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古人认真读书的故事

时间:2013-04-10 13:45:59

相关推荐

古人认真读书的故事

张溥出身官工宦门第,惟因婢妾所生,为家人歧视和轻蔑。刚到他懂事的年龄,即有人当面骂他“塌蒲屦儿”,意为下贱人所生,永远不出息。张溥遭此侮辱,愤愤不平,暗下决心,偏要做个有出息的人。从此,他闭门读书,目诵千言。有一次,他一面读书,一面吃粽子,由于专心致志,拿粽子蘸糖,竟蘸进了墨盒,吃得一嘴墨黑,活像满腮大胡子。他读书还有一个习惯,便是手抄一遍,读后焚去;然后再抄,再读,再焚。如是凡七次才罢。冬天干燥,手指皮裂,他用温水暖一下手再抄;夏夜蚊多,便将双脚伸在空坛中再读。由于奋发读书,谙熟各家著述精义,终于成为明代的著名文学家,被人称为“百世师”。他成名后,将书房取名“七录斋”。 匡衡凿壁偷光苏秦悬梁刺骨车胤和孙康囊萤映雪 顾炎武自督读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北宋宰相赵普《宋史》云: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czlydjp 2005 12 16 22:38 讲中国古人读书的故事就一定要讲讲孟子的故事。对广大小朋友来说,一定听到过关于“孟母三迁”的故事。 所谓“三迁”就是指三次搬家,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专心读书曾经搬迁过三次家,就好像今天有许多家长把孩子户口迁到大学城区一样,因为好的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据历史记载:孟子的父亲早逝,孟母一心要把孟子教育成才——成为读书人中的佼佼者。早年他们居住在墓地旁,孟子与同伴游戏时就搞一些“筑埋”之类与丧葬有关的事。孟母说:“这不是我们应该居住的地方。”后来他们搬到市场旁边住下来,孟子交往的人都是一些商贩的孩子,他们玩的游戏也是关于做生意的事。孟母又说:“这也不是我们应该居住的地方。 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映雪囊(náng)萤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 负薪(xīn)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六一节,我们怀念小萝卜头 衣衫褴褛的小萝卜头站在国民党监狱的铁窗里,一手攀着冰冷的铁窗棂,一手伸出生锈的铁窗,想托起那只落在铁窗高处的蝴蝶。他够不着,于是使劲翘起双脚。 戴着红领巾的小萝卜头站在中国儿童中心一丛茂盛的石榴树中,身边开满了火红的石榴花,洋溢着欢度节日的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孩子们像一群群美丽的蝴蝶,在明媚的阳光里享受和平带给他们的欢乐。无数无数的幸福在他们都像呼吸一样可以得到,但孩子们是否知道50年前和他们一样大的小萝卜头,却连一只蝴蝶都不能自由地追逐。从一岁半和父母一起被捕入狱,小萝卜头在罪恶的铁窗里长到10岁,终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地杀害。 我们又想起普天下所有的儿童,他们还有很多生活在贫穷、饥饿、战火和奴役之中。我们能做些什么,让苦难的儿童拥有一点点本应属于他们的欢乐,让生活在幸福中的儿童懂得他们的欢乐来之不易。 负薪(xīn)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悬梁刺股 汉朝的孙敬该苦好学,每天一早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 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人认真读书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人发奋努力的故事 古人发奋读书的故事

古人发奋努力的故事 古人发奋读书的故事

故事,仲春,传统,历史,祭祖节,本站,我国,为大家,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开始,精心准备,又称

2018-04-15

名人读书的故事 关于读书的名言 古人读书的故事

名人读书的故事 关于读书的名言 古人读书的故事

读书的故事,思想,境界,力量,名人,古人,名言,时间,智慧,本专题,训练,有知识,二十四小时,勤勉的人,懒散的人,有哪些

2020-06-11

名人读书的故事 关于读书的名言 古人读书的故事

名人读书的故事 关于读书的名言 古人读书的故事

读书的故事,思想,境界,力量,名人,古人,名言,时间,智慧,本专题,训练,有知识,二十四小时,勤勉的人,懒散的人,有哪些

2020-06-12

名人读书的故事 关于读书的名言 古人读书的故事

名人读书的故事 关于读书的名言 古人读书的故事

读书的故事,思想,境界,力量,名人,古人,名言,时间,智慧,本专题,训练,有知识,二十四小时,勤勉的人,懒散的人,有哪些

2020-06-13

名人读书的故事 关于读书的名言 古人读书的故事

名人读书的故事 关于读书的名言 古人读书的故事

读书的故事,思想,境界,力量,名人,古人,名言,时间,智慧,本专题,训练,有知识,二十四小时,勤勉的人,懒散的人,有哪些

20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