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湘女故事会 忆人生五味

时间:2011-06-26

故事会湘女血泪恨

提示:本文共有 30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11月1日,湖南女子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故事会 八千湘女 代表王灿辉、陈诗健、欧阳美娜为湖南女企业家、女大学生、基层妇女工作者以及各行各业的新湘女代表近2000人讲述了 八千湘女 的传奇故事。 湖南省妇联副主席卢妹香,湖南女子学院党委书记、省妇联兼职副主席罗婷等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故事会由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李兵主持,以现场访谈的方式,让新湘女们进一步感受 八千湘女 扎根边疆、建设祖国的奉献精神,也鼓舞新时代的湘女们传承和弘扬湘女精神,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书写精彩人生。 活动中,卢妹香为湖南女子学院授予 湘女精神文化教育基地 牌匾。 湘女秀 大赛组委会为湘女基金捐赠善款,出席活动的领导还与三位湘女一起,共同启动了新湖南湘女频道的开通。 王灿辉:苦恋家乡,甘将青春献祖国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章清清 今年82岁的湘女王灿辉是长沙人。1951年,15岁的她放弃了长沙农业银行的出纳工作,带了几身换洗衣服,便坐上了去往新疆的火车。 来到新疆后,王灿辉被分配到二军六师十八团,要面对的是库尔勒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滩。此时,部队正在修建水渠,修水渠的石头要靠人力一块块从山上背下来。王灿辉很快加入到了背石头的行列,她的手和裤子被粗粝的石头磨破,但没有新的补给物资下发,只能用医务室的胶布粘一下继续穿。 夏天阳光毒辣,在地里干活的人没有帽子可以遮阳,部队就给女兵们发凡士林涂抹。风吹日晒,湘女们的皮肤被晒伤,却也顾不上。王灿辉说,她们班有个班长来自益阳,特别吃苦上进,今年86岁了,至今脸上仍然黝黑粗糙,正是那个年代晒伤留下来的印记。 戈壁滩风沙大,水资源匮乏,一天两盆泥巴水12个人用。没水洗澡,湘女们头上长了成片的虱子。蚊子个头也特别大,咬上一口人便奇痒无比,手一挠,血就流了出来。冬天,湘女们住的是冷如冰窖的 地窝子 ,天一黑,大家就搂在一起取暖。 即便条件如此艰苦,但在当年建设新疆的革命热情下,湘女们虽然苦恋家乡,却仍以百倍的激情投入到生产工作中。1954年,王灿辉被分到了兵团农二师二十九团,先后当过教员、幼儿园老师,又生育了4个子女,子女后来也都参军入伍,将青春和梦想奉献在了边疆。 陈诗健:公用的婚房,骑马的新娘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纯梓 从湖南衡阳跨越数千公里远赴新疆,今年82岁的湘女代表陈诗健就是为了 响应国家号召 。1952年,年仅17岁的她偷出户口本,找朋友借了三块钱,瞒着家人报名参军。 在新疆,除了热血青春,还有浪漫爱情。陈诗健说,虽然组织会搞介绍,但实行婚姻自主, 绝大部分湘女都是自由恋爱 。 1955年,陈诗健被分配到了当时伊犁地区自然条件最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农四师十二团现为七十一团。在这里,陈诗健邂逅了自己后来的丈夫朱道信。 他是三连的文体干事,我在二连搞生产,两个部队之间相隔5公里。 在1955年年底的元旦文艺演出中,两人有过匆匆一面。三个月后,她居然收到了对方托人转交的 情书 ,信里还正儿八经附有照片,并表示 仰慕已久,希望交往 ,还在文末注明 同意就回一封信 。 其实,陈诗健对朱道信的第一印象不错, 毛笔字写得漂亮,人也长得帅 。就这样,两人有了越来越多的联系。在繁重的生产工作间隙,两人每10天抽空见一次, 过去谈恋爱和现在不一样,集体宿舍没有私人空间,我们就跑到附近空地上谈心、聊理想 。 交往五个多月后,陈诗健和朱道信结婚了,她还清楚地记得新婚的场景。 当时新娘去婚房可不像现在一样有婚车,我是骑着高头大马去的。 陈诗健说,那时候部队只有一匹马,平时用来运东西,结婚的时候就是马车当的 婚车 。 婚房是单位的平房,不到15平方米,两张单人床一拼,床下垫着两人的旧被子,床上盖着新被子,这就成了。 陈诗健说,这个 婚房 其实是公用的,他们只能在结婚的5天假期里使用, 时间一到就卷铺盖走人,各回各的宿舍,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57年,朱道信调到乌鲁木齐机关单位工作后才有所改变。 虽然后来的房子同样简陋,但总算有了自己的家。 陈诗健说。 欧阳美娜:一家29口人扎根新疆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罗雅洁 疆一代 远赴千里屯垦戍边,为新疆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 疆一代 有了 疆二代 、 疆三代 甚至是 疆四代 。在这次 湘女返乡 活动中,有一位湘女提及自己的家庭时就非常自豪: 我们家29口人,全部扎根在新疆! 她就是欧阳美娜。 祖籍永州宁远,但从小在长沙长大的欧阳美娜保留了 辣妹子 的本色,虽然已经80岁,但她精神抖擞,上下楼梯都拒绝别人搀扶: 我能行! 1951年入疆时,欧阳美娜还没满14岁。她想念家乡,好在这种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1953年,欧阳美娜把母亲和自己的弟妹都接到了新疆。 当时号召士兵把家人接过来,很多人不愿意,但我愿意! 欧阳美娜说,想念家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她8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当时最小的弟弟才两个月大, 妈妈一个人实在太苦了 。 谈到母亲,欧阳美娜满是钦佩。 妈妈聪明能干,初中毕业,是当时少见的文化人。 她说,母亲在长沙时当会计,到新疆后也从事老本行, 能力很强 。 把家人都接过来后,欧阳美娜更有干劲了。后来,她与当警卫员的丈夫结婚,两人感情很好,相继生育两儿两女。 我和丈夫的育儿理念非常一致,对孩子们严格要求。 除了要孩子努力学习知识,欧阳美娜也不断向他们灌输湘女的坚毅品质: 吃得苦,敢说话,正直能干。 她也以身作则,通过培训成为了一名妇产科医生。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大儿子从政,小儿子是律师,两个女儿则成为了教师。 对于孙辈,她一样严格, 4个孩子都在国外留学,我反复叮嘱他们,不能在国外工作,学有所成后一定要回来建设祖国 。 如今,欧阳美娜依旧是 活到老学到老 ,在家练电子琴,还去上老年大学。更潮的是,欧阳美娜还随身带着智能手机,没事儿就使用微信聊天解闷。 花絮聚会十几年,能来的人越来越少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罗雅洁 在游览过程中,有几位行动不便的湘女坐在轮椅上,由家属或工作人员推行。但84岁的王润兰却在大部分时间里推着86岁的刘小风,两人共同欣赏大好的湖湘风光。原来,两位湘女早在进疆时就认识,后来又被分配到同一个师,友谊持续了六十多年。 十几年前,我们开始了每年一次的 三八 节聚会。 王润兰介绍,大家年纪大了,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便想着要创造机会,让一同入疆的姐妹多聚聚。但时光流逝,能来参加聚会的人越来越少, 现在只剩8个人了 。 回到 娘家 ,她诗兴大发 文:今日女报/凤网首席记者 李立 大军西进未回还,招来湘女进天山,屯垦戍边兴百业,要将西域变湘南 少小离家老大回,家乡处处竞朝辉,树木葱笼山水绿,工农并进喜欣扉。 这是 八千湘女 代表彭远志在10月28日刚下飞机时和10月30日在中联重科工业园参观时即兴写下的两首诗。 今年84岁的彭远志1951年3月进疆,参加了支援西藏解放的行动。 那时我们营负责修路,要修建一条公路翻越昆仑山。 彭远志告诉记者,当时营里只有她和来自山西的两名女兵, 大家吊着绳子在悬崖峭壁间用钢钎锤子凿炮眼。物资都是牦牛驮运上来的,有牦牛摔死了,我们就吃牦牛肉 。 彭远志说,她特别想念当年的老营长, 他是个神枪手,重视战士的文化教育,他让我在营里学着编写快板词,唱给战士们听 。后来,老营长和另外一名女兵都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但彭远志一直没有忘记他们。 1980年和1988年,彭远志曾回过长沙,还去过天心阁,如今家乡的变化让她十分高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湘女故事会 忆人生五味”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湖南举办“湘女故事会”聆听“八千湘女”代表的传奇故事

湖南举办“湘女故事会”聆听“八千湘女”代表的传奇故事

湘女,代表,湖南女子学院,精神,新时代,中国梦,党和国家,学校,伟大的精神,副主席,女大学生,欧阳,李兵,王灿辉,罗婷,邓文辉,陈诗,新中国,教育基地,湖南省妇联,精彩人生,长沙,消息,两地,一家亲,会上,传人,党委书记,全体学生,故事会

2015-02-19 #长篇故事

故事会湘女血泪恨

故事会湘女血泪恨

湘女,故事会,故事,代表,图文,肖文,新湖,精神,血泪,频道,通讯员,俞培,何初树,水月,刘笑,山村里,吴伦,彭丽霞,杨卓然,王灿辉

2020-04-01 #故事阅读

两千女青年听“湘女奶奶”讲故事

两千女青年听“湘女奶奶”讲故事

湘女,老人,欧阳,王灿辉,陈诗,代表,家乡,故事会,连队,湖南女子学院,故事,新疆,讲述了,孙辈,兆华,中国梦,建设中,新景象,新时代,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严格要求,日志,家教,大漠,孙子,大熊猫,家乡人,岁月,斗志,拖拉机

2020-05-07 #故事会

“湘女秀”大赛总决赛长沙举行 挖掘新时代知性美“湘女”

“湘女秀”大赛总决赛长沙举行 挖掘新时代知性美“湘女”

湘女,年度,湖南,大赛,总决赛,精神,杨华,选手,故事,才艺,湖南省,环节,新时代,代表,全国,导师,组委会,评委,风采,长沙,造星,活动,刘思思,周卫民,彭海燕,彭海,来比,杨霞,邓东源,陈思思

2010-01-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向世界讲好湘女故事

向世界讲好湘女故事

唐群英,田海蓉,影片,女权运动,中国,湖南,女性,妇女解放,平权,观众,北欧,先驱,女权,女子,故事,电影,贡献,衡阳市,李鸽,司联合,薄之力,上将,和礼,广播电视台,沉塘,不负众望,一角,世界,丝丝,主人公

2020-05-16 #长篇故事

《湘女萧萧》封建社会女性反抗无果的悲剧命运

《湘女萧萧》封建社会女性反抗无果的悲剧命运

叔叔,命运,时候,杨老爷,生活,沉潭,丈夫,寡妇,村里,女学生,花轿,婆家,儿子,女孩,婆婆,小船,年幼,故事,汉子,男孩,不断地,到城里,她已经,就是这样,每天都,柴房,沈从文,钱能,了房,一个男孩

2016-06-07 #经典故事

湘女巧手塑造陶瓷美 看她与泥巴一战到底的故事

湘女巧手塑造陶瓷美 看她与泥巴一战到底的故事

佩英,记者,玩泥巴,作品,技艺,陶瓷,陶艺,陶轩,丈夫,设计,创新产品,陶艺坊,大奖赛,家乡,小女孩,展示厅,手艺,泥巴,父亲,盆盆罐罐,铜奖,工作,出生于,区的,陈辉,副会长,女艺人,下订单,和发,小棉袄

2013-04-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从《湘女萧萧》到《我们都要好好的》:女人的命运在轮回中见希望

从《湘女萧萧》到《我们都要好好的》:女人的命运在轮回中见希望

命运,女人,男人,女性,婆婆,沈从文,湘女萧萧,丈夫,先生,小丈夫,新时代,代表,夫妻,圆房,婚姻,寓意,思想,态度,情欲,意识,抛下,相好,男权,目光,礼法,绒花,身体,生活,中的女性,因为她

2016-12-28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