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今天中国航天日 听航天人的故事

时间:2015-08-30

中国航空航天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4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 今天是中国航天日,推荐《瞭望》“新时代奋斗者”栏目中对“悟空”工程总师艾长春的报道给大家

▲ 2018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24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幕(《瞭望》记者屈辰摄)

◆艾长春不仅是长年参与卫星研制和建设的组织、管理者,也是中国航天事业辉煌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

◆这是从未在媒体上露过面的“悟空”工程总师艾长春接受的《瞭望》独家专访

◆ 正是有这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人,中国航天才有今天的成绩,向航天人致敬

回首自己的航天情缘,艾长春这样总结:“一个农民家庭的儿子,解放军大学校的学生,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程,参与了众多航天工程的管理,感受了从事航天事业的艰辛与欢乐,伴随航天事业的发展不断成长进步,与众多的人和事结下了不解之缘。”

“悟空”工程总师艾长春

文/《瞭望》周刊记者扈永顺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已在轨运行两年,科学家基于“悟空”的探测数据,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并为揭示暗物质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线索。

在“悟空”众多的研制者中,工程总师艾长春不能不提——他不仅是长年参与卫星研制和建设的组织、管理者,也是中国航天事业辉煌发展六十载的见证者、参与者。

据“悟空”首席科学家常进介绍,“悟空”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发星,包括卫星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发射、测控,以及地面接收和科学应用等六大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以前缺少这方面经验。“艾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利用多年的航天组织和建设经验为‘悟空’工程提供了主要的顶层设计,将各大系统有机组合在一起,确保了工程的成功和科学目标的实现。”

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成功发射并在轨正常运行两周年之时,从未在媒体上露过面的艾长春接受《瞭望》周刊独家专访,讲述自己不为人知的故事。

决策“悟空”该不该出厂、能不能发射

2015年12月,酒泉卫星发射场,高大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搭载着“悟空”矗立在寒冬中。

眉头紧皱的艾长春绕着上冻结冰的湖面已经走了三个多小时——因为卫星进入发射场后的测试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卫星能否按计划发射需要慎重考虑。

最终,在综合各方意见评判后,艾长春拿定主意,同意火箭仍然在12月17日发射。像卫星是否可以发射这种重大决断时刻,艾长春不知碰到了多少次,他的经验是:“查出问题不怕,我们把问题解决在火箭点火以前。查不出问题倒害怕了,要是进靶场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指挥员心里倒会嘀咕了,生怕漏掉哪个环节。”

在“悟空”出厂前,艾长春还曾面临决策卫星能否出厂的难题。

据介绍,“悟空”内含一个硅阵列探测器,包含73728路精密的硅微条探测单元,每路硅微条只有一根头发丝粗细,对装配工艺要求极为严格。“悟空”出厂时,有337路硅微条探测单元失效,占总数的0.46%。虽然技术上要求在2%的标准内就可以出厂,但有专家质疑如果后续还有更多的探测单元失效,就有可能达不到出厂要求。

“有坏道,敢签字吗?决定卫星出不出厂是很大的责任。当时已经快到10月份了,各方都协调好了,发射场的卫星发射任务都是排满的,我们还协调搭上了远洋测量船的观测机会,错过了这次以后就没有了。”艾长春回忆说。

这意味着,从大局讲,“悟空”应该按时发射。但艾长春深知,按照航天工程的惯例,这时需要对探测器进行检查,把问题归零。艾长春决定组织专家讨论,并检查以前的测试数据,因为“没有质量的进度是没有意义的,要在质量可靠的情况下保证进度。”

艾长春记得,首席科学家建议,天上的环境条件要比地上好,失效的单元有可能会恢复。如果停下来彻查硅探测器,就会拖慢工程进度,而且从以前做卫星的经验看,这么大规模的探测器,一个坏道没有是不可能的。

有了这些依据,艾长春决定卫星照常启运,并在文件上签字,承担工程总师责任。卫星发射后,性能正常。

常进对此事印象十分深刻:“现在回忆起这件事,大家还都佩服艾总敢负责任。如果当时彻查硅探测器,不光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卫星的发射也至少要延期4个月。”

2016年3月,“悟空”飞天3个月,中科院组织专家对卫星进行在轨测试总结评审,给出“100分”的评定结果。硅阵列探测器的失效探测单元也降到118个,219个恢复正常,印证了首席科学家的推断。如今,“悟空”在轨运行已满两周年,其所有探测器性能依然是“100分”的状态。

打破卫星备份星的传统

艾长春是老航天人,干了一辈子航天工作。在担纲“悟空”工程总师之前,他已累积了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但他却说“自己没有多少文化”。

这要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开始建设,为培养航天人才专门成立军事技术学校说起。1960年,年满18周岁的艾长春在郑州市回民中学读完高中二年级,因品学兼优被该军事技术学校特招为第一批学员。

1961年,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全国军事学院面临专业调整,大部分学员调整到其他军事学校,而艾长春等十多名同学被领导谈话,要把他们分配到最艰苦的边疆去工作。艾长春对此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这些年轻人满腔热情,一心想着为国家干事,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但令艾长春等人意外的是,学校后来没有安排他们到边疆。于是,年仅19岁的艾长春从一名军事技术学校学员转而成为航天发展顶层机关的一名参谋。

“到了机关也就没机会上学了,又不甘心不学知识,我们四五个人就报了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夜校,白天工作、晚上学习,一直学到1965年,就这样我基本学完了电子技术专业的大学课程。”艾长春回忆,当时住的地方离学校有十多公里,他们下班后便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去上课,晚上十点钟再骑回宿舍,冬天天黑的早,又刮西北风,顶风骑车,到了学校已是满身的汗。

艾长春说,他在机关的学习主要体现在航天工程项目的管理上,包括航天规划、组织、督促检查。“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到1975年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到1980年代发射气象卫星,我多少都参与或了解过”。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艾长春走上领导岗位,主抓了多颗卫星的项目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发射北斗导航卫星的前身双星定位卫星。

据艾长春回忆,这一过程也充满曲折。当时国家要研制通讯、遥感和导航三型卫星,但因经费有限,只能保证两型。而第三型导航卫星需要双星定位,即要一次发射两颗卫星,因此被排在了最后。面对经费不足的困难局面,艾长春组织业务部门研究后向机关领导建议,取消前两型卫星的备份星,把经费省出来研制导航卫星。“卫星要有备份星,这是多年来的习惯做法,我们取消备份星把钱省出来做第三型卫星,是打破传统的做法,不仅领导有顾虑,用户也有意见,当时阻力很大。”

但艾长春的分析是,如果一颗卫星失败,就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排除故障,这时备份星也不敢发射,备份星放置久了很多元器件就会过期无法使用。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将卫星的关键器件备份,无需备份整个卫星,一旦需要上备份星,时间上也不会耽误太多,而省下的经费就可以启动研制第三型卫星了。

在艾长春的促动下,最后三型卫星均成功发射。“现在碰到北斗导航的专家,他们还跟我说,多亏了我当年的方法,要不然可能就没有现在的北斗导航卫星了。”艾长春笑道。

艾长春总是从实践中学习、总结经验、形成新的工作方式。他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主持研究将人造卫星研制程序形成正式文件,成为军队装备改革的配套文件,并获得军事科学特别奖。艾长春做的“天地一体化”工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面对荣誉,艾长春十分谦虚:“机关工作大家做,我只是重要的参与者,不全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有力支持空间科学发展

尽管艾长春长期在航天发展顶层机关工作,对全局掌握较多,也已担任过两颗卫星工程总师,但在2011年接受“悟空”工程总师聘任时,他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科学卫星的研制管理与应用卫星有共同之处,但管理理念上有差别。”

艾长春解释说,例如研制通讯卫星的目标明确,各项指标清晰,有长期应用的稳定连续过程,后面发射的通讯卫星会不断完善。但科学卫星存在机会问题,“悟空”从事的是空间科学研究,其产出就是科学发现,而抢占第一科学发现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国空间科学卫星发展不易,经费非常紧张,如果失败,以后也很难有机会再做第二颗卫星。”

虽然压力巨大,但艾长春认为自己有义务、有责任承担这项工作。因为他肩负着几代航天人的梦想。

艾长春回忆,早在1973年,他就见到了我国近代地球物理勘探先驱者之一、长期从事探空仪器研制工作的秦馨菱先生,在看到老人家身体不好,又在工作条件极差、经费很少的情况下依然潜心研究,艾长春深受感动。

1985年,世界成立空间科学委员会,艾长春应邀担任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但当时国家经济条件差,科学卫星的发展非常艰难,他只能“眼馋”国外空间科学的发展。

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航天管理者参与决策时,艾长春有力支持了空间科学的发展。据《瞭望》周刊记者了解,当时卫星上天后,经常会受空间环境影响造成电子元器件损坏,这就需要有专门设备了解卫星运行环境,帮助卫星排除故障。当气象卫星试点搭载空间环境探测设备成功后,艾长春组织各方进行论证、批准后,给所有卫星研制单位提出要求,“每个卫星上天都要搭载空间环境探测设备”。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工程总体办公室主任吕洁评价道,“艾总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永远是着眼大局,在此前提下尽可能照顾各方面的困难和需要。所以才能够把航天大工程里不同的行业、机构都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不打折扣地达成目标。”

接过“悟空”工程总师的担子后,艾长春把所有载荷研制单位走了一遍,发现诸多短板。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中心之前没有做过超一吨重的卫星,艾长春就创造条件培养队伍,邀请叶培建院士等专家开设工程技术骨干培训班,提高工程师队伍水平。看到中国科技大学第一次参与航天工程,首次采用国际上最长的BGO晶体研制BGO量能器,在试验生产条件和航天工程经验上都有困难,艾长春主动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求援,联系到集团下属的烟台某单位,组织骨干力量集中攻关,连续两年加班加点,最后按期保质完成BGO量能器的研制和生产。

常进记得,当“悟空”发射成功时,他在指挥控制大厅看到热泪盈眶的艾长春,这让常进心生敬意:“年过七旬的老同志,与我们一起摸爬滚打4年多。关键时刻,为我们承担责任,让我们放心工作。”

现今,艾长春又承担起下一颗卫星工程总师的重担,同时还担任了中欧合作研制的SMILE卫星的顾问。

回首自己的航天情缘,艾长春这样总结:“一个农民家庭的儿子,解放军大学校的学生,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程,参与了众多航天工程的管理,感受了从事航天事业的艰辛与欢乐,伴随航天事业的发展不断成长进步,与众多的人和事结下了不解之缘。”

刊于《瞭望》2018年第10期

静读时代,感悟生活

叹茶,瞭望微信晚间副刊

总监制丨王磊

监 制 潘燕

编 辑|唐朵朵

致敬中国航天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今天中国航天日 听航天人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航天日|Vlog《光阴的故事》致敬默默付出的航天人

中国航天日|Vlog《光阴的故事》致敬默默付出的航天人

岗位,李荣斌,李纯,陈昊,黄文,作者,故事,疫情,水滴,岗位上,航天人,周琪,日向,光阴的故事,我愿意,事业,中坚,中国航天,举动,工作者,任务,光阴,国防,大江,大河,客户端,航天,机械,成败,旁白

2009-01-27 #故事会

中国航天日丨听一名普通航天人讲述《光阴的故事》

中国航天日丨听一名普通航天人讲述《光阴的故事》

航天人,航天,工作者,中国,光阴,故事,水滴,岗位上,才让,里平,发现了,光阴的故事,凡得,岗位,中坚,原作者,图片,大江,大河,大海,机械,星光,新闻晨报,星辰,来源,洪流,浪花,镜头,视频,航天事业

2010-08-24 #短篇故事

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扎根山头 矢志航天

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扎根山头 矢志航天

航天,英模,航天人,故事,应急,初心,山头,岗位,能力,通信,滕飞,主题,任务,党旗,实际,文昌,所幸,梦想,气象,航天事业,精神,誓言,活动,航天梦,航天精神,何聪,冯佳,加瓦,姜秋,本图

2018-11-30 #经典故事

中国航天日丨飞天逐梦 传承千年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中国航天日丨飞天逐梦 传承千年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任务,中国,东方红一号,习近平,火星探测,中国航天,火星,航天,精神,回信,天问,科学家,人造地球卫星,航天科技,宇宙,全球,工作者,强国,我国,真理,老一代,建设,综合,两弹一星,火星探测器,航天人,行星探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任帅

2019-07-08 #小故事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航天员,训练,发射场,测试,滑道,通道,飞行任务,发射塔,技术,掩蔽,设施,飞船,人类,体能训练,梯队,区的,聂海胜,技术训练,要进行,中国,体能,健身房,入口,情况,火箭,生命安全,视频,航天,设备,过程

2020-05-09 #故事会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航天员,训练,发射场,测试,滑道,通道,飞行任务,发射塔,技术,掩蔽,设施,飞船,人类,体能训练,梯队,区的,聂海胜,技术训练,要进行,中国,体能,健身房,入口,情况,火箭,生命安全,视频,航天,设备,过程

2009-06-25 #短篇故事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航天员,发射场,测试,训练,滑道,通道,飞行任务,发射塔,技术,掩蔽,设施,飞船,体能训练,梯队,区的,聂海胜,技术训练,要进行,体能,中国,健身房,入口,情况,火箭,生命安全,航天,设备,过程,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执行任务

2020-06-09 #故事大全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航天员,发射场,训练,测试,滑道,通道,飞行任务,发射塔,技术,掩蔽,设施,飞船,体能训练,梯队,区的,聂海胜,技术训练,要进行,体能,中国,健身房,入口,情况,火箭,生命安全,航天,设备,过程,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执行任务

2020-06-09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