薛家,好的,红楼梦,东西,作用,人家,人生,作者

2014-07-28 #短篇故事

民间故事:他找亲戚借钱 只有唱曲的借了十两 四年后唱曲的哭了

民间故事:他找亲戚借钱 只有唱曲的借了十两 四年后唱曲的哭了

水益,二胡,大表哥,亲戚,家产,母亲,父亲,银子,丧事,母子,金银首饰,唱曲,打理,舞弊案,茶馆,亲戚们,水家,官府,好歹,姨父,秀才,抄没,我家,朋友,曲子,民间,考场,老婆,管家,突遭变故

2019-05-24 #故事阅读

三国演义为何写的那么经典 居然让大部分人把小说当成了正史

三国演义为何写的那么经典 居然让大部分人把小说当成了正史

小说,三国演义,正史,男主角,古人,司马懿,曹操,诸葛亮,大部分,大军,女友,字数,空城计,经典小说,小故事,吕布,战吕布,来古,玄幻类,红楼梦,红楼,影响力,事情,中非,主力,历史,原因,吓跑,城中,唱曲

2015-02-08 #短篇故事

秦可卿错将一件大事托付王熙凤 其实她真正的知音是三国时的陈宫

秦可卿错将一件大事托付王熙凤 其实她真正的知音是三国时的陈宫

秦可卿,陈宫,曹操,王熙凤,孝道,祖茔,红楼梦,文化,社会,贾府,家族,灭族,老母,三国演义,妻子,子孙,吕布,方孝孺,管理,制度,房舍,时候,时代,汉武帝,田产,要害,计划,资产,这番话,供给

2014-01-19 #经典故事

红楼梦:贾府首席大丫鬟鸳鸯的一生

红楼梦:贾府首席大丫鬟鸳鸯的一生

鸳鸯,贾母,贾琏,宝玉,袭人,姨娘,王熙凤,命运,小老婆,老太太,东西,姐姐,黛玉,家生子,人家,作者,凤姐,哥嫂,外孙女,孙女,态度,抗婚,火坑,终身,终身大事,首席,好姑娘,有几分,孙男弟,孙绍祖

2012-07-2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