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李清照为何笑话王安石和苏轼?谁才是宋朝娱乐圈的顶级流量明星?

时间:2013-10-10

宋代婉约词派代表,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提示:本文共有 81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7 分钟。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生于齐州济南。宋代婉约词派代表,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很多人仅以为她写词写的好,其实她还是个理论家。

偶然翻阅到她写的《词论》,竟让我笑出来声,《词论》是李清照所著的一篇关于词的短篇专论,创作的年代推断为她南渡之前。她在《词论》一文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强调了词与诗的分野和各自的属性,强调词配合词牌尽管很重要,但是其所对应的曲调才是更重要的,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词这个东西得方便男女演唱,不好唱的都不是好词,她在《词论》一文中通过对先前各家的评价中,系统的阐述了优秀词作的标准。

这才女李清照的吐槽功力真是不浅,把前朝的前辈以及自己一朝的前辈全部评价一番,我们看看她咋说。下面请大家阅读她的原文片段: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这人一有才气,自信心还真是足,你看看文中出现的人名,哪一个不是大家,在才女李清照眼中,不过不懂音律之尔尔。她说王安石和曾巩尽管都是文学大师,他们的文章有西汉时风格,但如果他们作词,只怕会让人笑倒,因为这样的词读不下去。也就是说他们填出来的词太难唱了。

在李清照的标准下,不好唱的词通通是不行的,于是她笑话这两位快别填词了,填出来的也就只有他俩自个能唱出来。由此我们看出李清照的标准了吧,男女老少随便开口就能唱的,这才叫好词!

在李清照看来,尽管是杜甫那样精通音律的技术流大师到了宋朝也得重新学习,不然还是填不好词,可见诗词之间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不知道各位听过粤语朗诵诗的相关音频吗?当你听到第一句的时候,你会立刻感觉普通话朗读实在是还原不了诗的原汁原味,因为诗要讲究抑扬顿挫,粤语的音调多,所以这个感觉更足一点,而普通话就四个音调。但是诗只有抑扬顿挫就够了,诗是朗诵艺术,你非要唱出来,那就不好听了。

词相当于今天的歌词,这叫歌唱艺术,极其复杂,发音和旋律都得配合得当,才能动听,不然就是跑调,一般音乐都是歌词+谱曲+旋律组成。要把词与旋律结合起来其实不容易的。因为一旦加上旋律就要注意平仄声调了,不然你唱出来会特别的奇怪。不信你把民歌“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呦,红个艳艳个鲜”用说唱或者流行唱法试一下。所以开口音和闭口音的连贯也要注意。比如你把“来吧,来吧,相约98”,改成“来啊,来啊,相约98”就会变得特别难唱还不好听。

李清照在她的文章谈到,诗文的用字只要区分平仄就够了,但填词还要区分五音、五声、六律、清浊、轻重。比如有的词牌规定要押仄声韵,但仄声里边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三类,有些地方用上声字押韵就和谐能唱,用入声字押韵就没法唱了。

任何语言都存在连读会出现避免冲突,比如英语中,两个辅音开头的单词连读就得失去爆破,例如“sit down”。中文也是同理,如果连读就会让听的人听不清楚你说的是什么。于是写词填词的难度就增加了,因为你得找合适的词来替换,有时候一替换就会造成愿本意思就被改变,于是词类活用在这其中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比如名词作动词,著名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里面的“绿”就是点睛之笔。李清照在文中列举的五音、六律其实很复杂,不必深究,只需要懂,不是啥词都适合唱的就行。

所以汉语的特点决定了关注歌唱性来填词是一件高难度的技术活儿,如果你技术不行,那么你就得改意思,如果你技术厉害,那就是原本的意思不但没有失去,反而升华了。

《词源》中有记载,南宋填词名家张炎在看他父亲的填词的故事,填了个“琐窗深”不太好发音,改成“琐窗幽”,还不好唱,最后改成了“琐窗明”。

这前后意思简直就是反转。但是为了迁就歌唱性改也就改了。但如果是苏轼,那就不改,管你好不好唱,“琐窗深”就是有意境。为什么苏轼无所谓?很简单,就是因为写诗来说,“深”、“幽"、“明"三个字明明都是平声字,在近体诗里只要不做韵脚是完全可以通用的。干嘛要改来改去,诗是用来朗诵的,又不是用来唱的,所以如果唐代的诗人遇到宋代词人,两边绝对要大吵一架的。

并且,宋朝人唱词讲究“字正腔圆”,必须得让别人听清楚你唱的是啥,好的词是指大家不会听错词。所以单凡你看到的好的宋词,一定是那时候歌女喜欢唱的,并且容易唱的,这才流传下来。那种特别文学性,特别难唱,容易在舞台上唱错的,大多不会被歌女选择,于是淘汰。所以李清照才说,大众的才是艺术的。小众的那都是搞文学的老叔叔们的自嗨。

咱们看看王安石的词,就能明白为什么没有歌女去唱他的词了。

《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虞美人·虞美人》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人间举眼尽堪悲,独阴崖结茅屋。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红房紫谭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见玉颜空死处。

《千秋岁引·秋景》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大家看看,这写的是个啥?好不好唱咱先不说,这内容就不能唱,试问你是歌女你会青睐王叔叔的词吗?肯定不会嘛,所以李清照才说,王叔叔写的这个东西啊,好是好,但是你还是去写诗抒发你的心中郁闷,别来写词了,你和曾巩两位叔叔写的词,不止是我李清照看不下去,其他女人也看不下去。李清照说:“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王安石和苏轼

你试着对比一下秦淮名妓之首李师师的老公周邦彦写的词。

《苏幕遮·燎沉香》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也写虞美人,写了好几个,我随便放两个。

《虞美人·廉纤》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虞美人》淡云笼月松溪路。长记分携处。梦魂连夜绕松溪。此夜相逢恰似、梦中时。海山陡觉风光好。莫惜金尊倒。柳花吹雪燕飞忙。生怕扁舟归去、断人肠。

所以你说为什么李师师看上周邦彦,而宋徽宗这样的才子都不行,也就是说写字好看的不如写词好唱的。

另外说一断有意思的事情,可以看出李清照的才气,也就是说女人要是有才了,男人如果配不上的话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全宋词》中有记载典故:据说李清照将《醉花阴》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因为男人的好胜心被激发又想要胜过她,于是闭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就是李清照写给丈夫的醉花阴里面的句子。简直太打脸了。

说完王安石,咱们再说北宋词界还有两个极端,一个是我们很熟悉的苏轼,苏东坡,这个人文学造诣极高,并且还是李清照爸爸李格非的老师,俗称“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苏轼这个人永远是把文学性摆在第一位,也就是我写的东西,不管好不好唱,得有意境,得有深度,多数都是写诗。苏轼偶尔也写一些,但是他的词其实不咋地,为什么不咋地?不是因为写的不好,而是因为文学性太足,意境过于深远了,普通人唱不出来也理解不了,比如你用嘻哈或者流行音乐的方式去唱老子的《道德经》。

苏轼

之所以说苏轼的词不咋地,那是因为同时代有柳永,这位把传唱度,也就是歌唱性放在第一位,柳永则是宋代最流行的词曲家,其作品的传唱度无人能敌,但凡是灯红酒绿之地,皆歌柳永之作品。

很多文人士大夫看不上柳永,觉得那不过是媚俗,咱们文人写着玩玩就行了,把那东西当作主业,这是丢脸的行为,我估计是因为这些文人去歌女那边娱乐,结果歌女全部都唱柳永的词,这些人当然不开心了。假如晏殊在场,他大喊一句:“切歌切歌!我不要听柳老七的歌!我要听《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歌女回答:“不好意思,晏大叔,这歌我不知道”,这气的晏殊跑回家写词去了。所以文坛的人对柳永的评价不高,总归来说还是嫉妒!

就好比当年的音乐人普遍看不上周杰伦,但是今天周杰伦的作品是传唱度最广的,粉丝年龄段上到80后下到10后。

其实想想这事情特别有意思,古代文人是很喜欢去这些地方的,你比如唐朝时期有一个人叫做孟郊,韩愈和李观的好朋友。他在进士及第之时作诗《登科后》

《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大家仔细想想,长安的花有什么好看的呢?花园里不都是吗?难道必须考取功名才可以看花吗?可见这个花不是真的花,指的是名门大家的闺秀,这个花是闺房的花,也就是说一般人看不到。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指那些名妓,这也是一般人看不到的,所以这孟郊激动万分说,昔日龌龊不足挂齿,现代我发达了!我要在一天之内把长安的美女都看个遍。所以你想,孟郊算是个很自律的人都这样激动,那其他的文人,尤其是宋朝的文人,更是如此了。

所以那些瞧不起柳永的士大夫们,嘴上说那些东西都是庸俗,不如写诗有逼格,但他们自己也偷偷摸摸写过这类的男女卿卿我我的内容,什么风花雪月之类的词。有的不好意思拿出来展示,但不免很多脸皮比较厚的人,写了还特别爱拿出来展示,好像在表明:“别以为就你柳永会写啊,我也会,下一次我定会让秦淮河畔的小红、小黄、小绿都唱我写的歌!然后把你的歌曲全部给下架”。但其实写的真的很一般。小红小绿小黄也不爱唱他们的歌。

小红小绿小黄——歌女

还有一派的文人为自己写词找了一个听着特别合适的的理由,意思是写词这个东西就像是吃零食,我随便玩玩,咱有文化写这种东西简直小菜一碟,没啥难度,但是我不能把写词当作主食,咱作为文人士大夫偶尔娱乐娱乐是没啥问题的,可不能本末倒置,总归要写有逼格的诗!要怪就怪我太有文采了,所以小红小绿小黄看不懂我的词,你别看你写词受欢迎,但是咱俩比写诗,你肯定写不过我!

但是柳永的回答很简单:“我就是不写诗,有本事你写词咱俩比,考核官就是秦淮河畔的小红小绿小黄”。俩边的口水战很简单,其他文人对柳永说:“你写诗!”,柳永回答:“我就写词!”,柳永对其他文人说:“你写词!”,对方回答:“我不写词,我就写诗!”。

文人争风吃醋

柳永只擅长音律写的内容确实不咋地,倒不是文人士大夫瞧不起他,就连李清照在文章开始节选的《词论》中也说到他了:“宋朝,礼仪、声乐、文章、武功都已经齐备了,又休息生养了百余年,才有柳屯田柳永(柳永官屯田员外郎,故称),变乐府旧声为新声,有《乐章集》传世,确立了他在宋词大家中的地位。柳永的词确实非常适合于音律,但词句却俗不可耐。”,李清照说的确实不给柳永留面子。

苏轼倒是没有上面说的这类文人如此无聊,为了争小红小绿小黄怄气,但是他对词的态度其实也是如此的,尽管苏轼把严肃认真和通达活泼结合的很好,但是因为他本人也是绝对,我写词不过是闲的没事玩一玩,至于别人会不会唱无所谓的,我不会专门为了别人好唱就往那个方向去写,所以你看苏轼写的词特别的随意,对于音调什么的根本没有去严格考究。

宋朝娱乐圈的顶级流量明星柳永却不这么想,他始终在创作这类通俗的内容,也就是说柳永不写诗,只写词,词多到连篇累牍,并且他不断地钻研怎么才能让歌女们更好唱,于是嫉妒心极强的士大夫们皆称柳永为“斯文败类”。只有歌女们觉得,只有柳永老大叔才叫做词人!柳永去世大概快30年,李清照才出生。

咱看看柳永的词,我随便找几首。

《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待)与何人说?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我真的是随便挑的,没有刻意找,你能看出柳永写的词确实适合唱,更适合歌女唱,这就是歌女眼中的当红炸子鸡——柳七少爷。

柳永

李清照和柳永是一类人,他们认为词这个东西得精雕细琢其歌唱性,就好比今天写歌词一样,不是随便写的,它是一门严肃认真的艺术创作,才不是其他文人士大夫觉得不过是娱乐项目而已。就好比人们觉得玩游戏是消遣娱乐,但是职业玩家就不这样想,这是竞技比赛,是一门体育赛事。

李清照的词大家比较熟悉,展示三首。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节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你会发现,柳永和李清照的词都特别适合女人唱,也就是说你写的这个词不仅得好唱,内容还得适合歌女,不然她怎么唱?你让歌女当着众人的面去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让底下一大帮老爷们没面子嘛,所以,词这个东西必须得适合妙龄女子,你看那时候的宋词,但凡传唱度高的,都是那些才子给歌女写的风花雪月。

苏轼

假如苏轼跑过去送歌女一首词让对方去唱,对方一看苏轼写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怕不是要把这青楼生意搞垮吧?这首不行,如果苏轼再换一首写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估计立马就会被歌女赶出去,“东坡先生既然那么思念前任,你跑我这里干嘛?今晚不许过夜,赶紧滚蛋”。苏轼死乞白赖为了今晚不走,于是拿出了看家之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才没被歌女赶走。

在这花花世界(娱乐圈)中,苏轼比起柳七少爷来说人气还是不够旺,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柳少爷是顶流。

不过,宋朝文人中还是有一些比较有情趣的人。比方说欧阳修,六一居士可是宋朝时期的大家。但是不妨碍他爱写词,尽管按照李清照和柳永的标准来看写的不咋地,但因为有才气,所以很多歌女还是会传唱他的词,尽管不多也算是有几个。

欧阳修

有记载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三:欧阳修五十岁生日,那年正月,他奉使契丹返朝途径北京(今河北大名)受到河北安抚使贾昌朝的歌宴款待。事前,贾昌朝就通知歌伎们歌唱词曲助以劝酒,歌伎们唯唯诺诺地答应着。贾昌朝初调大名,对北地方言还不太熟悉,他觉得歌伎说话有些怪怪的,认为都是山野村女,没有文化。

到了开宴的时候,贾昌朝只见歌伎们捧着酒杯,唱着祝寿的歌,但唱的是什么内容却听不懂。只是见欧阳修“把盏侧听,每为引满”,听得津津有味,不断地把杯中的酒喝完再让斟满。

贾昌朝在旁边感到有点莫名其妙,再一次把歌伎叫到面前,问唱得都是什么词曲?歌伎告诉他:“唱得都是欧阳修大人作的词啊!”贾昌朝这才明白欧阳修刚才听得那么认真,喝得那么痛快的原因。

所以你想想,当一名“皓齿冰肤”的歌女“语娇声颤”地在欧阳修的面前唱着:“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欧阳修听罢大喊一声:“好!简直是太好了,谁写的这么好的词!是不是我呢?”,所以你看,好词配好歌女,这底下听歌的大老爷们此时是不是要心荡神驰呢?

填词的高手非但要在内容上,还要在字音上照顾到年轻歌女们的“语娇声颤”的特点。你非要像晏殊和王安石那样写些豪迈的东西,歌女也唱不出来的。你看欧阳修在写词的时候就比较照顾女性,他在所有韵脚处用字尽量不选那些发音洪亮的字,比如什么“踏”,“杨”之类的。

你看看欧阳修开心的说了什么?

《玉楼春》芙蓉斗晕燕支浅。留著晚花开小宴。画船红日晚风清,柳色溪光晴照暖。美人争劝梨花盏。舞困玉腰裙缕慢。莫交银烛促归期,已祝斜阳休更晚。

但总归,不论是王安石还是晏殊,欧阳修还是苏轼、他们写的词李清照是通通看不上的,李清照一点也不给自己的苏师爷面子。他在《词论》的原文中这样说:“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

什么意思?是指晏元献(晏殊)、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应该就象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全都是不可再会雕饰的诗罢了,而作为词又往往不协音律,文采那么出众但是一点都不认真对待词,真不知道他们咋想的,“句读不葺之诗”,可能是没有音乐细胞吧。

所以你看宋朝很多人的词确实文采一流,比如苏轼和欧阳修。但是在歌女的群体中,柳七柳少爷才是独得歌女们喜欢的,可谓宋朝词界(娱乐圈)的网红(顶流)——当红炸子鸡(明星)!

只有李清照和柳永才是职业写词人,李清照虽然夸柳永音律好,可也还是指出柳永的内容不咋地。很可惜李清照是后人,柳永早就去世了,所以也只能是李清照去评价柳永了。

李清照

而苏轼、晏殊、王安石等这派的文人士大夫则觉得词这东西我就是随便写写,管他们会不会唱呢。而宋朝后期的文人甚至不仅觉得词不够逼格,甚至觉得诗都是败坏人的内心,所有艺术类的都不是正道。真正的正道是儒学,这就是著名二程的理学,也就是后来所谓的宋明理学,其中代表人物南宋的朱熹。不过说归说,朱熹也有词,还不少。但是对待词的态度和北宋时期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李清照写的这篇《词论》确实很狂傲,不过她有资本狂傲。在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学史上,作为古代的女性居然有如此才华,在创作的词方面千古一绝,并且依据自己的创作心得和认识去写文学理论的。作为女性不高山仰止前人大家,反而是把他们的优缺点说的明明白白,就连自己的师爷苏轼也不给面子,李清照之前确实未之或闻。

《词论》不但是宋代词坛上有独特见解,有组织条理的第一篇关于词的论述文章,而且是我国女性作的文学批评专文第一篇。《词论》与她那“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词一起在中国的文学花海中灼灼其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李清照为何笑话王安石和苏轼?谁才是宋朝娱乐圈的顶级流量明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轼与王安石 苏轼与李清照……苏轼那些错综杂乱的人际关系圈子

苏轼与王安石 苏轼与李清照……苏轼那些错综杂乱的人际关系圈子

苏轼,欧阳修,王安石,李清照,时候,守旧派,司马光,关系,父亲,结果,什么关系,李格非,梁启超,比苏,欧阳修亲,王安,名的,之列,一生,主考官,仕途,亲家,事情,公子,原因,文学,成就,孙女,大臣,奇葩

2009-12-05 #故事大全

杜牧 王安石 李清照都为西楚霸王项羽写过诗 你最喜欢哪首?

杜牧 王安石 李清照都为西楚霸王项羽写过诗 你最喜欢哪首?

项羽,杜牧,李清照,王安石,江东,诗中,作品,刘邦,曹操,这首诗,题乌江亭,丈夫,人们,历史,子弟,意见,气节,状况,行为,创作,夏日绝句,苕溪渔隐丛话,卷土重来,于季子,其诗,周瑜,孙策,西楚霸王,汉高祖刘邦,王安

2015-07-17 #短篇故事

宋朝人物王安石 岳飞 苏轼 李清照 司马光等人的小故事求简洁 方? 爱问知识人

宋朝人物王安石 岳飞 苏轼 李清照 司马光等人的小故事求简洁 方? 爱问知识人

岳飞,青灰,写字,王安石,岳母,司马光,母亲,苏轼,李清照,面馆,伙计,圆木,精神,同学,灶火,拉得,苏小妹,赵明诚,陆德夫,小时候,声声慢,形象,笔墨,筷子,傅说,得比,王安,王员外,苏东坡,有一天

2020-06-16 #小故事

宋朝人物王安石 岳飞 苏轼 李清照 司马光等人的小故事求简洁 方? 爱问知识人

宋朝人物王安石 岳飞 苏轼 李清照 司马光等人的小故事求简洁 方? 爱问知识人

岳飞,青灰,写字,王安石,岳母,司马光,母亲,苏轼,李清照,面馆,伙计,圆木,精神,同学,灶火,拉得,苏小妹,赵明诚,陆德夫,小时候,声声慢,形象,笔墨,筷子,傅说,得比,王安,王员外,苏东坡,有一天

2007-08-01 #长篇故事

历史的转载:古代女性之李清照 她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历史的转载:古代女性之李清照 她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父亲,李清照,文章,母亲,历史,经史,诗文,薪俸,主张,朋友,女儿,官职,故事,歌词,竹子,一个字,为什么呢,历史人物,告诉她,因为他,有主见,天刚亮,王安石,王安,神宗皇帝,郡守,大家好,里和,力量,人物

2012-09-27 #故事会

苏轼和 李清照 300字生平概括??

苏轼和 李清照 300字生平概括??

李清照,苏轼,赵明诚,新法,丈夫,王安石,士大夫,家人,常州,朝廷,汝州,湖州,黄州,欧阳修,东京,外放,团练,夫妇,妻子,徽宗,政见,汴京,江南,父亲,父子,王朝,皇帝,礼部,神宗,阶层

2020-06-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苏轼和 李清照 300字生平概括??

苏轼和 李清照 300字生平概括??

李清照,苏轼,赵明诚,新法,丈夫,王安石,士大夫,家人,常州,朝廷,汝州,湖州,黄州,欧阳修,东京,外放,团练,夫妇,妻子,徽宗,政见,汴京,江南,父亲,父子,王朝,皇帝,礼部,神宗,阶层

2018-03-10 #小故事

有没有赞扬李清照和苏轼的文章

有没有赞扬李清照和苏轼的文章

苏轼,佛印,黄庭坚,苏东坡,小妹,和尚,欧阳修,大师,小太监,东坡,时候,梅花,房子,淡月,老妇,赤壁,轻风,皋陶,苏辙,东坡居士,东坡肉,举人,保守派,对联,细柳,司马光,梅圣,王安,神宗皇帝,苏小妹

2017-06-0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