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国博新馆险被国外方案替代 揭秘50个“北京地标”幕后故事

时间:2014-07-31

18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首发,首批50个北京地标背后故事揭秘

提示:本文共有 13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198个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超过1/4的项目源自北京。18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首发,首批50个“北京地标”背后故事揭秘。“与古代建筑不同,20世纪建筑遗产往往是‘活’着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直言,这些建筑会面临比早期建筑更严峻的局面。

单霁翔建议,应开展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科学评估,探索更有效的保护办法,将保护信息定时向社会公布。“在保护利用过程中,建筑师不要下手太‘狠’,要更好、更完整的保护这些遗存。同时,要呼吁更多人也参与到对这类建筑的保护。”

超过25%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在北京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是对2016年、2017年共计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 “北京建筑”的提炼展示——共计198个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超过1/4的项目源自北京,50项入书。

“这不仅仅说明北京、北京建筑、北京建筑师的超凡贡献,更说明基于历史文化与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北京20世纪建筑的发展与演变确是走在时代前列。”单霁翔说,这本书生动地描述了为20世纪北京经典建筑做出贡献的建筑师、工程师的故事,有许多史实是鲜为人知,是首次披露的。

部分20世纪建筑“短命”

焦化厂的6根烟囱悄悄拔了4根、儿童医院的水塔被拆除……在北京,20世纪遗产的保护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为北京饭店设计了新楼的老设计师曾经写信“求助”:“在设计时我反复考量北京长安街的色调,精心设计。但是一夜之间,在没有任何人征求设计方的意见的情况下,这栋楼被刷粉了”。

国家博物馆新馆将老馆外立面整体保护,维持了“旧模样”。然而,在当时改造设计方案论证时,一个外国人设计的现代化方案差点“当选”,文博界的专家反复呼吁才保下了这处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的原貌,而不至于让人们只能在照片中追忆。

单霁翔以“20世纪遗产与北京这座城”为题,讲述了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产生的客观背景、项目特点、发展脉络及保护现状。他直言,20世纪遗产一提出,曾被人认为是“自相矛盾”。因为20世纪被认为是现代,遗产意味着传统。然而,这些建筑令城市文化更鲜明。“有些很有价值的20世纪建筑被拆除,‘短命’的原因是人们对其认识还不够。我们不能简单的从艺术形式和审美角度去鉴定其价值,还要考虑它们为适应社会的变化,而在功能、材料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建筑与文化遗产设计研究中心挂牌

未来,这些尴尬将避免。18日,“BIAD建筑与文化遗产设计研究中心”成立。这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共同成立的跨界设计研究机构。它与通常建筑设计院所的遗产机构不同,重点聚焦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目前,新中心的任务单已经列出:推动国内外以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为中心的各类遗产的前瞻性研究工作;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认定、调研、传播等事项的工作;联合中国文博界开展以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规划设计研究为中心的工作;以文化创意设计研发为中心拓展建筑文化的系列推广工作;举行相关建筑文化遗产论坛、会展、出版、传播工作等。

“要把保护融入到社会中。”单霁翔说,“对老建筑的最佳保护方式,就是要找到它的最佳利用方式。要让老建筑有‘新作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冕

编辑:王海萍、赵中鹏

流程编辑:郭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国博新馆险被国外方案替代 揭秘50个“北京地标”幕后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两馆”齐飞 江西文化新地标正式起航

“两馆”齐飞 江西文化新地标正式起航

江西省,新馆,智慧,服务,古籍,江西省博物馆,活动,博物馆,文物,展览,开馆,图书馆新馆,博物馆新馆,红色,观众,读者,小博,江西省图书馆,人脸识别,公众,图书馆,建筑面积,展厅,文化,无感,江西,特色,空间,负责人,青铜

2019-04-25 #故事大全

老建筑“逆生长” 有故事 有味道的“网红”新地标你来过几个?

老建筑“逆生长” 有故事 有味道的“网红”新地标你来过几个?

工业,功能,图书馆,杨浦,杨浦区,打卡,彩绘,读者,杨树浦,同济中学,老建筑,市民,滨江,遗存,潘立,上海船厂,图书馆新馆,好的,书香,咖啡,城市,壁龛,建筑,建筑物,文脉,空间,值得期待,古老的建筑,引进来,更新中

2017-01-31 #长篇故事

120件展品亮相国博 讲述艺术与科学融合故事

120件展品亮相国博 讲述艺术与科学融合故事

艺术与科学,作品,艺术,人工智能,人类,列车,展览,设计,索菲亚,北京青年,中国,代表,光导纤维,时代,技术,深度,科学,胶囊,美国,范式,音乐,变化,参展作品,报记者,伏在水,其学,埃尔加,张鹏,种元素,艾哈迈德

2011-04-01 #短篇故事

120件展品下月亮相国博 讲述艺术与科学融合故事

120件展品下月亮相国博 讲述艺术与科学融合故事

艺术与科学,人工智能,艺术,展览,人类,时代,设计,索菲亚,北京青年,主题,主旨,代表,列车,嘉宾,机器人,技术,方式,真空,深度,管道,科学,胶囊,范式,发展,对话,全球知名,参展作品,报记者,毛羽,特斯拉

2015-04-13 #短篇故事

“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亮相国博

“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亮相国博

陶瓷,金良,新华社记者,海上贸易,瓷器,唐五代,沉船,青花,影响,展览,贸易,中国古代,以中国,明清时期,郑和宝,国博,施雨,新华社,北京,中国,世界,主导,人物,云龙纹,全方位,体系,制度,内容,全球,文物

2015-02-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国博今推会“讲故事”棒棒糖 历史果然能“吃”透!

国博今推会“讲故事”棒棒糖 历史果然能“吃”透!

国博,棒棒糖,开光,文物,粉彩,古人,瓶身,编辑,刘冕,刘伟,金彩,国家博物馆,文化中心,锦地,冷饮,元素,博文,刻出,北京日报,口腔,护照,嘴巴,味蕾,导游,壁饰,圆形,声音,客户端,工艺,层次感

2019-11-22 #故事会

国博今推会“讲故事”棒棒糖 历史果然能“吃”透

国博今推会“讲故事”棒棒糖 历史果然能“吃”透

国博,棒棒糖,开光,文物,粉彩,古人,瓶身,金彩,国家博物馆,文化中心,锦地,冷饮,元素,博文,刻出,北京日报,口腔,原作者,护照,嘴巴,味蕾,导游,壁饰,圆形,声音,客户端,工艺,层次感,底座,彩釉

2014-05-21 #故事大全

创新党建让北京红色地标更“热”

创新党建让北京红色地标更“热”

...,吴昊,党员,地标,红色,广场,活动,团体,入党誓词,毛泽东,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越来越多,无名英雄,记者,中国石油,党建,支部活动,党旗,形式,新文化运动,组织,讲解员,工作,北京大学,党建活动,参观学习,中央,初心,党组织,党支部

2012-03-15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