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净土圣贤录》|这些高僧才是真正的净土修行人 大多数人不知道

时间:2015-03-28

昙顺。黄龙人。幼出家。从罗什法师。讲释群经。妙尽色空无著之旨。什叹曰。此子奇器也。后入庐山修净业。时宁蛮校尉刘遵孝创寺江陵。延顺居焉。盛宏念佛

提示:本文共有 21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昙顺。黄龙人。幼出家。从罗什法师。讲释群经。妙尽色空无著之旨。什叹曰。此子奇器也。后入庐山修净业。时宁蛮校尉刘遵孝创寺江陵。延顺居焉。盛宏念佛三昧。宋元嘉二年。别众坐逝。异香满室。年七十九(东林传)。

刘宋昙顺,黄龙人,幼年出家,随罗什大师讲经、注经。他对色空无著的法义能深深领悟,所以罗什大师感叹地说:“这孩子根器很奇特。”后来他进了庐山修持净业,当时宁蛮地区的校尉刘遵孝在江陵建立寺院,延请昙顺住持。当时大弘念佛三昧法门。元嘉二年,他和大众告别,端坐而逝,当时异香满室。世寿79岁。

道。姓陈。颍川人。幼出家。为远公弟子。该通经律。言与行合。究心念佛三昧。日夜无闲。晋义熙十四年。豫章太守王虔入山致谒。请绍远师之席。众咸宗仰。宋元嘉二十二年。集众念佛。就座而化。年七十一(东林传)。

刘宋道,颍川人,幼年出家,是远公的弟子,对经律非常通达,而且言行相符(就是说的能实际做到,不是说得很高、行为卑劣),而且他平时一心专注在念佛三昧中,日夜不间断。

晋朝义熙十四年,豫章太守王虔到庐山来拜访他,请他继承慧远大师的法席。刘宋元嘉二十二年,集合大众念佛,在法座上坐化,71岁。

僧睿。魏郡长乐人。少乐出家。年十八。始获从志。投僧贤法师为弟子。至二十外。博通经论。游历名邦。随处讲说。后罗什法师至关。因请出禅法要二卷。睿既获之。日夜修习。遂精练五门。善入六静。罗什所翻经。睿并参正。入庐山。依远公修净业。后适京师。止乌衣寺。讲说众经。听者推服。睿善摄威仪。宏赞经法。常回此诸业。愿生安养。行住坐卧。不敢背西。元嘉十六年。无疾。忽集僧众告别。遂入房洗浴。烧香礼拜。还座面西。合掌而化。是日同寺咸见五色香烟。从睿房出。年六十七(高僧传)。

刘宋僧睿(这是罗什大师的大弟子),魏郡长乐人。小时候喜欢出家,直到18岁才满愿。他依从僧贤法师为弟子,到20多岁时,对经论就有广博的通达,然后去各处游历,随处讲说。

后来罗什大师到了关中,他就请罗什大师译出《禅法要解经》两卷。得到这部经之后,日夜修习,对禅定法门非常善巧。当时在长安译场,罗什大师所翻的经典都是由僧睿做参正。

他又入庐山依止远公修习净业。后来到了京师,安住在乌衣寺。当他讲说众经时,听者无不佩服。僧睿严整威仪(就是平时行住坐卧具足威仪),而且他尽心尽力地弘扬佛法,常常把持戒讲经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行住坐卧不敢背对西方。

元嘉十六年,没有病,忽然集合僧众告别。自己进了房间洗浴、烧香、礼拜,再回到座位上,面向西方,合掌坐化。

这一天,同寺院的人都见到五色香烟从僧睿的房间里发出。当时67岁。

昙诜。广陵人。幼从远公出家。勤修净业。兼善讲说。注维摩诘经行于世。尝述莲社录。记往生灵迹。元嘉十七年。集众谓曰。自建寺以来。至此五十年。吾之西行。最在其后。即跏趺称佛百声。闭息而寂。年八十(东林传

刘宋昙诜,广陵人,幼年时跟随远公大师出家,勤修净业,而且擅长讲经。他注解《维摩诘经》流通世间,曾经著述《莲社录》,记载莲社高贤往生的事迹。

元嘉十七年,集合大众说:“东林寺兴建以来已经50年,我的往生是最后一位。(当时莲社高贤123人个个往生成就,庐山建立东林寺到这时已经经过50年,其他122位全部往生,昙诜是最后一位。)”他就结跏趺坐念了一百声佛号,然后呼吸停止而圆寂。当时80岁。

慧崇凉州人。拓跋魏武帝时。为尚书韩万德门师。与释世高。并为时所尊重。会太子晃得罪。事连高及崇。遂并见法。僧法达素钦高德行。号泣哀慕。累日不食。高忽飞空而至。达顶礼已。因问师与崇公。并生何处。高曰。吾愿生恶世。救护众生。即已还生此阎浮提。崇公常祈归安养。今果心矣。言讫而隐(高僧传)。

刘宋慧崇,凉州人,拓跋魏武帝时,他是尚书韩万德的老师。慧崇大师和当时的世高都为时人所尊重。当时正值太子晃犯了罪业,事情牵连到世高和慧崇,所以他们都受到刑罚而死。

当时有一位僧人法达,平时敬仰世高的德行,听说世高去世,大声哭泣哀痛思慕,连续好多天没有吃饭。忽然世高从空中飞来。法达顶礼之后,就问:“师父和慧崇大德现在生在哪里?”世高说:“我愿生在浊世救护众生,所以还生在阎浮提。慧崇法师平日祈求生极乐世界,现在他已经满愿往生。”说完,隐没不见。

昙鉴。姓赵。冀州人。少出家。事竺道祖为师。蔬食布衣。律行精苦。后游方宣化。达自荆州。止江陵辛寺。年六十余矣。平生片善。必回向西方。誓愿见佛。一日定中见阿弥陀佛。以水洒其面曰。涤汝尘垢。清汝心念。汝之身口。俱悉严净。又于瓶中出莲华一枝授之。定起。乃属付后事。与寺僧共叙无常。夜深。众僧归房。独步廊下。念佛至五鼓。其声益厉。及旦。弟子依常问讯。趺坐不动。就而视之。逝矣。年七十。 (高僧传净土文)。

刘宋昙鉴,冀州人,少年出家,依止竺道祖为师求学。他也是蔬食布衣,持戒严谨。后来他到处游方,宣扬佛法。到了荆州,住在江陵辛寺。这时他已经60多岁。他这一生一点一滴的善行都决定回向西方,愿以此善根,誓愿见阿弥陀佛。

有一天,他定中见阿弥陀佛用水洒在他脸上,佛说:“洗涤你的尘垢、清净你的心念,你的身、口都清净了。”又从瓶里拿出一枝莲花交给他。他从定中起来,嘱咐后事,而且和寺院的僧人谈论无常。

夜深了,僧人们都回到屋里。他独自在走廊下经行,一直念佛到五更,这时声音更大起来。

到早上,弟子照常来问讯,见他结跏趺坐不动。近前去看,已经去世了。70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净土圣贤录》|这些高僧才是真正的净土修行人 大多数人不知道”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净土圣贤录白话文

净土圣贤录白话文

法师,大众,弟子,住持,净土法门,定西,弘法,大师,精舍,航大,香港,智光法师,焦山,二十世纪,众生,佛教,华严,和尚,持戒,时年,饮食,具足戒,戒律,教理,泰县,礼佛,身体,南亭法师,陈仁,佛学院

2015-03-21 #经典故事

净土法门:修行人 遇到顺境 遇到善缘不要喜欢

净土法门:修行人 遇到顺境 遇到善缘不要喜欢

恶业,福报,时候,讨债,善恶,债主,众生,六道轮回,冤亲,净业,所作,放在心上,菩萨,什么时候,好方法,念念不忘,于静,培福,来索,诸业,业发,再发,三轮,仇恨,佛教,债务,做好事,名利,原则,善心

2013-01-20 #小故事

弥陀净土法门|“修行人”如何能与“阿弥陀佛”相应感通呢?

弥陀净土法门|“修行人”如何能与“阿弥陀佛”相应感通呢?

自力,众生,阿弥陀佛,弥陀,隔阂,什么是,佛教,接引,法门,行人,阿弥陀,净土法门,佛来,弘传,佛菩萨,小了,正庄,如来,发愿,不念,佛土,佛法,信心,塑像,同归,成就,差距,弘愿,极乐,立像

2013-12-30 #故事阅读

明代禅宗高僧为何提倡净土修行?

明代禅宗高僧为何提倡净土修行?

净土,德清,参禅,佛教,禅门,法门,禅宗,紫柏,云栖,一生,高僧,禅悟,禅家,观点,话头,阿弥陀佛,智旭,佛门,佛法,佛祖,公案,危机,地步,巨匠,延寿,方面,文字,机锋,棒喝,极致

2013-08-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学学那些修行净土的高僧大德

学学那些修行净土的高僧大德

西元,众生,阿弥陀佛,法师,净土,佛法,大众,庐山,慧远,菩提,涅盘,经典,精进,禅定,极乐世界,慧恭,寺院,戒律,疾病,身体,弟子,刘宋,东林,光明,时候,往生净土,高僧传,一切众生,发愿,境界

2020-08-06 #经典故事

净土宗祖师及高僧的故事五

净土宗祖师及高僧的故事五

大师,法师,净土,弥陀,弟子,众生,觉悟,天台宗,戒律,讲述了,憨山大师,居士,精进,三昧,昼夜,母亲,本性,灵峰,缘故,一念,世间,众人,佛法,信心,净业,农历,和尚,大乘,持斋,法华

2020-06-20 #故事阅读

中国最著名的古寺 你知道哪几座?大悲寺才是高僧真正修行的地方

中国最著名的古寺 你知道哪几座?大悲寺才是高僧真正修行的地方

僧人,寺庙,佛教,中国,地方,行脚,合中,出家人,中不,严格要求,交通工具,人们,印度,佛教文化,我国,历史,庙宇,居民,恶言,相融,文化,戒规,所得,日常生活,环境,百姓,脚行,脸色,行者,规定

2019-11-09 #故事会

佛门泰斗 净土高僧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的传奇故事

佛门泰斗 净土高僧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的传奇故事

大师,印光大师,居士,法师,老虎,顾竹轩,高僧,臭虫,评论,跳蚤,宗十三祖,印光法师,印祖,张善子,佛门,净土,母亲,佛教,泰斗,画像,张觉明,张居士,传奇故事,老法师,苏州报国寺,一生,佛法,外道,小老虎,妙真

2020-05-1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