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天龙八部“扫地僧”的原型 原来是他「抽屉小故事007」

时间:2013-08-13

可有这样一群人,却似乎被深锁在了历史的抽屉里

提示:本文共有 28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无数英雄与平凡人共同书写的。可有这样一群人,却似乎被深锁在了历史的抽屉里。本系列为大家带来佛系人那些不为人知的有趣故事。

说到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想必大家一定都看过。个人比较喜欢黄日华版本。金庸先生是大家,又从事武侠小说的文学创作,必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研究极深。而佛教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这股血脉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比如《天龙八部》这个名字就来源于佛教,天龙八部是佛经里面讲的,佛教的护法神,原来是指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这八部众。但在这部著名的武侠经典里面,除了乔峰,段誉,王语嫣大家耳熟能详的主角之外,还有一个无名的僧人也经常被人提起,江湖代号“扫地僧”。

“扫地僧”虽然戏份不多,但大家对他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而“扫地僧”这个名词,现在已经基本演变为了“隐藏高人”的代名词了。它的第一个属性是不显山不露水,自己不张扬,旁人也比较难发现;第二个属性是高人,某个行业或者领域里面的绝对权威或者专家。

那这“扫地僧”到底是金庸大侠天马行空杜撰出来的,还是佛系的僧人里面,真有这类神奇的“扫地僧”存在呢?不妨来看看今天这个故事:

唐朝末年有个法真和尚,四川人,俗家姓王。少年时候就已经出家受戒为僧。法真和尚聪慧好学,曾效仿华严经里面文殊菩萨的侍者善财童子,遍访高僧大德。(善财童子曾经参访过53位大德,最终有所成就)而咱们今天的主角,法真和尚曾经遍访当时的禅宗大德,前后参访了60多位。

那到底法真和尚当时参访了这么多的高僧大德,自己已经开悟了没有,或者说,是否已经明心见性,达到佛家禅宗一脉推崇的顿悟成佛的境界了呢?对不起,作者不知道,当时和后来的佛家记载里面也不知道。

但法真和尚参访完了这么多高僧大德之后,接着就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法真和尚找了一个大寺,去寺里干起了小工的活儿来。

话说这佛家的禅宗一脉自六祖慧能出世以后,便得到了极大的弘扬,在当时有天下僧人,一半归禅的说法。在禅宗系统之下,又衍生出独具特色的一些宗派,沩仰宗就是其中之一。

沩仰宗的开宗祖师是沩山灵佑禅师,大安禅师是沩山灵佑的亲传的得衣法的弟子,大安禅师也就是沩仰宗的第二代祖师。

参访了60多位高僧大德的法真和尚,最后来到了沩山灵佑禅师所建立的禅寺,此时的灵佑禅师已经圆寂,现在这里已经是1500多僧人的大寺,由大安禅师任住持。

法真和尚来到大安禅师这里,别的什么事情也没有干,就一头扎进了伙房里,

他整天除了干活儿,就再也没有跟任何师父提过想学什么经,想问什么禅,想修什么佛。

在寺里的僧人看来,他简直就是十分热爱在伙房里面烧火做饭的工作,哪里像其他的僧人,每天耕田种菜的间歇,都巴不得跑到哪个师父身边,听听开示,问问禅机。

这伙房工作一干就是8年,法真和尚估计在其他僧人眼里就是到寺庙里面打工,混口饭吃,混个宿舍住的主,哪有见过他干过伙房工作以外,别的什么事情。法真和尚在伙房里面只顾埋头做事,那是完全骗过了一众僧人的眼睛的。

但毕竟大安禅师也是得道开悟的沩仰宗第二代祖师,法眼如炬。大安禅师曾多次悄悄地观察过法真和尚,如此单调的伙房工作,法真和尚干起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完全沉浸其中,这哪里是在做饭,分明是在坐禅。

大安禅师等他三年,他没来向大安禅师问过一句禅;又等他三年,他还是在伙房兢兢业业,没对大安禅师说过一句话。难道这法真和尚就是块只会做饭的石头。

这一日,也就是法真和尚来到这寺里的第八个年头的某一天,大安禅师也按捺不住了,独自来到了法真和尚的伙房里。

法真和尚看到寺里的大和尚来了,微微点头致礼,然后,一句话也没说,继续干活。“好一派直来直去的禅者作风,竟还要老和尚我先来开口”,大安禅师不禁暗自笑到。

大安禅师来到这烟火弥漫的土灶旁边,法真和尚蹲在地上,黢黑的双手正在往灶里添柴。大安禅师只好自己开口问道:“法真啊,你来到老僧这寺里也有这么多年了吧,怎么也不见你来问老僧一句禅话呢?”

法真和尚蹲在地上,侧着抬起头,有些莫名其妙的望着大和尚,“我该问什么呀?”

这装傻充愣的法真和尚,还真是反问得绝妙。要知道多少禅僧见到开悟的宗师,都巴不得一个箭步冲上去,问老和尚,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什么是佛法的真理,如何顿悟成佛,明心见性......都巴不得一下子得到那至上的佛的心印。这厮倒好,要祖师亲自上门服务,还爱理不理。

但大安禅师毕竟是开悟的宗师,可不会被法真和尚这么一手就糊弄过去。大安禅师也只好继续引导他,“你怎么不问问我,什么是佛法真谛?”

法真和尚听到大和尚口出此话,从蹲着的地上一下子蹦了起来,用满是炭灰的一双黑手,一下子捂住了大和尚的嘴巴。

这意思是,这佛法的真谛若是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又哪里还是佛法的真谛呢?

大安禅师一眼就洞悉了法真和尚的真相,虽然自己满嘴的炭灰也忍不住开心的笑到,“你已经领悟了佛法的精髓了!”原来这个法真和尚早就开悟得道,明心见性,也是堪为一代宗师的大德了。

大安禅师这么一说,可不得了了。同门的僧人就有1500多人了,还有寺外的僧人也听说了法真和尚的事情,每天跑到他伙房来问禅的人没完没了。

这还让不让人好好做饭了?法真和尚把烧火棍往地上一戳,这活儿,没法干了!随即,就离开了寺庙。

整整三年的时间,谁都没有再听到过法真和尚的消息。

原来,这法真和尚回到了四川,在当地的堋口山上有一座龙怀寺,法真和尚并没有去这寺里,而是在这山脚下搭了个棚子,给上山的香客免费烧茶水。这好心的烧茶人,一干就是3年。

后来,法真和尚在后山打柴的时候,发现这里还有一座荒废的寺院,大随寺。他便把这大随寺重新整修了出来,自己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年。这寺里有一棵古树,粗大的树干中有一个巨大的空洞,法真和尚就一直住在这树洞里面,好不惬意。

但真金的光芒又岂是这深山、古寺、树洞所能掩盖的?后来,四川的人们听说了这树洞里的高僧,四川的官员也曾多次到访,邀请法真和尚去成都的大寺住持,但都被法真和尚婉拒了。

你不出来,还能挡得住别人上山来拜你?接下来的时间,不少的僧人慕名而来,看看大家这架势,这诚意,大随法真禅师(此处开始改用大师开始传法后的称呼)便正式开始为大众开堂说法。

大随法真禅师独自潜修多年,佛家的功力非比寻常,他的讲经说法既不离生活,又无比生动。投子大同禅师也曾感叹“四川有古佛出世!”

后来,大随法真禅师晚年时的一天,众人来参拜他,他故意歪着嘴,装成了面瘫的样子,问弟子谁能医好他的嘴,弟子想请名医来为他诊治,他又不许。7天之后,他当着弟子的面,一巴掌把嘴巴打正了回来。

望着一脸懵的弟子们,大随法真禅师开示到:“我这两片嘴皮,至今无人医得!”

说完,大随法真禅师哈哈一笑,坐着在徒弟面前圆寂了。

(正文完)

一点感悟:

佛家的大师,总是这样的生死洒脱,不慕虚名。不知道金庸先生是不是看到过大随法真禅师的故事而创作出了“扫地僧”这个角色,但我相信大随法真禅师的这种制心一处的工作精神与状态,真的是我们这个浮华时代的稀缺品,愿我们都能有这样一种状态,来续写我们的未来。

关注《佛眼里的世界》,成为有故事的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佛眼里的世界

谢谢您的关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天龙八部“扫地僧”的原型 原来是他「抽屉小故事007」”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四川美院51岁保安 半年创作1000幅画 成绘画高手 网友:扫地僧

四川美院51岁保安 半年创作1000幅画 成绘画高手 网友:扫地僧

吕跃,扫地僧,保安,绘画,高手,四川美院,技艺,画作,网友,艺术,艺术创作,创作,工作,小妾,绘画艺术,人物,书法,历史,天龙八部,圣地,惊艳,身怀绝技,人生经历,因为他,众所周知,百家号,比大,石纳,金庸,黄布

2013-10-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现实中的“扫地僧”:5岁开始礼佛 一件衲衣穿43年 曾割肉喂母

现实中的“扫地僧”:5岁开始礼佛 一件衲衣穿43年 曾割肉喂母

释觉,母亲,佛法,寺庙,扫地僧,佛有缘,老和尚,参悟,少林寺,孝心,藏经阁,武功,庙里,弟子,斋饭,父亲,病情,荤腥,苦修,观音菩萨,衲衣,上的一,去世后,这么多年,乔峰,金龙山,高深,出家人,在得,天龙八部

2012-08-19 #故事会

小说中的扫地僧?冰临神下:一位作品小众却口碑极佳的网文作者!

小说中的扫地僧?冰临神下:一位作品小众却口碑极佳的网文作者!

主角,故事,作者,网文,风格,下应,孺子,笔下,对话,最开始,每一次,扫地僧,于网文,一隅,一生,一条线,九州,人物,京东,作品,全集,天龙八部,功夫,图片,大明,大神,妖孽,小聪明,小说,想法

2018-07-23 #短篇故事

无崖子深爱一生的“神仙姐姐”后来去了哪里?扫地僧和她有故事?

无崖子深爱一生的“神仙姐姐”后来去了哪里?扫地僧和她有故事?

扫地僧,神仙姐姐,无崖子,读者,逍遥派,金庸,小无相功,天龙八部,少林寺,故事,武功,答案,鸠摩智,郁郁寡欢,倪匡,师兄弟,李秋水,玄慈,道来,方丈,发现了,一生,一大,去处,外貌,和尚,天山童姥,少林,弟子,少林功夫

2010-07-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金庸为何不细写扫地僧的故事?只因同时代有4位高手 他全打不过

金庸为何不细写扫地僧的故事?只因同时代有4位高手 他全打不过

扫地僧,天龙八部,过往,故事,剧照,武艺,武学,读者,慕容博,赵匡胤,慕容龙城,独孤求败,逍遥子,高手,杨过,段誉,反倒是,凌驾于,参合指,吸引人,斗转星移,一阳指,众人,对手,实力,招式,时代,武功,笔者,角色

2008-03-23 #故事会

中山 满城皆是“扫地僧”

中山 满城皆是“扫地僧”

中山,阮卓,文化,传统文化,刘艺,古诗词,粤语,书院,孙中山,粤港澳,城市,大湾,区的,中山人,诗社,厚山村,中山市,古村落,故事,城市群,社长,通道,龙山,骑楼,杨铁夫,一环,湾区,创意,国语,工作室

2013-08-07 #短篇故事

佛教故事:小城里的扫地僧

佛教故事:小城里的扫地僧

老僧,石桥上,字迹,心地,传记,城中,将军,石桥,长者,城里的人,有一位,到寺,传说,故事,县城,古寺,天色,大街,寺院,扫到,年年岁岁,岁月,年轻人,年龄,放下屠刀,扫把,盘坐在,蒲团,青松,部队

2011-05-06 #故事会

佛教故事之扫地僧周利盘陀伽

佛教故事之扫地僧周利盘陀伽

佛陀,周利,人家,盘陀,四句偈,笤帚,哥哥,苦行,说法,罗汉,出家人,有智慧,外道,开悟,扫把,施主,智慧,大善根,度人,众生,弟子,对象,守戒,神通,罗汉果,证果,为什么这样,十六尊者,你知道,有好多

2012-03-26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