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马未都说收藏:先认知陶器 才会对中国的瓷器更有感情!

时间:2014-02-24

我们常说五千年文明古国,亿万年美好河山,说的就是我国的历史和疆域

提示:本文共有 15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新石器时代

甲甲骨文从诞生到现在,不足五千年。我们常说“五千年文明古国,亿万年美好河山”,说的就是我国的历史和疆域。再往前追溯,就是我们用火的历史。用火,是野蛮到文明的一个过渡。我们怎么开始用火的?最早的用火就是两个目的:一个取暖 ,一个熟制。人的进化跟吃熟食有很大的关系。那么,用火的第一个成就,当它开始烧制陶器的时候,距离离现在人约只有不到一万年的时间。陶器是偶然烧成的。烧造陶器是新、旧石器时代分界的一个特征。能够用火烧造一件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开端。

新石器时代三足陶器

怎么烧造一个陶器呢?我们的祖先烧造陶器时,仅是一个偶然的发现,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我们今天讲那是人类一个伟大的发明,但这个发明最早就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比如,用火的时候,火旁边的黏土成为板结状,变得非常硬,这个特征被古人发现了,所以他就有意识地把这个黏土提炼出来,把它做成一个造型,搁在火里烧,越烧温度越髙,越烧东西就越完美。这就是陶器的发明,距今不足一万年。

正是这个发明,开创了中国陶瓷史的一个先端。因为有了陶器的发明,才有了后面瓷器的发明。我们常说陶瓷陶瓷,陶瓷从科学意义上讲,是两种东西,一种是陶,一种是瓷。我们先建立两个完整的槪念,这样对后面的若干课才能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

古人类用火烧烤

那么,我们一开始烧造陶器要千什么?首先是制造一个容器。容器是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碗,一个杯子,要用它盛饭、盛水。容器的革命,是人类文明坐标中非常重要的革命。容器的每一次发展,都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文明可以以容器为坐标。我们今天不要狭隘地把容器理解为就是杯、碗,容器包括很多,比如住房,就是一个容器,比如洗澡用的澡盆,就是一个容器;小汽车也是,再比如现在储存信息用的移动硬盘,也是一个容器,可以容纳海量的知识在里面。所以,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跟容器有关。

陶器是人类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第一次使泥土改变特征,成为了一个人类的用具,这个伟大的发明载入了文明的史册。

陶器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它能就地取材,随心所欲。我想捏个碗就捏个碗,我想捏个罐就捏个罐,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陶器是人类早期最依赖的一种用器。我们早期的用器,都是用物理方法采集到的,比如掰下一根树枝、砍砸一块石头,用来击打野兽,这都是最早期用物理方法去制造的一种工具。那么陶器是第一次使用化学方法,就是髙温下改变物质的形态。

古代陶器

那么,陶器有没有缺点呢?肯定有缺点。第一个缺点就是它易碎,费劲儿巴拉把这个碗做成了,稍一不小心就打碎了。每个人都有失手打碎瓷器和陶器的经历。陶器的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它吸水。今大吋能感受不到这个缺点带给我们的困惑,而占人则是长时间为这件寧困惑。比如说过去古人也喝粥,喝粥的时候用什么呢?他吋能川植物的果实,比如用一个胡芦,分成两半,盛上粥喝;或者用一块兽皮,兜起来喝,非常不方便。自从陶器出观,他开始用陶器盛粥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陶器吸水。比如母亲盛了广一碗粥,出门就叫:“小二,赶快冋来喝粥吧! ”再回头一看,粥成干饭了,是吧?陶器把水给吸掉了。

所以,古人在长时间摸索陶器进化的过程中,小断尝试改变它的吸水率,不能让它太吸水。今天能够残留的陶器痕迹,就剩下一个花盆了,我们买的陶花盆是吸水的,而I且要利用它的吸水性和透气性,保证花能茁壮生长,瓷器的花盆养花反而不好,依赖于这点,我们才能到今大还保留有一种陶器,跟我我们相关;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儿乎就完全摆脱了陶器。

陶器述有另外一个用途,就是烧砖。红砖、灰砖都是陶器。今天提倡环保,国家已经下令不许挖黏士烧砖,怛是我们还能看到被保留下来的用红砖、灰砖盖的房子,它们都是这个远古发明曾被广泛利用的一个证据。(待续)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马未都说收藏:先认知陶器 才会对中国的瓷器更有感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马未都说收藏:古人想飞但飞不起来 留下许多美的传说!

马未都说收藏:古人想飞但飞不起来 留下许多美的传说!

古人,飞天,代一,代航,鲁班,一直流,藏品,名称,中国,人造卫星,中国航天,传说,力量,玉佩,思想,女娲补天,大风,天人,嫦娥奔月,官吏,春秋时期,成果,火炮,汗水,神话故事,编辑,篇章,航天事业,航天史,透雕

2010-03-28 #经典故事

马未都讲现存元青花图罐:博物馆以收藏带人物画的元青花为荣

马未都讲现存元青花图罐:博物馆以收藏带人物画的元青花为荣

元青花,人物画,博物馆,花图,马未都,鬼谷子下山,瓷器,尉迟恭,马未都说,历史,收藏界,大罐,日本,美国,英国,万英,周亚夫,中一,国宝级的,世界各地,专家,人们,买家,人物,农艺师,博物,古董商,古董,基金会,带回家

2013-03-04 #长篇故事

马未都博物馆鉴宝日开放鉴定 东西没拿出来就知真假 王刚:高眼

马未都博物馆鉴宝日开放鉴定 东西没拿出来就知真假 王刚:高眼

马未都,鉴定,古董,王刚,博物馆,东西,拿出来,真假,瓷器,是一件,马未都说,农民工,古玩市场,中国,博物,判断力,兵马俑,动态,宝日,外地人,定窑,情况,差距,感觉,收藏界,潘家园,水平,时会,时说,时期

2016-11-05 #短篇故事

你可能所不知道的关于收藏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你可能所不知道的关于收藏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元青花,瓷器,马未都,苏麻离青,图案,知识,藏品,李老,代表,典型,可能性,纹饰,葫芦,中提,束莲,永宣青花,东西,全世界,博物馆,奇迹,定窑,教科书,烧造,玉器,釉料,婴儿枕,有多大,犯了一个,考虑考虑,马未都说收藏

2015-06-23 #故事大全

百家讲坛故事内容概括 要一期一期的

百家讲坛故事内容概括 要一期一期的

鳌拜,王立群,帝第,乔良,史记,汉武,三十六计,新解,马未都,易中天,钱文忠,康熙大帝,蒙曼,于丹,马未都说,武则天,玄奘西游记,纪连海,孙立群,周岭,家具,慈禧,陶瓷收藏,刘心武,孟宪实,隋丽娟,明亡清兴六十年,易中天品三国,之谜,吴三...

2020-07-16 #经典故事

百家讲坛故事内容概括 要一期一期的

百家讲坛故事内容概括 要一期一期的

鳌拜,王立群,帝第,乔良,史记,汉武,三十六计,新解,马未都,易中天,钱文忠,康熙大帝,蒙曼,于丹,马未都说,武则天,玄奘西游记,纪连海,孙立群,周岭,家具,慈禧,陶瓷收藏,刘心武,孟宪实,隋丽娟,明亡清兴六十年,易中天品三国,之谜,吴三...

2020-07-16 #经典故事

先有陶器 后有瓷器 瓷器则是中国的创造

先有陶器 后有瓷器 瓷器则是中国的创造

公元,陶器,半山,类型,青瓷,青釉,瓷器,白釉,人物,彩陶,景德镇,殿宇,白瓷,距今,胎质,造型,黑色,各大,鱼纹瓶,三足,瓷业,中国,中央,中心,几何,前门,划花,墓地,图案,台阶

2012-03-11 #短篇故事

陶器是世界的 瓷器却只属于中国。为什么古代只有中国会制瓷?

陶器是世界的 瓷器却只属于中国。为什么古代只有中国会制瓷?

瓷器,中国,温度,原料,陶器,高岭土,技术,日本,景德镇,烧造,环境,昌南,世界,制陶,器具,唾沫,形状,居民,密度,工艺,时间,欧洲人,火焰,火窑,磁石,窑火,经验丰富,距今,黑陶,宋元时期

2011-09-1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