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港珠澳大桥》:从小荧屏到大银幕

时间:2013-04-18

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提示:本文共有 38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全线正式通车。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的通车,将极大缩短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撑起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脊梁”,给珠三角两岸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也在近日隆重首映。8年不间断跟踪拍摄,珍贵影像独家呈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经过、施工难度、技术成就,是观众了解港珠澳大桥不容错过的窗口。该片与去年在央视和Discovery探索频道同版播出的同名电视纪录片系出同源,但从小荧屏到大银幕,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主创究竟如何在电视纪录片的基础上,对电影版实现再度创作、精益求精?《中国电视报》记者专访总导演闫东和执行导演李凯,通过五个关键词为您揭秘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

关键词一:故事

2017年,电视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在央视和Discovery探索频道同版播出,覆盖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吸引国内观众近4.5亿,引来多方赞誉,带动了新一轮的“大桥热”。而事实上,早在电视纪录片策划之初,闫东就要求所有素材均按照电影的标准4K拍摄,他和他的团队一直有一个小小的野心——“完成一部能够进入院线的纪录电影。”

电影版和电视版有啥不一样?看过电视版的观众还能被电影版吸引吗?在电影版创作伊始,闫东就要求重新对素材进行地毯式拉网,彻底推翻电视版的框架,挖掘海量素材里“还有哪些能表达我们内心情感东西”。闫东说:“电视是在一个开放的空间,且观看方式多元,可以暂停也可以回看,但电影不同,观众置身漆黑的电影院里,全神贯注,有一点看不下去,都可能中途离场,能不能把人留住,看的是创作者对故事的把控。”

多次讨论后,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带领团队安放最后一节沉管E30的压轴大戏,被定为电影版的核心故事。“观众看到美丽的大桥,常常会忽视藏身海底的沉管隧道,这个故事对观众有吸引力。”闫东说:“而且一个E30,就把故事的矛盾点、冲突点、戏剧张力,都集中在一起,这符合电影的欣赏规律。”

这段曾经在电视版里就很出彩的故事,在电影版里更加丰富、充实,人的因素被浓墨重彩地放大。“刚开始第一次干这个事,我就觉得是新手开车”,“我们第一次是96小时,五天四夜,没睡觉”……质朴的语言,带有温度的镜头,让以林鸣为代表的中国桥梁人的形象扎实地立了起来。闫东说,故事不断重构的过程,也是对大桥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我觉得拍大桥就是拍人,拍中国人。”建设者们的创造性劳动,赋予了港珠澳大桥独特的人格魅力。

“做纪录电影,不是靠演员去演,完全是靠记录真实的场景、环境、细节,塑造我们内心的故事。他们不是演员,但是在我心里,要把他们变成舞台上的角色。如何通过剪辑建构故事逻辑、刻画人物性格,是导演的工作。”在闫东看来,与电视纪录片相比,在纪录电影上导演的内在创造力可以发挥得更充沛。光影交错间,看到的是你,是我,是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的中国人。

关键词二:取舍

闫东团队是唯一全程跟拍大桥建设的摄制组,从大桥动工那天开始至今,囊括工程所有重要节点,总素材量达近千小时。从近千小时的素材里提炼出一部70分钟的电影,可谓千里挑一,优中选优。

这部电影的解说词极度精炼,闫东说,“我们的标准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把事情说清楚。解说词太多、太满,那不是电影。”

如果说电视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单线直给,那么电影则是营造出一个完备的视听空间,沉浸式传递信息。在创作中主创极力回归影像本质,能用画面表达就不用语言渲染,只用左下角的字幕标示时间等必要信息,多用现场声,营造身临其境感。李凯介绍,“比如沉管E15安放成功后,在‘现场却没有掌声,所有的人都静静无言’后面原本还有一段解说词,‘工程师们用这种方式来释放他们的压力,因为他们知道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后来我们反复咀嚼,觉得不如留白,让观众自己去理解、思考。”闫东说,以前生怕观众听不懂、看不明白,这一次更希望以细节打动人、感染人。

每一轮看片闫东都会邀请不少年轻朋友,让他们不能说赞美,只能提意见。在闫东看来,他们都是潜在的观众,“这个对话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就进行了,而不是最后到电影院里去印证我们的想法。”

2018年上半年,影片经多轮修改,已臻成熟。就在这时,不少年轻人在看片后提出,感觉时长有点长。几番讨论过后,闫东最后拍板,在已有的90分钟影片里,再剪去15分钟。不仅如此,临近首映时审片,又剪掉5分钟,最后定为70分钟。

在已近成片的情况下,进行如此大刀阔斧的删减,要下这个决心并不容易。李凯说,“摘掉一段,不仅内容需要重新结构,还涉及到解说、音乐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删掉的几分钟画面,可能是熬了几天大夜拍到的,删掉的几句解说词,可能是憋了许久反复推敲得来的,但最终,它们都被“狠心”舍弃,因为能精益求精却不去做,“自己都饶不了自己”。

关键词三:史料

电影版引入不少电视版没有的珍贵史料,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上海杨浦大桥……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与港珠澳大桥的故事一脉相承,由“桥史”而观“国史”,用电影艺术指导、著名纪录片导演陈光忠的话说,“通过桥的变化来看中国人民命运的大变化”,使得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历史感和文化纵深感。

港珠澳大桥,工程浩大,耗资千亿,为什么要建它?看完这部电影您或许会找到答案。中国是世界上建桥历史最早、桥梁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千百年来,一座座雄跨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种各样的桥梁,都是中国巨变的外在缩影,其背后是中国人的智慧、能力和自信。李凯说:“通过这部电影我们想告诉大家的不是‘这是世界第一的工程’,而是‘打通壁垒走出去,山那边是海’。”

然而,使用史料最大的问题在于清晰度不够,搬上大银幕会更显模糊,但主创并未因此弃之不用。也有人提出,使用老资料会不会让年轻人不喜欢,但闫东坚持,因为这些故事“年轻人应该知道”,况且在看片的时候他发现,年轻人对这方面特别不仅不排斥,还非常感兴趣。有年轻人告诉闫东,看片过程中仿佛在与父辈、祖辈对话,能深深感受到他们勇于攻坚克难、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壮志豪情,一种自豪感一直敲击着自己的心。“这就是文献的力量,真实的力量。”闫东说,这部纪录电影“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未来”。

关键词四:后期

“如果再做一次纪录电影,我想我会努力抓更多细节。”李凯说。大银幕的视觉精美度、音响冲击力要求更高,电影后期涉及的东西比电视片要复杂得多,所有技术指标也都要相应提高。以声音为例,封闭的空间,人对声音愈加敏感,解说词的减少,也令音效的作用大大增强,“你不仅要把这个空间拍下来,更要把这个空间里所有声音的细节都捕捉到。如果不能实现,就需要后期弥补。”

沉管安放过程中,对讲机里传达的各种指示音,营造了紧张的气氛。不过据李凯介绍,由于现场收录的声音没办法达到电影的标准,这些声音最终都是在录音棚里模拟配音的。要说“百变配音”的称号,则非声音指导郝钢莫属,他一个人配了多个角色。比如“0188 请你们立即离开”的海巡执法人员,他的声音要更威严,而“报告,沉管下放10米”的工程师,因为熬了几天几夜,很是疲惫,嗓子也喊破了。不同特色、不同情感的声音,郝钢配得丝丝入扣,根本听不出来,这背后的声音竟来自同一个人。

李凯说,电影调色方面,“有两个主色调,一种是海的蓝色,一种是海上大型机械和工人衣服上的橙黄色,在拍摄过程中,眼睛看到最多的就是这两种颜色。”调色的目的不是明丽亮眼,而是还原和厚重,闫东说,这是为了避免色彩给观众带来的刺激和干扰,让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故事本身上来。

对于影片的动效团队来说,他们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桥。“港珠澳大桥太长了,没有办法一眼从这头望到那头,我们也只能给动画师们提供一些局部照片和视频素材。”李凯说。

如果说桥梁段还有一些资料可做参考,那么水下的沉管什么样,就真的没有人见过了。幸运的是,他们拿到了大桥施工方提供的部分设计图和简单动画,以此为基础,经过细心揣摩,反复讨论修改,才成为电影上最终看到的样子。李凯说,动画演示也要尽可能贴近真实,“比如一些吊装的吊具在哪个位置,有多少根绳索拉着,都是有依据的。”

关键词五:票房

进院线就免不了要说票房,闫东笑道:“进入院线实际上就是市场化、商业化运作,什么样的境遇都会遇到,但是我不怕,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事实上,从电视到电影,并不是一个冒险的决定,“电视版完成后,在央视和Discovery同版播出,取得很好的反馈,有这个基础,我们才放手去做。”

在中国电影市场,纪录电影常常是“小众文化”的代名词,但闫东之所以坚持一定要做电影,是因为“这个故事值得搬上大银幕,让更多人知道。”在他看来,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力量,是中国纪录片人的使命。况且如今纪录电影的尴尬境遇正在改变,一批制作精良、立意深远、内容扎实的优秀纪录电影,如《我们诞生在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二十二》等,都在年轻观众圈子里赢得了口碑和赞誉,票房也不再惨淡一片。这也印证了闫东一直对纪录片的坚守。

电视人做电影是否存在短板?闫东说,在传播意义上,电视纪录片人可能更有优势,“常年和观众打交道、近距离接触,对观众的喜好感受更直接。”对票房,他平常心以待,低调做事,不喜炒作,“我不希望我做了哪个噱头赢得满堂彩,我希望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好故事。我相信这个故事的力量。”事实上,对闫东来说,用做电视纪录片的投资又做出一部电影,已经是向前迈了一步。

文/《中国电视报》孙莲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港珠澳大桥》:从小荧屏到大银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港珠澳大桥有什么故事

港珠澳大桥有什么故事

香港,港珠澳大桥,伶仃洋,故事,澳门,珠海,零丁洋,元军,文天祥,胡应湘,大宋,人生自古谁无死,一生,人们,主席,兵力,史册,地方,孤苦零丁,大臣,大桥,家乡,心光,情怀,心绪,所作,抱负,梦想,柳絮,江山

2020-06-02 #故事会

港珠澳大桥和“红色前哨连”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和“红色前哨连”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大桥,中队,执勤,红色,一中队,哨位,支队,前哨连,施工,人工岛,口岸,珠海,营房,刘明星,邓伟强,陈大海,施工便桥,个人,兵力,压力,商界,官兵们,官兵,故事,海风,营区,项目,香港,建设

2008-01-22 #小故事

港珠澳大桥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张清华,桥梁,港珠澳大桥,问题,试验,中国,模型,裂纹,施工,设计,西南交大,团队,使用寿命,之和,大桥,抗疲劳,模型试验,细节,设计寿命,土木工程学院,关键技术,例证,媒体,大国,工匠,教授,成就,意义,手工,焊缝

2008-09-08 #小故事

港珠澳大桥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世界,大桥,沉管隧道,胡应湘,专利,消息,伶仃洋,世界之最,交通,全长,国人,成就,山竹,工程界,海底隧道,现代史,珠海,珠穆朗玛峰,香港,跨海大桥,误差,荷兰人,难关,陆路,车程,港珠澳大桥,七大奇迹,4小时,使用年限,来看看

2010-08-12 #小故事

何建明《大桥》:揭秘港珠澳大桥背后的上海故事

何建明《大桥》:揭秘港珠澳大桥背后的上海故事

大桥,何建明,工程,港珠澳大桥,中国,建设者,上海,团队,工匠,时代精神,海底,集团,建设,林鸣,振华重工,上海企业,建设中,预制厂,世界,人工岛,作品,史诗,圆筒,建桥,形象,总工程师,所需,新书,文学性,核心

2007-01-26 #长篇故事

漫画|“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有话说

漫画|“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有话说

大桥,港珠澳大桥,中国,工程,民众,深海,美国,英国,施工,设计,区的,中国人,网友评论,中新社,和桥,使用寿命,台风,全世界,外国专家,大湾,工程建设,技术,拉近,汗水,海底,难度,白海豚,粤港澳,网友,记者

2016-10-30 #长篇故事

「新中国的第一」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

「新中国的第一」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

建设,港珠澳大桥,大桥,桥梁,沉管隧道,全长,人工岛,世界,粤港澳,全线,伶仃洋,大湾,工程,海底,隧道,跨海,影响,世界第一,第一长,一超,区的,海空,一区,中央人民政府,度地,施工技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央视网,中国,东西

2007-02-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澳门回归20周年」港珠澳大桥背后的故事

「澳门回归20周年」港珠澳大桥背后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大桥,沉管隧道,中国,澳门,建设史,桥梁,跨海,建设,吕勇刚,中交集团,互联互通,主体工程,世界之最,全长,全程,大湾,快车道,桥梁工程,海底,祖国,项目,负责人,难度,发展,施工,澳门回归,世界七大奇迹,建设过程,最突出

2015-02-28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