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伽利略的小故事作文500字15篇

时间:2014-12-20

数学家伽利略的小故事50字

提示:本文共有 178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6 分钟。

第1篇:伽利略的小故事

伽利略出生于1564年2月15日,是意大利比萨人。他是17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24岁便做了数学教授。他生平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撰写了《流体力学》、《对话》等。

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一件伽利略的感人故事。

一天,伽利略对他的学生们说: 下个礼拜,我要做一个实验。 同学们不解地问: 做什么试验? 我要请学校的全体师生,还有比萨的全体公民来观看这次实验,让大家一起来为我做见证。大家会看到,两个大小不等的铁球,会同时从高处落地。 这一天终于到了,伽利略满怀兴奋地登上比萨斜塔。试验开始了,他大声说: 请大家看清楚我手里的这两个铁球,一个一磅重,一个十磅重。如果有人不相信,可以亲自上来掂一下,看看是不是属实,并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铁球落地的时间。 伽利略伸开了手擘,两个铁球,从高空坠落而下,瞬间之后,同时落地。计时的学生大声惊呼: 时间相同,没有丝毫差别。 就这样,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

关于伽利略的故事还很多,有时间我还会讲给大家听的。他做出的贡献,让后人们无限地景仰,他的伟大成就,人们有目共睹。他为人类开辟了新的天地。让我们为曾拥有这样的伟大科学家而骄傲吧,让我们踏着伽利略的足迹,继续探索科学的的奥秘吧!

陕西延安子长县瓦窑堡小学四年级:薛书雅

550字

第2篇:辛弃疾的童年故事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少年时代,是在国运衰颓、兵祸连绵的情况下度过的。他刚满十六岁,家乡济南就被金兵占领了。他目睹烽烟翻滚,山河破碎,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心间。

有一天,金人贵族中的一个中下级军官完颜千户耀武扬威地来到辛家,硬逼着辛弃疾的祖父辛赞用酒肉款待他。辛赞是个老实人,憋着一肚子气,勉强摆了一座酒席。骄横的完颜千户几杯酒下肚后,更加得意洋洋,竟当众侮辱起敬酒的小僮来了。

这一来,年少气盛的辛弃疾再也忍不住了。他 嗖 地从墙上抽出一把宝剑, 噔、噔、噔 几步走到完颜千户面前,激昂地说: 趁诸位酒酣耳热,让我舞剑给大家开心助兴! 说罢,便挥剑起舞。只见他有时轻似燕子点水,有时重如泰山压顶。舞到兴头上,剑人合而为一,只有剑光闪闪,不知人在何处。正在这时,忽听辛弃疾猛喝一声: 看剑! 一个大鹏展翅,宝剑直指完颜千户的脑门。 啊! 完颜千户吓得面如土色, 扑通

一声,连人带椅仰倒在地,桌子上的杯盘叮当落地,打得粉碎。辛弃疾急忙收剑做了个干净洒脱的收势,说了声 莽撞了! 从容地站立一旁。完颜千户惊魂未定,还呆呆地坐在地上。等到奴仆们赶忙上前扶起,他才不得不尴尬地说出话来: 舞得好,好厉害的英武少年!

500字

第3篇:小鸭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鸭,因为个子小、体质弱,经常被其它小鸭欺负,小鸭看到强壮的伙伴很羡慕,总希望自己有强壮的身体。

一天,小鸭在河边散步,看到大树下躺着一头又肥又大,身体强壮无比的猪。小鸭想:猪是怎样变得如此强壮的呢?小鸭上前拍着猪的身子, 猪伯伯,猪伯伯 猪把头慢慢,只哼了一声又躺下睡着了,小鸭再拍,猪仍然只哼了一声又躺下睡着了,小鸭没办法,只好走开。转身时,它发现猪伯伯旁边放了一大袋开了口的饲料,小鸭想:猪伯伯肯定是吃了这饲料才变得这么强壮的,于是上前大吃起来。果然,不一会,小鸭就变得强壮无比,于是它十分高兴,大摇大摆地走到了其它小鸭面前,其它鸭子们见到强壮的小鸭都很害怕,纷纷上前讨好它。小鸭觉得很威风,开心极啦。这时,小鸭觉得口很渴,就大摇大摆地走到河边喝水,喝着喝着,突然,小鸭的嘴里咕噜咕噜的冒出了很多泡泡,有大有小的泡泡越来越多。最后,小鸭像泄了气的皮球,变回了原来的样子,猪伯伯和其它小鸭们都哈哈大笑起来。猪伯伯说: 小鸭子,你吃的不是猪饲料,那是我的减肥饲料。不过,小鸭,今后可要小心点,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吃。

黄田坝小学一年级:王跃评(原名:王周平)

500字

第4篇:小鸟的故事

我奶奶家的园子里有一棵柳树,他看起来不不显眼:绿叶插满了枝头,和平常的树没什么两样。这几天,树上竟然飞来了两只小鸟,在那叽叽喳喳地扎下了巢。

每天,它们总是在枝头间穿来穿去。衔来泥、枝,筑起了巢。有时站在枝上放声高歌,有时在巢中窃窃私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谱写着快乐的诗。早上,小鸟老早地起床了,蹲在窗外的柳树上,放开歌喉唱着动听的歌。白天,它们飞来飞去,忙忙碌碌地捉害虫。晚上,回到自己辛辛苦苦建成的床上睡觉。我和小鸟朝夕相处。每看见这些,我就下定决心,要像小鸟那样勤奋。

一天,他们飞出去找食物的时候,另外飞来了一只大点的鸟,像偷蛋龙公似的把鸟蛋运走了。正当它要带功返回运第二次的时候,那只小鸟主人回来了,发现蛋被偷走了,大吃一惊,尖声地叫了起来。很快看见那只偷蛋的鸟,于是双方就打了起来:一会儿它们在天上啄,一会儿它们在地上翻来滚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帮不了什么忙。

终于,我好不容易瞅着了一个机会,在两只小鸟分开的刹那间,我急忙用竹竿赶走了那只大鸟。这只小鸟带着自己的蛋飞回了自己的窝里,它感激地向我叫: 谢谢,谢谢。

这只小鸟可以安居乐业了,那只大鸟另寻他处,我牵挂

500字

第5篇: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就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边。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当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17岁那一年,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纹)到底,弄个一清二楚。

眼睛盯着天花板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失学了就努力自学

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数学。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在数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比重秤,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固体的重心》。此时,21岁的伽利略已经名闻全国,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在他25岁那年,比萨大学破例聘他当了数学教授。

举世闻名的落体实验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1700多年前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作实验场。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伸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制成了第一架望远镜

哥白尼是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他经过40年的天文观测,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他认为宇宙的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地球是一个普通的行星,它在自转的同时还环绕太阳公转。伽利略很早就相信哥白尼的“日心说”。1608年6月的一天,伽利略找来一段空管子,一头嵌了一片凸面镜,另一头嵌了一片凹面镜,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天文望远镜。实验证明,它可以把原来的物体放大3倍。伽利略没有满足,他进一步改进,又做了一个。他带着这个望远镜跑到海边,只见茫茫大海波涛翻滚,看不见一条船。可是,当他拿起望远镜往远处再看时,一条船正从远处向岸边驶来。实践证明,它可以放大8倍。伽利略不断地改进和制造着,最后,他的望远镜可以将原物放大32倍。

证实哥白尼的“日心说”

每天晚上,伽利略都有用自己的望远镜观看月亮。他看到了月亮上的高山、深谷,还有火山的裂痕。后来又开始观看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他发现,银河是由许多小星星汇集而成的。他还发现,太阳里面有黑斑,这些黑斑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因此他断定,太阳本身也在自转。伽利略埋头观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地球在围着太阳转,而太阳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恒星,从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1610年,伽利略出版了著名的《星空使者》。人们佩服地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1500字

第6篇: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就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边。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当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17岁那一年,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纹)到底,弄个一清二楚。

眼睛盯着天花板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失学了就努力自学

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数学。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在数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比重秤,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固体的重心》。此时,21岁的伽利略已经名闻全国,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在他25岁那年,比萨大学破例聘他当了数学教授。

举世闻名的落体实验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1700多年前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作实验场。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伸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制成了第一架望远镜

哥白尼是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他经过40年的天文观测,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他认为宇宙的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地球是一个普通的行星,它在自转的同时还环绕太阳公转。伽利略很早就相信哥白尼的“日心说”。1608年6月的一天,伽利略找来一段空管子,一头嵌了一片凸面镜,另一头嵌了一片凹面镜,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天文望远镜。实验证明,它可以把原来的物体放大3倍。伽利略没有满足,他进一步改进,又做了一个。他带着这个望远镜跑到海边,只见茫茫大海波涛翻滚,看不见一条船。可是,当他拿起望远镜往远处再看时,一条船正从远处向岸边驶来。实践证明,它可以放大8倍。伽利略不断地改进和制造着,最后,他的望远镜可以将原物放大32倍。

证实哥白尼的“日心说”

每天晚上,伽利略都有用自己的望远镜观看月亮。他看到了月亮上的高山、深谷,还有火山的裂痕。后来又开始观看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他发现,银河是由许多小星星汇集而成的。他还发现,太阳里面有黑斑,这些黑斑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因此他断定,太阳本身也在自转。伽利略埋头观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地球在围着太阳转,而太阳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恒星,从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1610年,伽利略出版了著名的《星空使者》。人们佩服地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1500字

第7篇:读《伽利略》有感

读《伽利略》有感

六年级谭晓东

打懂事以来,我读过不少课外书,可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第一本课外书,书名叫《伽利略》。

这本书主要介绍伽利略在成长的大道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伽利略出生在意大利一个部落贵族家里,但是,他的父母却没有因为贫穷而不疼爱伽利略,他的父亲却对伽利略寄予厚望,一心想让伽利略成为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但伽利略却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他不想发财,也不想光宗耀祖。他对医学事业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却对数学情有独钟。伽利略在数学家里奇的启迪下,一步一步走上了荆棘,甚至有生命危险的道路上。这本书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伽利略对于里士多德的理论,一个物体与一个比它重10倍的物体同时落地,一定是重的先落地。伽利略却不认为,他要用自己的实验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错误的。于是,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上当着世人的面做了一个实验:一个一斤和一个10斤的铁球同时放下,结果是同时落地。我很敬佩伽利略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

伽利略一生都为科学事业奋斗,他不信权威,不迷信教条,一切都以客观现实为依据。他从崇拜亚里士多德到怀疑亚里士多德。从怀疑哥白尼到信服哥白尼,一切都是因为尊重客观原因的结果。科学发展一日千里,伽利略的很多发现在现代看来,可能会变得微不足道了。但是伽利略的精神,伽利略的勇气却永远激励着我们攀登科学的高峰。

是第一本课外书引领我走进书的海洋,让我在书海里遨游。从书中我不光了解了外国科学家伽利略、哥白尼,还了解了中国的科学家祖冲之、华罗庚、李四光等感人故事。

是书让我知道了读书的乐趣,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发奋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逆江坪杨隆祜欣欣小学

指导老师:李超伍代孝勇

700字

第8篇:读《伽利略》有感

伽利略是谁?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推翻权威,解开真理的人。

伽利略出生在比萨城,他从小就非常聪明,因为他很好学,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夜晚,小伽利略常常在屋子外面仰望星空。问题像鱼儿吐泡泡那样出现在它的脑海里:星星为什么晚上才会发亮?月亮为什么会有圆有缺呢?这些问题一直苦苦地折磨着他。

长大后的伽利略,发现只要是名人说的话,是对是错,人们依然坚信不疑名人的说法。他听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把一轻一重的物体同时往下扔,那么肯定是重的先落地。但伽利略推翻了这一理论:他亲自在比萨斜塔上做试验,结果是两个不同轻重的物体同时落地。

伽利略除了敢于推翻权威以外,他还敢于创造。他发明了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通过望远镜,他看到了许多人们看不到的东西。利用它来观察宇宙万物,写下了《对话》一书。可是当时收到教会的封杀,他本人也被囚禁起来,直到死去。

我认为伽利略是个伟大的科学家,他还具备了一些人没有的品质,如:不惧怕权威,敢于探索科学等。这也是发现真理的必备条件。

伽利略名言:尊敬权威,但不苟泥于权威,敢于反对权威,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时间:30分钟

450字

第9篇:论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

大家都知道,伽利略曾经在比萨斜塔将同样大小的木球和铁球同时从塔顶下落,木球和铁球几乎同时着地。伽利略通过这一实验事实,推翻了原来的错误学说,提出了新的学说―― 自由落体运动 :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运动的情况与它们的重量没有关系,都是均匀加速运动。

但是,我借助工具书和网络等资料来源查找有关资料后发现,伽利略提出的 自由落体运动 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即要在没有任何阻力的情况下才能成立。但这种没有任何阻力的情况在自然环境中是不存在的,因为有空气阻力的存在。但伽利略的实验结果为什么是同时着落呢?这是因为伽利略的实验地点――比萨斜塔仅有50多米高,而铁球和木球都是比较重的物体,在底空落下时空气阻力几乎没有影响,因此用肉眼看是同时落地。可是如果用精密的仪器进行检测,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异:铁球比木球先着地。我们由此可以得出:在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两个物体同时在同样高度的位置同时下落,一定是较重的物体先落地。

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证明这一点。同样是50米,下落物体是羽毛和塑料泡沫,在无风的天气进行实验。同时将羽毛和塑料泡沫在同一高度下落,结果塑料泡沫先落地。也可以运用资料来证明:气象台曾经测量过一滴雨的下落速度:雨点直径是1毫米的小雨,落地速度是4米/秒;雨点直径为2毫米的大雨,落地速度为6米/秒;雨点直径为3毫米的暴雨,落地速度为8/秒。

这种现象怎么解释呢?想要知道其中的道理,必须先理解物体下落的 终极速度 。所谓的 终极速度 ,就是一个物体在几百米乃至几千米的高空中,向地面下落时,落下的速度会不断的增加,会越来越快。与此同时,空气在与物体摩擦的过程中,空气阻力会越来越大。到了一定的程度时,由于物体重量是一个固定的值,在落下时不会增加,空气阻力就会与物体本身的重量平衡,使物体的下落的速度不会在增加,并保持着空气阻力与物体的重量平衡时的速度,这时候的速度就是物体的终极速度。终极速度也可以理解为物体下落时的最高速度。

终极速度和物体着陆时的快慢有什么关联呢?由于每个物每的重量不同,所以终极速度不一样。一个物体越重,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就越小,下落的速度就会比较慢到达终极速度,因为空气阻力对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影响越小,空气阻力与落体的重量平衡所花的时间就会越长。而轻的物体正好相反,到达终极速度的时间就越短。落体的下落速度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晚些到达终极速度的物体,它们的终极速度就会比先到达终极速度的物体快。换句话说,就是重量越大的物体,它下落时的终极速度就越大,从开始下落到落地的时间就越短。

我们可以利用物体下落这一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雾,雾是由许许多多小到几微米、几十微米的极细的小水珠组成的。这些小水珠从云层落下来,因为太轻了,立刻就到了下落的终极速度,这个速度是十分小的,用肉眼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这也是雾为什么看起来像漂浮在空中的缘故吧。

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科学,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们。 物体下落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200字

第10篇:我对不起牛顿和伽利略

我对不起牛顿和伽利略 在第三百六十五次的物理测试中失利的我,只好对着天空无奈地咆哮。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是一位历史不及格的男生被要求在操场上喊 我对不起秦始皇、刘邦和李世民 。然后面对那张永远一片交叉,红得触目惊心的物理试卷,我自然也不禁感叹,自己真是太对不起物理大师们了。

物理,是我永远难以言喻的恐惧。记得有无数个夜晚,我曾伏桌埋头苦干,被一道道物理题弄得焦头烂额,然后在一直纠结于两辆汽车谁先追上谁这个问题中熬到深夜。有时,我的梦中也出现了一个重物从塔顶落下的情景,猛然惊醒后又是一阵冷汗。

自从上了高中以后,突如其来的物理量和公式把我遗忘在题海里。我在海里挣扎着,却总也看不见亮光。无论我多么努力,物理总能让我惊慌失措,狠狠地打击我。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一个人躲在被窝里默默流泪。我从未有过如此的挫败感,就像被人钉在板子上动弹不得的无奈。只要我一想起那张不及格的物理试卷,我就忍不住全身颤抖。

就是这么令我恐惧的物理,对于老爸来说却是小菜一碟。有时我也在想,为什么没能遗传点物理细胞给我呢?

老爸扔下书包十几年,却仍能在看一看课本以后解出题目,真是令我甘拜下风。他告诉我,只要你能喜欢上一门科目,你就能学好它。

要我喜欢上物理?开什么国际玩笑!我小声嘟囔着,却把这句话记到了心里。

于是,我抛掉了过去的卑怯心里,重新与物理较量。尽管不会做题,我仍然努力思考,尽管听不懂课,我仍然尝试理解。总之,我从未想过 放弃 二字。不知不觉中,我的物理竟然有了进步!从不及格到七十分,我终于在苍茫的大海中看到了一丝亮光。

原来,爱上自己喜欢做的事固然是好,但爱上那些你不得不做的事才更难能可贵。我喜欢文科,喜欢英语和语文,所以学得很好。而当我尝试着喜欢物理,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牛顿和伽利略在成为物理大师之前,也是无数次在望不到尽头的海里漂浮,但是他们坚持不懈,最终找到了真理的彼岸。

同样的,每个人都会在实现梦想的路途中遇到荆棘,但只要不放弃,在人生的马拉松上一步步踏实前进,咬紧牙关,再大的困难都能够克服。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高的路。 我想,这个暑假,我一定要好好恶补物理。任何科学都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高一:萌兰丽蕥

900字

第11篇:水利学家严恺的故事

1988年初夏,地处长江之滨的江阴市想搞一个港口,建几个码头,在改革开放中一显身手。他们登门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严恺教授为这个重大决策进行科学论证。这位大名鼎鼎的水利专家一听就爽快地答应下来,他与几名专家一连去了两次,认认真真搞勘察、选港址、作规划。

深受感动的江阴人只能把感激之情表现在餐桌上。第一天,严老望望餐桌,皱着眉头拿了两个馒头,夹几筷菜独自回了宿舍。主办者想: 是不是大专家吃惯了高级筵席,看不上我们这里的玩艺儿? 于是第二天的菜更上了一层楼。哪知严老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而且打天窗说亮话: 钱要用在刀刃上,哪能为吃喝一掷千金! 主办者这才恍然大悟。

严老一行临走时市里送来了礼品,可严老一改常态,竟拒人于千里之外。江阴的同志又把礼品送上门去。这可把严老气坏了: 你们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说不要就不要。谈工作,可以;送礼,马上就走!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商品经济的浪潮冲出着每个人道德的、心灵的、 堤坝 ,人人都面临严峻考验。 堤坝 发出碎裂声响者有之, 堤坝 轰然倒塌者有之。而严恺教授的 堤坝 却 我自岿然不动 ——他不愧是中国人坝委员会主席。

严恺教授奉献给长江的最优美的抒情曲在长江中游。

1970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上马,严老担任工程技术委员会顾问。

1973年,基辛格访华,在中美建交紧张谈判的间隙,周总理向基辛格发出了一个试探性的友好动议:派一个水利考察组到美国。言者有心,听者有意。由严老担任组长的考察组迅速成行。

考察组成员的视觉、听觉集中在以下一系列问题上:船闸的规模、布置与通航条件、闸门与启闭机、水利枢纽的航道淤积、溢洪道闸门与消能防冲、鱼道、大坝导流截流 他们充分吸取国外在大型水利工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然后运用自己的学识,提出了解决葛洲坝工程有关难题的方案。1981年,当葛洲坝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时,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给严老颁发了奖金,并专函致谢。

昂首矗立的葛洲坝,成了年轻的共和国雕塑于长江之上的一大景观;然而,葛洲坝工程不过是三峡配套工程中的一环。

对于三峡工程,严恺急——三峡工程成了他有生之年未竟之业中梦绕魂牵的最重要一项。他参加了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的全过程,是工程上马的积极主战派。

作为三峡工程航运与泥沙、生态与环境两个专题预审专家组成员,他与专家同行为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992年九十月间,严恺教授凭借他在国际水利界的威望,再次访美,介绍长江三峡工程,为消除误解奔走呼号,为引进外资,牵线搭桥。

作为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顾问,严老多次赴三峡工地参与技术及其审查工作。

他终于看到自己多年夙愿已经步出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1991年农历大年初一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登载着严恺教授《羊年春节寄语海外学子》一文。他在文章中说: 五十多年前我在欧洲留学 那时我在国外的心情,你们现在恐怕很难想像。一方面对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忧心忡忡,寝食不安;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国外到处受到歧视,日子很不好过。好不容易完成学业回国,想为国家献出自己绵薄之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真是困难重重,几无再武之地

1936年夏,在柏林举办的第十一届奥运会正在进行。看台上,在荷兰留学、利用暑假到柏林学习德语的青年学子严恺如同掉在冰窖里。参赛的中国代表团人数倒也不少,一百多号人,可上赛场,就全军覆没!能怪运动员吗?国弱民也弱!一位看客注意到这位青年人,问道: 你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我看你像日本。 那位看客的 抬举 深深刺伤了严恺。他的脸憋得通红: 不,我是中国人! 说罢愤然离座。

抚今思昔,严恺教授怎样不感慨系之呢?

他说: 春节就要来到了,不禁又使我想到远在异国、为祖国繁荣昌盛勤奋学习的海外学子们。他们身在国外,一定很关心国内的情况,一定很关心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这一座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继1992年4月全国人大审查通过后,又经过两年多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已于1994年12月14日开工了。长江口深水航道的整治方案也已得到国家计委主持召开的鉴定验收会通过。这一方案一旦实现,5万吨乃至10万吨级的巨轮将能进入长江口,直驶南京港 以上这些工程建设,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给予我们莫大的鼓舞,特别是作为水利工作者,更是大显身手的难得机遇。

不尽长江滚滚来 。长江未了情,奔涌着严老心头的激昂一腔的希望

2000字

第12篇:水利学家严恺的故事

1988年初夏,地处长江之滨的江阴市想搞一个港口,建几个码头,在改革开放中一显身手。他们登门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严恺教授为这个重大决策进行科学论证。这位大名鼎鼎的水利专家一听就爽快地答应下来,他与几名专家一连去了两次,认认真真搞勘察、选港址、作规划。

深受感动的江阴人只能把感激之情表现在餐桌上。第一天,严老望望餐桌,皱着眉头拿了两个馒头,夹几筷菜独自回了宿舍。主办者想: 是不是大专家吃惯了高级筵席,看不上我们这里的玩艺儿? 于是第二天的菜更上了一层楼。哪知严老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而且打天窗说亮话: 钱要用在刀刃上,哪能为吃喝一掷千金! 主办者这才恍然大悟。

严老一行临走时市里送来了礼品,可严老一改常态,竟拒人于千里之外。江阴的同志又把礼品送上门去。这可把严老气坏了: 你们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说不要就不要。谈工作,可以;送礼,马上就走!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商品经济的浪潮冲出着每个人道德的、心灵的、 堤坝 ,人人都面临严峻考验。 堤坝 发出碎裂声响者有之, 堤坝 轰然倒塌者有之。而严恺教授的 堤坝 却 我自岿然不动 ——他不愧是中国人坝委员会主席。

严恺教授奉献给长江的最优美的抒情曲在长江中游。

1970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上马,严老担任工程技术委员会顾问。

1973年,基辛格访华,在中美建交紧张谈判的间隙,周总理向基辛格发出了一个试探性的友好动议:派一个水利考察组到美国。言者有心,听者有意。由严老担任组长的考察组迅速成行。

考察组成员的视觉、听觉集中在以下一系列问题上:船闸的规模、布置与通航条件、闸门与启闭机、水利枢纽的航道淤积、溢洪道闸门与消能防冲、鱼道、大坝导流截流 他们充分吸取国外在大型水利工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然后运用自己的学识,提出了解决葛洲坝工程有关难题的方案。1981年,当葛洲坝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时,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给严老颁发了奖金,并专函致谢。

昂首矗立的葛洲坝,成了年轻的共和国雕塑于长江之上的一大景观;然而,葛洲坝工程不过是三峡配套工程中的一环。

对于三峡工程,严恺急——三峡工程成了他有生之年未竟之业中梦绕魂牵的最重要一项。他参加了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的全过程,是工程上马的积极主战派。

作为三峡工程航运与泥沙、生态与环境两个专题预审专家组成员,他与专家同行为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992年九十月间,严恺教授凭借他在国际水利界的威望,再次访美,介绍长江三峡工程,为消除误解奔走呼号,为引进外资,牵线搭桥。

作为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顾问,严老多次赴三峡工地参与技术及其审查工作。

他终于看到自己多年夙愿已经步出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1991年农历大年初一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登载着严恺教授《羊年春节寄语海外学子》一文。他在文章中说: 五十多年前我在欧洲留学 那时我在国外的心情,你们现在恐怕很难想像。一方面对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忧心忡忡,寝食不安;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国外到处受到歧视,日子很不好过。好不容易完成学业回国,想为国家献出自己绵薄之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真是困难重重,几无再武之地

1936年夏,在柏林举办的第十一届奥运会正在进行。看台上,在荷兰留学、利用暑假到柏林学习德语的青年学子严恺如同掉在冰窖里。参赛的中国代表团人数倒也不少,一百多号人,可上赛场,就全军覆没!能怪运动员吗?国弱民也弱!一位看客注意到这位青年人,问道: 你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我看你像日本。 那位看客的 抬举 深深刺伤了严恺。他的脸憋得通红: 不,我是中国人! 说罢愤然离座。

抚今思昔,严恺教授怎样不感慨系之呢?

他说: 春节就要来到了,不禁又使我想到远在异国、为祖国繁荣昌盛勤奋学习的海外学子们。他们身在国外,一定很关心国内的情况,一定很关心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这一座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继1992年4月全国人大审查通过后,又经过两年多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已于1994年12月14日开工了。长江口深水航道的整治方案也已得到国家计委主持召开的鉴定验收会通过。这一方案一旦实现,5万吨乃至10万吨级的巨轮将能进入长江口,直驶南京港 以上这些工程建设,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给予我们莫大的鼓舞,特别是作为水利工作者,更是大显身手的难得机遇。

不尽长江滚滚来 。长江未了情,奔涌着严老心头的激昂一腔的希望

2000字

第13篇:潘石屹的“蓝海战略”

潘石屹是一位成功的房地产商,也是一个传奇。他 把西红柿卖一个水果价 的本事一直是房地产从业人员急于探究的秘诀。在媒体的眼里,潘石屹是一个 是非不断的叛逆者 ,他在举手投足间似乎都透露出另类。而潘石屹和张欣夫妻的成功,更被看作是我国新时期新政策下成长起来的 超级成功 的典范,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儒商的新面孔。

潘石屹的创业轨迹和所有的营销案例,正是得益于有意无意间实践的 蓝海战略 ,因此能在生生不息的蓝海里,左右逢源,发展壮大。

其实,潘石屹只能算是一个小地产商:一方面,老潘 身不高,体不壮.头发不浓密 ;另一方面,潘石屹虽然身为SOHO中国的掌门人,但在资本说话、富豪云集的房地产界,潘石屹算不上实力超群。相较于王石之万科、任志强之华远.甚至以前的搭档冯仑之万通,潘石屹和他的SOHO中国不论是企业规模、资本实力、开发体量都与他们不在同一个级别。

如果与这些地产界的大鳄硬碰硬,潘石屹肯定会陷入割喉式的血腥价格竞争之中,最后血流成河,成为一片红色海洋,即所谓的 红海战略 。但是,潘石屹却以四两拨千斤之势,以相对小的公司规模和开发体量却获得令人瞩目的成绩,SOHO现代城、博鳌蓝色海岸、长城脚下的公社、建外SOHO、尚都SOHO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名盘,名利双收。

蓝海战略 的精髓在于价值创新。 蓝海战略 认为创造蓝色海洋,取决于不以竞争对手为标竿的完全不同的策略逻辑与价值创新上,这是 蓝海战略 的基石。而价值创新体现在潘石屹项目运作的方方面面。

潘石屹的蓝海战略之一只为少数人盖房子

房地产的定位是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动辄数十亿、上百亿的投资。如果定位准确,不利的位置反而可能变得有利;反之,黄金地段的项目也可能成为烂尾楼。

聪明的潘石屹十分注重观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与人们生活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更注重从这些变化和趋势中演绎出人们对房子功能的需求,从而开发出迎合前卫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创出 无人竞争 的蓝色海域。

潘石屹一直强调自己生产的房子不同于市场上纯粹的写字楼或者普通公寓。当更多的人把市场定位在大众的住宅项目或者小众的高档项目的时候,潘石屹却坚持给那些处于发展阶段的 创造阶层 盖房子。

潘石屹做的是高端市场,但他的房子却不是简单的豪宅,而是瞄准所谓 有知识、有创造力、有风格、正在升起 的中青年消费阶层。他的SQHO现代城、博鳌蓝色海岸和长城脚下的公社等名盘,尽管每一个在同级别市场上都可谓价格不菲,但都是以 创造力 超越于 奢华 的物业类型。

在现代城的定位上,潘石屹表现出了 蓝海战略 所强调的价值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它率先引进了国外流行多年的 SOHO 概念,虽然在当时受到了部分人士相当严厉的批判,但市场检验的成果是成功的。如今,在北京市场乃至于全国市场, SOHO 同 公寓 、 写字楼 、 商铺 , 别墅 等名词一样,成为一种标准化的物业类型。

2000年,潘石屹成立项目公司 北京红石新城房地产有限公司,着手开发位于北京北部山区水关长城附近的 长城脚下的公社 。这个占地仅八平方公里的项目,理念更是前卫大胆,12位亚洲青年设计师的前卫设计引来业界褒贬不一的评价。最终,这组建筑凭借其大胆的想法在200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获得了 建筑艺术推动大奖 。

潘石屹的产品定位有两个关键词:少数人、密码正确。因为,他只为少数人盖房子。这种定位理念指导下诞生的产品,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面对市场上的批评,潘石屹提出 密码正确 口号,认为只有 密码 对应的人群才会选择他的房子。这些理念,正反映了潘石屹对 蓝海战略 的敏锐理解。因此,有京城房地产界的人认为 在市场竞争上自己和潘石屹冲突并不大,属于两个市场 。潘石屹真正做到了 不与竞争者竞争 。

蓝海战略 认为: 专注于衡量和击败竞争会导致模仿,而非创新,会造成价格压力,因此公司应该努力向顾客提供价值飞跃,把市场竞争变得毫无意义。 这种不忙于打败竞争对手,而致力于为顾客和公司创造价值飞跃的做法,正是潘石屹脱离血腥竞争的 红海 ,航向获利丰厚的 蓝海 的成功关键。

潘石屹的蓝海战略之二另类的彻底极致

潘石屹可以打破所有的规矩套套。当别人都在做毛坯房的时候,他最先想到做精装修房;当别人都在按照规定做面积多大、窗台多高的普通住宅的时候,他做了活动组合空间、落地大玻璃的SOHO。拿他的话说: 别人制造黑白电视时,我们能不能想办法生产带色彩的;当别人都生产彩电时,我们能不能设计出遥控的。

现代城消灭了北京人最熟悉的阳台,把阳台的面积算在屋内的使用面积上,打掉90厘米高的窗台,代之以巨大的落地玻璃。并第一个造出大小不一的房型以方便不同购买能力的人拥有;第一个大胆提出做精装修的内销房,现在装修房已经成为高档公寓流行的做法;第一个在楼体上涂上各种颜色,后来被许多开发商模仿;第一个为空调外挂机设计了专门的 藏身之所 ,既避免了不统一带来的视觉破坏,同时丰富了外立面效果;第一个在建筑内部放置大量现代前卫艺术作品

博鳌蓝色海岸从设计上打破了 房子 在人们刻板印象中的束缚,根据地理环境和人们的使用习惯,在设计时把 取景 、 交流 和 与自然亲近 放在首位。至于 墙体 。只保留了其保暖作用,而摒除了它遮挡视线的不利因素,把 私密 交给随主人的需要而随时采用的窗帘。

建外SOHO位处北京CBD中心区,为了充分利用这里大批的高消费人群资源,为客户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发展商打破了传统冷冰冰 地标建筑 的框架.取而代之以人流为直接对应的小街和小店铺。

至于长城脚下的公社,理念之大胆,设计之前卫,在中国乃至全球更是空前。潘石屹和张欣让12位建筑师放开手脚,极尽想象,努力设计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前卫建筑。单单这种开发理念,就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以至于好多人认为这样的房子 不是用来住的 、 另类的彻底极致 。但是,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以及法国蓬皮杜中心把至高的荣誉颁给了这个项目。潘石屹对于产品设计的价值创新也得到了国际的肯定。

潘石屹的蓝海战略之三快鱼吃慢鱼

在营销方面,当大家都希望通过霸王条款要求消费者只许买进不许退出时,他最先推出 无理由退房 ,后来还加上10%的年息回报。

他也是国内最早一批启用房地产代理公司,并通过广告宣传进行市场宣传的企业家。在做万通新世界广场的时候.他就同来自香港的利达行合

作,委托其代理销售;同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报》和《大公报》上都打整版广告。在当时中国的房地产企业还不打广告的时候,这种方法就像平常不吃药的人第一次吃感冒药一样,效果立竿见影。万通新世界写字楼卖到当时市价的三倍,万通新世界广场一举成为北京房地产界一个里程碑式的项目。

潘石屹还懂得辩证法,懂得从不利的事物中寻找积极的因素,然后通过巧妙的引导,使事情的发展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从而出其不意,因势利导,通过不与竞争者硬碰硬的太极手开拓出一片新的蓝海。

当SOHO遭到恶意批判的时候,他没有像一般老板一样想办法藏着掖着,而是通过媒体将发难者的批判结集出版,公布于众,结果不但没有影响SOHO的销售,反而为这个全新概念的宣传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SOHO现代城遭遇竞争对手恶意挖人事件,面临空前危机时,潘石屹也是运用了出其不意的处理方法,扭转了被动局面,抓住机遇反败为胜,极大地扩大了现代城的知名度。

市场竞争是 快鱼吃慢鱼,不是大鱼吃小鱼 ,有了 速度 才能快速占领市场制高点,解决竞争。潘石屹做项目历来以 快 制胜,包括动手快、建设快、价格浮动快、结案快。海南博鳌蓝色海岸,从开始有意向到开始施工到进行销售到完成建设总共花了差不多半年时间。动手快能够在市场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首批上市,保证一面世就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建设速度快能够保证使客户最短的时间内获益,在期房市场赢得客户;价格浮动快一方面是销售旺盛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促销手段。所有这些 快 都能保证结案 快 ,资金回笼也 快 。这就是潘石屹 快鱼吃慢鱼 的创新营销模式。

潘石屹的蓝海战略之四唐老鸭模式

在中国房地产业,他不是最有钱的,他的红石公司也不是规模最大的,但他无疑是最会吸引人眼球的。 这是中央电视台对潘石屹的评价。

潘石屹十分懂得借助媒体的力量,应该说,潘石屹的成功一多半应归功于他对媒体的巧妙利用。潘石屹通过媒体的宣传成了名。在潘石屹的营销理念中,宣传永远是第一位。宣传做到了,好的产品才能够被大众所认识,才能够有目标群体的人前来检验,而销售作为整个生产经营环节中最终的目标,在潘石屹眼里不过是成功宣传之后自然而然的坐地收钱。

在推广宣传方面,潘石屹怪招频出。搭奥运便车、尾盘拍卖、抢羊羊肉串大会等差异化的宣传手法事半功倍,屡屡四两拨千斤。

潘石屹爱好广泛,而且大多都是玩票性质的业余水平,但是因为他的知名度,这些玩票性质的、极富作秀色彩的爱好的成果,却一次次在浮躁的人群中吸引眼球,激起波澜。

潘石屹喜欢摄影,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能看到他捧着自己的照相机照个不停。2002年还搞了个 西行25度 的 行为艺术 ,回来之后出了个摄影集。

潘石屹喜欢写写文字,最近博客盛行,老潘的博客也是风光无限,点击率突破一千万人次,还结集出版了《潘石屹的博客》。

近年来,老潘不断地出现在各种时尚场合,以及摩托罗拉、IBM、SONY、LG等广告中。潘石屹甚至进入影坛,在电影《阿司匹林》中出演男一号。对于老潘的种种行径,好奇者有之,讥讽者有之,认为其炒作者亦有之。

其实,潘石屹的高度娱乐化也是他开创全新商业竞争局面的 蓝海战略 的一部分。

潘石屹一直在苦心经营着自己具有争议性的形象。既然已经成了一位媒体曝光度极高的 争议性人物 ,潘石屹便充分利用这个特殊形象,为商业成功这一明确目的服务。潘石屹的商业模式需要这种高曝光度,需要媒体的高度争议,而他和他的地产项目在这种争议中名声鹊起,不断创造着眼球经济。

潘石屹懂得个人形象经营的巨大力量。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自己,就会让自己的商业项目受益匪浅。他深知,目前市场上鱼龙混杂,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有根有底又看得到老板的产品总比买杂牌子的产品安全可靠一些。

当然, 娱乐明星 的 敲锣打鼓 还是有一定技巧的,拿他的话说,就是要会 使巧劲 。耍猴的如果要想让大家都听见,光凭自己的嗓子喊恐怕效果不太理想。既然有锣,为什么不用呢?对潘石屹的宣传来讲,这个 锣 就是媒体。

出于卖楼的动机,潘石屹不辞辛苦,走马灯似地接受来自全国甚至全球媒体的采访。拿他的话说, 跟祥林嫂一样 一遍一遍地讲述着自己的童年、创业、理念、对时下业界热门话题的看法等等。国内媒体把他当作 名人 、 时尚人士 、 不按规矩出牌的人 ;国外媒体则把他和夫人作为最能代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成果的典型。另外,潘石屹频频出现在国内外论坛、研讨会、电视访谈和媒体见面会。尽管这种集中出行相当耗体力,有时候也难免遇到当地媒体发难,潘石屹还是乐意一遍一遍地重复自己的观点。拿他自己的话说: 这种宣传当时看不出效果来,但以后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人因为这个来买房子。

潘石屹一方面在其一个个项目上不断修炼着内功:另一方面,也时刻不忘满足包括媒体和同行在内的观众的胃口.乐此不疲制造着热点,也传播着自己独特的市场影响力。曾经有一位发展商在谈到他们为了商业不得不出场作秀时说过: 为了卖房,我们有时候不得不 卖身 。 照此说法,潘石屹应该算业界 卖身 次数最多的老总了。

潘石屹,正是通过 蓝海战略 的价值创新与实践,才从原来的一个小地产商,成功地摆脱割喉式的血腥价格竞争,开创出今天这一片无人竞争的 蓝海商机 。

潘石屹刻骨铭心的三次贫穷经历

腾镜

第一次:没钱买铅笔被罚站

上小学的时候,潘石屹因为没有铅笔,被老师驱赶罚站在教室的门外。潘石屹并不是忘记带了,而是家里无钱买米下锅,哪还有钱买铅笔。学校的热心老师潘林玉借给了他老妈一毛钱,在村上的供销社买了三支铅笔,又借了供销社的削铅笔刀,削好了一支,这才让潘石屹重回到教室,老妈含泪吩咐说: 儿子,你有了这么多的铅笔,今后要好好学习。

潘石屹发迹后,在北京住着500多平米的大宅,为了还那欠下十几年的一毛钱人情债务,把不惑之年的潘林玉老师带到北京家中,陪吃、陪喝、陪玩、陪讲了许多天。

第二次:饥饿得发誓要当厨师

潘石屹上初中时,全国上下粮食紧缺,学校微量的伙食供应跟不上潘石屹速长身体的需要,肚子几乎是天天闹着饥荒,饿得前肚皮贴着后肚皮,肚子里不时地发出咕咕的饥饿声。潘石屹每每路过学校的食堂门口时,食香扑鼻,肚子饥饿难当,就觉得里面的厨师是全世界最好的职业,天天待在厨房里,好赖能吃饱,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当厨师。

整个中学,潘石屹的梦里不断重复着饥饿难熬的情景。直到现在,潘石屹还会在梦中重现中学时凄惨饥饿的情景,在破庙式的学校里,突然捡到了几张菜票,迫不及待地跑到食堂买馒头大啃。起床后,枕头是湿漉漉的,因为在梦中流着口水。

第三次:没有路费回家过年

1990年春节前夕,潘石屹在海口,海岛上很凄凉,内地人都回大陆了。大年三十到了,兜里所剩无几,已经凑不足回家过年的路费。潘石屹和同事祝军在一个大排档一边吃着河粉,一边盘算着这年怎么过。祝军建议说,干脆两个人扒火车,不花一分钱,看能不能各自回到天水和南京的老家。潘石屹拒绝了,是因为北方的天气太冷,搞不好,可能会冻死在货车厢里。之后,祝军骑着单车去看她170公里外的女朋友,把潘石屹甩下,潘石屹一个人想方设法地要看到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看到一半被驱了出来,过了一个最孤独的春节。

随后的几年中,潘石屹常常想起与祝军在海岛上共同度过的那些困难的岁月。也正是因为有一批像祝军这样的朋友,他精神上才感到很充实。又过了几年,突然,有一天潘石屹接到祝军的电话,说要来看他,两人见面的高兴劲儿真是难以言表,并得知祝军改行做了IT。

3000字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伽利略的小故事作文500字15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伽利略的小故事作文500字15篇

伽利略的小故事作文500字15篇

完颜,伽利略,潘石屹,物体,严恺,人们,小鸭,铁球,实验,亚里士多德,哥白尼,媒体,速度,太阳,教授,望远镜,物理,蓝海战略,比萨斜塔,重量,项目,学说,情况,时间,时候,宣传,祝军,三峡工程,堤坝,水利

2020-08-03 #经典故事

伽利略的小故事作文500字15篇

伽利略的小故事作文500字15篇

完颜,伽利略,潘石屹,物体,严恺,人们,小鸭,铁球,实验,亚里士多德,哥白尼,媒体,速度,太阳,教授,望远镜,物理,蓝海战略,比萨斜塔,重量,项目,学说,情况,时间,时候,宣传,祝军,三峡工程,堤坝,水利

2008-08-10 #故事大全

伽利略的数学故事

伽利略的数学故事

作文,母亲,本站,妈妈,节日,礼物,到来,为大家,每年都有,一年一度

2010-02-22 #故事阅读

伽利略勤学好问的故事

伽利略勤学好问的故事

作文,征文,亲人,扫坟,日子,本站,时候,燕子飞,又是一年,为大家,到南方去,对大家,给他们,有所帮助,精心准备,在飞

2020-06-19 #故事会

伽利略勤学好问的故事

伽利略勤学好问的故事

陆羽,勤学好问,故事,智积禅师,强中自有强中手,小学生,作文网,孤儿,为大家,能帮助,著名学者

2020-06-19 #经典故事

有关伽利略科学小故事

有关伽利略科学小故事

伽利略,比罗,教授,科学,铁球,亚里士多德,母亲,父亲,老师,提问,故事,同学们,学生,时间,身体,实验,有关,试验,动不动就,小故事,生男孩,请大家,胡思乱想,我的邻居,之父,上课时,专业,仔细观察,事实,人们

2015-04-10 #故事会

伽利略的小故事

伽利略的小故事

伽利略,潘石屹,物体,铁球,人们,速度,学说,亚里士多德,严恺,重量,太阳,物理,哥白尼,实验,比萨斜塔,情况,时间,三峡工程,堤坝,教授,葛洲坝,地球,市场,时候,望远镜,权威,理论,项目,蓝海战略,工程

2012-10-31 #故事大全

伽利略的小故事

伽利略的小故事

伽利略,铁球,时间,实验,试验,给大家,请大家,亚里士多德,出生于,意大利比萨,仔细观察,人们,人类,伸开,伟大成就,全体师生,全体,公民,同学们,后人,天地,学校,奥秘,学生,差别,物理学家,成就,故事,流体力学,比萨

2020-07-1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