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从秦孝公变法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秦国艰难的晋级之路

时间:2014-02-27

河西之地是秦国东进的第一个滩头,是秦国东进的第一个战略前沿

提示:本文共有 19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秦孝公之前,秦国已经失去河西之地了很多年。

河西之地是秦国东进的第一个滩头,是秦国东进的第一个战略前沿。

没有河西之地的秦国,国都咸阳前面几乎没有像样的城防,也就是说,此时的秦国几乎是一个没有战略纵深的弱国、小国。

战国初期秦国面临的形势

正因为秦国当时的弱小,所以并不是中原大国争夺的重点。

当然,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中国毫无疑问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贾谊在著名的《过秦论》中提到,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完成从一个无名的小国,一跃而成世界头号强国的晋级之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国,到世界头号强国到底经历了哪些步骤。

第一步,强大自我。

秦孝公采用商鞅变法,先使秦国从内部强大。

变法涉及秦的国策,国体,法令,给秦国一个正确的方向,确保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

制度上采取法家治国的方式,注重农业发展,不断加强武备。

商鞅变法

这样做使得秦国无论从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基础都得到了强化。

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还是一个人,要想取得一番成就,首先要强大自我。秦国正是通过变法,实现了自己的强大。

第二步,为自己的强大寻找出路。

秦孝公变法后,秦国尽管比以前强大了很多,但对于山东六国并没有形成绝对的优势,也只是名副其实跻身战国七雄之列。

但是人类社会的规律就是,你的强大就是对他人的威胁。

楚国灭郑国,五国攻之,齐国灭宋国,五国攻之,赵灭中山,五国攻之。

山东六国也不愿看到一个崛起的秦国出现。

合纵军队

六国就形成了和合纵弱秦的计划,联合六国的力量,削弱崛起中的秦国。

正是秦惠文王,在六国合纵的危机中,找到了连横的策略,在山东六国中寻找他们之间的矛盾,通过有效的外交手段,尽可能找到可以合作的伙伴。

连横的策略为秦国持续强大,找到了生存道路。

晋级这件事情,一旦开始就没有回头路,不进则退,没有中间道路。

秦惠文王后,秦国要想持续的强大,必须东进,不能东进,秦国自己的发展就没有战略生存空间。

秦惠文王剧照

秦武王接过来了历史的接力棒,秦武王在位时间很短,只有三年,但是秦武王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秦武王打通了秦国出函谷关的出口,宜阳。

宜阳属于韩国。

宜阳是与函谷关遥相呼应的一个重要关口。位于现在洛阳西部四十公里处,两侧都是险要的大山,是陕西进入河南的唯一通道。

宜阳的价值在于,出了函谷关,过不了宜阳,就等于没出函谷关。

出不了宜阳,秦军就东进不了。

秦武王充分认识到,攻克宜阳是秦国东进的重要意义,持续六个月,最终攻克宜阳,歼灭韩军六万。

秦武王去世的时候非常年轻,还没有娶妻生子,但他却在有限的生命内,为秦国的晋级之路找到了一个关键点,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秦攻宜阳

下来是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的使命就是削弱对手,不断扩张,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为最后的晋级铺平道路。

秦在武王打通了宜阳东进的大门后,休养生息了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就大部分其他国家并没有认识到攻占宜阳后对秦国强大的价值。韩国知道,韩国说给他们,他们不听。

更多的诸侯国看着失掉宜阳的韩国按按偷笑。

不过,很快,他们就笑得不那么自在了。

秦昭襄王剧照

昭襄王时期,昭襄王先扣押楚怀王,楚国走上了持续衰落的恶性循环,伊阙一战,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长平之战消灭赵军四十余万,。

这样,秦国稳步的强大,其他国家不断的衰落,最终秦国相对其他对手形成了绝对的优势。

昭襄王后是秦孝文王,在位只活了三天,这就不做评价,最起码并没有对秦国的晋级之路带来损失。

再下来就是秦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

秦始皇的父亲在位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也只有三年。

秦庄襄王的这三年看准了方向,对秦国的晋级事业进行了加固。

秦庄襄王剧照

秦庄襄王时期,尽管秦国对单个的诸侯国已经形成了绝对的优势,但他仍然感觉到了山东六国合纵的的力量。

庄襄王着力打通了秦国到齐国的通道,建立了东川郡。秦国东川郡的建立,直接将山东五国分开,并且与齐国相接壤。

这就使得合纵更加困难。

同时,庄襄王利用燕与赵国的斗争,蚕食赵国三十七城,极大的削弱了最后的军事强国赵国的实力。

最后,秦王嬴政登场。

秦王嬴政

嬴政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的完成晋级的最后一步。

嬴政该怎么办呢?他刚继位的一年,山东五国就在魏信陵君的带领下,把秦军打回了函谷关。

他需要快速整合资源。

嬴政非常谦卑的聚拢了一大堆文臣武将,李斯,尉缭,王翦,王贲,蒙敖,蒙恬,就连间谍专家顿弱都纳入了麾下。

这群优秀的人才,在秦王嬴政的手下,愉快的施展着各自的才华。

按照既定的方阵,拿下了韩国,燕国,楚国,强力的对手,信陵君,李牧,就采用反间计,忽悠他们的领导,从内部攻克堡垒,拿下魏国、赵国。

秦灭六

最后,干脆兵都不想动了,就靠忽悠,顿弱就把沃野千里,雄兵数十万的齐国给劝降了,没动一兵一卒,齐国举国投降。

因为这支队伍太过强悍,能谋,能打,能忽悠,只用了十年时间,秦始皇就完成了晋级的最后一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秦孝公变法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秦国艰难的晋级之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秦能统一的六国 秦穆公 秦孝公 秦始皇 哪一个秦王贡献大?

秦能统一的六国 秦穆公 秦孝公 秦始皇 哪一个秦王贡献大?

秦国,商鞅,秦始皇,改革,秦王,诸侯,首都,统一,秦孝公,秦襄公,君主,国家,国王,秦穆公,历史,土地,成就,战国时期,王位,周平,白起,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昭襄,韩非子,世界,五霸,军队,成果,基础

2012-06-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古代史:战国初期的秦国羸弱不堪 秦孝公集团力挽危局

中国古代史:战国初期的秦国羸弱不堪 秦孝公集团力挽危局

秦孝公,秦国,商鞅,天下,人才,君主,功臣,政策,文告,方式,舆论,贤士,主张,保守派,历史,国家,新政,强国,政治,搜求,社会,目标,传统,实际,时期,求贤,现实,问题,布惠,明功赏

2010-03-17 #故事会

秦孝公临死前给商鞅密诏的内容是什么?结果就悲剧了

秦孝公临死前给商鞅密诏的内容是什么?结果就悲剧了

秦孝公,商鞅,密诏,悲剧,少儿,结果,临死前,代内,怀公,秦孝,秦国经,秦穆公,简公,道密,位置,三四流,事情,历史,君主,国力,四面受敌,国家,强国,来源,情况,用户,样子,秦国,简介,读者

2016-11-08 #故事大全

匪议东周(四十六)战国也有霸主 首先是齐威王 然后是秦孝公

匪议东周(四十六)战国也有霸主 首先是齐威王 然后是秦孝公

周天子,诸侯国,霸主,春秋,战国时代,秦孝公,齐威王,国君,战国,秦国,齐国,商鞅,称王,邹忌,齐威,历史,军队,楚庄王,越王勾践,礼乐崩坏,战国时期,政治,晋国,楚国,田氏,力大,周幽王,周天,孔子,王孙满

2016-07-08 #故事阅读

转载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

转载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

齐桓公,鲁国,公孙鞅,魏文侯,楚国,土地,秦孝公,国君,资治通鉴,晋文公,齐国,司马,周显王,鲁庄公,作者,东西,之利,匕首,北门,将军,天下,时候,晋国,法令,群臣,老百姓,通鉴,虞人之,中提,卫鞅

2020-09-26 #故事大全

秦王嬴政灭六国 秦王统一六国

秦王嬴政灭六国 秦王统一六国

秦始皇,统一,匈奴,岭南,地区,秦军,始皇,文字,秦国,蒙恬,中国,中原,后胜,秦始,战争,货币,黄金,长城,铜钱,驰道,今内蒙,交通,人民,国家,母亲,灵渠,版图,移民,发展,为单位

2020-05-28 #长篇故事

秦王嬴政灭六国 秦王统一六国

秦王嬴政灭六国 秦王统一六国

秦始皇,统一,匈奴,岭南,地区,秦军,始皇,文字,秦国,蒙恬,中国,中原,后胜,秦始,战争,货币,黄金,长城,铜钱,驰道,今内蒙,交通,人民,国家,母亲,灵渠,版图,移民,发展,为单位

2020-09-04 #小故事

嬴政统一六国 到底是因为秦国的强大 还是六国的腐败?

嬴政统一六国 到底是因为秦国的强大 还是六国的腐败?

秦国,统一,郑国,国家,嬴政,赵国,例子,廉颇,赵括,中国,秦王,赵王,王翦,范雎,人才,事件,历史,国力,大将,奸细,心存芥蒂,齐国,一个国家,其他国家,才使得,所以说,没有人,那么说,这个时候,可乘之机

2011-05-15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