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讲好山东故事”「修车老兵乔大忠」

时间:2013-05-03

修车老兵乔大忠小说故事作者 有令峻我当了30多年记者,山东的100多个县市跑了90多个

提示:本文共有 81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7 分钟。

起码我是在做善事、好事,在积德吧!我不迷信,但我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老祖宗传下来的道理。

修车老兵乔大忠

小说故事

作者 /有令峻

我当了30多年记者,山东的100多个县市跑了90多个。退了休,想把没跑到的十几个县都跑一下。这天,来到鲁中的一个县。晚上在一家旅馆快睡着时,突然想起了一个战友,他叫乔大忠,就是这个县的,比我大两岁。他那个村我记得很清楚,叫西寨公社乔家村。打退役后就没见过他,不知他过的怎么样。前几年,听别的战友说,他一直没去工厂当工人,就在农村种地。这个县别的战友也没有联系,也无从打听他的手机号。

乔大忠和我,都是1978年入伍,在装甲兵部队的一个坦克修理连当修理工。他个头不高,也就一米六五的样子,但挺结实,敦敦壮壮的。平时话不多,干活很卖力,技术也练的不错,很快就当了副班长,班长。他是六班长,我是五班长。

他入伍时家里已有了个未婚妻。但直到5 年后我俩退伍时,也没见他的未婚妻来部队,他也没结婚。他退伍时已24岁了。他这个年龄的兵,有好多都结婚了。

第二天吃了早饭,我想老乔家有老人,就去买了几包燕麦片、黑芝麻糊、中老年奶粉,还有茶叶,两瓶酒,在街上打了辆出租车。

车在路上跑着,我还在想,也许我去了之后,乔大忠不在家,在外地打工,或者到外地给孩子看孩子去了,也许……我们营那一批78式的兵,已走了好几个了。嗨嗨,别不往好处想!

到了乔家村村头上的一个大十字路口,女司机停了车,我下去,问路边穿着黄马甲扫马路的一个老人,乔家村是西边这个村不?老人说是,又问,你到村里找谁呀?我说,找乔大忠。老人看看我,问,你可不是乔大忠的战友?

我说老兄好眼力。老人用手一指北边,你看!我一看,北边路西侧有一个彩钢板搭起来的房子,门上方的广告牌上有六个红色的大字“老兵老乔修车”。哎,这么巧啊?我走过去,远远就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门口走动。近了,那人个头不高,敦敦实实的,灰白的短头发,拿把笤帚在扫地。我大叫了一声:“老乔!乔大忠!”

虽说36年不见,老乔还是一眼认出我来了:“小有!老有!哈哈,老战友!”

我问:“老兄,还干老本行啊?”

老乔说:“是啊,这辈子就吃这碗饭了!”

一进屋,我就有些吃惊。屋内的架子上,零件摆放得整整齐齐,工作台上的扳子、起子、榔头等工具也摆放得整整齐齐,电焊机、砂轮机、小钻床,擦拭得干干净净。地上没有一点乱七八糟的东西。

“嗬,还是部队的老作风啊!”

他哈哈一笑,问我:“大记者,怎么想起来看我了?”

我把右手放在脑袋右侧,做了敬礼的动作:“抱歉,老兄!”

老乔说:“你来看我,我太高兴了!下午我约几个当地的战友,晚上咱们在一块儿好好聚聚!” 又说,“县里一个配件店,过一会儿来给我送配件。咱先等一会儿。他来了,咱就回家。我刚才让旁边的那个十里香饭店给炖上了个笨鸡,过一会儿咱捎着。哎,闻着香味了吗?馋猫鼻子尖,哈哈!”

他给媳妇打了个电话,说:“我一个老战友来了。你准备一下。”

喝着他冲的茶,我说:“老兄说说,这么多年怎么过来的?”

老乔长叹了一口气:“唔,不大容易。我退役回来后,先成了个家。在村里开了两年拖拉机,1985年到乡农机维修站干了临时工。干临时工,只发工资,别的什么三险五险人家都不给交。就这个临时工,当时好多人还争着去干呢。我也是凭着在部队学的修坦克的技术,很快成了站里的骨干,后来又成了师傅、班长。到了1990年,山西的一家煤矿来招工,就是去挖煤,工资比较高。我看了看,一是他是个私营煤矿,我担心不安全。二是这时候我儿子已经5岁了,我还得照顾老爹老娘,就没去。

“我在农修站干了整整18年,一直转不成正式工。渐渐地,拖拉机退出历史舞台了,播种机、收割机多了起来。农修站渐渐地不行了,工资越来越低,到了2003年,干脆发不出来了。我看看这个样子不行,就琢磨着再干点儿啥。

“回村种地吧,俺村里百分之八十的地都是山地,浇不上水。一亩山地,种一季麦子,一季玉米,碰上天旱,除去种子、化肥、人工,连500块钱都剩不下。

“我想,自己有一手修理技术,还得靠这个挣几个钱来养家。于是,从2003年的五一节,劳动人民的节日,哈哈,我在乡驻地办了个修车铺,门上挂了个牌子‘老兵老乔修车’,下边还有手机号。我主要是修三马子(农用三轮)车、农用中小型卡车,也修拖拉机、收割机,那是我的老本行。别的什么电动车、摩托车都修。轿车有点儿一般的毛病,也能修。如果有大毛病,需要换件,人家就上4S店了。大卡车的一般故障也可以排除,但它那个轮胎太大了,我干不动了,不给它换。

“我干了十几年,倒是挣了点儿钱。翻盖了房子,重新拉了院墙,买了大电视机、双开门的大电冰箱、电热水器,还在全村第一个装上了空调。待会儿,你上家里去看看,基本上是新农村的小康之家了。”

老乔指了指门前的一辆双排座的小卡车:“这车也是我买的。这个小大头车,里边可以坐5个人,既有轿车的功能,还能拉货。”

老乔又说:“我这个人,对钱看得不是那么太重。当然,有了钱,可以办好多事。

“我修车、换零件、换部件,不漫天要价,也就是价格合理吧。还有一个问题最重要,那就是我修过的部位,确保质量和安全,更换的零部件,绝对货真价实,绝对不会出任何问题。这一点,也让我在乡四周有了信誉。当地流传一句顺口溜,叫要修车,找老乔。乡驻地的男女老少,都叫我老乔,也有叫乔哥、乔叔、乔大爷、乔老爷的。哈哈!有不少外乡的人也开了车来或拖了车来让我给修。还有的车在路上坏了,趴了窝,给我打电话,我就开上车去给他修。

“来找我的多了,东边一个修车铺的活就少了,那个胖子老板经常对人说我的坏话。说乔老二是二把刀,三脚猫,技术不行。反正他没当着我的面说,我全当不知道。啊我二把刀?老子是堂堂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的修理班班长!他那个一把刀,是个啥出身?他还让人半夜里来我的门上刷过红油漆,在门口摆过破花圈。后来,那老家伙不知怎么的生病了,关了门不干了。听说现在走不了路了,坐轮椅了。

“6年前吧,也就是2013年秋天,我碰上了一个大麻烦。东边陆桥村的陆老三来修他的电动三轮车。车的主要毛病是刹车不大灵,两个后轮也很旧了。我给换了新的刹车零件,又给换了两个后轮。我开上车跑了300多米试了试,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这么个小活,我还能让它出问题?更何况,这刹车灵不灵,又是人命关天的事。我又让他去开开试试,他开着跑出去了几百米,又跑回来,也说没问题。临走时,他说带的钱不够,给我留下了100块钱,说剩下的过几天送过来,我说行。

“这个陆老三,开车还没出乡驻地,碰上了两个邻村的朋友,拦住他,让他一块儿去喝酒。三个人中午喝了不少。陆老三开车回家的路上,晕儿咣当地,在避让对面来的一辆卡车时,双手不听使唤,往右一打把,开下了公路,一头攘到了水渠里,倒栽葱竖了出去,当场就给摔死了。按说,陆老三是酒后驾车,自己出的交通事故,应该由他负全责。可他老婆是个‘天不怕’(注),他来我那里修车时,打电话告诉他老婆了。这天,他老婆那个‘天不怕’穿了一身孝服,头上扎着白布条,带了人找我来了,说我给她男人把车修坏了,刹车不灵了,才导致他翻了车,丢了命。这个‘天不怕’,非让我赔偿她80万块钱。我说,弟妹你这玩笑开得太大啦,我修好了车,我和老三都开着试了,都没问题。老三喝了酒开车出了事故,这事可没我的责任。如果你认为刹车有问题,咱可以让交警来做个鉴定。过了几天,交警的鉴定结论出来了,他家的电动三轮车,刹车没有问题。陆老三翻车摔死了,就是酒后开车造成的,而且,他把车开下马路时,根本就没踩刹车。这事,由他本人负全责。本来,我觉得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他欠我的修车钱也不要了。但这天一大早,我刚开门,‘天不怕’带着一帮人就来了。‘天不怕’的第一句话就问我,你赔不赔钱?我说,交警都做了结论了,老三的车出事故,跟我没有关系,你还让我赔啥钱?‘天不怕’说,老三是开着你修过的车出的交通事故,跟你怎么能没关系?我说,你实在认为我有责任,你上法院起诉我行不行?

“‘天不怕’却说了一句,跟这个老家伙还说什么废话?给我砸!说着,四五个人抡起棍子,就砸起我屋里的东西来。不一会儿,充气泵、砂轮机、电焊机、小钻床,全让他们给砸了个稀巴烂。

“本来,我还是会两下子(武术)的,但我想,如果我动了手,双方打起来,我再伤了他们的人,这事就闹大了。特别是‘天不怕’,虽说她不讲理,可她总是死了男人,家里塌了天。我忍了忍,没动手。只是他们开砸的工夫,我到门外边打电话给派出所报了警,又用手机录了相。派出所的民警来了,把他们全带到了派出所。后经派出所审理,他们赔偿了我的经济损失。

“不过,这样一来,我在乡里也不好干了。我担心‘天不怕’的家人和亲戚再来找我的麻烦,加上家里老人也需要我照顾,就准备收收摊子撤退了。敌进我退,这是老人家的十六字游击战方针的第一句。这年,我已经54岁了。

“但回我那个村,村里就40多辆三轮车和4辆卡车,平时修车的活不多。我琢磨了一番,这个路口,南来北往的车比较多,就租了村里的这个地方,建了个修车铺。在这里,虽没有在乡里的活多,但也还可以。更主要的是离开了那个事非之地,照顾家比较方便。

“干了这么多年修理,我还有一个感受,这个感受不知你有没有。那就是排除了车上的一个故障,换上一个新部件,车子正常地跑起来之后,心里感到很舒服,很踏实,很有成就感。在部队修坦克的工夫,我就有这个感受。你看,干上一个多月,把一台坦克全安装起来,加足油,踩下离合器去,右手的大拇指一按启动按钮,发动机‘轰’地一声转起来,坦克屁股后边喷出两股青烟,心里的那一种高兴,真是无法形容。”

我听了,连连点头。

正说,一辆小大头卡车开过来,停在了店门前,一个小伙子下了车,从车厢里搬下来几个包装盒子。老乔接了盒子,小伙子又开车走了。

“走,回家!”

乔大忠去旁边的那个饭店取了盛着炖笨鸡的高压锅,开上车,拉上我,去了村里。

乔大忠的房子果然建得挺漂亮。带着一排排铜钉的枣红色大门上挂着铺首衔环,大门楼里停了一辆两轮电动车。迎门的影壁墙上镶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瓷砖画。

拐过影壁墙,一位中年妇女笑着迎了上来。乔大忠对她介绍说:“这是我战友老有。”又说那个妇女,“老婆!”

我嘴上说:“那我得叫嫂子了。”心里却嘀嘀咕咕,老乔的媳妇咋这么年轻?起码得比他小10岁。还长得细眉秀眼,富富态态的。老乔原先的那个未婚妻,得跟他年龄差不多,如果没换,得60岁左右了。

院子里石榴树前边的一个竹椅上坐了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老人浑身上下干干净净,人也挺精神。不戴花镜,正在缝一只娃娃花鞋。

我问乔大忠:“这是大娘吧?”

老乔说:“是。”忽然低声对我说,“你别说是我的战友,说是老同学。”

我忙叫了一声:“大娘!”

大娘听不见,伸出左手,拉住我的手,微笑着点点头。又问:“你家有娃娃吧?我有做好了的鞋,你带上两双。”

我说:“谢大娘了!我那个外孙女大了,穿不上了!”

大娘好像听明白了,连连点头。却又从针线簸箩里拿起一双绣花鞋垫,递给了我,说:“试试,看看合适不?”

我双手接过鞋垫,忙说:“谢大娘!”

我问:“大娘得80岁了吧?”

乔大忠说:“八十五。”

乔大忠媳妇炒了一个香椿芽鸡蛋,一个芹菜肉丝,做个了荠菜汤,切了一盘腌鹅蛋。那鹅蛋的蛋黄油渍渍的,让人一看就非常想吃。她又把炖笨鸡盛上一瓷盆,放在厨房的小桌上,就去北屋里伺候大娘吃饭。

空气里弥散着浓浓的肉和佐料混在一起的香气。

乔大忠说:“按照农村的规矩,该请你上堂屋里吃饭。在这里,咱俩说话方便。”

我说:“好的,没那些讲究。”

他开了一瓶酒,倒上两杯,端起来,说:“来老弟,先干一个!”

我和他干了一杯,乔大忠叹了一口气,才小声说起来:“老有,老战友,我跟你说实话,我现在的这三口人,原本不是一个家里的,是三个家的。哎,你记得京剧《红灯记》吧?我这个家,有点儿像《红灯记》中的三口人。不过,人家是祖孙三代,我这是两代。我父母在我41岁时都走了。这位老娘,不是我的亲娘。她跟我是一个村的。她儿子是我的初中同班同学,在大西北的新疆当兵,比咱们晚一年的兵,在施工的工夫牺牲了。牺牲的时候21岁,还没结婚,当然也没后代。他原在邻村有个对象,也是我们同班同学,长得挺俊巴。他牺牲了之后,那个女同学跟了别人。这个婶子,原先我叫她婶子。她两口子只这么一个儿子。儿子牺牲时,她就四十七八岁了。她家那个大叔,在53岁时,到邻村去帮人家盖屋,屋顶上的水泥梁质量不好,断了,大叔掉了下去,被断梁砸死了。这个婶子50多岁时,生活还能自理。我就经常去看看她,送点油、粮、肉、菜。并对她说,婶子,你拿我当你的儿子一样就是,有事就叫我一声。我还给她买了个手机,把我的手机号用胶带贴在手机上面。

“2001年春季的一天晚上,就是凌晨两点多吧,婶子给我打手机,说忠,我很难受。我赶紧爬了起来,问,婶你哪里难受?婶子说,心脏疼。老毛病犯了。我说婶你躺着别动,我马上过去。到了婶子家,她家大门从里边闩着呢。我只好从院墙上爬了进去。进屋问了问婶子的病情,看来是心脏病犯了。我有点儿医学常识。老人这个状态,开车送医院,在路上颠簸,别再出问题。我让婶子先吃了速效救心丸,就给县医院打120要救护车。晚上救护车开得快,20多分钟就来了。医生给婶子采取了措施,老人的病情很快就好转了。

“那几天,我关了修车铺,和你那个大嫂子,我那第一个老伴,给婶子做饭、洗衣服,架着她上茅房(厕所)。婶子身体恢复了一些,能自己下床走动了,我就和老伴商议,让婶子上俺家去。老伴很同意。我就给婶子说,你自己住在这里不行,上我家去吧。那样,俺俩照顾你比较方便。婶子说,忠啊,这就够麻烦你两口子的了。再上你家去,不更麻烦恁吗?经我和老伴再三劝说,婶子才上我家去了。来了之后,我和老伴就叫娘了。那年,婶子67岁。上我家来了18年了。我那个大老伴伺候了她10年。这期间,只有2012年时,娘感冒了,发高烧,我送她到乡医院住了三天院。其他的时间,老人身体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娘在乡医院住了那三天,我和这个小老伴一直陪着她,吃饭,输液,打针,上茅房。我还回家熬好了大米绿豆稀饭和鸡汤,用小保温桶盛上,送到医院里。一个房间的病友都对她说,你可有个好儿子好儿媳妇啊。

“这期间,还出了点儿小问题,就是婶子上我家来了之后,村里有传言,说我让婶子上我家来住,是我看上婶子的那个院和房子了。如果婶子百年之后,我好䞍受她的房产。这些话,肯定是婶子的那几个侄子说的。我听了后很生气。啊,你们的亲婶子,你们不管,我管了,你们又说坏话。其实,按法律规定,他们如果负责婶子的晚年生活,婶子百年之后,她的房子真能归她的侄子。我找到村主任,对他说,我照顾婶子,绝对不是为了她的房子,也不是为了她的地。我可以给村里写个保证书。村主任说,不用写保证书,我们知道你是做好事,替老同学尽孝的。又说,你这人叫乔大忠,是又大忠又大孝。

“再说说我这边。我那个大老伴,人挺贤惠,很勤快,长得也挺漂亮。可她48岁那年,也就是2010年,得了胰腺癌,没过半年就走了。这对我的打击太大了。我整天都觉得暗无天日。她在的工夫,可以照顾娘吃饭,给老人洗洗衣服,陪老人说说话,看看电视。你嫂子走了之后,开始我并没想再找个老伴。老是觉得半路夫妻不如原配,老担心和不上来。但我白天去修车铺,中午不回来,对老娘也就照顾不过来了。特别是帮老娘洗个澡啊,这些事,就更需要个女人。我也想给老娘聘个人,你们城里叫家政,但也没找着合适的。我跟这个秀芝,也算是缘分吧。”

这时,乔大忠媳妇从堂屋出来,来到厨房门口,对他说:“咱娘睡了。”又对我说,“你兄弟俩吃着,我去大闺女家看看。”就走了。

乔大忠看看媳妇的背影,又说:“到了2011年,邻村我一个表姨给我介绍了秀芝。她那年41岁。她男人在山西下煤井,2008年在一次事故中给砸死了。那次事故一共死了12 个人。就是来俺村招工的那个煤矿。也幸亏我没去。我去邻村见了秀芝,觉得印象挺好,就对她说,你跟了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伺候好俺娘。秀芝当时就说没问题。她来我家看了看,第三天就搬过来了。是我开着车把她连人带一些衣服被褥一块儿拉过来的。这个秀芝,非常贤惠,非常勤利,绝对的是农村里那种最好的女人。你看看这个家,收拾得多干净!她不只给老娘做可口的饭菜,给老娘洗衣服,梳头,陪老娘说话、聊天,陪着老娘到街上走走,有时还到我的修车铺来看看。

“她有两个女儿,大的嫁到了邻村,小的在县城里打工,在城里买了房子,安了家。都有孩子了。见了面都叫我爸爸。我说叫大爷就行。可两个女儿都叫我爸爸。她们对俺娘也挺孝敬,节假日里经常和女婿带着孩子和吃的用的来看奶奶。

“儿子儿媳在济南工作,他们那里,我就顾不上了。好在儿子挺争气,儿媳生了个女孩之后,是她娘家妈去给照看。现在我那个孙女已经4岁了。儿子儿媳每年带着孙女回来几次。老娘见了重孙女,高兴得了不得。

“老娘的手很巧,很喜欢做娃娃鞋,全村的娃娃都穿过她做的小花鞋。平时,我媳妇就去给她买花布、花线。一双双小花鞋摆在那里,就像一排精致的工艺品。老娘还做绣花鞋垫,有好几种图案,很好看。

“老娘打过了80岁,耳朵就听不见了。因为儿子丈夫去世,受了刺激,精神也不大好。有时我看她悄悄地流泪。所以,平时我不让咱那些老战友到家里来。有的来了,我也不说是战友,说是同学,要不就说是朋友。也是怕引起老人伤心吧。

“娘的儿子,就是我那个老同学,他原来的那个女朋友,前些年还常来看看娘。人家也是好意,她丈夫也不反对。但她来了后,娘想起儿子,都要哭一场。好几天精神缓不过劲儿来。后来我就不让她来了。

“本来,我平时挺喜欢穿迷彩服的,打把老娘接到家里,我就不穿了。还有,原先家里墙上的镜框里,镶了一些咱们当兵时的老照片。我这个人也挺怀旧。在接老娘来之前,我就把那些照片全取下来了。以前,我还老爱哼哼咱当兵时的那些老歌,像《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还有‘向前向前向前……’打接了老娘来,在家里也不哼了。

“我还开上车,和秀芝陪老娘到县城里去玩过好几回。

“2012年的清明节前,我上新疆去了一趟,给娘的儿子我那个老同学去扫墓。他那个地方好远哩,从济南坐火车两天两夜到乌鲁木齐,下了火车,还得坐两天汽车。那个墓地在一片大雪山下边,里边全是牺牲的官兵,有40 多个。我在他的墓碑前,摆上了咱们老家的苹果、核桃、大红枣、煎饼、香椿芽咸菜、咸鸭蛋、香肠,倒上了老家的酒、老家的水,还把一袋老家的土倒在坟上。我给他和全体烈士敬了个军礼,对他说,老同学,兄弟,你放心就是了,我和秀芝一定好好地孝敬老娘,让她幸福地过好人生最后的这些年。

“我去新疆的事没有告诉娘。但我从新疆回来后,发现娘的心情好多了,也就是精神好多了。我估计她猜着我上哪里去了。

“我想啊,古人说的这个孝和顺,孝是让老人住好吃好穿好;这个顺呢,就是让老人心情愉快,开心。两个方面都达到了,才叫孝顺。老人生活上有保障,心情再愉快,才能健康长寿。如今,农村有一些子女不孝顺的,结了婚成了家就不管老人了,还有打老人的。太可恨了!要是包公在世,一个人先打他二十大板!

“县里知道了我和秀芝养老娘的事之后,派了人来,要给我俩拍电视。还说我这两个老伴是爱心接力。让我给挡了。我说不行。你们来拍电视,俺娘明白了你们的意图,肯定会伤心。县里还要授予我和我家什么光荣称号,我也不要。我说,俺娘的儿子在战备施工中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我做这点儿事算不了什么。我要那些荣誉干啥?不要说我还是个退役老兵,就是个普通农民,也应该这么做。起码我是在做善事、好事,在积德吧!我不迷信,但我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老祖宗传下来的道理。你看有多少作恶多端神气活现的家伙都倒了霉,进了铁窗。俺邻村的一个村干部是个村霸,给判了8 年。我在农村,做了这些事,心里很充实,很踏实。”

作者简介:有令峻,笔名老兔。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原副主任、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电视电影剧本获奖2个,微电影剧本获奖10个。纪实文学《我和战友黄继光》在《当代》2017年第4期发表、2018年11月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2018年10月,短篇小说《米郎和章丘贡米》获山东省第二届“讲好山东故事征文”二等奖(第一名)。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讲好山东故事”「修车老兵乔大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为国当兵不后悔!”山东百岁老兵追忆抗战热血沸腾

“为国当兵不后悔!”山东百岁老兵追忆抗战热血沸腾

战役,战斗,部队,八路军,弟弟,老兵,为祖国,布包,平台,敌人,石沟,罐头,老人,鬼子,不后悔,再做一次,坚定地,战友们,战场上,短视频,老人说,了学,出生于,北泰,小红,道马,葛庄,中印,滨海军区,草沟

2018-03-01 #长篇故事

山东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颁奖现场 这两位英雄老兵一席话让观众落泪

山东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颁奖现场 这两位英雄老兵一席话让观众落泪

典礼,老兵,王化,八路军,故事,情景剧,掌声,上战场,王化平,最前线,新时代,齐鲁,山东省,原型,主人公,一席话,历史,号声,参与者,国人,家人,红色,战役,战场,战友,母亲,深情,济南战役,颁奖典礼,英雄

2019-02-03 #故事会

山东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颁奖现场 这两位英雄老兵一席话让观众落泪

山东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颁奖现场 这两位英雄老兵一席话让观众落泪

典礼,老兵,王化,八路军,故事,情景剧,掌声,上战场,王化平,最前线,新时代,齐鲁,山东省,原型,主人公,一席话,保卫战,历史,号声,参与者,国人,家人,红色,战役,战场,战友,母亲,深情,济南战役,颁奖典礼

2010-04-30 #小故事

122秒|万名山东子弟兵西征半数牺牲 老兵战斗故事揭秘渤海教导旅

122秒|万名山东子弟兵西征半数牺牲 老兵战斗故事揭秘渤海教导旅

岁月,天山,历史,军区,宁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名山,德州,渤海,战士,新疆,西进,离休干部,二师,教育基地,人们,书记,临邑,传奇,代价,烈士陵园,炮火,八路军,农民,军史,军队,军垦,勋章,商河,子弟兵

2012-02-23 #故事会

山东交通学院“青春建功??守望麦田”团队看望革命老兵!聆听革命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

山东交通学院“青春建功??守望麦田”团队看望革命老兵!聆听革命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

老人,刘洪昌,爷爷,孩子们,敌人,青春,团队成员,人民,团队,少先队员,抗美援朝战争,战争,战友,枪械,时间,气势,身体,队伍,麦田,活动,一张照片,做贡献,外国友人,成员们,战争中,留下了,王岚,刘爷,周晓,石都庄

2020-08-23 #故事大全

山东交通学院“青春建功守望麦田”团队看望革命老兵!聆听革命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

山东交通学院“青春建功守望麦田”团队看望革命老兵!聆听革命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

老人,刘洪昌,爷爷,孩子们,敌人,青春,团队成员,人民,团队,少先队员,抗美援朝战争,战争,战友,枪械,时间,气势,身体,队伍,麦田,活动,一张照片,做贡献,外国友人,成员们,战争中,留下了,刘洪,刘爷,石都庄,大队长

2012-02-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这就是山东|青岛胸科医院护士:父亲去世 这位“老兵”擦干眼泪继续抗击疫情

这就是山东|青岛胸科医院护士:父亲去世 这位“老兵”擦干眼泪继续抗击疫情

疫情,非典,工作,医护人员,医院,病房,胸科医院,患者,应急,救治,新型冠状病毒,孩子,防控,青岛市胸科医院,记者,小时,岗位,护理人员,护士,护士长,时候,时刻,梯队,父亲,病情,第一线,第三梯队,肺炎,青岛市,隔离病房

2014-12-18 #长篇故事

杜希河你在哪儿?山东92岁抗战老兵想去战斗过的地方看看 失去联系…

杜希河你在哪儿?山东92岁抗战老兵想去战斗过的地方看看 失去联系…

老人,南京,杜希,工作人员,临沂,寻人,记者,闪电,杜海,鲁苏,告诉记者,地方,新闻,泗水,车站,刘恒,老北京布鞋,上衣,两地,儿子,卫生纸,南门,塑料杯,塑料袋,家属,山东,岗亭,战役,拐杖,杂志

2016-05-1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