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

时间:2015-04-02

红军长征故事30字左右

提示:本文共有 34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一 在红军女战士队伍中,有一位年仅11岁的小姑娘,只见她身背一条线毯、腰别一把横笛,手拄一根木棍,一路歌唱、吹奏为大家鼓劲,她就是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 王新兰。

王新兰,1924年出生于四川宣汉一个富裕家庭,她的叔叔舟是着名的中共早期党员。在叔叔的影响下,王新兰的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先后加入共产党。王新兰7岁时,因为人小,不易引起白匪注意,党组织常让她传递秘密文件。

1933年红四军入四川,王维舟领导的 川东游击军 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他任军长。当时王新兰只有9岁,虽然年幼,但在家人的熏陶下,也领悟了不少革命道理。红军要长征了,家里只留下王新兰和多病的母亲。看到王新兰终日如坐针毡的样子,15岁的姐姐、红军女战士王新国看出了妹妹的心事,知道她希望跟着红军一起走。于是,在姐姐王新国的鼓励下,王新兰鼓足勇气报名参加红军。

深明大义的母亲对此感到特别欣慰,只是担心王新兰年龄太小,红军不收。

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徐立清接待了她们。当他见到王新兰扎着两个羊角辫、个头还没有步枪高时,便微笑着问: 你这么小能干什么?

王新兰惟恐红军首长把自己看小了,便大着嗓门说: 我什么都能干!

徐主任见她率真的样子,哈哈大笑: 哦?什么都能干?那就说说你能干些什么。

好! 听首长话有松口,王新兰的劲头更足了: 我会写字,会跳舞,会吹奏,还会唱歌! 说着她还用手在地下写了几个字让徐立清看。

这时,姐姐王新国也在旁边帮腔: 首长,您就收下我妹妹吧!您别看她年龄小,可她已经为党工作好几年了。 她如数家珍般把王新兰几年来为党传递情报的事讲给徐立清。徐立清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 嗯,不错,不错。 专心听王新国说完,徐立清转而对王新兰说: 小妹妹,不是红军不要你,只是你的年龄太小了

一听又没希望了,王新兰发起了小孩脾气: 小?小怎么了?哪个天生会打仗,还不是一点点学起来的。我虽然年龄小,可学东西还快呢!

看王新兰参军的决心很大,徐立清最终同意了: 好吧,那你明天就过来吧! 王新兰当即兴奋得跳了起来。随着一声 是 ,王新兰拉着姐姐就往外跑。徐立清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她们喊: 你妈妈同意吗? 早就同意啦! 一句愉快的回答从门外飘了进来。

几兄妹把母亲托付给地方苏维埃组织后,第二天一大早,王新兰就到红四军报到了。王新国被分配到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委员会工作,王新兰则安排在委员会下属的宣传队当宣传员。一到宣传队,姊妹俩就开始编演节目、书写标语。长征路上,王新兰和战友一起穿山越岭,爬冰卧雪,无论吃多少苦,受多大罪,从不叫苦叫累,也从不掉队。

不过,王新兰确实太小了,爬雪山,她是靠拉着马尾巴才攀上去的;过草地,她有些时候也不得不趴在红军大哥哥的肩膀上。尽管这样,王新兰只要有机会,就会立在风口、站在路边,为战友们送歌献舞,加油鼓劲。

小红军王新兰愣是用稚嫩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随同大部队胜利到达陕北。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二 小董是个红军女战士,1935年随红军长征来到金沙江的时候,她才13岁。在金沙江畔,就远远地能看到一座很白很白的山。有人说这是棉花山,有人说是雪山,也有人说是白糖山。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座好高好高的大雪山!

小董她们这些小兵可高兴啦,当时正是阴历四、五月份穿单衣都热,看到山上全是雪,心想到了山上去凉快凉快,那多舒服呀!

登山前,每人除了粮食外,还发了几个小辣椒。小董她们怕辣,不愿意带辣椒。当地的一位干部告诉她们: 上到雪山后,不能到处乱看,后面的人只能看前面人的后脚跟儿;实在感到发冷,就嚼一口辣椒增加点儿热度

第二天,部队向雪山出发了。到了雪山底下,有一条小河。因为河水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泡着很厚的树叶和杂草,所以水是黄的。当地人说这是 仙人茶 ,可是,喝下去却是又苦又臭。

上山了。向导让每个人用毛巾把头包起来,只留下眼睛看路。开始,天气还很热,大家的兴致很高,都想早一点爬到山顶,看看是什么样子。走到半山腰,开始起风了,冷风瑟瑟,草枝枯干,像秋天一样;再往上走,太阳就没了,雪花飘飘,满山银白,积雪不知有多厚,就像进入了冬天一样。山上高低不平,雪洞很多,一不小心,掉到雪洞里,就很难救出来。不知是哪个连队的一个男同志摔到雪洞里去,大家费很大力气,才把他拉出来,他的手脚和脸都被冰块扎得血淋淋了。

快走到山顶的时候,云彩不知什么时候落到脚下去了。雪下得更大,还夹杂着李子那样大的冰雹。山上没有树,也没有草,雪光刺得睁不开眼睛 越往上走越难受,小董只觉得头晕眼花,呼吸困难,身体发软,一阵阵恶心想吐。她真想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向导的话响在耳畔: 多累也不能坐下去,坐下去就起不来了!

爬到山顶上,空气更稀薄了,炊事员郭大叔,平时可喜欢小董了,他背着一口大铁锅,在山上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了,临死双手还死死地抓着锅沿儿

小董哭了。可是,当时部队不许停下,大家把老郭抬到一边,放在稍背风的地方,就继续前进了。山上的风,嘶嘶地狂叫着,把地上的雪卷起来和天上正下着的雪搅在一起,如同大海里的波浪,一个旋涡一个旋涡地卷动着。由于大家穿的都是单衣,有的同志还光着脚,雪打到脸上、身上,像铁沙子打得那样疼。头上好像带着一个大酒篓一样,头重,脚轻,身子直摇晃。军团的一位首长在风雪中使劲拉着小董,边走边吓唬她说: 小鬼,好好走哇!不能坐下,一坐下可就要在这 天国 里成仙啦!

到了山顶,谁也不敢停,歪歪斜斜一股劲往下走。很多人陆续在积雪很厚的雪坡上往下溜,一溜就是几十丈远。小董一见,如释重负,往地上一坐就跟着人们溜了下去

下到半山腰,头才慢慢地轻松了些,呼吸也渐渐地均匀起来。

13岁的红军女战士小董,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胜利地随着大部队,翻越了一道又一道大雪山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三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红军指挥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

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大骡子上。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骡子,一路上又驮粮食和器材,又驮伤员,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 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 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了骡子解决燃眉之急。他把饲养员喊了来,问道: 总共还有几头牲口?

连你的大黑骡子还有6头。 老饲养员回答道。

好,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 彭德怀的话就是命令。

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啦? 老饲养员着急了。几个警卫员听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 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

彭德怀深请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说: 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老饲养员流着眼泪对彭德怀说: 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

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 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

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 大家在请求。

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 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

6匹牲口集中到了一起。老饲养员拍者大黑骡子的脖子又在轻轻絮语: 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委屈你了,你为革命立大功吧!

彭德怀背过脸去。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

20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6匹牲口都好像预感到了什么,集体嘶叫了几声,又默默地低下了头。

又有20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

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向你开枪! 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

手提机枪的方副官长把6匹牲口向远处牵了牵,枪口对准了它们,大家都闭上了眼睛。

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机。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 我吃不下,端开!

漫漫征程,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洪流,融进了宣传员鼓励战士们的竹板声里: 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作者,类别,长征,大渡河,红军长征的故事,妇女,独立团,遵义,四渡赤水出奇兵,地区,战士,根据地,革命,彭德,毛泽东,毛主席,石达开,里路,上早,中国共产党,川陕,皎平渡,图书,中央红军,乌江,事件,先头部队,入川,关键

2020-05-24 #小故事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作者,类别,长征,大渡河,红军长征的故事,妇女,独立团,遵义,四渡赤水出奇兵,地区,战士,根据地,革命,彭德,毛泽东,毛主席,石达开,里路,上早,中国共产党,川陕,皎平渡,图书,中央红军,乌江,事件,先头部队,入川,关键

2020-05-23 #短篇故事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作者,类别,长征,大渡河,红军长征的故事,妇女,独立团,遵义,四渡赤水出奇兵,地区,战士,根据地,革命,彭德,毛泽东,毛主席,石达开,里路,上早,中国共产党,川陕,皎平渡,图书,中央红军,乌江,事件,先头部队,入川,关键

2020-05-26 #经典故事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作者,类别,长征,大渡河,红军长征的故事,妇女,独立团,遵义,四渡赤水出奇兵,地区,战士,根据地,革命,彭德,毛泽东,毛主席,石达开,里路,上早,中国共产党,川陕,皎平渡,图书,中央红军,乌江,事件,先头部队,入川,关键

2020-06-16 #小故事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作者,类别,长征,大渡河,红军长征的故事,妇女,独立团,遵义,四渡赤水出奇兵,地区,战士,根据地,革命,彭德,毛泽东,毛主席,石达开,里路,上早,中国共产党,川陕,皎平渡,图书,中央红军,乌江,事件,先头部队,入川,关键

2020-06-18 #故事大全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作者,类别,长征,大渡河,红军长征的故事,妇女,独立团,遵义,四渡赤水出奇兵,地区,战士,根据地,革命,彭德,毛泽东,毛主席,石达开,里路,上早,中国共产党,川陕,皎平渡,图书,中央红军,乌江,事件,先头部队,入川,关键

2020-06-25 #长篇故事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作者,类别,长征,大渡河,红军长征的故事,妇女,独立团,遵义,四渡赤水出奇兵,地区,战士,根据地,革命,彭德,毛泽东,毛主席,石达开,里路,上早,中国共产党,川陕,皎平渡,图书,中央红军,乌江,事件,先头部队,入川,关键

2020-08-30 #故事大全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作者,类别,长征,大渡河,红军长征的故事,妇女,独立团,遵义,四渡赤水出奇兵,地区,战士,根据地,革命,彭德,毛泽东,毛主席,石达开,里路,上早,中国共产党,川陕,皎平渡,图书,中央红军,乌江,事件,先头部队,入川,关键

2020-08-29 #长篇故事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文章阅读 红军长征的故事50字图书

红军,作者,类别,长征,大渡河,红军长征的故事,妇女,独立团,遵义,四渡赤水出奇兵,地区,战士,根据地,革命,彭德,毛泽东,毛主席,石达开,里路,上早,中国共产党,川陕,皎平渡,图书,中央红军,乌江,事件,先头部队,入川,关键

2020-08-29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