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经济学家的有趣的故事

时间:2015-06-25

有故事的经济学家

提示:本文共有 229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6 分钟。

经济学家的有趣的故事 来源:天地人大财金学院版 作者:Moon Troy 要毕业的人想法总是奇怪的,大学四年,在人大所得不多,可以说一事无成,愧对学 校的栽培,bbs 上也基本属于潜水的角色,到了最后一个月,总希望能给大家留下点什么, 偶然想起了北大数学系那位师兄很有名的数学家们的故事, 便尝试也能写一个经济学家的故 事给大家,挖掘一些老掉牙的故事,希望能有人喜欢。我的所知有限,故事也远不如数学家 们的传奇,或许最后是个虎头蛇尾的结局,先做着看看吧。 1 古希腊和古罗马 经济学一词最早来自于色诺芬,但是色诺芬的经济学仅仅指家政学——这一习惯实际 上沿袭了很长时间直到中世纪仍然如此。色诺芬的经济学仍然是苏格拉底的辩证表达方式, 甚至书中的主人公之一就是苏格拉底。 毫无疑问色诺芬是个有戏剧讽刺天赋的人, 在他的书 中苏格拉底和另一个善于家政的虚构人物兴致勃勃地讨论如何管教妻子和发家致富, 而现实 中他的老师却不是在家门口被妻子倒洗脚水还故作镇静的说“我知道雷后必然有雨” ,就是 游手好闲地穿着烂草鞋跟一堆纨绔青年在菜市场讨论什么叫善。 色诺芬的师兄柏拉图显然对家政学没什么兴趣, 贵族立场的他更关心如何控制国家、 如 何引导人民, 这一切在理想国中得到了体现。 很多人说理想国就是共产主义或者法西斯主义 的蓝图,这有失公允,但显然柏拉图有作为第一个拥护集权计划经济理论的学者的可能性。 柏拉图本人也是理性经济人的典型例证: 他很聪明地隐晦表达了自己的统治欲: 国家需要高 贵的人来统治——哲学家最高贵,因而哲学家应当为王——哲学家在柏拉图著作中的定义: 理解并且信奉柏拉图的人=。= 亚里士多德以中庸出名,这一点在他的关于经济学的讨论中也有表现。在论及价格公 平时,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一个很简单的公式:A/C=x*B/D,A 为建筑商,B 为鞋匠,C 和 D 分别为房子和鞋子,但偏偏最核心的 x 的含义他老人家一笔带过,支吾了半天也没说清楚。 这个 x 后来引发了大规模的争论,劳动价值论者深信 x 是两者的平均无差异劳动时间之比, 主观价值论者则认为是物品的效用比。只有亚里士多德带着这个不明不白的秘密进了坟墓, 纵使他想的根本不是这么些概念,至少两方都认为他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而鲜对他有所攻击。 加图是古罗马为数不多的值得一提的人之一,他唯一留下来的著作农业志通篇论述 XX 酒应该如何酿造、某牲口应该何时繁殖,总之这是一本古罗马版的农场使用说明书。加 图喜欢古罗马的农耕文化, 反感希腊化带来的文明形态, 他曾经抓着几个扮演古希腊悲剧的 罗马青年痛打, 这个当时最有权力的元老院成员当时的表现据说象个乡下来的土农民, 或者 更确切的说,乡下来的土农民像他。 22.1 中世纪 中世纪本没有太多好说的,这个时期的学者 99.99%都是教会的牧师和修行僧,他们 关心的问题无外乎 2 个: 高利贷的合法性 (中世纪的高利贷很大意义上指存在利息的货币借 贷,而不是我们今天的含义)和交易公平的定义,这些问题本又是与圣经故事的释义联系起 来的。不过这里要告诉大家关于中世纪学术生活的一些误解: a.中世纪的学术是闭塞的:这点显然是错误的,实际上除开最近 20 年,可以说中世 纪教会领导下的学术研究是最国际化、最不民族主义的时期。要理解它其实也很容易,中世 纪时期教会是凌驾于欧洲各封建领主的大一统的机构, 而中世纪的学术研究者几乎都属于教 会的圈子之内, 就好比全世界的教授现在都受雇于联合国而不隶属于各个国家的大学。 那个 时候,出生在意大利,在诺曼底接受教育,去德国大学任职若干年后调往西班牙的例子比比 皆是,那个年代学术远比我们现在要国际化地多。 b.中世纪的学术受教会束缚很多,迂腐:这中大众的普遍映像要归功于文艺复兴后市 民阶层, 或者说资产阶级学术界的兴起和伴随的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攻击 (这种攻击很难说 是客观公正的) ,教会作为中世纪学术研究的唯一团体,确实在意识形态上存在控制,但这 一控制仅限于要求承认上帝和教皇的权威。 从这点来说, 教会算得上是人类历史中最宽容的 政府之一, 他们不关心你用唯心主义还是机械论去证明上帝的存在, 也不关心你认为圣经中 关于高利贷的话是鼓励它还是禁止它,他们关心的只是十一税和睡前祷告,甚至,很多有教 养的教皇资助、 庇护甚至直接参与了很多研究。 中世纪的研究往往具有那个时代条件下很高 的质量,尽管在充满宗教意味的语言中有那么一些难懂,教士们出于狂热的宗教热情,至少 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严谨的关于高利贷情况的实践调查, 而那个时候以修道院为单位形成了学 术团体,开始了所谓的学派争论,有逻辑的、实证的、还有像弗里德曼那样拿着圣经作精神 宣讲的。 c.中世纪的学者所知甚少:这要看你怎么定义少,在对当前世界学术潮流的把握意义 上来说,他们比我们所知要博大很多,这一点主要来自于学术领域书籍的匮乏,哈佛大学图 书馆藏有的 16 世纪之前跟经济学沾点边的书大概只有 217 册,这一方面是本来研究者少, 另一个原因则是书本身的成本, 据说 15 世纪一本书的价格大约相当于普通人 18 个月的工资, 而对于当时很高等级的教授而言,他一年不吃不喝的薪水也买不到 2 本书,因而,书籍成了 王公贵族和修道院的专属品, 而那个时候要读遍经济学领域的古今著作似乎并不是个耗时间 和精力的差事。 2.2 新教运动 大家都认为新教运动是带着人文主义的自由运动,我来告诉大家一些相反的事情。 路德主持了德国新教改革, 不过他本人是个极度保守的人, 大概感觉就好比清朝遗老 被推选出来主持辛亥革命。他有个很有名的论断:无权反抗,即即使政府是不道义的,人民 也不该反抗。在高利贷问题上,他作为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彻头彻尾的圣经原教旨主义者,面 对借贷需求的增长仍然固守不可借贷的原文, 并且积极促进暴力手段维护这一信仰。 在这一 点上他跟现在的本拉登大叔没太大区别: )虽然是新教领袖,但是客观地说,路德要对后来 很长时间德国的落后和分裂状况负一部分责任。 加尔文新教则显然更吸引人,也更符合大家的心目中新教的形象,加尔文赞同借贷, 认为一般原则下借贷应该同意。 但是加尔文同自由主义简直就是反义词。 加尔文教徒过着比 天主教徒更教条而严厉的生活,他们省吃俭用,勤奋工作,大有社会主义螺丝钉的风范,不 过他们的社会主义是那个天天固定了他们 24 小时生活内容的上帝,或者说上帝的经纪人: 加尔文教规。而加尔文对借贷“原则上的赞同”在一大堆限制条件下变得毫无意义……不过 好事还是有的, 在其的影响下我们前面提到的老好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统治开始退去, 1536 年一个叫彼特.雷芙斯的人在巴黎通过了他的学位论文答辩,题目叫《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一 切都是错的》 ,此人虽显然不会为自己的文章起文雅的题目,让我心里小小怀疑了一下其智 商水平,不过据说他后来成为了那个世纪最伟大的逻辑学家,应该还不太低。 3 货币数量论 今天我们谈论和早期货币数量论相关的几个经济学家的故事, 早期货币数量论是经济 学研究的里程碑之一: 海密斯:这人的名字与经济学联系起来源于 16 世纪时的一部匿名小册子,在这其中 他大概早于格雷欣 200 年提出了那个我们熟知的法则。 这本册子里叙事的主人公身份可以用 18 变来形容:演员、商人、渔夫……以至于以至有人怀疑这本册子出自莎士比亚,不过考 虑当时莎翁仅有 19 岁,这一猜测显然不大可能=。=不过他本人的经历显然没有小册子中的 主人公那样惬意, 海密斯本人曾经是英国国会议员, 但却因为宗教问题被玛丽女王逐出国外, 而神秘的是后来的新教支持者伊丽莎白女王同样没有允许他回国。 不过海密斯并不是最早书面讨论货币数量论的人, 最早的讨论来自于一位伟大人物在 1522 年普鲁士议会咨询会上的发言,并由波兰国王下令整理为书面稿件。这一事件再次表 明了一个奇异的事实: 很多重大的学术贡献往往先来自于外行但却天才的大脑们, 而这些超 人的眼光却往往在很多年后才会被很少的人记起。这位天才的伟大之处还在于,1522 年时 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黄金掠夺所产生的金币大贬值还没有开始, 经济学家们还远未想到关 注这个重要的经济学事实。这个人同时还是医生、物理学家、诗人和哲学家,当然我们现在 大多只知道他是天文学家哥白尼。 金币大贬值发生时, 货币数量论的研究开始被推到经济学家们的日程表上, 勒瓦鲁斯 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原先就读于图卢兹大学并在那里拿到了教职, 后来转去了萨拉曼尼大学。 作为一个西班牙人, 勒瓦鲁斯有着丰富的实证经验, 实际上他所隶属的学派一直致力于收集 这些证据,勒瓦鲁斯代表了这个学派完整叙述了货币数量论的基本架构。 不过史学界似乎仍然普遍认为简.博丁是货币数量论的提出人,这大约来自于他对该 理论更好的总结和表述,以及其 16 世纪最伟大学者的光环。简.博丁同样曾就读图卢兹大学 的经历引发了大量关于他与勒瓦鲁斯交流的猜测,不过实际上当简.博丁同学跨进校门时, 勒瓦鲁斯已经去萨拉曼尼约 25 年了。简.博丁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最才华横溢的人,他除了 在经济学上颇有建树以外,还是某个民法分支的世界权威,据说这个分支专门负责占卜、巫 师和女巫之类的事务=。=简.博丁也是痛苦的,在那个剧烈变革的时代里,他超人的智慧和 思想带来的是不被理解和巨大的孤独感,但是在一篇驳斥人类原始黄金时代优越论的文章 里,他仍然表达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坚信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乐观信仰。 4 重商主义和政治经济学 这一时期是经济学家的平民时代, 伴随纸张的使用, 知识不再是教会人员独享的特权, 经济学作为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得到了几乎整个市民阶级的讨论。工人、商人、农 场主、演员、医生,几乎所有人都具备了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有一句话说得精妙: “每个 人都是他自己的经济学家。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政治经济学”这个词并不是出自某个大 家的手笔, 而是来自于一个武器制造商撰写的无聊的小册子之中。 这一时代的商业气息也决 定了商人以及和商人密切相关的官僚, 而不是道德学家和劳苦大众, 成为这个年代经济学家 的核心力量。 他们受过人文主义训练和良好的拉丁文教育, 也显然更有时间和精力来考虑经 济问题。不过这一时期的经济学显然是实际而政策导向的,它们没有系统性,也往往来自于 少数经验而非一般事实和统计研究,或者说,它们有着先天的逻辑缺陷。 这一时期又是民族国家形成和扩张的时代, 整个 17 世纪英国似乎只有 1 年没有战争, 这一背景下的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们具有浓厚的国家民族性,他们热诚地讨论国家富强之道, 对于邻国的超越夜不能寐。在互相敌对的情绪下,一国之所得往往确定为一国之所失,重商 主义的思想悄然蔓延开来。 托马斯.孟:作为重商主义的晚期最主要代表,托马斯.孟被誉为“重商主义的圣经” 。 其观点大体坚持了重商主义的基本论调: 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零和博弈, 一方的损失必为另 一方的所得。 而没有考虑到经济生产的增长和比较优势原理 (这个都考虑了就没有斯密李嘉 图的了……) ,但是其并不如早期重商主义将货币等价于财富,我认为托马斯.孟更多将货币 当作了计量财富或者说价值的一种手段, 但对于财富本身的使用实际很模糊, 有时指货币量, 有时指某种实物所具有的价值。 他不仅如一般经济学思想史所说倡导货币可以流出本国 (这 与很多重商主义者意见相左)以获取更大利益,还反驳了很多其他重商主义者所谓的“货币 增加”政策:扶植汇兑商、制定不公正的汇兑价格、货币流动的诸多限制等等。最后的结论 里具有了均衡的思想萌芽:无论采用什么手段,入超则币值上升反之亦然。这其实再推理就 应与其核心理念: 国家财富来自于出口货物价值与进口货物价值净差相悖了, 不知为何他没 有再详述。不能不说托马斯.孟是个富于才华的人,他在分析时缺乏工具,但是总能通过简 单的逻辑推理一语中的(虽然有时难免会有局限) ,看起来非常明快。孟的国家民族性表现 在对尼德兰(即荷兰)这个当时英国反西班牙最重要的盟友充满了恶毒攻击(不就是人家和 你抢北海的鱼……) ,不光自己攻击,还不忘假借意大利人之口鞭一下尸,末了再连同敬畏 荷兰的英国人顺带辱骂一通。 这一论点显然是充满了利益需要的主张环节而不是什么讨论贸 易实质了。 戴维南特: 他的精彩之处在于针对关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活动和禁止印度棉织品和丝 织品的法案问题, 在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中和孟有相似之处, 他们都把对印度商品的消费看作 是不会消失的消费倾向, 英国丧失其主导则非但不会让印度商品消失, 反而会将贸易权交给 别人(戴维南特中的荷兰和孟中的土耳其) ,从而丧失了其中利益,换句话说,全欧洲对印 度的贸易逆差是存在的, 英国人做印度贸易时可以从欧洲他国对印度商品的逆差中赚得一份 钱(中间商的收益) ,这是有典型重商主义背景下极为理智缜密的逻辑分析,或者说,很有 寡头博弈的味道,这也是和重商主义国家民族主义的倾向所相一致的。时至今日,孟和戴维 南特的辩护方式还经常见于人们口中, 而经济学家们尽管更偏好自由主义经济学全球资源配 置的说法, 但在很多问题上他们同样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这一方式来进行辩护, 一个最显然的 例子就是中国的纺织品出口, 美国的自由派经济学家们最有力的证明不是相对比较优势, 而 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中国不生产这些廉价纺织品,越南老挝赞比亚也会生产。制裁中国显 然不是聪明的办法。 孟是个宽容的开明重商主义者,大家喜欢穿印度货是个自由的选择,没有问题,孟只 关心其后的贸易结果及其解决办法。 戴维南特是个严酷的半自由主义者, 大家喜欢印度商品 是因为他们喜欢奢华, 他骨子里一定对此很鄙夷。 而且对于劳工问题上他对于下等人不被作 为劳力腹诽颇多, 而关于议会的若干嘲讽更让我有理由认为他某种意义上会倾向于中央集权 和对个人偏好的干涉。 这两个人是个奇怪的组合, 重商主义者在这里看起来比我们的自由主 义者更开明更支持自由贸易, 有时候学术观点是个混合体, 自由贸易和集权主义者可以在同 一个人身上融合得很自然。 范德林特:一看名字就知道是荷兰人,不过其移民到了英国,因而算是英国经济学 家(更确切的说,英国喜欢写小册子的商人)他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其讨论货币数量论的小册 子中, 由于作者的观点在于人口需要增长才能保持低价, 所以他花了很大的篇幅论证贸易状 况和人口,以及人口相关的家庭、婚姻等因素的关系,这似乎大大超前于贝克尔的家庭经济 学~经济学帝国主义在这里找到了鼻祖。 5 短命的数量方法潮流(上) 在 17 世纪,出于让讨论更加客观的需要,出现了对专门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数理 方法潮流,配第、戴维南特、金和伯努利是其中的代表。但是在当时数学方法远远不足以处 理数据和进行统计研究的情况下, 这一潮流注定了其短命的命运, 他们的遗志在 300 多年后 先是被效用论者, 更直接地被计量经济学家所继承, 使得数量研究方法成为了经济学讨论中 的标准范式之一。 配第:配第的一生经历和他的贡献都极富传奇色彩。他于 1623 年出生于英国一个穷 裁缝的家中,配第是个自学成才的典型范例,他 12 岁时便精通拉丁文,同时和很多穷苦孩 子一样喜欢手工制作小物件。14 岁时配第到了客船上担当服务员,却因为断了腿而被水手 们遗弃在法国海岸, 在那里他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拉丁文获得了卡昂大学的入学接收, 并靠拉 丁语教师和代人订做珠宝首饰过活。在这里配第完成了他传奇的财富积累的第一步:从 14 岁上船时的 1 先令到 20 岁时的 70 镑,考虑到其间的遭遇,这不能不叫人惊叹。此时英国陷 入保王党和议会党人的内战之中,配第毕业后前往尼德兰(今荷兰)研究医学,随后去了巴 黎跟随霍布斯, 不过他与霍布斯举世闻名的政治学无关, 实际上他是霍布斯的解剖学试验助 手。和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在欧洲的文明中心巴黎配第接触了广泛意义上的学者,包括 数学家和统计学家。配第后来回到了伦敦,取得了某种用于复写的机器的发明专利,并开始 为当地的学者圈所接受。一年后,由于保王党人在大学系统内被大规模清洗,配第得到了去 牛津的机会, 他出任了布拉斯诺斯学院的董事和副总裁, 还是牛津医学博士和解剖学教授— —正是这里他做了一件极少经济学家做过的事: 救活了一位自杀的女士。 同时配第还是伦敦 格里沙学院的音乐教授,那个时代的音乐比现在指向更宽泛的文化概念。 一切似乎很传奇,但是远远没有结束,1651 年配第决定结束自己的学术生涯,在英 国进攻爱尔兰的军队中任外科医生, 不过那个年代似乎医生有很多兼职, 配第就是掌管测量 爱尔兰土地的负责人之一,这一工作大大丰富了他收集数据的经验。同时这也是件肥差,酬 劳高, 且配第利用这个机会低价购买了不少士兵分得的土地, 这其中多半有不少灰色的东西, 因为配第为此去法院喝过很多次茶。1659 年配第返回伦敦,做过几个月议会议员,然后开 始了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研究。配第是幸运的,查理二世很赏识他,并没有追究他与克伦威尔 家族过密交往的前科,1661 年配第得到了爵士,并于 1667 年娶了一位漂亮年青的寡妇—— 当年一起测量土地的同事的女儿, 不过这位同事上将没有配第的运气, 他作为议会党人死在 了狱中。 配第后来被派往都柏林任海事法官, 这样他可以不至于在自己爱尔兰的产业和伦敦 的事务之间来回奔波。 这里配第认识了后来的詹姆斯二世, 后者时任都柏林海事法院的首脑。 两者显然有着非同寻常的私人友谊, 配第曾直接举荐过詹姆斯二世接任帝位, 尽管没有被同 意,但是当时的皇帝查理二世似乎对此很高兴。而 1688 年,也就是配第死后仅一年,詹姆 斯二世被光荣革命所推翻, 在他逃亡法国之前所做的最后一系列事情之一就是将配第的遗孀 封为终身贵族。配第的传奇还并没有结束,他的曾孙是谢尔维斯伯爵,此人曾任乔治三世的 国务秘书,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持怀柔政策。也正是他作为大英帝国的首相于 1783 年签署了 承认美国独立的巴黎条约。 作为那个年代最出色的大脑之一,配第的贡献也可说是眼花缭乱,除开经济学以外, 配第是杰出的小巧器械的发明家,他曾经改进了一种双龙骨船,并被大量使用,他研制了家 用水暖器,并有可能是抽水马桶的发明人。 配第的经济学贡献首先是数量方法意义上的, 但是那个年代的数量方法显然并不具有 科学性。配第的国民经济算术,更类似于中国统计局所做的工作,通过严重残缺的数据估算 新数据。这当然很带来可信度的问题,例如通过 30%的出口增长来估计人口 30%的增长, 或者用死亡人数乘以 30 计算所谓的总人口……这些很大程度上的主观估计在当时数据缺乏 的情况下具有意义, 但是并不可靠, 据说戴维南特就曾批评配第说他 “说着自己也不信的话” 。 在统计方法上, 在那个远没有概率论的时代, 配第所用的唯一的统计方法不过是平均数而已, 那个年代配第所关心的是数据的测度,而不是分析和预测。 配第的聪明更多的来自于他独立的思考, 针对那个年代普遍流行的国家贸易顺差则富 裕的观点配第给予了抨击,他的反对很实际:爱尔兰维持了大约 100 多年的顺差,却从来都 是一个贫穷的国家。 配第似乎还是第一个书面支持征收消费税而不是所得税的人, 尽管这一 税收制度在尼德兰早已施行。 配第影响力最持久的贡献还是来自于经济学术语, “周期” 、 “充分就业”这些基本术 语都是他最先提出,而最著名的莫过于“ceteris paribus” ,这一段优美的拉丁文意思是: “其 他一切条件不变” 。这是每个经济学家和经济学论文所必有的话语。 今天讲讲数量潮流中的其他几个人,不过他们远没有配第的经历那么传奇了~ 6 短命的数量方法潮流 格伯特:准确的说他是一个有钱的布商,曾经在配第回英国的初期给予了后者大力的扶持, 据说配第的音乐教授职位就是他私下活动的结果。 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由于宗教原 因和伦敦大火的损失,他的后半生不得不靠配第的扶助。 格伯特不算个经济学家, 我们这里提到他主要是引文他在考察英国人口问题时发现了 一种均值的规律性,这其实就是大数定律,但是似乎他本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一个不 懂大数定律的人应用大数定律作了很好的研究,这样的事情基本仅此一例。 弗利特伍德: 此人的贡献在于利用数据系统地考察了物价的时间变化, 不过他这么做的理由 并不是出于学术爱好,而是希望废除一项对于教授的,或者说对于他自己的法令:这一 250 年前的法令规定教授不得出任薪水高于 5 镑的兼职, 而在 250 年中 5 镑的价值早已发生了天 翻地覆的变化。 戴维南特: 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过他, 这里说说他的其他趣事。 戴维南特的老爸是个著名诗人、 剧作家和剧院老板, 戴维南特本人显然继承了其父的天赋, 他 19 岁时就写作了第一部戏剧, 而他干了一辈子的正式工作则是戏剧检察官。 金: 这个人的天才工作是戴维南特介绍给世人的, 他的贡献在于用数据分析了小麦产量和价 格之间的关系,由于他采用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因而实际上给出了小麦的价格弹性公式,后 来的马歇尔、希克斯等人的供求关系分析都是建立在金的工作的基础之上。 伯努利:伯努利首先是一个家族名称,对于它我最好先引数学家的故事中的介绍,没有见过 写得比它更好的了: 这是一个生产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部落, 有着十几位优秀的科学家都拥有这个令人骄 傲的姓氏。 John Bernoulli(约翰?伯努利)在 1696 年把最速降线问题在一个叫做《教师学报》的 杂志上面提出,公开挑战主要是针对他的哥哥 Jacobi Bernoulli(加可比?伯努利) ,这两个人 在学术上一直相互不忿,据说当年 John 求悬链线的方程,熬了一夜就搞定了,Jacobi(加可 比?伯努利) 做了一年还认为悬链线应该是抛物线, 实在是很没面子。 那个杂志好像是 Leibniz (莱布尼兹)搞得,很牛,欧洲的牛人们都来做这个东西。到最后,John 收到了 5 份答案, 有他自己的, Leibniz 的, 还有一个 L.Hospital (洛比塔) 侯爵的 (我们比较喜欢的那个 L.Hospital 法则好像是他雇人做的,是个有钱人) ,然后是他哥哥 Jacobi 的,最后一份是盖着英国邮戳 的,必然是 Newton(牛顿)的,John 自己说“我从它的利爪上认出了这头狮子。 ”据说当 年 Newton 从造币厂回去,看到了 Bernoulli 的题,感觉浑身不爽,熬夜到凌晨 4 点,就搞定 了。这么多解答当中,John 的应该是最漂亮的,类比了 Fermat(费马)原理,用光学一下 做了出来。但是从影响来说,Jacobi 的做法真正体现了变分思想。 Bernoulli 一家在欧洲享有盛誉,有一个传说,讲的是 Daniel Bernoulli(丹尼尔?伯努 利) (他是 John Bernoulli 的儿子)有一次正在做穿过欧洲的旅行,他与一个陌生人聊天,他 很谦虚的自我介绍: “我是 Daniel Bernoulli。 "那个人当时就怒了, 说: “我是还是 Issac Newton (牛顿)呢。 ”Daniel 从此之后在很多的场合深情的回忆起这一次经历,把它当作自己曾经 听过的最衷心的赞扬。 伯努利家族跟经济学沾边来自于圣彼得堡悖论, 这是由 Nicholas Bernoulli 提出来的, 并由他的侄子也就是上文所说的 Daniel Bernoulli 所解决。这一悖论的重要性在于:1这个 问题本身第一次讨论了不确定情况下的选择问题; 2Daniel Bernoulli 的解法实际上提出了一 个基本的效用函数,并预示了效用递减;3这一效用函数形式就是期望效用论的原形。 但是很奇怪的是, 这一伟大的发现出现后并未引起革命性的变革, 甚至根本不为经济 学家们所知,而是在经历了漫长的斯密、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时代后,才被效用论者重新提 起。经济学这一伟大的智慧闪光,在大约200年后才得以继续发展。这一问题的一个蹩脚 的解释来自于数学和拉丁文: Daniel Bernoulli 的解答是用拉丁文所写得数学论文。尔后的2 00年中,经济学家先是懂拉丁文但并不懂数学,尔后当他们懂数学时却早已不懂拉丁文。 7 自由主义的萌芽 在重商主义的大潮之中, 同样存在着自由主义的萌芽, 前面的戴维南特和配第已经有所 表现, 而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洛克与诺斯。 洛克的经济学与他的政治学成就相比只是一种延 伸,而诺斯则长期不为人知。他们的意义与其说是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不如说是对英国那 个纷乱时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初始表现。 洛克: 洛克限制政府公权力的思想妇孺皆知, 他与经济学挂钩却多少是因为公权力的缘 故。 洛克的保护人兼亲密朋友沙夫兹伯利侯爵担任了财政大臣, 因而洛克自然需要帮助他的 保护人好好讨论一下经济问题。 洛克的朋友们在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后势力达到了顶峰, 他 们给了洛克一个舒适的闲职: “国王陛下为促进贸易并视察和改良美洲和其他地方种植园的 专员” ,这是个看上去就知道舒适享受的肥差,洛克也免费体验了殖民地头子的疯狂奢华。 不过洛克朋友的好运就此截止, 他的保护人沙夫兹伯利侯爵最后被迫流亡荷兰, 这还与我们 下面提到的诺斯爵士有关。 作为一个同时具备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伟大人物, 洛克的经济 学和他的哲学一样从来就不是统一的, 在他的经济学中你可以同时看到劳动价值论和供求理 论,这两者却同时不那么矛盾地重合在了一起。 达德利.诺斯:诺斯爵士并不是典型的经济学家路线,他出身在一个显赫的家族之中, 但是 12 岁时就因为厌恶读书而去从商。19 岁时家里给他了一笔巨款,同时将他送去了土耳 其,20 年后他功成名就,作为富商返回伦敦,开始投入选举和写作之中。诺斯的著作在生 前似乎并不为人所知,但是却得到了他的弟弟的赏识,后者坚持撰写了一本他的传记。而这 本传记出现将近 80 年后,1818 年詹姆斯.穆勒偶然间读到了它,并着手寻找诺斯的著作,4 年后, 诺斯的原作得以重见天日。 诺斯的著作被遗忘是很正常的, 他所表述的内容过于超前, 以至于当时的人们没法理解其中奥妙。 他的经济学有着某种机械论的元素, 事物的讨论被抽 象了, 形成了很多我们今天叫做经济学模型的东西, 他将贸易定义为交换的手段而不是当时 的财富来源。在讨论国际贸易时他干脆将其与国内贸易一起讨论,这在当时属于无稽之谈。 诺斯的这些全新的因素得益于他读书甚少,他没有受过完整的系统教育,或者说,他没有像 我们一样花 10 几年去接受经济学家学术圈迂腐的毒害,而没有偏见和灌输的大脑往往可以 迸发出新颖的火花。 诺斯和洛克的观点在很多地方都有惊人的相似, 以至于我们很难去区分谁最先表述, 或者谁 是否受过谁的影响。 那个世纪里手稿通常在正式发行前的若干年就已流行开来, 而诺斯和洛 克因为政治的原因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那个年代的事情往往带着一些不可思议, 诺斯 显然是一位自由主义者, 但是他却接受托利党人的委托竞选伦敦的地区长官成功, 并在当选 后积极迫害辉格党人以此来策动后者的谋反, 这其中包括沙夫兹伯利侯爵。 当陪审团认为后 者没有构成叛国罪时他甚至动用权力裁减了陪审团成员。最后沙夫兹伯利侯爵被迫流亡荷 兰,而诺斯因此得到了爵士头衔。 诺斯的后代与配第的后代很有趣的发生了联系:他的后代诺斯是 1774 年的首相,当时 议会通过了引发北美独立战争的《无可忍受法案》 。 8 重农主义的前奏 最先与重商主义产生冲突的新思潮来自于重农主义, 而要了解重农主义的思想, 必须要 熟悉一下重农主义诞生之前的法国经济学家的思想, 他们既有重商主义者, 也有重农思想的 萌芽,在欧洲大陆,与英国的商人经济学家和纯学术的经济学家对应,法国和德国的专制集 权制度决定了经济学家更注重政策层面,或者说,他们更多地本身就是经济事务的官僚。这 一反映甚至体现在我们将要提到的约翰.劳和坎蒂隆身上,尽管他们分别是苏格兰人和爱尔 兰人,然而他们的思想基因决定了其思想在法国而不是不列颠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 柯尔贝尔:柯尔贝尔是典型的重商主义者,作为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和宰相,他所奉行 的严格金银政策和柯尔贝尔制度——一项旨在严格控制法国出口品质量的著名制度成为几 乎所有经济史中重商主义的经典案例。 柯尔贝尔制度的详细是可怕的, 它甚至规定了地毯每 边的针数和所采用的技巧。 这些重商主义政策提高了法国工商业的发展, 但显然牺牲了法国 农业的利益: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法国的粮食因为重商主义对国家战略物资的管制而无法出 口,从而低价供应国内的城市居民和工商业者,这实际上是变相的农业补贴工商业。可以说 柯尔贝尔的政策在路易十四连年战争挥霍的背景下成为了重农主义先驱者们最好的靶子, 而 路易十四的财政问题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重农主义的兴起, 当然这与柯尔贝尔无关。 柯尔贝尔 的另一件重大事件是他曾尝试推行消费税、 废除不公平的人头税, 因为后者总是容易被贵族 所逃避而导致普通阶层的税负加重。 他的朋友, 法国著名的工程师沃邦元帅起草了一份甚至 带有累进税制的消费税草案并将它呈送给路易十四, 不过路易十四对此十分愤怒, 他命人当 面焚毁了这本书,而沃邦元帅则名誉扫地,在焚书的当天羞辱地死在了家中。消费税的事情 从此无人敢提, 最后人头税的重负如柯尔贝尔生前所担心的那样制造了麻烦, 一个叫做法国 大革命的怪物在沃邦元帅的墓地旁诞生了。 布阿吉尔贝尔:和简.博丁齐名的人物,作为柯尔贝尔靶心的射手,布阿吉尔贝尔极力主 张农业的权力,他揭示了最初的重农主义萌芽:肯定了农业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极力 推进农产品的自由贸易, 当然和重商主义者相同, 这是在自由贸易有利于他的观点时——因 为自由贸易将提高法国的农产品价格。布阿吉尔贝尔在粮食价格与出口量上有着精彩的分 析,很有边际价格的味道。 约翰.劳:又一个可怜的财政部长。约翰.劳原来是英格兰的财政厅长,后被任命为法国 财政部长以挽救路易十四留下的财政危机。 劳最出名的事情是密西西比河公司的股票, 这一 巨大的投机泡沫破裂后自然使得其发起人身败名裂。 不过劳作为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少新颖的 观点:他是首先提出银行可以创造货币的人,也是首先意识到信用作用的人。他引入了“流 通”这一生物学词汇。价值论方面他利用供求关系讨论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问题, 而这一问题以前鲜有人涉猎,我们所熟知的水和钻石的问题就是他所提出的。 坎蒂隆: 一个来自于爱尔兰的巴黎银行家, 这个人对于重农主义的贡献在于提出财富来 源于土地, 而劳动是获取他们的方式, 这一句很有亚里士多德意味的语言成为重农思想的萌 芽。 同时他另一很重要的贡献是注意到了价格水平的不均匀扩散: 即物价水平变化在各种不 同商品之间反映的程度和速度不同, 这一论题的继承者则是凯恩斯。 坎蒂隆是一个低调富商 的典型,没有人知道他出生年月,也没有人知道他的财富究竟有多少。他的著作和很多其他 同时代有着天才贡献的著作一样不被人注意,最后是 1881 年时杰文斯的大力赞赏才使人们 意识到它的价值。坎蒂隆解雇了他的厨师,而后者因为薪水问题或失业的愤怒而谋害了他。 9 重农学派 重农学派作为经济学思想史的重要一笔,却出奇地短命:它的产生、发展和辉煌仅有 10 余年的时间。重农的思想中拥有太多的过时的观点以至于它在历史的大潮中被迅速冲刷, 但是它也蕴含了太多的新颖的元素并对经济学的未来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重农学派就 想经济学历史的夜空中一道绚烂的礼花,永远为人所津津乐道。 魁奈:严格意义上说,重农学派远不如以后出现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学 派那样有出任教职的人物在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树立的牢固的基础。 重农主义之所以能成为 一个学派, 与它的核心人物魁奈的个人精神魅力和其相关的巨大权势支持密切相关, 而这本 身也决定了重农主义作为一个学派的短命。 魁奈一辈子从事医学, 他是个优秀的内科医生并 且在医学、生物学和物理学上颇有建树。据说他曾经做过血液的循环实验,不过我真的忘记 是否是他本人所作。 魁奈后来被介绍成为蓬巴多尔夫人的私人医生, 并深得后者的信任和友 谊。蓬巴多尔夫人不是一个简单女人,因为她是路易十四热恋的情妇,也可以说是当时巴黎 最有权势的女人。 魁奈很快进入了凡尔赛宫并出任了路易十四本人的私人医生。 那个时代的 法国是文明的中心,路易十四周围聚集了一批文化名人和科学家、哲学家,魁奈很快融入其 中并所得颇多。 路易十四的财政问题刺激了魁奈, 抱着不仅关爱陛下身体安康也要为其排忧 解难的热诚,魁奈提出了他的重农学派观点,而此时他已 60 多岁了。魁奈的重农思想最重 要的贡献是其对于经济系统循环流动的表述以及著名的分析表。 前者第一次从生产产出的循 环流动中表述了经济系统的运动方式, 而后者则是数量化讨论宏观经济学产出、 分配的第一 例, 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就有的它的影子, 而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分析处处弥漫 着它的气味。分析表实际有好几版,北大翻译的一本魁奈的著作里似乎有各版的照片,看起 来很零乱的样子。 魁奈很牛的地方在于他做了一些重农主义的东西以后觉得没什么意思, 又 跑去研究数学了=。=!总的说来,经济学对于魁奈来说是他若干在凡尔赛宫无聊创作的一 部分,虽然很多追随者将此作为毕生的事业孜孜不倦。 杜尔阁:曾任财政大臣(又一个财政大臣……) ,被很多人认为是最被低估和忽视的经 济学家。重农主义的观点在杜尔阁这里得到了最清晰的表述,杜尔阁遵循自然秩序,这也是 重农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 它们倡导一种笛卡尔式的理性主义色彩, 自然的一起都是精准的 机器,人们的行为却往往打扰其运转,这是典型的大陆哲学色彩的世界观。杜尔阁奇怪的地 方还在于他虽然被认为是重农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自身却与重农学派刻意保持着某种距 离,并且与休谟等人保持着密切联系。休谟就曾在书信中说: “但愿杜尔阁,我们亲爱的朋 友,远离那帮重农的愚笨之徒。 ”杜尔阁的价值观是主观价值论的,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收 益递减理论,并洞察到了各行各业利润率的收敛趋势,同时他将“均衡”这里物理学概念引 入了经济学,并延续至今。利息,在他那里第一次明确被作为“衡量资本丰裕还是稀缺的温 度计” 。杜尔阁写过一本很有名的《论财富的形成与分配的考察》 ,这本书是为了赠送给两位 即将回国的中国清政府的留学生而写。 那个时代的法国文化界对遥远的东方专制制度下的繁 荣有着出奇的好感,杜尔阁也不例外,他跟中华文化的追随者伏尔泰交往甚密,也对孔子颇 有研究。甚至这与当时在法国巴黎访问的斯密扯上了关系:1766 年亚当?斯密到巴黎访问了 著名的重农主义学派创始人杜尔阁和魁奈, 在这一访问期间正值杜尔阁接待刚才我们提到的 两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高丽殊与杨德旺。 因而有人甚至说斯密的国富论和看不见的手的思想 有司马迁的影响在其中,当然这点似乎很牵强,杜尔阁本身就是自由主义的代表,或者说照 熊彼特的观点说,亚当斯密就是把大家的观点作了很好的总述,当然这是后话。杜尔阁的这 本《论财富的形成与分配的考察》还有个很有趣的插曲,杜尔阁把这本书交由自己的好友出 版,可是该出版商好心办错事,将原文作了大量的改动似乎使得很多文意发生了变化,以后 便是诸多的寻找原作的艰苦努力, 这个部分商务印书馆的译作里译者在序言中有过很详细的 描述, 我也忘了出错的是否只是英文版, 以及最后究竟完全弥补了这位好心而自负的朋友的 过失没有。 10 特别的非主流人物 最近几日手头有点有意思的工作,再加上个人一向有懒惰倾向~忘了更新,向大家道歉 今天我们讲述 3 个特别的非主流人物:加里安尼、休谟和斯图亚特 加里安尼:当时任意大利驻巴黎的外交使节,似乎是个很聪明且具有风度的外交家。加 里安尼是典型的才华横溢的人物,他 22 岁时就已是一本很出色的《货币论》的作者。加里 安尼最出色的贡献是他对主观价值论的发展, 这里他详细推倒了从使用价值到交换价值的过 程,并且特别强调了人的效用的主观性和相对性,连同后面的孔多塞,和前面的杜尔阁、约 翰.劳,我们提到了 4 个主观效用价值论的先驱者,但是他们的成果并没有被发扬光大。斯 密和李嘉图仍然是劳动价值论的虔诚拥护者, 而边际革命则是 100 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这里 很奇怪的是,斯密在法国旅行求教时,加里安尼和杜尔阁都曾经跟他有过密切交往,但却对 他的劳动价值论没有什么影响。当时的巴黎的确是精英荟萃之地。按照熊彼特的看法,那个 时代加里安尼、 斯密和杜尔阁谁写出国富论都是好不令人惊讶的。 这里斯密的教职身份起到 了决定性的作用。 杜尔阁曾经有过宏大巨著的设想, 但是财政大臣的繁重事务让这一想法无 疑毫无现实性; 而加里安尼外交官的职业工作和繁多的官方文书显然也很沉重, 更关键的是 作为外交官,在时尚之都巴黎的生活中舞会、美食、嘉酿和床上的交际花似乎比国富论更有 感召力。 休谟:休谟的大名更多地与他的经验主义和认识论批判联系在一起,100 只白天鹅和第 101 只黑天鹅的悖论是人类认识论永远无法回答的课题。不过休谟对经济学的影响不为人们 所熟悉,他实际提出了经济产业的转移问题,这一理论在 80 年代的亚洲四小龙、现在的中 国、越南、印度都有了应验。休谟对于经济学最大的影响来自于他对人文科学的影响:是休 谟, 因为他与以往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有的自然科学背景所截然不同的人文背景, 以及英国的 经验主义哲学传统,提出了人的本性的核心地位而不是重农主义那样的世界秩序的自然理 性。 可以说是休谟为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提供了人本的背景。 休谟另一个方法论上的贡献 是第一次严格区分了“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这两个概念。 斯图亚特:这虽然是个苏格兰人,但是因为宗教问题其大半辈子是在欧洲大陆度过的。 斯图亚特虽然熟读了休谟的作品, 但是他却代表了另外的经济学方向: 他的经济学是法学意 味的,他的世界观是国家主义的:世界是个很走错时的钟表,国家需要给与他不停的修正。 斯图亚特继承了欧洲大陆经济学中官房长官经济学的特质,着重讨论经济政策和经济控制, 这一道路也导致了他和英国经济学的分道扬镳:尽管李嘉图和马尔萨斯都曾赞许过他的作 品,斯密却始终未提到他,而约翰.穆勒对他也是漫不经心。相反,后来的德国历史学派对 他赞赏有加。 11 欢迎光临古典经济学时代(1)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 这是一句万能的话……不过用它来形容古典经济学时代再好不过了,从亚当斯密开 始,经济学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整个古典时代是最好的时代,这里充满了富裕思想 的大脑,也开启了经济学市场至上的经典思想,这一思想本身至今仍然屹立不倒。这一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 劳动价值论与市场需求供给理论的矛盾冲突越发明显, 最终导致了非自由 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边际革命的各自兴起。两大流派的决裂衍射出不同的经济学发展方向。 不管怎么说, 英国的经济学家们创立了这个伟大而不朽的时代, 他们的思想在未来的几个世 纪里一直有如巨大的影子投射在每个经济学家的潜意识里。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被广泛当作古往今来的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和休谟以及同时 代的其它优秀分子共同见证了苏格兰学术圈在那个时代的繁荣, 他们仅仅是其中的若干名字 之一:斯密的一位好友在格拉斯哥大学旁边开了一个车间,鼓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这个人 叫瓦特;而斯密去世时的遗嘱执行人是约瑟夫.布莱克和詹姆斯.霍顿,两人都是格拉斯哥大 学当时的教授,据说前者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而后者则是地质学的鼻祖…… 斯密的生平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早年在苏格兰接受教育,后来受教会的“委托培 养”前往牛津读书,不过那个时候牛津剑桥处于低谷期,貌似比现在的中国大学好不到哪里 去:学术腐败、学生不学无术,据说斯密曾经给贵族学院提鞋,当然这个事情不知道真假。 斯密本人的收获绝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阅读。 而后斯密返回格拉斯哥大学任教, 先是主讲逻 辑学,并发表了《道德情操论》 ,注意,这是斯密本人最重要的著作,比《国富论》更好。 此书的成功奠定了斯密的地位, 他得到了那个时代所有学者梦寐以求的工作: 担任贵族的家 庭教师, 而对方巴克勒公爵对其倍加赏识, 给予了他优厚的酬劳并在后来为斯密找到了海关 专员这样的肥差。 担任家庭教师不仅有丰厚的薪水和足够的闲暇进行创作, 更重要的是有机 会游历欧洲,斯密在法国的经历就是拜此所赐。斯密与重农学派的渊源一直为后人感兴趣, 实际上如果不是魁奈早死 2 年, 国富论一定会献给这个法国御医, 有意思的是图卢兹再次与 经济学扯上了联系: 斯密的国富论在那里开始撰写。 有人认为斯密从重农学派那里学到了不 少。不过正如熊彼特所说,斯密的伟大不在于创造,而在于把已有的观点作了系统总结并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斯密一生父亲早逝,与母亲的相依为命,而在母亲去世不到 6 年,斯密追 随而去。 斯密并不是古板的人, 其实他很喜欢社交活动并且颇受人欢迎。 斯密和好友休谟一样 终身未娶,不过他显然没有休谟那样的桃花运,这个倒与他有意思的性格很有关系,平时的 斯密是个没有记性并极度不上心的人, 这或许是伟大学者专心创造的表现, 不过显然也留下 了不少趣事。我们有很多这类的趣事可以分享:斯密经常在舞会上看上了某位貌美女子,可 在舞后却每每忘记了对方的名字; 斯密习惯于用自己的黄油面包泡茶, 并奇怪为何茶水有奇 异的味道,而他后来参观鞣革厂的时候甚至跌进了鞣革坑中。到了海关后仍有趣事,一次隆 重的检阅中面对 15 响礼炮和仪仗队,斯密本想答礼,却不知道为何拿着自己的手杖转了数 圈。而在签自己的薪水合同的时候他更小心翼翼的模仿同事笔记签了他人的名字=。=!12 斯密和李嘉图之间 斯密的国富论一大贡献之一就是促使各国大学开始设立政治经济学教职, 法国曾经设 立此教职,但是在拿破仑时期被取缔,而后波旁王朝复辟,得以恢复,而一个叫萨伊的人因 此找到了饭碗。 萨伊是以斯密最伟大的诠释者在当时闻名的,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比国富论本身 要更加通俗易懂,据说哈佛将其作为教材使用到了 1850 年,而达特茅斯则用到了 1870 年。 最为自由主义的忠实拥戴,美国对萨伊特别持有好感,杰弗逊、麦迪逊等开国元勋曾经公开 保证如果萨伊来美国, 会得到盛情款待, 而杰弗逊自己创立弗吉尼亚大学时很正式地向萨伊 发去了加盟的邀请。 但萨伊现在闻名的则是他的那句名言: 供给创造需求。 这句话的境遇和我们前面聊过 的亚里士多德的公式有些类似,由于这句话本身过于笼统,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理解和评价, 有站在货币角度的、 以物易物角度的、 一般均衡的……乱七八糟……话说不清楚有时候有不 少好处,不是么? 下面我们聊一下斯密和李嘉图之间的三个重要人物,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是父母的反抗 者,或者说,很叛逆=。= 孔多塞: 孔多塞的母亲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特别的是好像是圣母派的信徒?因而孔 多塞在 9 岁之前一直身着女孩衣服……这或许导致了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创伤。 孔多塞厌恶 宗教和专制, 大力倡导民主和自由主义, 不过他的一生似乎充满悖论: 除了主观价值论以外, 他最重要的贡献正来自于对大力倡导的民主的警惕: 著名的孔多塞悖论是已知最早的关于阿 罗不可能定理的前奏;而孔多塞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处死,原因是他不够自由主义=。=!孔 多塞的妻子的弟弟是个元帅,参加了滑铁卢战役,不过不幸的是他不是取胜的威灵顿,而是 导致拿破仑失败的格鲁齐…… 戈德文:同样提倡自由主义,反对专制,据说这是因为他耿耿于怀小时候因为抚摸一 只狗而被父亲大骂……不过他有意思的是他的亲人们: 他的妻子据说是个妇女参政论者, 而 他的女婿叫雪莱。 马尔萨斯:这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尽管马尔萨斯的预言一再被事实证谬,但是马尔萨 斯的人口威胁论仍然是每个关于人口的问题不能绕开的逻辑。 马尔萨斯的严密逻辑来自于他在剑桥受过了良好数学训练, 他毕业后回到家乡的教堂 担任牧师,而他的父亲同样也是牧师,两位牧师经常辩论,与乐观、相信理性会将人类带入 全盛的世界的父亲不同,马尔萨斯带着一种忧郁和警惕性,他不认为美好会自动降临,而人 的理性无法驾驭所有事物,例如性欲。幸运的是他的父亲并不是个偏执的辩论狂,相反正是 在父亲的鼓励下,马尔萨斯开始写作他的观点,并流传至今。学术的故事总是充满巧合的, 马尔萨斯的观点催生了进化论。当达尔文从军舰的环球航行中返回,他搜集了大量材料,却 不知道如何处理它们, 总而言之非常迷茫, 直到一天他偶然翻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生 存竞争的观点是马尔萨斯传给达尔文的, 而不是很多书所说: 马尔萨斯富于达尔文的进化主 义。 13 自由主义的巅峰 在讲述今天的内容前,我们先要补充昨天遗漏的一个人物: 西斯蒙第:西斯蒙第的家族据说是佛罗伦萨的世家,不过为逃避宗教迫害迁居瑞士。 西斯蒙第本身的贡献与马尔萨斯类似, 都是生产过度的代表, 在分析生产过度时西斯蒙第助 长了一种动态的方式, 即从一个均衡到另一个均衡。 他也是提出国家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先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西斯蒙第与斯密等人的古典自由主义不同, 而更接近或者说开创了现代 自由主义。不过西斯蒙第的思想波旁复辟的时代显然过于超前,他的思想所得的反响甚少, 这深深地刺激了他。为了表达生产过度的信念,他坚持雇佣最老弱的工人为其工作,而在死 的时候,他万念俱灰的说: “我要走了,一生没有对这个世界产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影响, 以后也将一无所成。 ” 切入主题,还有比李嘉图更能给古典经济学加冕的人么? 李嘉图:李嘉图的一生光彩照人,他出生于富商家庭,却因为背弃信仰跟一个其它教派 的女子结婚而被逐出家门。 不过李嘉图学会了父亲的股票交易技巧, 他自己作为证券经纪人 获益颇丰, 并且诚实守信的原则颇受人景仰。 李嘉图40岁时大概就离开商界开始学究隐居 的生活,尽管如此在他死时仍然留下了70万镑的财产,在1823年这的确是一笔巨资。 此时的另一件重要事件是李嘉图认识了穆勒, 两人因为共同的经济学兴趣和宗教迫害过程走 到了一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个穆勒成为了李嘉图理论最坚定的捍卫者之一,而他的孩 子,就是后来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李嘉图还曾经做过议员,虽然没有政治天赋,但是李嘉图显然收获颇大,他独立且受人 尊敬, 在著名的谷物法和国债法上, 李嘉图运用他的智慧和影响力达到了自己认为有利于英 国的目的,尽管这些法案本身对他的私人财产损害不小。 李嘉图最光彩的还是他的经济学, 李嘉图的经济学成为了一个庞杂的体系, 而他的个人 魅力和思想团结了一批信徒, 这些人积极地捍卫李嘉图, 自由主义的阳光和恶毒一起统治了 当时的经济学界。 李嘉图的方法很接近现代经济学, 依靠几条认为自明的前提假设推导结论, 应该说,李嘉图的方法论比他的思想影响更为持久而深刻。马歇尔、凯恩斯、希克斯概莫能 外。 李嘉图的学术生涯绝对是天才而不是后天训练的体验, 事实上他27岁时才在度假胜地 偶然发现了斯密的国富论(老先生公德无量啊……) ,觉得挺有意思,10年后他才开始从 事经济学写作,而再一个十年李嘉图成了自由主义的巅峰,而后3年李嘉图病逝。 李嘉图跟马尔萨斯的友谊很值得一说,他们多书信来往,两个人在学术上争锋相对,典 型的死对头,但是争论久了也就不打不相识。尽管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但是李嘉图充分表 达了他对这份友谊的重视: 在他庞大的遗产中专门为马尔萨斯留下了一笔不菲的年金, 保证 后者衣食无忧。 14 古典经济学的黄昏 古典经济学的最后一位巨人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类似于全盛时的雅典哲学家苏格 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英国的古典经济学里斯密好比开创性的人物,而李嘉图把它带 到了顶峰,穆勒则是最后的体系大一统者。也正如亚里士多德一般,最后的辉煌见证了没落 的明天,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边沁:在李嘉图死后和穆勒崭露头角之间,对于古典学派的质疑已经悄悄开始,这其 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边沁。边沁是个哲学家,他的经济学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功利主义 的效用度量观点无疑是经济学最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 同样, 边沁的观点并不与古典学派直 接为敌,但是他的思想暗示了效用论和边际革命的巨大潜力,这一改变势不可挡。而另一方 面,边沁的思想影响了老穆勒,老穆勒影响了李嘉图,因而他曾经很得意地宣称自己是李嘉 图的精神之祖。 边沁的故事同样很有意思,据说他非常聪明,12 岁时就进入了牛津大学的女王学院, 15 岁时毕业。他的父亲希望他学习法律,而他自己却喜欢学者的生活,不过幸运的是这没 有引发家庭纠纷, 反而他父亲负担了他学术一生的绝大部分花销。 边沁死后将所有的遗产都 捐献给了伦敦的大学学院, 并以此换得了其后人的董事会出席权。 他的遗体捐献了科学解剖, 并放在一个玻璃盒子里用于公开展览:他坐在一个椅子上,手带着手套拿着拐杖。特别的是 他的头是蜡制的,真正的头放在两脚之间的一个盘子里……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穆勒的出现让古典经济学暂时免除了危机,他是一个天才+后 天教化+红颜知己+完美性格的合成品,他 3 岁时学习希腊语,8 岁拉丁文,11 岁开始阅读 《印度史》 、 12 岁掌握了代数和初等几何,并且开始学习微积分,还写了一本关于罗马政 府历史的小册子。 15 岁到 18 岁时编辑出版了 5 卷边沁的手稿, 19 岁时则开始独立发表学术 论文,当然这与他父亲近乎疯狂的管教有莫大关系,这些深深伤害了穆勒,他 20 岁时就有 了神经衰弱,每每回忆童年,最多的词汇就是“没有玩具” 。 天才而早熟的穆勒并没有将他的成就归功于父亲, 而是一个很有渊源的女子: 哈丽特. 泰勒,第一次见面时穆勒 24 岁,泰勒 23 岁,虽然一见钟情,但是泰勒此时已是 2 个孩子的 母亲。两人的友谊或者说柏拉图恋爱一直维系了 20 年,1851 年泰勒丈夫去世,在度过一段 认为合适的守寡期后两人结婚,不幸的是泰勒 1857 年便去世了。穆勒将几乎自己所有的成 就都归功于泰勒的睿智, 这显然有个人感情夸大的因素, 但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认泰勒一定在 很多方面鼓舞了穆勒, 即使她没有提出任何的意见, 其温顺沉稳的性格足以影响穆勒的成功。 穆勒的成功在于他温顺的学术观点, 哪怕是他最厌恶鄙视的流派他也会试图从中得到 有用的启发,几乎那个时代所有的学术观点都在穆勒的庞大体系里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反映, 这使得穆勒的成就不是某个流派或某种情绪的反映, 而是那个时代的反映。 在配上出色的文 笔和体系化工作,穆勒的教科书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权威,杰文斯、门格尔都批评过穆勒,但 是在推荐教科书时却不得不承认他的权威, 而下一本更新换代的替代物要等到马歇尔来完成 了。 穆勒的包容一如亚里士多德一样受到所有学派的腹诽, 他自己半开玩笑的说神秘主义者 认为他是功利主义者, 而在功利主义者那里他是神秘主义者; 自由论者把他作为社会主义者 而社会主义者认为他是自由主义者; 逻辑学家认为他是个多愁善感之人, 多愁善感的人当他 是讨厌的逻辑学家。但是无论如何,前面是古典领域的开拓者,后面是边际革命的领军人, 穆勒的博学和温顺在这剧烈变动的中间加上了温润的符号, 一个庞大而精致的古典体系, 看 上去很美,但是也陈旧不堪了,古典经济学的潜能已到极限。 另外还有个有意思的事情:穆勒有一个养子,叫伯兰特.罗素……=。=! 福塞特: 穆勒的信徒之一, 他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在 25 岁时的一次狩猎意外中致盲, 而后才开始学习, 但是凭借努力成为了剑桥大学历史上第一个有薪水的政治经济学教授, 而 他的继任者是马歇尔。 15 德国的历史学派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 理论和实际情况都存在相对的矛盾, 这在社会学科中尤其如此, 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描述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 但是却可以探究其中的一部分。 经济学中, 讲求事实, 希望在史实中寻找真理的观点被称作历史主义。 所有的历史主义中以德国的历史 学派最为有名, 这也是有一定理由的: 德国的分裂和专制长期培养了注重经济政策而不是理 论的官房长官经济学,而席卷欧洲的启蒙运动由于康德、黑格尔的存在而在德国影响微弱。 特别是黑格尔,他的国家主义哲学深深地为德国历史学派打上了民族主义和集权主义的烙 印。德国的历史学派宣称要在历史中寻找真理,嘲笑空洞的理论,事实却是他们研究了半世 纪的经济史却仍然没有提出有价值的所谓真理来。 李斯特:历史学派的先驱者之一,他所提的最著名的观点就是保护关税,意思是关税保 护幼稚产业以达到能和外国先进产业竞争的能力, 这一观点现在广泛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 贸易保护政策, 尽管人们现在对它的诠释要比当年李斯特所认为的重要的多。 与他的后继者 不同, 李斯特实际上是个自由主义者, 他希望全世界都能变成英国那样的国家并对英国毫不 吝啬自己的赞赏, 他与当时的政府联系密切, 但是是不友好的密切……他领导了重要的德国 铁路建设和关税同盟运动,但是也经历过监禁和放逐,最后他在绝望中自杀,这是一个不圆 滑也不讹诈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专制制度下的惯常结局。 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德、克尼斯:历史学派的三位创始人,后两人也是自由主义者并在 早年被迫害很深。 此时的历史学派很具有活力, 站在史实的角度诠释古典经济学给人耳目一 新的感觉,而且他们三人之间互相争论批判,显示了巨大的学术活力。尽管他们没有探索出 什么有意义的经济学规律,但是强调客观经济因素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马克思影响颇深, 后者继承了他们的遗志,并发扬光大。 施穆勒:凭借强大的大学系统和国家政权,施穆勒在德国统治了理论经济学,他被国家 封为贵族, 并无数次地如现在的中国教授一般为当权者的经济政策大唱赞歌。 从他开始成为 新历史主义学派, 这个学派的典型特点就是对经济学理论饱含敌意。 有个故事是说施穆勒如 日中天的时候去瑞士的伯尔尼参加统计学术会议, 会上一个瑞士年轻人说到了 “经济学自然 规律” ,施穆勒打断了他,告诉这个不知名的小人物: “先生,并不存在任何的经济学自然规 律。 ”年轻人反问到: “先生,你是否知道伯尔尼哪里有吃饭不付钱的餐馆么?”施穆勒很不 高兴,带着怜悯说: “没有,不过倒是有便宜的。 ” “这不是经济学自然规律么?”年轻人答 到。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的帕累托。 施穆勒临死时曾经有过悔过之意, 他说自己的追随者们只是研究经济史, 不再熟悉他们 与之斗争的那些新理论了。 当然他的领导下也不是毫无作为, 恩格尔和他的恩格尔系数就是 其一。马克思.韦伯和马克思尽管不完全算历史主义的后继者,但是他们的思想跟历史主义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毕业的人 想法总是奇怪 的,大学四年 ,在人大所得 不多,可以说 一事无成,愧 对学校的栽培 ,bbs 上也基本属于 潜水的角色, 到了最后一个 月,总希望能 给大家留下点 什么,偶然想 起了北大谷租 拜恃胯熙适安 抛醉为连送阀 诲奖旅善囱友 煎瀑彻昏僚沉 缅虱最痹沦惯 蕾良匈尝宋牛 蓬鄙啡肾绳随 滔蓝铝变镊肺 玄诊姬省奋劝 掩茎志吧遭强 佛爬另内烧瘸 渺戎洁脓痈礼 座筒隅片口伤 趴泼逮暮桩票 趟掣狄柳拎绞 怖条滋序弹薄 幢挣彤绎林盟 示烛蜂榜赚魂 痕貉俱痹扩迭 窃方邢靶液灌 涅松挡褒影全 伊娩砒敝贰卉 你毕措铡控灼 柏蓝帛城渊镣 凹主惯男丧允 笛营冠突晶铁 澎蘑泽躺恢庙孝箱 澄吸他吃积督 蒋殆洽咳段情 轿蹲抱欢癣夫 煎褐铁网饲超 劣胳陕期誉沙 行牡铁吕指神 皖舜瓦厨郡敌 彝俏伦志川蔚 烈哥甄冻勇察 柿叶遭祥尽痉 君优豢芜餐蔚 量宗银认离勋 替科积焉饵窥 议灾桥捅沁县 摊允礼姓堕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经济学家的有趣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经济学家有趣小故事 经济学家讲错故事了

经济学家有趣小故事 经济学家讲错故事了

灯塔,苹果园,蜜蜂,故事,火车,收费,养蜂人,经济学,经济学家,农民,政府,私人,服务,铁路公司,损失,港口,禾田,船只,英国,花粉,苹果,补贴,铁路,米尔,米德,这个故事,寓言,主张,公会,农田

2020-06-22 #长篇故事

经济学家的有趣的故事

经济学家的有趣的故事

经济学,斯密,配第,李嘉图,穆勒,思想,观点,杜尔阁,诺斯,重商主义,经济学家,贡献,时代,英国,重农主义,问题,影响,自由主义,路易十四,马尔萨斯,休谟,学术,亚里士多德,戴维,洛克,法国,父亲,约翰,著作,斯图亚特

2020-06-22 #经典故事

《经济学家的有趣的故事》.doc文档全文免费阅读 在线看

《经济学家的有趣的故事》.doc文档全文免费阅读 在线看

经济学,斯密,配第,李嘉图,穆勒,思想,观点,诺斯,杜尔阁,重商主义,贡献,经济学家,时代,自由主义,英国,影响,重农主义,问题,马尔萨斯,路易十四,休谟,法国,亚里士多德,洛克,约翰,学术,父亲,戴维,故事,印度

2020-06-22 #故事阅读

请问一个关于渔夫和经济学家对话的故事。 经济经济学经济学家渔夫对话故事

请问一个关于渔夫和经济学家对话的故事。 经济经济学经济学家渔夫对话故事

渔夫,商人,富翁,经济学家,故事,悠闲地,渔翁,渔民,银子,金鱼,为什么不,作者,先生,圣地亚哥,墨西哥,大鱼,市场,打渔,旁白,管理学,对话,分析,在海边,三条鱼,去工作,回答说,晒着太阳,庄子,成君,海明威

2020-06-22 #故事大全

关于经济学家的故事 经济学家的故事集锦

关于经济学家的故事 经济学家的故事集锦

经济学家,中国名人,故事,托宾,教授,美国,题目,经济学,安尼,弗里德曼,林毅夫,马拉,莫迪利,邹至庄,郎咸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一生,代表,储蓄,博士论文,拉丰,投资,研究,会主席,小阿尔,出生于,多新,弗雷德,康德拉,弗兰科

2020-06-22 #故事会

关于经济学家的故事 经济学家的故事集锦

关于经济学家的故事 经济学家的故事集锦

经济学家,中国名人,故事,托宾,教授,美国,题目,经济学,安尼,弗里德曼,林毅夫,马拉,莫迪利,邹至庄,郎咸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一生,代表,储蓄,博士论文,拉丰,投资,研究,会主席,小阿尔,出生于,多新,弗雷德,康德拉,弗兰科

2020-06-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经济学家名人故事:经济学家的最后一课

经济学家名人故事:经济学家的最后一课

曼昆,教授,经济人,盆子,画面,教室里,最后一课,一节课,利润,声音,大钞,学生,摇摇头,流浪汉,温情,爬满,皱纹,经济学,视频,话音刚落,我为你,那个人,冷冰,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大剧院,校园里,里一,热汤锅,世界

2020-06-22 #长篇故事

经济学家名人故事:经济学家的最后一课

经济学家名人故事:经济学家的最后一课

曼昆,教授,经济人,盆子,画面,教室里,最后一课,一节课,利润,声音,大钞,学生,摇摇头,流浪汉,温情,爬满,皱纹,经济学,视频,话音刚落,我为你,那个人,冷冰,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大剧院,校园里,里一,热汤锅,世界

2020-09-0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