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孝文化与佛教的“联系”:聊聊唐代出嫁妇所做的佛教孝亲活动

时间:2012-02-27

而佛教文化当中,有一种独特的孝亲观,影响到了唐代的男男女女

提示:本文共有 31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提到唐代,就能想到其发达的佛教文化,佛教文化几乎是唐人人人都推崇的文化。而佛教文化当中,有一种独特的孝亲观,影响到了唐代的男男女女。特别是对于唐代的出嫁妇来说,这种孝亲文化,更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更何况“孝”本身就是唐人非常重视的传统妇德之一。佛教的孝亲观十分重视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作为子女的出嫁妇,为实现报恩,经常会从事一些佛教孝亲活动。本文就从唐代出嫁妇的佛教孝亲活动,来讨论唐代女子佛教孝亲活动的特点。

一、 唐代女子的佛教孝亲活动

佛教其实是一个容纳众多社会阶层的一种文化,因此它鼓励任何人都来从事孝亲活动,来为父母祈福。如此一来,对于出嫁妇来说,她们对父母的最好报恩形式,就是去进行佛教孝亲活动。

(一) 主要发愿对象:以本生父母为主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那样,唐代出嫁妇的孝亲活动,主要是为了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她们主要的发愿对象,就是以自己的本生父母为主。但这“本身父母”的发愿,还得分情况而定。

如果是出嫁妇随同夫君,或者是男子率领出嫁妇而进行的孝亲活动,应该是以夫家的父母为主。中国古代女子都是出嫁从夫,因此出嫁妇一般都需跟随夫家进行发愿活动,为夫家的父母发愿。在史料当中有记载:“王政则及妻伎为亡父母敬造。”这里面的“亡父母”其实就是指的王政则自己的父母。

如果是唐代女子自己单独从事的佛教孝亲活动,那此类发愿的对象,主要是指的自己的“本身父母”。比如“宋菩萨为亡父宋奢侈造像”,这里面的“亡父”一般就指的是出嫁妇的生身父母了。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当女子单独的进行佛教孝亲活动时,主要的发愿对象,还是以自己的父母为主。

(二) 形式内容:十分多元

其次,唐代的女子在为父母进行孝亲活动,发愿之时,采取的形式也是十分多元的。主要包括的活动有诵经、持斋;抄经、施舍;盂兰盆会等等形式,十分多元。

诵经和持斋,这基本上是唐代女子从事的孝亲活动当中,最基本的一种。因为这种方式,最简单最容易,因此,也最受唐代女子的欢迎。而且诵经和持斋这两种形式,基本上都可以在家里进行,不必到特地的场所去发愿。因此,当自己的父母生病时,唐代的女子通常会用这两种形式来为父母祈福。

抄经和施舍,也是遍及整个社会阶层中的一种主要孝亲活动。抄经,一般是女子请人抄经,也有自己亲自抄经的形式,一般是以出嫁妇为主,当时的武后,都曾“奉为二亲敬造妙法莲华经三千部。”施舍,同样也是唐代信奉佛教的人,所以为的功德选项,当施舍出去之后,功德自会来到。

盂兰盆会,则是当时的一种比较独特的形式,这也是唐代女子广泛参加的一种孝亲活动。这盂兰盆会,其实就是古代的“七月半”所进行的一种活动,唐代的女子主要备上酒菜和纸钱,来祭奠先人,来表达对亡父母的怀念之情。

有条件的家庭,还会到寺庙当中去礼佛。这是唐代女子孝亲活动当中,比较不常见的一种。因为古代女子不易抛头露面,特别是出嫁的女子,更加不易去到寺庙中礼佛,因此这种活动一般比较少。除此之外,绣像、立寺等等形式,也是比较少见的。“绣像”的工作时间耗费巨大,而出嫁妇一般家中事务较多,难以完成;“立寺”则需要极大的资金条件,不是寻常人家可以出的起的。

二、 唐代女子的佛教孝亲活动的主要特点

其实从唐代女子的佛教孝亲活动的主要发愿对象,和主要的进行形式,就可以分析出,当时的孝亲活动的主要特点。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 佛教孝亲观重视母亲之恩

这第一个特点,就是说因为佛教孝亲观的影响,所以唐代女子的佛教孝亲活动,主要的针对对象,其实还是母亲,母亲的生育之恩,是唐代女子最为重视的,因此她们的发愿对象,其实主要还是以母亲为主。

从施舍这种形式来看,唐代女子的施舍行为,主要的报恩对象以母亲为主。据史料当中记载,在唐代敦煌地区的女子施舍活动当中,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给亡母造福。从造像这一种形式来说,《中原文化研究》中对龙门石窟当中的造像记进行了统计之后发现,为母亲造像者6例,而为父亲造像者才两例。那么,从这两种形式的统计数据当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唐代女子的主要孝亲活动是以母亲为主。

那么这也就体现了一种当时的佛教孝亲观,就是以报恩母亲为主。这第一是因为佛教文化对于生育之恩的重视,对生母之恩的重视;第二也是因为当时从事这种孝亲活动的,主要还是已经出嫁了的妇人,作为出嫁妇,她们在懂得把持家庭,生儿育女的辛苦之后,可能会更容易理解母亲,也和母亲更容易产生亲近的感觉。因此,从这两点主要原因来看,唐代的女子佛教孝亲活动,体现了佛教孝亲观重视报母亲之恩的一种观念。

龙门石窟

(二) 解决了女子深层次的孝亲问题

这一点,其实就是说这种孝亲活动,在深层次上,缓解了出嫁妇想要报恩的一种心情,特别是在父母身亡之后,作为出嫁妇的子女,想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就得从佛教孝亲活动出发。

古代女子出嫁从夫之后,自己亲自去侍奉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女子就缺乏了一定的对父母的日常孝顺的行为,从而让她们自己的内心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安的情绪,而进行佛教的孝亲活动,就正好可以弥补这种心情。佛教孝亲观当中认为,子女可以通过佛教功德活动,为父母祈福消灾,尽到一定的孝心。所以,唐代的出嫁妇,在无事之时,都会诵经持斋,为父母祈福。

这也是因为在儒家传统孝亲观当中,女子的存在感是有着一定的缺失的,因此佛教的孝亲观,正好弥补了这种女子的缺失地位。在儒家的《女孝经》当中,大多数的孝亲行为,都是针对夫家的父母来说的。

那么在儒家思想中,缺失了女子对于自己亲身父母的孝亲观,而佛教的孝亲活动正好弥补了这种缺失,而且还冲击了儒家的孝亲观当中,对于男子居于主导地位的这一种观念。因此,佛教的孝亲活动,让唐代的出嫁女子,有了一定的为亲身父母尽孝的渠道和方式。

(三) 体现了家庭结构意识

其次,这种佛教的孝亲活动,更体现了唐代女子的一定的家庭结构意识。这是因为,唐代女子的主要孝亲活动,其实是以父母和夫家的父母为主,体现了家庭关系和婚姻关系的融合。

这也就说明,唐代女子的主要孝亲活动,针对的发愿对象,其实都是自己的主要家庭核心成员。不管是自己的父母也好,还是夫家的父母也好,唐代的出嫁妇所进行的孝亲活动的对象,都是当时的家庭核心成员。在敦煌莫高窟当中有很多功德壁画,而这些功德壁画的主要发愿对象,也就是她们的主要家庭成员。

比如佛像:“净信净信优婆夷高奉为 亡夫及男女见在眷属等,普为法界含生,敬造阿 弥陀二菩萨兼阿难、(迦)(叶)像一铺。”当中就可以体现,高氏的发愿对象,主要还是以她的亡夫和儿女为主。

高氏作为一种财力并不丰厚的平民阶层的妇女代表,选择了一种绘制壁画的形式,为逝去或者健在的核心家庭成员祈福。这也体现了在古代封建礼制的传统观念当中,女子的主要倾斜对象,还是自己的核心家庭成员。

女子的主要活动,还是以家庭内部为主,无论是各种发愿活动,还是孝亲活动也好,其实都体现了女子的一种核心的家庭观念。她们祈福是为了核心家庭成员,发愿也是为了父母,也算是在封建时代下,她们自身的亲缘观念和血亲观念的一种重要体现。因此,唐代女子的孝亲活动,还是体现了一种以家庭关系和婚姻关系构成的家庭结构意识的。

莫高窟佛教壁画

三、 总结

总而言之,唐代女子的佛教孝亲活动,受到了佛教文化的传入和发展的影响。她们孝亲活动的主要发愿对象以父母为主,主要的孝亲活动形式也非常多元。而且从各种史料记载的情况来看,唐代女子是十分愿意进行这种佛教孝亲活动的,一方面是她们内心的孝亲观念的体现,一方面也是她们自身的家庭结构意识的体现。不论怎样,这种孝亲活动都是佛教文化的影响下的产物。

参考文献:

1.《中原文化研究》

2.《佛说盂兰盆经疏》

3.《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孝文化与佛教的“联系”:聊聊唐代出嫁妇所做的佛教孝亲活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传承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题1孝亲敬老

传承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题1孝亲敬老

传统美德,孝亲,基因,小题,文化,故事,综合性,民族,精神,美德,为主题,弘扬民族,学习活动,我们的传统,扇枕温衾,生生不息

2020-06-11 #经典故事

传承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题1孝亲敬老

传承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题1孝亲敬老

传统美德,孝亲,基因,小题,文化,故事,综合性,民族,精神,美德,为主题,弘扬民族,学习活动,我们的传统,扇枕温衾,生生不息

2020-06-13 #故事大全

王村乡多村举办孝老敬亲饺子宴活动

王村乡多村举办孝老敬亲饺子宴活动

王村乡,村民,徐寨村,活动,精神文明建设,乡村,党委政府,全乡,党性,初心,新王庄村,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委会,紧锣密鼓,了情,周玉,庄第,新王,朱丹,在乡,大路上,文化大院,新生活,第一现场,文明,井井有序,势必会,喜宴,孝亲

2008-11-26 #长篇故事

情满北京城 百余特色活动孝老敬亲度重阳

情满北京城 百余特色活动孝老敬亲度重阳

游客,活动,念慈,全市,老人,老年人,菊花,特色,伯君,双清别墅,是重阳,寿桃,文化,节日,赏菊,首都,插花,登山,服务,革命旧址,京城,主题,传统,公园,博物馆,北京城,北京市,历史,孝亲,引导员

2014-08-31 #经典故事

海峡两岸青年共话“孝”文化 将用歌声唱响“成都孝”

海峡两岸青年共话“孝”文化 将用歌声唱响“成都孝”

成都,公益,于琪,大使,海峡两岸,孝心,孝亲,两岸,同胞,青年,少年,友善,天府文化,城市,旺旺,故事,丽飞,张焕,杜鑫,陈维,黄家华,成都人,中华文化,创作者,土木,奶奶,妈妈,学院,成都市,成都站

2017-09-07 #小故事

中国孝文化之乡评选“十大孝子”传承孝道文化

中国孝文化之乡评选“十大孝子”传承孝道文化

孝子,十大孝子,孝感市,孝感,行孝,人们,旅游节,牌匾,组织,连义,尚德,弘文,彭瑜,董永,陈白,新华社,市公安局,援助中心,专栏,丈夫,名学,中国,中风,亲戚,医生,会长,传统,午餐,可学,孝亲

2012-06-01 #小故事

巴南石滩: 大讲“二十四孝”故事 弘扬孝善文化

巴南石滩: 大讲“二十四孝”故事 弘扬孝善文化

故事,通讯员,石光,新重庆,二维码,客户端,孝道,投资,虞舜,文化墙,洞塘,二十四孝,主题公园,传统美德,图画,孝亲,村民,笔者,石滩镇,茶堂,老人,以弘,双寨村,和政,崔世海,田荣,华龙网,台村,和发,和意

2015-09-17 #故事阅读

还在纠结老人摔倒“扶不扶”?看看你不了解的古代“孝”文化传承

还在纠结老人摔倒“扶不扶”?看看你不了解的古代“孝”文化传承

张良,老人,老翁,父母,子女,故事,社会,长辈,问题,孝道文化,人们,义务,孝道,文化,道德规范,鞋子,关怀,一般指,中国古代社会,对父母,文化传统,文化传承,赡养老人,一笑,下邳,何恃,伯瑜,刘邦,冷言相,周郯子

2014-03-02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