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艺术职业院校舞蹈课的良好开展 是幼儿舞蹈教学实践的基础与保障

时间:2014-07-17

从现在的高校招生制度来看,高职院校招收的大专学生舞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舞蹈基础薄弱

提示:本文共有 19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影响到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大众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高中生对舞蹈学科不甚了解,也未接受过系统的舞蹈培训。从现在的高校招生制度来看,高职院校招收的大专学生舞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舞蹈基础薄弱。

所以,对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舞蹈教学来说,扎实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是教学开展的第一步。那么,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舞蹈教学开展实践,幼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所以,学校舞蹈教学的开展,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舞蹈技能训练,加强学生对舞蹈技能的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幼儿舞蹈创编,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舞蹈技能的发展,这样才能为将来的幼儿舞蹈教学提供专业上的保障。

在学校的舞蹈教学课堂实践中,学生不仅要系统地学习舞蹈理论、舞蹈美学、舞蹈教育等知识,还要对国内外的舞蹈历史和舞蹈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系统的舞蹈课程学习,有助于艺术院校的舞蹈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只有对舞蹈学科知识的全面积累,学生才能在将来的幼儿舞蹈教学实践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舞蹈教学中有一种一直沿袭下来、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做法,就是在训练中,教师常常是把条件好的、能力相对强的学生放在中间的把杆、队形的前排,而把条件差、能力相对弱的学生放在旁边的把杆、队形的后排。这在舞蹈学习之初是有道理的。问题在于,这种做法一直维持到学期末,甚至是整个舞蹈学习的始终。

大家知道,站在中间把杆、队形前排的学生会得到这样的暗示:你是最好的,你是最棒的!你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而站在旁边把杆、队形后排的学生则会得到相反的暗示。除此之外,我们的教师还常常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前者,对前者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对后者则更多的是批评和训斥。长此以往,前者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学习成绩步步攀升;而后者则深感自卑,学习缺乏动力,成绩提升缓慢,以至于一旦让他们站到前排就感到局促不安、极不自信。

剖析教师的这种做法,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传统习惯在起作用,一直以来大家都是这么做,很正常啊!没什么不合理的呀!其二,条件好的、能力强的学生都站在前排,看起来舒服,观赏性强;其三,教师总是喜欢那些条件好的学生,他们常常能最快地领会老师的训练意图,最早地达到教学要求,等等。这样的做法用在观摩课、公开展示课上是可以理解和无可厚非的。但用在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中就不妥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而厚此薄彼、分等级的做法显然是与教育公平的原则相违背的。诚然,舞蹈教学要因材施教,也要培养“尖子生”。但这种因材施教和对“尖子生”的培养必须是在公平的原则上、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院校的舞蹈学生没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舞蹈教学能力,是无法满足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开展的。艺术职业院校舞蹈课的良好开展,是幼儿舞蹈教学实践的基础与保障,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加强对舞蹈学生的能力培养,才能使学生更好的从事幼儿的舞蹈教学,促进我国舞蹈事业的快速发展。

在舞蹈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严格训练是获得舞蹈知识、舞蹈技能的必由之路,每个舞蹈学生,都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才能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从而成为一个成功的舞者。但这种千锤百炼又必须是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正确理解训练要求的基础上自觉地、能动地进行的。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进行示范,而学生在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周而复始,确实也看到了训练的成效。但这种学习是被动的,是灌输式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学到技能而不是学到方法。这对于学生独立个性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还应该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其中的原理、规律何在,进而使学生明白训练的方法、目的和意义;还应该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如我们在教翻身类动作的“开法儿”时,应使学生明白:“翻身的运动轴心在骨盆,头顶固定在空中的一个高度上,脚下踩在地面的一个点上,在上下两头相对固定的状态下,骨盆做着翻转运动。它是所有翻身的规律与特点。”

又如我们在给学生上排练课时,首先与学生一起对舞蹈作品进行观摩分析,使学生对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主题、内容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与了解,继而分析舞蹈的种类,分析音乐、动作的特点及民族属性,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及排练。在排练完成后,我们又可以进一步去了解分析舞蹈的舞美构成及其在整个舞蹈作品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这样的学习,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学习必经的过程、环节,学生就会在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分析,就会自己“教”自己。而这种思考分析的能力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是打开知识之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钥匙。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艺术职业院校舞蹈课的良好开展 是幼儿舞蹈教学实践的基础与保障”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粤剧《琼莲公主》实现广州幼师艺术教育突破

粤剧《琼莲公主》实现广州幼师艺术教育突破

吴彦,专业,学生,粤剧,戏曲,我校,表演,剧目,参赛者,选手,戏曲表演,三等奖,中华文化,同学,人物,公主,功法,基本知识,职业院校,竞技,比赛,突破,竞赛,专业学生,高职院校,幼儿师范学校,戏曲艺术,专业技能,一分耕耘,一扇门

2020-08-17 #故事大全

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口语教学问题与策略.doc

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口语教学问题与策略.doc

口语,学生,技能,普通话,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幼儿,问题,讲故事,训练,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幼儿园,水平,能力,表达方式,设计,技师学院,教学中,专业型,专业,策略,教育,公众号,口语学习,基础,天赋,年龄,幼儿教师

2020-05-17 #短篇故事

让思政课插上艺术翅膀 一曲《芳华》演绎青春的故事

让思政课插上艺术翅膀 一曲《芳华》演绎青春的故事

青春,思政,五四运动,专业,思政课,学生,舞蹈,青年,五四精神,舞蹈系,浙江,老师,芳华,内容,熊群,音乐学院,女孩,文工团,编创,艺术,课堂,创作,中国青年,上艺,优势,历史,口号,国家,女生,教学

2015-05-04 #故事阅读

我喜欢舞蹈 舞蹈是一种美的艺术 是用肢体语言描绘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我在学习舞蹈

我喜欢舞蹈 舞蹈是一种美的艺术 是用肢体语言描绘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我在学习舞蹈

舞蹈,基本功,艺术,动作,侧手翻,妈妈,下腰,民族舞,老师,刚开始,我喜欢,坚持不懈,二等奖,双腿,北京市,团体,故事情节,美的,艺术节,过程,并取得,只要你,很多人,我在学习,我相信,有一天,肢体语言,舞蹈动作,舞蹈课,艺术形式

2013-07-22 #小故事

我喜欢舞蹈 舞蹈是一种美的艺术 是用肢体语言描绘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我在学习舞蹈

我喜欢舞蹈 舞蹈是一种美的艺术 是用肢体语言描绘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我在学习舞蹈

舞蹈,基本功,艺术,动作,侧手翻,妈妈,下腰,民族舞,老师,刚开始,我喜欢,坚持不懈,二等奖,双腿,北京市,团体,故事情节,美的,艺术节,过程,并取得,只要你,很多人,我在学习,我相信,有一天,肢体语言,舞蹈动作,舞蹈课,艺术形式

2015-06-15 #长篇故事

我喜欢舞蹈 舞蹈是一种美的艺术 是用肢体语言描绘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我在学习舞蹈

我喜欢舞蹈 舞蹈是一种美的艺术 是用肢体语言描绘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我在学习舞蹈

舞蹈,基本功,艺术,动作,侧手翻,妈妈,下腰,民族舞,老师,刚开始,我喜欢,坚持不懈,二等奖,双腿,北京市,团体,故事情节,美的,艺术节,过程,并取得,只要你,很多人,我在学习,我相信,有一天,肢体语言,舞蹈动作,舞蹈课,艺术形式

2017-04-21 #故事会

学幼师有多痛苦在校学生上舞蹈课“劈叉” 疼的想哭幼师舞蹈痛苦

学幼师有多痛苦在校学生上舞蹈课“劈叉” 疼的想哭幼师舞蹈痛苦

幼师,学生,舞蹈,舞蹈老师,幼师专业,舞蹈课,一职,基本功,幼儿,老师,课程,乐就,印象,事情,功底,境界,基础,大学,学校,学会,干嘛,撕心裂肺,样样精通,等级,脾气好,能力,教育,一名优秀,一听到,一种方法

2020-06-07 #短篇故事

给思政课插上艺术的翅膀 浙音学生自导自演展现青春正能量

给思政课插上艺术的翅膀 浙音学生自导自演展现青春正能量

思政,课程,思政课,教师,节目,舞蹈,音乐,大学生,上艺,新时代,优秀成果,专业,初心,情景剧,情怀,浙江,类节目,翅膀,舞台,艺术家,诗朗诵,观众,学生们,小小的愿望,我和我的祖国,音乐学院,文和,王怡文,王怡,缤纷世界

2009-04-12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