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精选“十大皇帝”系列第六位——汉武帝刘彻

时间:2013-01-24

不过我要提个醒,这句话并不是汉武帝说的,而是汉宣帝时一个叫陈汤的大臣说的,原文是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武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中华做了哪

提示:本文共有 22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说到汉武帝刘彻,我就想起了中华民族的一句豪言壮语“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何等豪迈!用这句话来形容汉武帝,我觉得比较贴切。不过我要提个醒,这句话并不是汉武帝说的,而是汉宣帝时一个叫陈汤的大臣说的,原文是“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武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中华做了哪些事情?历史上又是怎么评价他的呢?

豪言壮语

第一部分:家庭背景。

刘彻原名刘彘,彘是猪的意思,取这个名字不要觉得奇怪,就像现在一样,小名叫狗儿、牛儿之类的,就是要叫得难听点儿,反而孩子长得更好一些。刘彻的父亲是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的汉景帝,母亲是汉景帝的妃嫔王美人。按汉朝规矩,皇位的继承顺序先是皇后的儿子,俗称嫡子,然后才是妃嫔的儿子,俗称庶子。可是偏偏皇后没有儿子,然后就要在庶子中找年龄最大的做太子,而刘彻又不是最大的。但是他的母亲很给力,通过努力当上了皇后。于是这样刘彻才当上了太子。看来不光拼爹,还得拼妈。不过刘彻也很争气,从小聪慧过人,喜欢读圣贤书、帝王术,而且记忆力特别好,过目不忘。从此,一颗伟大志向的种子在他心里萌芽。

汉武大帝

第二部分:文治武功

刘彻不是开国皇帝,按理说他的工作就是治理天下,对于外交什么的,祖先早就给他安排好了。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的时候就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嫁一两个公主过去,再送点钱币什么的,这样国家就相对稳定。刘邦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因为他吃过亏。当年在白登这个地方,刘邦被匈奴十万铁骑围困,差点命丧黄泉,最后重金贿赂匈奴单于冒顿身边的人才得以脱困,史称“白登之围”。从此以后,刘邦心理有阴影,为了边境安宁,对匈奴采用和亲政策。后来经过汉文帝、汉景帝的“文景之治”,汉朝逐渐强大起来。到了刘彻的时候,已经国富民丰。而匈奴这边对汉朝的赏赐也越来越不满足,屡屡抢掠北方边界。汉朝对于这种骚扰很头疼,为什么呢?匈奴是个马上民族,居无定所,走到哪抢到哪,抢完后就跑了。你要剿灭这样的部队,如果人少了打不过他,人多了等你集结完毕他又跑远了。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北方历来是苦寒之地,资源贫乏,面积又大,了无人烟,你若想把匈奴全部消灭,一来意义不大,二来难度不小。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奇怪的现象:中华历史上屡次北伐,浪费无数军饷物资、人力物力,率着大军到了北方,不但打不了胜仗,甚至连对方人影都看不到,你追他跑,你退他进。总之,他熟悉地形,机动力又强,打仗的主动权掌握在他手上,反而在你因战线太长、粮草不济而撤兵的时候,他来了。于是一次次惨痛的失败给中原统治阶级烙下了烙印:北方民族彪悍,不宜强取,防御为上。于是“万里长城”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世界的“八大奇迹”之一。但刘彻这个人不一样,他豪情壮志、雄才伟略,面对大臣们的反对,他力排众议,亲自部署和指挥了北征匈奴的战争。具体执行的有两大名将:卫青、霍去病。

汉匈战争示意图

刘彻的战争策略不是被动防御,而是主动进攻!他想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把匈奴赶到离边境很远的地方,一劳永逸。这是一条难度很大,而且充满危险的路,一旦走不好,可能会导致政局不稳定,走好了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作为既得利益者是肯定不愿意选择的。但刘彻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任谁都不会选的路呢?我觉得这就是责任和担当。我的观点肯定会被喷,但我义无反顾。历史,到底应该怎样去看待和评价?从不同视角看到的历史到底有什么不同?我想,我在下一篇文章应该给大家讨论这个问题了。不然有很多历史问题你是看不明白的。刘彻最终成功了,他的北伐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匈奴从此一蹶不振,走向分裂。但汉匈战争巨大开销对大汉国内的经济和综合国力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难怪后人对汉武帝刘彻褒贬不一。不过我是支持的,因为汉匈战争也换取了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和汉文化的空前繁荣。只有勇敢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后来的宋朝就是一个相反的例子,宋朝为了内部的安定,一味的对外谈和,虽然也创造了汉民族的繁华,可是最终呢?却走向灭亡。先别喷,等我说完,有人会说宋朝用钱和土地换取和平是值得的,我想说,这是一种偷换概念,它换取的不是老百姓的和平,而是赵家的和平。赵家和老百姓是不能划等号的,赵家可以换,但老百姓是换不了的。只要谁对老百姓好,谁给老百姓饭吃,老百姓就跟谁。后来赵家不是换成朱家了吗,老百姓过得照样快乐。所以说,我们不能只图自己眼前利益,个人安稳,我们更应该考虑能为后人做点什么?

刘彻大破匈奴,远征大宛,降服西域,收复南越,吞并朝鲜,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建立了中华民族的版图雏形。难道这就是某些人口中的穷兵黩武,挥霍无度?岂不愧哉!

西汉疆域图

在治国方面,刘彻开辟了很多先河

第一个使用年号。

春节的首创者。

第一个把儒家思想做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学而优则仕”的开创者。

加强中央集权,设中朝,制十三州刺史。

第一个发布“罪己诏”。

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当然这个有垄断之嫌。

建立第一个国家图书馆。

此外他还在文学、音律的发展上有很多建树,真是一个精力旺盛,文武全才的皇帝,刘彻能排在前十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刘彻这个人也有自己的缺点:有时刚愎自用、错杀好人,有时心狠手辣、不恋旧情。卫子夫就是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卫青就是卫子夫的弟弟,霍去病就是卫子夫的外甥。卫子夫应该算一个贤后了,不过后来还是冤死在刘彻的手里。《云中歌》里面的刘弗陵就是刘彻的儿子,刘彻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借故把刘弗陵的母亲杀了,才把皇位传给他,真是帝王无情呢!好了,本章就到这里,下文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专注于从不同角度看历史,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精选“十大皇帝”系列第六位——汉武帝刘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汉武帝刘彻的一生 汉朝皇帝刘彻简介

汉武帝刘彻的一生 汉朝皇帝刘彻简介

刘彻,时候,汉朝皇帝,太子,汉景帝,汉武帝刘彻,天子,皇帝,汉武帝,刘荣,政策,窦太后,岁的时候,刘启,刘彘,刘彻初,慧悟,圣德,景之治,胶东王,一生,代表,儒学,刑法,军事力量,时间,国家,古人,制度,名字

2014-12-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汉武帝刘彻为何被后世称为汉武大帝?汉武帝刘彻的功过?

汉武帝刘彻为何被后世称为汉武大帝?汉武帝刘彻的功过?

金日磾,中国,汉武帝,刘彻,皇帝,重臣,养马,汉武帝刘彻,汉朝皇帝,御史大夫,一生,做法,时间,国家,托孤,西汉王朝,严助,仲舒,倪宽,卫青,史上第,无子嗣,张汤,有才,汉昭帝刘弗陵,朱买臣,杜周,根蒂,赵禹,霍去病

2015-12-15 #故事大全

西汉皇帝列表及简介 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

西汉皇帝列表及简介 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

皇帝,刘邦,吕后,太宗,景帝,朱元璋,文帝,楚汉争霸,休养生息,关键,太祖,庙号,少帝,意志,王朝,社会,诸侯,一般都,一个叫,任皇帝,皇帝们,刘盈,刘恭,刘弘,后少帝,吕雉,文景之治,汉武帝刘彻,祖皇帝,项羽

2016-05-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汉武帝刘彻能当上皇帝 其实多亏了这两个女人

汉武帝刘彻能当上皇帝 其实多亏了这两个女人

刘彻,栗姬,汉景帝,太子,刘荣,馆陶长公主,皇帝,女儿,汉景帝刘启,想法,皇后,陈阿娇,儿子,历史,母亲,汉武帝刘彻,政权,个儿子,这两个女人,刘邦,乐为,刘嫖,刘德,汉文帝刘恒,阿娇,天子,抱上,专宠,中国,偏向

2010-04-12 #小故事

汉武帝刘彻不是嫡长子 他能够当上皇帝和两个女人有关

汉武帝刘彻不是嫡长子 他能够当上皇帝和两个女人有关

汉武帝,卫青,母亲,皇帝,卫子夫,时候,汉景帝,帝遂,印象,事情,匈奴,侯爵,二婚,典型,公田,孩子,婚姻,姐姐,奴仆,对象,心愿,民间,汉武,襁褓,经历,诟病,长子,过程,错误,院落

2011-09-12 #故事会

汉武帝刘彻并非嫡长子 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汉武帝刘彻并非嫡长子 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景帝,太子,窦太后,刘彻,刘荣,梁王,刘彘,刘嫖,储位,儿子,皇后,刘武,刘启,周亚夫,栗姬,栗太子,王夫人,袁盎,馆陶长公主,向景帝,七国之乱,前元,传位,传子,孩子,明争,薄皇后,祖母,汉武帝,薄氏

2007-10-19 #故事阅读

汉武帝刘彻简介 汉武帝刘彻和刘邦是什么关系

汉武帝刘彻简介 汉武帝刘彻和刘邦是什么关系

匈奴,卫青,汉武帝,汉武帝刘彻,皇帝,中央,历史,地方,刘彻,势力,政策,诸侯,秦始皇,河套地区,西汉王朝,太子,一生,中国,册立,入关,后人,国家,地区,形式,文化,时间,汉武,百姓,边塞,金家

2020-05-25 #故事阅读

汉武帝刘彻丨少年刘彻 是如何一步步登上皇位的?

汉武帝刘彻丨少年刘彻 是如何一步步登上皇位的?

刘彻,太子,长公主,景帝,皇帝,刘荣,王夫人,阿娇,地位,心思,母亲,刘启,决定要,女儿,机会,母子,生下,过错,谋略,测试,个儿子,再怎么,卫子夫,常在,立王,陈午,陈阿娇,爱的,奠定了,编者按

2016-08-26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