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第一步——关于七夕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时间:2011-09-18

诗经中将二星在一首诗篇里相提并论,没提到二者有爱情关系,但有男女性别之分

提示:本文共有 27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牛郎织女的故事演变

其实牛郎织女很早就有了,但刚开始他们是作为天上的星宿存在的,即牵牛星和织女星。《诗经》中将二星在一首诗篇里相提并论,没提到二者有爱情关系,但有男女性别之分。

牵牛星和织女星在北半球的夏夜正当空,银河的两岸,不知道是想象力太丰富了,还是古人夜晚没事干玩起了拉郎配,汉代《古诗十九首》的时候,人们就觉得牵牛星旁边的两颗小星像两个儿子,织女旁边的四个小星像个梭子,于是开始给他们披上了爱情外衣。

“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些汉时的诗歌已经把牛郎织女的故事雏形想出来,不过这时候,两位星神都是相恋相思而不能相会相见的。

到了西晋,牛女终于在人们的“撮合”下在七月七鹊桥相会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也由天空仙界的星神之恋演变为人神之恋,到了这个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基本成型,其它的细节,也在之后的朝代里逐渐填补完整,之后的故事就是我们现在听到的版本了。

七夕节的发展历程

七夕节的前身是乞巧节,关于七夕乞巧的起源,最早见于汉代,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里提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了。

这里的开襟楼又叫穿针楼、彩楼,具体怎样的,现在也已经看不到了,圆明园有个海岳开襟,可以以它为想象。

这个乞巧也就是所谓的心灵手巧,织女这名字一听手艺就相当不错,所以七月七这天,女子们齐聚月光下,主要进行的活动就是,对着银河星空祭拜,希望自己不再手残,能有身技法娴熟的针织女红技艺。

汉代主要的活动是穿针,到了魏晋南北朝,祭拜双星、月下穿针、蛛网乞巧等习俗已经发展成主要的活动了。更为有趣的是,由于魏晋文化的繁荣,此时的登楼晒衣改为了登楼晒书。据说还有人在七夕这天跑到太阳底下晒肚皮,意为自己满肚子学问。

唐代时,唐玄宗和杨贵妃每逢七夕在宫里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嫔妃穿针,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的场景经常出现。

到了宋代,是乞巧节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宋也是最早出现“七夕节”一词的,在宋之前,七月七这天多称为“七月七”、“乞巧节”,宋代将七夕节定位国家法定节假日,七夕节的节日气氛达到顶峰。

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就跟过春节一样。

明清时期,七夕节过得可谓精彩纷呈,女性“乞巧”的套路越来越复杂,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这已经是一项拼手气的活动了。

时至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说实话,七夕节能有这么大的名气,很大程度上是牛女传说赋予的。但发展到现在,也有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

直到近几年,七夕节更是被安上了“中国的情人节”的称号。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后,西方的情人节进入中国,一些文化人看到年轻人都在过西方情人节,心里不服气,也想搞一个中国版的情人节;另一方面,有些商家看到了节日的巨大商机,于是就将七夕包装成中国版情人节,到现在,这个节日基本充斥着一股商业味道。

当然不是说外国的节日不好,但是中国的七夕节有自己的意义和概念,我们的故事更加浪漫深刻。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来过七夕节,大可不必非要给它安上“中国版情人节”的名头。

七夕节的节日别称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七夕节的节日习俗

拜织女:“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玩到半夜始散。

穿针乞巧:这是最早也是最基础的习俗,始于汉。

喜蛛应巧:这个习俗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大致流程就是把抓来的喜蛛放在小盒子中,翌日清晨打开盒子,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标准评价蜘蛛一夜所织,来研判得巧丰寡。

种生求子:在七夕前几天,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投针验巧:这是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就是把针放在水面,照水中之影,以试巧。

为牛庆生:这主要是为了纪念牛郎那只被扒了皮的牛,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

供奉磨喝乐: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

拜魁星: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晒书晒衣:《尔雅翼》卷二:“荆楚之俗,七月,曝经书及衣裳,以为卷轴久则有白鱼。”魏晋时代在七月七日晒书,后改为六月六日三伏时晒书。

染指甲:这是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主要是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拜七娘妈: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

吃巧果: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

七夕古诗词

《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七夕》——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七夕》——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小重山·七夕病中》——宋,吕渭老

半夜灯残鼠上檠。上窗风动竹,月微明。梦魂偏记水西亭。琅碧,花影弄蜻蜓。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凤栖梧·甲辰七夕》——宋,吴文英

开过南枝花满院。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高树数声蝉送晚。归家梦向斜阳断。夜色银河情一片。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陈迹晓风吹雾散。鹤钩空带蛛丝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第一步——关于七夕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情人节 小朋友了解七夕节的来历吗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情人节 小朋友了解七夕节的来历吗

牛郎,织女,老牛,日子,牛皮,传说,仙女,人间,哥嫂,天河,孩子,妻子,来历,牛郎星,银河,池塘边,红衣仙女,得大,一头牛,丽的,爱的,知道了,说话了,中国,女儿节,历史,事情,仔细观察,剩菜,儿女

2012-11-18 #短篇故事

画给孩子的中国传统节日 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心灵得到滋养

画给孩子的中国传统节日 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心灵得到滋养

节日,传统节日,小读者,传统文化,谚语,古诗词,插画,知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内容,意义,民俗,美食,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典故,故事内容,中国儿童,中国味道,中国民俗文化,讲述了,压岁钱,一体,习俗,二十四节气,亲临现场,京东,人...

2014-08-31 #故事阅读

用英语怎么赛中国传统文化?来了解一下

用英语怎么赛中国传统文化?来了解一下

英语,学生,艺术节,竞赛,中国文化,三轮,主题,知识,环节,各班,温胜,齐白石,中国风,枫叶学校,都会,国际,中国,主持人,传统,各年级,元素,单元,四大发明,同学们,大型活动,外教,屈原,少林寺,形式,必答题

2010-07-13 #小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世界,中国故事,习近平,中国,传播,宣传,中华文化,思想,影响力,形象,文化,新时代,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总书记,发展,中国声音,文化软实力,中华,中华民族,全国,全球,国家,大势,精神,格局,理念,对外,了解中国,向世界

2020-05-26 #长篇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世界,中国故事,习近平,中国,传播,宣传,中华文化,思想,影响力,形象,文化,新时代,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总书记,发展,中国声音,文化软实力,中华,中华民族,全国,全球,国家,大势,精神,格局,理念,对外,了解中国,向世界

2020-08-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世界,中国故事,习近平,中国,传播,宣传,中华文化,思想,影响力,形象,文化,新时代,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总书记,发展,中国声音,文化软实力,中华,中华民族,全国,全球,国家,大势,精神,格局,理念,对外,了解中国,向世界

2020-09-02 #故事大全

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世界,中国故事,习近平,中国,传播,宣传,中华文化,思想,形象,新时代,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总书记,影响力,文化,中国声音,文化软实力,中华,中华民族,全国,光明日报,全球,国家,大势,精神,格局,理念,发展,对外,了解中国

2010-10-14 #长篇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中国故事,中国,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影响力,形象,文化,习近平,宣传,新时代,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思想,发展,中国声音,文化软实力,中华,中华民族,全球,国家,大势,总书记,格局,理念,对外,向世界,和中华,外宣工作,思想工作

2020-08-04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