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冲在抗疫前线的李兰娟院士

时间:2013-03-14

在解放前后,我国曾出现过霍乱、脑膜炎、甲型肝炎、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一些传染病的疫情

提示:本文共有 42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李兰娟在武汉医院

提到传染病,人们心里也许都会有点紧张。在解放前后,我国曾出现过霍乱、脑膜炎、甲型肝炎、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一些传染病的疫情。因为一旦给传染上了这些病毒,轻则身体不适,需要服药打针,重则住院或动手术,甚至有生命危险。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传染病防治专家李兰娟是位经常与传染病打交道,并且通过自己的精湛医术,为传染病人挽救生命的著名专家。

建议武汉必须实行全城隔离

今年春节前夕,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家卫健委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的注意,于是国家卫健委组成了钟南山、李兰娟等6名成员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73岁的李院士与17年前抗击非典一样,冲在了防控武汉疫情的第一线。

1月18日,李兰娟等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来到武汉后,顾不上年纪大和一路舟车劳顿,及时听取了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的汇报,并到武汉市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最多的金银潭医院和华南海鲜市场实地调研。在武汉,李兰娟作为国家级专家提出了对疫情的预判,尤其是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

1月20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李兰娟参加了会议。会上,李兰娟就加强疫情防控与救治等提出具体建议。 1月22日,为了防止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向外输出,建议武汉必须实行全城隔离,很快被国务院采纳,对防控疫情扩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1月22日凌晨,李兰娟从北京飞回杭州后,立即率领团队开始在杭州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以便及时研制防病疫苗。经过夜以继日的工作,一个多星期后,李兰娟领导的杭州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出了3株(30日增加到8株)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这意味着我国离拥有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又近了一步。

1月24日是农历除夕,李兰娟再飞北京,参加科技部关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研部署的紧急会议。当晚她在首都机场吃了一碗饺子算是年夜饭,然后于深夜才回到杭州。

2月2日上午,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乘坐空军运输机抵达武汉(范显海 摄)

回应公众对疫情的关切

1月28日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新闻1+1》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连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对公众关心的疫情问题进行解读。

白岩松问李兰娟:还要多久能出疫苗?李兰娟答道:我们团队已分离出多株病毒毒株,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通过疫苗株以后,我们就可以制备疫苗。制备疫苗要有个过程,拿到疫苗株需要一个半月,之后还需要一个半月的审批过程。

白岩松又问:1月27日一天新增病例1700多例,你如何判断这个数字,是否靠近的疫情的峰值?李兰娟回答:这样增加在我们的预计中,前段时间从武汉输出到各个省,通过二代甚至三代的传播,已经在潜伏期的这些感染者都应该发病了,所以现在应该是一个发病的高峰期。我们国家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比如封城,减少了大批的感染者流向全国,封城前的全国各地武汉人和武汉本地人,他的潜伏期现在已经到达了发病期,所以现在应该是一个高峰期,所以增加一点不奇怪。

白岩松接着问:峰值会持续多久?离衰减还有多久?李兰娟回答:这个我们也在不断地预测。关键是,我们对于已经感染的人是否全部隔离了,对隐性感染的人是否全部找到了,如果已经全部找到,感染的人也就全部隔离了,通过14天潜伏期或隔离期后,新发感染率会慢慢往下降。但担心的是,有的地方如果隔离不严格,或对传染源没有全部找出来,会使得病人不能一下子控下来,所以严格查出感染者,严格隔离是非常重要的。

白岩松说:今天(1月28日)公布的数字,大家能看到疑似的病例接近7000例,但是进行医学观察的还超过4万,它是怎样的一种转化?如果疑似病历不说百分之45,百分之40的转化的话,那未来也会增加很多的确诊病例呀。李兰娟答:疑似病例既然已经报告了,那这些人都已经隔离了。这当中肯定有一部分要转化为确诊病例,这个是我们预期当中的,被不可怕。最怕就是还不知道的隐性感染者。

白岩松问:飞沫传染,鼻子挡住了,手的问题呢?亦可通过接触传播,是否意味着我们要戴上手套,或者改变自己的动作?李兰娟答道:除了呼吸道传播,病毒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出来污染了周围环境。所以我们提倡要勤洗手,很重要,切断传播途径。规避飞沫和可能接触传播,让大家更加重视,加强洗手,改善卫生习惯,会让预防工作做得更好。白岩松追问:要戴手套吗?李兰娟答:在医院,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或者污染物质戴手套,外坏境污染物是有限的。

白岩松问:近期出现没有症状的患者或者传染者,家人却传染了,提醒我们要关注什么?李兰娟答:我们现在最需要关注这些人,没有接触疫区来的人,但可能无形中接触过了一些人,给我们预防带来难度。现在我们可利用大数据,来排除。白岩松又问:假期还剩5天。这是最好的时间,怎么去利用这5天?李兰娟答:很宝贵。一方面大家要好好休息,同时大家可以做好工作的准备,也是为防控大局共同出力。

白岩松最后问李兰娟:你现在作为专家,给政府的建议还能做什么,有没有更严厉的措施可以实施?李兰娟答:政府对传染源的发现,对传染病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短期内对武汉实施了封城,也做了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这一系列措施是非常正确的。对患病人员坚决隔离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次我还是强调一定要这样做。

李兰娟与白岩松的电话连线,解答了许多人悬在心中的许多问题,起到了疫情正确防控、减少人们的恐慌和稳定人心的重要作用。

李兰娟在向年轻医务工作者传授医疗技术

请缨率队出征武汉疫区

2月1日下午,李兰娟带队树兰(杭州)医院紧急医疗队驰援武汉举行出征仪式。李兰娟说:“当前抗新冠病进入关键期,危重症病人抢救关键,浙江在抗击H7N9时,总结了一套经验。这次,浙江的危重症病人救治时,也用上了人工肝技术。浙江的经验应该应用到全国。这次去武汉,我们会把四扛二平衡这一套浙江经验带过去,希望武汉的危重症病人得到救治。”

这次是李兰娟看到武汉确诊人数增加,1日上午主动向国家卫健委请示,要求去武汉。树兰(杭州)医院紧急医疗队出征的医护人员大多于2月1日中午12点多才接到通知,紧急集结了感染科、重症监护室、人工肝等科室的精兵强将。此番主要是为了抢救危重病人。李兰娟表示,这次去打算长期奋斗,自己也没有考虑什么时候回来。“至于到了武汉后去哪个医院,听从安排,但我自己希望到金银潭医院。”

出征仪式开始前,众多医护人员在紧张忙碌地准备着带去武汉前线的物资,包括肥皂、拖鞋、润肤露、毛巾等生活用品,以及牛奶、方便面等食物,包括一些退烧药等常用药品。

据笔者了解,这次随李兰娟出征的医疗队员有: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医疗(感染)科主任医生汤灵玲,医疗(感染)科副主任、门诊办主任朱梦飞,监护室护士长张园园,人工肝专科护士刘元春等,都是医院的骨干力量。

出征仪式后李兰娟率领领团队一行10多人先前往上海,乘上由上海南开往重庆北的Z256次列车,于2月2日凌晨4:40到达武昌。稍作休息后,她就和医疗队成员们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展工作。在这里,院方专门设置了一个新区域开展危急重症救治工作,这也是接下来专家组每天工作的场所。此前,她所领导的团队浙江在危重症病例救治中,摸索出了一套叫做“四抗二平衡”的救治方案;这一方案已经用到浙江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救治。这次,她也想用“四抗二平衡”的方案,救治武汉的危重病人。

从2日下午3点开始,李兰娟在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过电视电话会议,与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就修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等多项内容进行了3个小时左右的研究讨论。根据前段时间防治当中的一些经验以及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都进行了整理,用这个方案来更好地指导全国各地包括武汉的救治工作,所以完全是一个诊断和治疗的方案,也称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李兰娟团队在武汉公布了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据李兰娟介绍,根据初步测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1.阿比朵尔在10~30微摩尔浓度下,与药物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到60倍,并且显著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2.达芦那韦在300微摩尔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比较,抑制效率达280倍。她指出:抗艾滋病药物克力芝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她建议将以上两种药物列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同时,李兰娟团队成员、浙江援鄂重症救治组领队、浙大一院副院长陈作兵提醒,“这两种药为处方药,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陈作兵还介绍,现在这两种药物已经在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中使用,下一步计划用这两种药物替代其他效果欠佳的药物。

摘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在李兰娟与传染病的作战中,她曾参战抗击“非典”和 禽流感这两大战役。

2018年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李兰娟领衔、并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11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一举摘取了2017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李兰娟团队创造的“中国模式”与“中国技术”新发传染病防控有以下几个创新突破点:其一、突破新病原识别难题,创立新发传染病病原早期快速识别技术体系。创建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监测网和数据库,可在72小时内完成300余种病原分析,为早期发现新病原、监控病原变异提供关键技术。其二、创立了以分子分型和溯源为特色的新发传染病预测预警技术体系和防控模式,可快速发现传染源,精准防控。其三、创立了从蛋白结构到动物模型,多因素、全角度精确解析新发传染病发病机制研究体系。其四、突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病死率的难点,创建早期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抗继发感染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微生态平衡的“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显著降低病死率,救治经验纳入国家和世卫组织临床救治指南。其五、创建了新流感疫苗快速研发技术体系和平台。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成功研制了我国首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流感疫苗种子株,打破我国流感疫苗株必须依赖国外提供的历史,填补了我国流感疫苗株自主研发空白。疫苗种子株安全性和质量评价达国际水平,获临床试验批件2项并产业化,为今后新流感疫苗研发提供了关键技术。其六、创建我国新发传染病诊断试剂高效快速研发平台。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0年第4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冲在抗疫前线的李兰娟院士”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致敬!钟南山院士 李兰娟院士 双双再次“挂帅出征”抗毒

致敬!钟南山院士 李兰娟院士 双双再次“挂帅出征”抗毒

院士,钟南山,李兰娟,武汉,人民,老人,医护人员,最需要,义无反顾,内心,传染病,国家,安危,疫情,时候,病毒,身体,请战书,有如此,非典,一行,中国,力量,生死,疾病,研判,第一线,网友,高龄,健身

2011-05-24 #小故事

最美逆行者李兰娟事迹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最美逆行者李兰娟事迹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王爷,李兰娟,王妃,事迹,故事,南关,院士,疫情,皇城,马儿,关将军,好的,汗血宝马,天能,交通工具,感觉,小姐,定会,地图,大陆,天时,心尖,属下,屏障,巳时,心思,意思,时候,日夜,时间

2020-07-03 #短篇故事

最美逆行者李兰娟事迹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最美逆行者李兰娟事迹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王爷,李兰娟,王妃,事迹,故事,南关,院士,疫情,皇城,马儿,关将军,好的,汗血宝马,天能,交通工具,感觉,小姐,定会,地图,大陆,天时,心尖,属下,屏障,巳时,心思,意思,时候,日夜,时间

2020-07-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最美逆行者李兰娟事迹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3

最美逆行者李兰娟事迹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3

商府,李兰娟,这几日,名贵药材,事迹,小金库,皇帝,故事,疫情,正厅,赏赐,补品,空手,院士,她们说,拿出来,没有了

2013-05-19 #经典故事

「战“疫”英雄榜」致敬李兰娟院士

「战“疫”英雄榜」致敬李兰娟院士

李兰娟,传染病,国家,第一线,卫健,专家组,团队,成员,老人,细胞,院士,药物,高级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入到,抑制病毒,摩尔浓度,真的是,那韦,好的,武汉大学,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英雄榜,中国,专家,中华,主任医师,主任,学家,医院

2019-10-17 #故事大全

李兰娟院士的传奇故事

李兰娟院士的传奇故事

李兰娟,院士,病毒,疫情,病人,赤脚医生,全国,家庭,浙江,工作,传染病,国家,团队,武汉,杭州,母亲,肺炎,病例,禽流感,禽市,研究,人工肝,新型冠状病毒,中国,人工,人们,医学,合作医疗,村里,浙江省

2010-08-13 #长篇故事

钟南山院士 李兰娟院士 张文宏教授“同框” 详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做

钟南山院士 李兰娟院士 张文宏教授“同框” 详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做

学校,疫情,防控,学生,风险,国家,社交,张文宏,人员,报告,感染者,措施,肺炎,工作,教育部,中国,距离,重点,李兰娟,钟南山,要确保,互联网,同学,地方,场景,大学,情况,手段,时候,校园

2008-03-18 #故事大全

最美逆行者李兰娟事迹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2

最美逆行者李兰娟事迹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2

王爷,盒子,瓶瓶罐罐,小姐,首饰,李兰娟,王妃,笔墨纸砚,拿出来,盒子里,要做什么,卧房,人心,事迹,百宝箱,小丫头,女子,故事,放好,疫情,青莲,院士,首饰盒,一起放,一定能,交给他,写起来,人皮面具,回去吧,我要用

2011-01-25 #经典故事

李兰娟院士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李兰娟院士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李兰娟,疫情,院士,钟南山,医学,故事,母亲,浙大,病毒,第一线,回家,有一种,是我国,老母亲,王保红,郑树森,高福利,任和,大医,最前线,导言,团队,一线,一家,中国,两院,丈夫,专家,人生,人员

2009-11-2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