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山西古时民俗风物:威风锣鼓 耍孩儿 走西口

时间:2015-04-25

鼓声像雷声,天上雷霆的轰鸣、春天气候的回暖、万物生长的声音都可融于鼓中

提示:本文共有 23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威风锣鼓,雷神敲响的战鼓,人们认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是沟通天地的神器。鼓声像雷声,天上雷霆的轰鸣、春天气候的回暖、万物生长的声音都可融于鼓中。临汾、洪洞、霍县、汾西等地的锣鼓表演过去多用在庙会、祈神、求雨等活动中。鼓,在人们心中有祈福、欢乐的意味,在敲打锣鼓时,人们无不倾情舞动,把自己生命的律动和祈求丰收的愿望都融会于表演之中。强奏时,鼓声震天,钹光闪烁;轻奏,如春雨滋润禾苗,带着愉悦与鼓舞。

在这片土地上,敲锣打鼓的习俗由来已久。有人说,尧考察舜做接班人时,见舜耕于历山,一人驾着两头牛,当牛走耕地的方向发生偏离,舜的牛鞭只敲自己的斗笠而从不抽牛的背。尧问他是怎么回事,舜说:“牛有灵,敲敲斗笠,一只会以为另只受了责罚,两头牛都不敢懈怠,这就够了”这是鼓起源的一种说法。后来,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的时候,便已经使用锣鼓敲敲打打送亲了,这种习俗延续至今。

在古代战争中,鼓还起着指挥官的作用,是战场上的灵魂。传说战鼓源于黄帝大战蚩尤,黄帝以夔龙皮做鼓,以雷神骨做鼓槌,大败蚩尤,鼓在军中的地位从此奠定。今天流传于山西临汾地区的锣鼓表演又被称为“威风锣鼓”,便与军队作战有关。619年,唐太宗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击鼓迎战,鸣锣收兵,进退有序,取得了胜利。后人把这次战争中击鼓鸣金的方式、排兵布阵的队形融合到锣鼓表演中,成为威风锣鼓的演奏方式。

威风锣鼓演奏时一律古代士卒装束,摆开一个接一个的战阵,所使用的乐器很单纯,只有鼓、锣、铙、钹四件。演奏方法是鼓指挥,锣主奏,铙和钹分成两个声部,交替对奏。上百面鼓,几百面锣,成百副铙钹,共鸣齐奏,音响如天地轰鸣。威风锣鼓演奏时,前后进退,左右开合,场面宏大,如雷贯耳,铿锵有力,振奋人心。如今乡间迎神赛社时,若两支鼓队相逢,免不了狭路相逢,斗一场鼓,那必是一番金戈铁马的厮杀。敲鼓人的虎口都会震出血,附近农户的玻璃都可能被震裂。真正如雷神降临,撼人心魄,令天地共鸣。

耍孩儿,咳咳腔逗乐唐玄宗儿子,大同有一种古老的剧种,名“耍孩儿。耍孩儿最初叫“咳咳腔”,与汉代一位遗世独立的绝美女子王昭君有关。昭君出塞,途经大同,歇脚在一家小客栈。清冷的寒夜,倚窗独立,姣姣明月下,故乡已在千里外。几日停歇里,昭君都夜弹琵琶,唱着如泣如诉的悲音。后人效仿昭君夜思怀乡的哀叹,创出了咳咳腔,传唱于雁门关外,逐渐成为一种地方曲调。再后来,加上故事情节,咳咳腔成为一幕幕情节感人的剧目。

因为这种剧以“咳咳”为主要唱法,所以最初叫作“咳咳腔”,后来改为“耍孩儿”,据说咳咳腔改名与唐玄宗有关。相传唐玄宗有个儿子生下后一直哭闹不止,无论用什么办法都难把他哄乖。这孩子一天天长大,可哭闹声却日夜不断,搅得宫中不安宁。宫娥太监们绞尽脑汁都哄不了一个孩子。作为孩儿他爹的唐玄宗也很烦耍孩儿恼,总想着怎么办、怎么办。

一天,唐玄宗在梨园听演唱,突发奇想,不知道这唱戏能不能治啼哭之病,便把小孩儿抱来试试。当孩子到梨园后,梨园名伶们开始卖力表演,皆无济于事,孩子照常啼哭不止。那就不论是不是名角儿,大伙儿轮番上阵试吧。一时间,梨园那叫个热闹啊。平城(今山西大同)的一名老艺人哼起了咳咳腔,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那孩子立即不哭了。后来,每当这孩子哭闹,玄宗就召这位平城老艺人来唱咳咳腔。没想到,听了多日咳咳腔后,那孩子哭闹的毛病被治好了。

玄宗大喜!因为这咳咳腔哄住了孩子,玄宗便将“咳咳腔”改为“耍孩儿”一意思是可供孩儿戏耍的曲调。耍孩儿剧此后成为梨园曲目中经常演唱的曲种,又因是皇帝赐名,地位更加提升,在大同一带历千百年不衰。民国“京剧四大名旦”的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及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都曾到大同聆听,沉醉迷恋于这种“有腔无字”的艺术,赞叹这一最古老剧种的悠久。

二人台《走西口》,小夫妻离别时的悲歌,“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止不住那伤心的泪蛋蛋,一道一道一道往下流…”“走出了一里半,我拧回头来看,我瞭见小妹妹,还在房上站…”1855年,山西连年荒旱,二里半村的佃农太春新婚不久,即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口外”。妻子孙玉莲苦苦挽留,最终夫妻二人还是洒泪而别。台上的男女主角悲声唱着,台下人流泪听着。

这出广为传唱的二人台《走西口》是300多年来到“口外”谋生的山西人的悲歌,是穷苦人走西口的艰辛和悲凉。从明末清初,直到民国时期政府大规模开发西北,近300年里,山西曾发生过连绵不断的大规模移民活动,这就是戏曲民歌中传唱的《走西口》。历史上的走西口,亦称“走口外”,是指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当时,山西人很穷,其穷困的原因是自然条件实在太恶劣。

清朝时山西一个读书人说山西“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无舟车鱼米之利,乡民唯以垦种上岭下坂,汗牛痛仆,仰天续命”。已经大汗淋漓的牛依然被主人抽打着干活,不是农人不体恤牛,着实是万不得已。大同的地方志甚至说当时大同地区“岁丰,亩不满斗”——一斗为今日的12.5斤!山西不但土地贫瘠,且自然灾害频繁。在清朝300多年的时间里,山西全省性的灾害就达100多次,平均3年一次,其中最长的一次旱灾长达11年。

据官方统计,死于这次灾荒的山西人超过了300万。与其眼睁睁挨饿坐以待毙,不如走出去,也许能闯出条活路来,于是便有了山西人的走西口。有学者考证,那时因走西口在内蒙古定居的河曲人就达20万之多,而现在的河曲县也不过16万人。走西口在带给受苦人无穷希望的同时,也充满血泪的艰辛、悲凉的叹息。这些心酸、苦难都变成了黄土垣上深情的民歌并被搬上了舞台。一支笛子,一把四胡,一人唱一人和,二人台成了河套地区主要的民间戏曲形式。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分享点赞,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励!如果想看更多就关注小编吧,每天都有更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山西古时民俗风物:威风锣鼓 耍孩儿 走西口”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走西口》绝非山西民俗文化标签

《走西口》绝非山西民俗文化标签

山西,梆子,上党梆子,四大,晋剧,北路梆子,蒲剧,剧种,地方,郭兰英,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地区,曲调,昆曲,梆子腔,歌曲,地方戏曲,很多人,又称,土肥水,于泽,同蒲,山陕,道光,好地方,五谷香,史文化,对山,戏曲艺术

2007-04-01 #短篇故事

山西旅游:走西口 右玉西口古道

山西旅游:走西口 右玉西口古道

走西口,杀虎口,西口,古道,山西,历史,晋商,通道,蒙古草原,山西人,向西,内蒙,关口,岁月,故事,陆路,蒙古,腹地,发展,一条路,北部地区,是一部,向东,墨青,库伦,平安顺,景之胜,李勋,利的,和发

2014-01-05 #小故事

你可能知道走西口 但你知道走西口还要扔鞋的故事吗?

你可能知道走西口 但你知道走西口还要扔鞋的故事吗?

走西口,山西人,山西,扁担,历史,包头,内蒙,原因,商号,房子,晋商,民族,炒面,用处,黄河,行李,食物,有的人,美丽中国,这些人,丁壮,乔贵发,可多,曹家,蒙汉,人和,岔路口,还可以,做生意,个人

2011-08-24 #短篇故事

山西平遥古城 北魏改平陶为平遥 “走西口”成就了晋商

山西平遥古城 北魏改平陶为平遥 “走西口”成就了晋商

平遥,古城,走西口,人们,中国,古镇,内蒙古草原,古称,山西,平遥古城,座位,汾河,牛羊,多年前,平遥城,寿龟,平陶,西中,金太谷,麦香,上曾,祥泰,都会,高坡上,青石铺,万金,丈夫,中原,世人,千百年来

2009-02-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走进中国民俗——山西篇

走进中国民俗——山西篇

晋南,威风锣鼓,历史,花鼓,耍孩儿,中国,面塑,万荣,民间社火,万事如意,人们,习俗,威武雄壮,土地,地区,山西,平阳,戏曲,时代,鼓乐,霍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流行于,木版年画,区的,嘉庆,田神,发现了,小虎,黄河岸边

2016-10-06 #故事会

山西民间40种民俗文化 几千年的传承!

山西民间40种民俗文化 几千年的传承!

山西,俱乐部,老乡,汉族,形式,民间,活动,山西省,花鼓,古庙,翼城,怀仁,历史,一带,农历,大同,太原,晋祠,狮子舞,社火,广胜寺,旺火,舞蹈,铁棍,高跷,威风锣鼓,闹红火,传统,城隍庙,戏剧

2020-07-27 #故事大全

山西民间40种民俗文化 几千年的传承!

山西民间40种民俗文化 几千年的传承!

山西,俱乐部,老乡,汉族,形式,民间,活动,山西省,花鼓,古庙,翼城,怀仁,历史,一带,农历,大同,太原,晋祠,狮子舞,社火,广胜寺,旺火,舞蹈,铁棍,高跷,威风锣鼓,闹红火,传统,城隍庙,戏剧

2020-07-26 #故事会

《走西口》——干脆改个名叫《包头爱情故事》得了

《走西口》——干脆改个名叫《包头爱情故事》得了

走西口,徐木匠,田青,是怎么,人家,包头,剧情,片子,爱情,羊毛,老天,多角恋,我看到,侯天来,山西人,李嘉诚,朱开山,琼瑶,田耀祖,那群,陈浩南,中国足球队,和富,水场,牛沟,丹丹,一身,一带,下子,保镖

2015-08-14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