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幼儿园投毒事件背后 幼师更应具备哪种职业资质?

时间:2012-02-17

4月1日,焦作市公安局焦南分局就此事发布通报,称该事件系该园教师王某投放亚硝酸钠所致,王某已被刑事拘留

提示:本文共有 19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3月27日,河南焦作多名幼儿家长反映,孩子在解放区萌萌幼儿园就餐后发生呕吐、晕厥等情况后就医。4月1日,焦作市公安局焦南分局就此事发布通报,称该事件系该园教师王某投放亚硝酸钠所致,王某已被刑事拘留。此次事故共造成23名幼儿中毒,目前除1名儿童症状较重正在救治外,还有7名儿童留院观察治疗。

就目前看,投毒幼师王某是否有证,心理健康状况如何,都有待调查。有声音指出,为了泄私愤而拿孩子下手,反映的多是人格或性格缺陷。有家长透露,王某“不爱说话,从来没见她笑过,每次去接女儿,她将女儿从教室叫出来,也不跟家长打招呼。”这是否意味着心理层面的问题,还需专业评判。

不管调查结论如何,这起事件都足以刺激家长们在面对孩子安全问题上那根敏感的神经。

无独有偶。幼儿园教师拿投毒事件,这远非首例。2013年的“4·24河北平山县幼儿园投毒事件”,就是当地两所幼儿园因生源问题产生矛盾,一所幼儿园工作人员针对另一所幼儿园投毒,在上学路上投放注入毒鼠强的酸奶饮料,致使两女童中毒死亡;2017年3月,东莞一幼儿园保育员因涨工资诉求未得到满足,在食物中投放“氯氮平片”,致10名儿童入院。

面对频发的幼儿园投毒和虐童案,有观点将矛头指向了幼师的入职门槛。

诚然,目前我国很多省市的幼师准入门槛形同虚设,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教育部于2015年底发布的《学前教育专题评估报告》中显示:“有幼教资格证的教师占比为61%,持非幼教教师资格证的占比17%,无证教师占比为22%。”这表明,接近4成的幼儿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幼儿教育专业培养。

有业内专家表示,上岗幼师持证比例低,再加上师幼比低,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幼儿教育就越容易从以教育为中心变成以管理为中心,从而容易滋生教师违规行为。解决幼儿教师伤害儿童问题,还得从人才入手。不但要强化学前教育的师资门槛的监管,规范在职教职工的职业操守,更应改革提升整个幼儿师范教育行业的办学水平,重视提高幼师职业素养的教学手段。

然而,退一步讲,即便是有幼教资格证,也不能真正反映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尽管一些幼儿教师在获取职业资格证之前通过了相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考试,但如同许多其他资格证书一样,本质上应试的,并不能代表其专业能力。

有观点指出,幼师队伍存在的学历、素质偏低问题,与这起事件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因为这种恶劣的投毒行为已经超出了一般职业素养的范畴,只要心智正常的成年人都不会允许自己这么做。反观过去的案例,高学历者也同样会出现多种虐童行为。这也表明,这主要与当事者的心理状况有关。

每个人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不论是受到伤害还是遇到挫折,人们在潜意识中都会采取一些方式来保护自己、纾解压力,让自己的心理达到一种平衡。心理失常者在面对孩子时,容易把自己当成权力的掌控者,从而通过虐待孩子来获得内心的补偿或者替代。而导致他们心理失常的原因,可能是当事人童年以及后天的经历曾让他们受到伤害,也可能本就存在于他们的人格特质中。

这也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对教师的选拔、评估,除了看重学历、职业技能,良好的心理能力同样应该成为一种必要的职业“资质”。

美国心理学家兰肯曾提到过,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人格特点:首先,他们必须从内心是爱孩子、接纳孩子的;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有着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自我调适良好,心理健康程度比较高;在工作中,能够感受自己的情绪,并且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能够满足孩子们的情感需要。也就是说,对教师个人而言,具备良好的人格特点需要有比较好的抗压能力,懂得自我放松,最重要的是学会正确的自我宣泄的方法。

而另一方面,对于目前的教师队伍,无论是学校还是行业机构,必须关注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对在职幼师的常态化心理卫生干预体系,定期地、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心理学咨询和培训。尤其是当有的教师出现自我调节无效,不良情绪得不到消除时,应及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此前,面对频发的虐童伤童事件,人民日报评曾指出,虐童现象刺目无比,但个案决不能让整个幼师团队来背锅。有网友回忆“我孩子的老师一边自己吃饭一边给孩子端屎端尿”,有人说起“姥爷接走孩子,不知情的妈妈找到园里,老师当时就晕倒了”……幼师并不是一个容易干的职业,很多老师其实主要是靠爱心良知和职业素养在拼。

如果幼师遴选机制、职业图景、监管层级、收入待遇不能完成转型升级,又如何保证幼师们的职业尊严与美好生活?希望能看到更多类似“最低工资必须为当地最低工资两倍以上”的规定出台,这不仅能增加老师们的收入,也能转化为更多的耐心与素质,最终为孩子赢得幸福与快乐的童年。只有把“幼有所育”的步子迈得再大些、再快些,才能不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承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幼儿园投毒事件背后 幼师更应具备哪种职业资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幼儿园发生老师投毒事件 23名孩子中毒!

幼儿园发生老师投毒事件 23名孩子中毒!

幼儿,幼儿园,中班,孩子,小孩,家长,八宝粥,情况,解放区,电话,萌萌,工作人员,园一,区委,亚硝酸盐,加餐,公安机关,教育局,焦作市,老师,投毒,调查,相关部门,园园,李先生,曹晓霞,李楠,胡先生,责任编辑,和家

2010-08-20 #小故事

生命之重托——“河南焦作幼儿园教师投毒事件”引发的几点思考

生命之重托——“河南焦作幼儿园教师投毒事件”引发的几点思考

教师,学生,公民,师德,中班,幼儿,时候,生命,焦作,事件,专家,使命,图片,原因,孩子,成人,情绪,教师应,树人,网络,重任,投毒,说什么,一民,王某,立德,诸德,幼儿园,一身,一节课

2017-05-14 #长篇故事

河南23名幼儿食物中毒事件:幼儿园被查封 投毒教师被拘

河南23名幼儿食物中毒事件:幼儿园被查封 投毒教师被拘

幼儿,幼儿园,教师,日通,警方,王某,郑州,中班,加餐,报称,情况,所致,解放区,投毒,救治,河南焦作,李贵,萌萌,中新社,新闻办公室,最新进展,河南省政府,事件,书后,例行,八宝粥,侦办,刑事拘留,媒体报道,办公厅

2016-03-31 #故事会

河南23名幼儿食物中毒事件:幼儿园被查封 投毒教师被拘

河南23名幼儿食物中毒事件:幼儿园被查封 投毒教师被拘

幼儿,幼儿园,教师,日通,警方,王某,郑州,中班,加餐,报称,情况,所致,解放区,投毒,救治,河南焦作,李贵,萌萌,中新社,新闻办公室,最新进展,河南省政府,事件,书后,例行,八宝粥,侦办,刑事拘留,媒体报道,办公厅

2012-10-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焦作幼儿园老师投毒事件:远离身边那些小心眼的人

焦作幼儿园老师投毒事件:远离身边那些小心眼的人

小倩,同事,小心眼,室友,老师,黄洋,工作,林森浩,好的,不幸,原液,婆婆,孩子,寝室,废弃物,样子,时候,注射器,班长,林因,林森,萌萌,学前幼儿园,复旦大学,浩以,读一,焦作市,事件,丢到,个人

2011-01-17 #故事大全

河南焦作23名c事件处理结果:投毒教师被刑拘 幼儿园被查封

河南焦作23名c事件处理结果:投毒教师被刑拘 幼儿园被查封

幼儿,解放区,救治,幼儿园,教师,焦作市,症状,王某,名儿,中班,侦办,加餐,家长,情况,案件,警方,郑州,工作,普惠性,童疑,王涛,萌萌,人民西路,人民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领导小组,河南,上海,专家,中站区

2010-12-24 #故事大全

践踏师德底线 幼儿园老师为报复泄愤投毒23名幼儿

践踏师德底线 幼儿园老师为报复泄愤投毒23名幼儿

教师,师德,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建设,国家,失范,幼儿园,底线,投毒,工作,一直以来,园一,好的,新时代,校园,事件,一票否决,业务,主义,受害者,伤痛,亚硝酸盐,人群,任重而道远,价值观,优秀人才,公众,八宝粥

2016-11-13 #短篇故事

近日幼儿园老师投毒 原因只是为了报复同事 孩子是最无辜的啊

近日幼儿园老师投毒 原因只是为了报复同事 孩子是最无辜的啊

老师,家长,小孩,幼儿园,投毒,幼儿,孩子,中班,加餐,女儿,小班,无辜,解放区,河南焦作,孩子是,萌萌,位家,园一,区委,一己之私,亚硝酸盐,事件,八宝,作案动机,八宝粥,创伤,大班,情况,幼童,教师

2007-04-2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