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庄浪人的骄傲》的故事(上)

时间:2013-12-05

庄浪人的骄傲文 李战吉1998年5月25日,长篇通讯庄浪人的骄傲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见报了。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如今,一转眼20年过去了。回想起这篇稿

提示:本文共有 40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庄浪人的骄傲》

文/ 李战吉

1998年5月25日,长篇通讯《庄浪人的骄傲》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见报了。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如今,一转眼20年过去了。回想起这篇稿子面世的前前后后,回想起它带来的反响和效应,还真的有不少值得回味的往事呢!

1

1998年4月初,记者站来了几位不速之客。他们是远道而来的庄浪人,有当时的庄浪县县长王浩林、水保局局长田银厚。此外,还有一位,就是甘肃省水利厅的机关党委书记曹长久。他们来到记者站,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给我介绍庄浪县的梯田。

1997年2月19日,我被人民日报社任命为驻甘肃记者站站长;2009年,“站改社”,改任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从赴任到退休,我在甘肃工作生活了13年。我刚到任的时候,甘肃省的新闻生态比较差。各级领导干部中,有相当多的人还不善于运用新闻媒体去推动工作、监督工作,不善于和记者打交道。记者到一些地区、厅局去采访,人家带搭不理还算是好的,有时候干脆就给你来个闭门羹。这几位是第一批主动登门拜访的地方同志;见到他们,心里自然很高兴。

他们几个人你说我插话,我说你补充,说得绘声绘色、滔滔不绝。我却不免有些疑惑——庄浪县修梯田会有些什么突出特点呢?会有些什么现实意义呢?会有些什么时代价值呢?我是北京知青,在陕北插过队,对修梯田、种庄稼并不陌生。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寨就修梯田了;人家修出了一个“农业学大寨”,修出了一个农民英雄陈永贵。庄浪梯田修得再好,还能和大寨相比吗?

那时,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市场经济,是“砸三铁”,就是要“砸烂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而修梯田已经是过去时的事物了。我们记者到一个地方去采访,就要写新闻;而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新”,没有“新”,怎么写稿,又怎么能让稿件见报呢?当时报社还有一个会,让我回北京去参加。我跟他们商量,能不能等我开会回来再去庄浪呢?

见到我有些犹豫的样子,他们说,就是想请你去看一看,实地感受一下;稿子能写就写,不写也没啥!田银厚爽直地说,百闻不如一见,去看看就会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再一拖,说不定又有什么别的事,还是现在就去吧!

他们告诉我,庄浪梯田的最大特色,就是全县已经“梯田化”了。一个“化”字,引起了我的兴趣。同时我也想到,他们是第一批前来邀请我去采访的干部,不能拒绝,不能冷了他们的心,不能让他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于是我就跟他们说,好吧!报社的会,我请假;我就跟你们到庄浪,去看看你们的“梯田化”。

接着,他们又兴冲冲地向我述说起“梯田化”的艰苦历程,介绍起庄浪县的巨大变化。正是在他们的热情鼓动下,我与庄浪结下了不解之缘。

【摄影:郭建全】

2

4月10日,我到了庄浪。同行的还有新华社甘肃分社的总编辑申尊敬和记者谭飞、梁强。一走进庄浪大地,我不由得一阵惊喜。在河西走廊,看到的到处是戈壁黄沙;在兰州,看到的到处是荒山秃岭。这里到处是平展展的梯田,山岭上的草木已经泛绿。猛地看到这一片青山绿水,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欣喜异常!

放下行装,王浩林、田银厚立刻送来一大堆材料。书啊,报纸啊,打印材料啊,摞起来足有二尺高。他们还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情况,提供了很多线索,也确定了几个采访点。我对他们说,我还得跟你们要一样东西——一张庄浪县地图。

我铺开地图,在东南西北划了几个偏远的乡村,说,你们定的采访点,我们肯定会一个一个都去看;我圈的这几个点,也希望去看看。我心里想,不能只听介绍,还必须亲自走一走,亲眼看一看,必须实地调查一下这些边边角角的乡村,了解一下那里是不是也修了梯田,全县的梯田是不是已经“化”了。说实话,当时我还真怕像有些记者采访一样,被采访对象糊弄了。

我们几个人在庄浪采访了十几天,行程400多公里,转了200多个梁峁,400多条沟壑,越转越惊奇 ,越转越踏实。

庄浪县一共有1553平方公里的土地,114万亩耕地,散落在402个梁峁,2553条沟壑。以前,这片土地真可以说是千疮百孔,这些耕地真可以说是破烂不堪。那是一种什么状况呢?“十山九坡头,耕地滚了牛”,就是这些破破烂烂的土地,饱受风吹雨刷,每年还要被剥去6毫米的土层,成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种下的麦子长得像细毛,有时候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即使是好年景,亩产也就一百多斤。

庄浪县县委、县政府九届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届干给一届看。他们率领全县40万人民,连续34年挖山不止,造田不止。庄浪人硬是在那些零零碎碎的耕地上,修出了94万亩水平梯田,梯田已经占了坡耕地总面积的91.74%(当时的统计数字)。他们移动的土方量,如果排成一立方米的长堤,可以绕地球赤道六圈半。我受到了震撼!我深深地感到,庄浪人修出了一个可以和万里长城相媲美的伟大工程,修出了一个可以永驻人间的世界奇迹!

庄浪的梯田真的“化”了,庄浪的面貌真的变了。我决心要用庄浪精神来采写庄浪人的不朽业绩,我要创作出像庄浪梯田一样的新闻精品;我要通过自己的报道,让中央知道庄浪人的伟大业绩,让全国知道庄浪人的伟大精神,让世界知道庄浪人的伟大创举!

【80年代梯田建设:庄浪县梯田纪念馆】

3

我开始走向庄浪人——走进庄浪人的门,走进庄浪人的心。我要弄清楚,庄浪人是怎样地修出了这些平展展的水平梯田;我要弄明白,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他们一步一步地改善着自己的生存环境。

我们深入到13个乡、24个村,采访了几十位农民,倾听他们的故事和希望;召开了十几次县、村、社干部座谈会,了解当地的过去和现在。每天和乡亲们一起促膝谈心,一起在炕头吃饭;白天走访,晚上开会,天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那时,庄浪县宾馆的条件还比较差,楼上热水、冷水都没有,还得拿桶往上拎。每天回到宾馆,打水洗漱之后,我们就认真地梳理材料。几天过去了,看来看去,我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一天晚上,我问县里的同志,修梯田的那几十年里,有没有牺牲的人呢?田银厚他们说,有!数了数、查了查,一共28位(当时的数字,据刘世文《咏庄浪梯田》记载共32位)。其中最大的是67岁的老汉杨彦芳,最小的是16岁的花季少女杨圈香。他们讲到了阎凤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就说,要去了解一下阎凤英的事迹。

他们说,阎凤英的老伴也去世了,两个大些的儿子在新疆打工,一个女儿嫁到了外地,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小儿子。阎凤英牺牲的时候,那孩子太小,恐怕采访不出什么东西来。再说那个地方比较远,路也不好走,汽车进不了村;还是换个好去的地方吧。

我就跟他们说,路远、路差都不算个事儿!乡亲们祖祖辈辈都劳动生活在那儿,他们能在那儿走一辈子,我走一趟怕什么?再说跟阎凤英一起遇险的,还有两个活着的人,从她们那儿还能了解到一些情况呢!

第二天,我们把车开到了沟口,步行到了村里。一个活下来的妇女叫程玉花,她不在村里。我们就去采访另一位妇女,她叫程梅花。她给我们讲起了当年修梯田的情景。

想当年,从秋收之后就上了山,一直干到开春;整整一个冬天,只是过春节的时候才会歇几天。大家起早贪黑,顶着风,冒着雪;镐头刨,铁锹铲;小车推,肩膀挑,年复一年地挖地造田。那时候的天气也比现在冷,十冬腊月北风寒,山坡冻得梆梆硬,一镐头下去,只能刨出一道土印子。他们就先刨掉坡上的一片冻土,再挖土掏洞,砸下冻土盖子;边挖边运边平整,一层一层地修出水平梯田。

出事的那天,她们一大早就上了山。几个人弓在洞里,挖着挖着,突然,“轰隆”一声,头顶上一大片冻土塌下来,压在了她们身上。

她被砸伤了胯骨,丧失了劳动力,至今瘫在炕上;程玉花被砸得昏了过去,七天七夜以后才能开口说话;阎凤英却再也没有醒过来……

历历在目的往事说完了,程梅花噙着泪水、撑着身子挪下炕,送我们出了门。

【梯田人:庄浪县梯田纪念馆 】

4

我随着大家径直去了张新学家,开始了一次终身难忘的的采访。

张新学家是土院子、土房子,破旧但还整洁。看我们一大帮人进了院子,张新学有点儿发愣。我们说明了来意,他才缓过神来,领着我们边走边聊,四处看了看。转了一圈儿,大家便进了屋。我们先是跟他拉家常,问了一些眼下的情况——种了多少地,打了多少粮,收入多少钱……这些他倒是说得明明白白;但是当问到修梯田、问到他妈妈的时候,张新学可真的就是一问三不知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问来问去,越问他越挠头。一个来小时过去了,还是没问出个子午卯酉来。

带路的人有些不耐烦了说,算了吧,咱们还是赶紧去下一家吧!我也有点儿着急,张新学更是一脸茫然。眼看着采访进入了僵局,大家七嘴八舌地催我走。我还是不死心,跟他们说,要不你们先到外面转一会儿,我再跟新学聊聊。他们陆陆续续去了院子,最后,同行的记者看看没什么进展,也出了门。我拉过张新学,俩人一块儿就着炕边蹲下来。我递给他一支烟说,别着急,咱们先歇会儿!

我慢慢地调整情绪,调整思路;气氛有些和缓了,张新学也不那么紧张了。我试着问他,你们家里有你妈妈的照片吗?他说,没有。那时候家里穷,没有钱去照相。你还记得你妈妈的模样吗?那时候不记事,想不起来妈妈的模样了。你还能想起来你妈妈的什么事吗?只知道那年冬天,她天天修梯田,天不亮就上山,天黑了才回家……

聊到最后,我又问他,到现在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儿呢?他说,只记得她天天忙,都顾不上做饭。有没有什么更具体的事呢?比方说,你们吃什么、穿什么?吃,穿……她穿了一双旧棉鞋,兜不住脚后跟;噢,对了,妈妈的脚后跟冻得裂开了大口子,疼得睡不着;有天晚上,她叫姐姐拿针线给她缝起来;姐姐一边缝,妈妈一边哼哼;第二天一大早,妈妈一瘸一拐又上了山,再也没回来……原来那天晚上,妈妈的叫唤声把沉睡的张新学吵醒了,他就看到了这个沉睡在心底的场景。

听到这些,我不由得一阵惊叹,多么好的人民,多么伟大的精神啊!我的心里又高兴又难过。作为一名记者,我感到高兴——我终于挖掘到了感人的故事和细节,文章有了生动的素材。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又感到难过——为了修好梯田,为了梯田“化”,庄浪人民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忍受了多少痛苦和牺牲啊!我暗下决心——用自己的笔抒写出庄浪人创造的英雄篇章!

(未完待续)

【摄影:王春辉】

注 :本文来源于“庄浪县文联微信公众平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庄浪人的骄傲》的故事(上)”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骄傲的花朵 骄傲的花朵的故事

骄傲的花朵 骄傲的花朵的故事

评论,花朵,郭李,心灵,好孩子,雅琪,有一种,超好看,说不好

2020-08-11 #长篇故事

骄傲的公鸡童话故事作文骄傲的小公鸡 骄傲的小公鸡故事

骄傲的公鸡童话故事作文骄傲的小公鸡 骄傲的小公鸡故事

娇娇,镜子,小公鸡,妈妈,脚踢,羽毛,翅膀,镜子里,周欣,上美,丽的,孩子,学会,尾巴,来源,身影,教育,名字叫,一个美丽,你自己,做人要,和我一样,妈妈说,有一只,怎么啦,我讨厌,真好看,看了看,笑着说,那么美

2020-05-15 #短篇故事

骄傲的公鸡童话故事作文骄傲的小公鸡 骄傲的小公鸡故事

骄傲的公鸡童话故事作文骄傲的小公鸡 骄傲的小公鸡故事

娇娇,镜子,小公鸡,妈妈,脚踢,羽毛,翅膀,镜子里,周欣,上美,丽的,孩子,学会,尾巴,来源,身影,教育,名字叫,一个美丽,你自己,做人要,和我一样,妈妈说,有一只,怎么啦,我讨厌,真好看,看了看,笑着说,那么美

2020-05-15 #故事阅读

骄傲的马 骄傲的马的故事

骄傲的马 骄傲的马的故事

骆驼,小狗,骄傲自大,马心,沙漠,挑战,森林里,一匹马,是世界上,东西,优势,停下来,去路,喝够,小路,短处,草原,绿洲,长处,小动物们,不喜欢,一只小狗,一点也,去散步,不着急,不敢说,不起来,刚开始,了一段,再也不敢

2020-07-13 #短篇故事

骄傲的马 骄傲的马的故事

骄傲的马 骄傲的马的故事

骆驼,小狗,骄傲自大,马心,沙漠,挑战,森林里,一匹马,是世界上,东西,优势,停下来,去路,喝够,小路,短处,草原,绿洲,长处,小动物们,不喜欢,一只小狗,一点也,去散步,不着急,不敢说,不起来,刚开始,了一段,再也不敢

2020-07-20 #经典故事

骄傲的马 骄傲的马的故事

骄傲的马 骄傲的马的故事

骆驼,小狗,骄傲自大,马心,沙漠,挑战,森林里,一匹马,是世界上,东西,优势,停下来,去路,喝够,小路,短处,草原,绿洲,长处,小动物们,不喜欢,一只小狗,一点也,去散步,不着急,不敢说,不起来,刚开始,了一段,再也不敢

2020-07-22 #短篇故事

骄傲的马 骄傲的马的故事

骄傲的马 骄傲的马的故事

骆驼,小狗,骄傲自大,马心,沙漠,挑战,森林里,一匹马,是世界上,东西,优势,停下来,去路,喝够,小路,短处,草原,绿洲,长处,小动物们,不喜欢,一只小狗,一点也,去散步,不着急,不敢说,不起来,刚开始,了一段,再也不敢

2020-09-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骄傲的马 骄傲的马的故事

骄傲的马 骄傲的马的故事

骆驼,小狗,骄傲自大,马心,沙漠,挑战,森林里,一匹马,是世界上,东西,优势,停下来,去路,喝够,小路,短处,草原,绿洲,长处,小动物们,不喜欢,一只小狗,一点也,去散步,不着急,不敢说,不起来,刚开始,了一段,再也不敢

2020-09-2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