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理想国》:一部写于两千年前的未来之书|暑假书单

时间:2011-06-09

其实在中学阶段也大抵如此,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以文学作品阅读为主,哲学、政治、经济、历史等读物较少,这也是我们国内学生人文知识体系和逻辑思辨能力普

提示:本文共有 74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曾经看到一组美国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十所高校和国内北大、清华等17所高校图书馆学生借阅最多的书籍排行:

从借阅排名前十的书目对比来看,美国大学生阅读更偏向哲学、政治、经济、伦理学等原著经典,而中国大学生则以文学为主。

其实在中学阶段也大抵如此,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以文学作品阅读为主,哲学、政治、经济、历史等读物较少,这也是我们国内学生人文知识体系和逻辑思辨能力普遍较弱的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学文学出身的人来说,喜忧参半。如果说,文学是让孩子知道世界的可能性,那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历史等是让孩子知道世界的现实性。

一个是“可能是什么”,一个是“应该是什么”,而这两者都很重要。

今天,推荐一本经典哲学著作《理想国》,文字整理于贝可爸做过的一次讲座——《理想国》:一部写于两千年前的未来之书,讲座的对象是以高中生为主要群体,非常口语化地介绍了《理想国》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及框架,如果您的孩子正处于中学或者大学阶段,不妨暑假让孩子读一读这本书。

这个暑假,会给孩子们尤其是中学生们继续整理暑假书单,下一本贝可爸会介绍《正义论》。

引言|贝可妈(lilya)

本文作者:鲁绍臣,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担任复旦步青计划营、上海中学等哲学导师。

《理想国》

一部写于两千年前的未来之书

《理想国》是一本哲学经典中的经典,作者是柏拉图。我手中的这本《理想国》购于1998年,当时,我读大一。

不管你是不是有哲学专业背景,读《理想国》这本书都会感到很亲切。因为它是一本对话体的书,通篇都是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在与各种人对话。

柏拉图在年轻的时候像今天的很多青年一样,喜欢写诗,喜欢写戏剧,碰到苏格拉底之后呢,他突然发现他早年的这些创作都很幼稚,所以他后来就把自己写的诗歌、戏剧全部都付之一炬,然后跟随苏格拉底研究哲学。

他跟随苏格拉底学习的时间并不长,很快苏格拉底就被雅典城邦判处死刑。这件事情给柏拉图的触动是非常大的,因为按照一般的理解来说的话,真理应该是掌握在多数人的手里,但是他的导师是被多数人投票的方式处死的。

所以他当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真理到底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还是多数人的手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最好的制度应该是怎么样的?

这些都是他的导师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带给他的思考。

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开始像孔子一样游学四方,后来在一个阿加德米的一个地方,这个在英文里面就叫Academy, Academy英文里的意思是学术,不管是学术或是研究,这个词语起源于柏拉图在Aacademy这个地方建立了一个学院,专门教授学生哲学知识。

《理想国》这本书就是在这期间完成的。在当时,柏拉图发现普通的民众并没有掌握理性,或者说他们和真理之间还有很远的距离,所以他发现众生总是被欲望和激情所控制,所以没办法理性思考,以致于没办法直达真理的世界。

实际上后来的整个人类的历史都绕不开这个问题——多数人的选择,与真理无关。

比如,纳粹时期的希特勒,他的权力不是继承来的,他是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当上了德国的总理。纳粹这样的一个邪恶的集权体制,竟然也是民众选择的结果。

所以柏拉图的《理想国》,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政体体制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公民追求善?

柏拉图关于整个社会制度的思考,在思想史上地位很高,很多学者甚至认为,整个的西方哲学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柏拉图的注解史。也就是说,你可以反对柏拉图,但是你不能是一个非柏拉图主义者,换句话说,你绕不开柏拉图思考的问题,即使你只是一个普通人。

很多人读过这本书会认为,柏拉图主张奴隶制,或者柏拉图主张贵族制,柏拉图主张集权制,反对任何的民主制。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柏拉图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一种更好的政体或者说一种理想的政体应该是怎么样的。所以《理想国》这本书有人翻译成《共和国》,也有翻译成《国家篇》的,因为柏拉图还有其它的书,比如说《政治篇》、《法律篇》,但是最好的翻译实际上还是《理想国》。

《理想国》这本书讨论的核心是设计或思考一个理想的国家、一个理想的政治体制应该是什么样的?

从根本的原则上来讲,柏拉图认为最好的政治体制就是在这个体制中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善”这个理念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理想国》的主要框架

《理想国》讨论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艺教育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一共是十卷,但是这十卷都不大,不像今天很多著作,十卷的话是很厚的一部著作,《理想国》却是一本不算太厚的书。

《理想国》第一卷和第二卷主要讨论的就是正义本身的问题。

这个问题听起来好像很理论化,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关心正义问题。

每个人每天最有激情的或者说最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去做“正义”的事情。如果觉得这个社会不正义,或者自己遭到了不正义的对待,就会很难受,甚至一整天都会闷闷不乐,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不是一个远离我们生活的问题。

在第一卷和第二卷中,苏格拉底和其他人讨论何为正义的问题的时候,就是和日常生活有关系的。比如说讨论借别人的东西要不要还,普通人肯定会说要还,“还”才是正义的。但是苏格拉底发现,还不还这件事情和何时何地有关系。

比如说对方的精神状态有问题的时候,你借对方一把刀,这个时候你还给他,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不正义的;比如说对方是你的敌人,你借了他东西,你要不要还?假如两个国家正在打仗,你借了别人的武器,你这个时候要不要还?

这样的一种讨论的方式,实际上是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出发,往下更进一步的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认为没有问题的一些信念,实际上都是可能成问题的。

柏拉图在这里,要讨论的不是正义,而是什么是正义的理念。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何谓正义何谓善,会有自己的直觉判断。理念,是用来帮助我们处理处理各种各样特殊情况。

柏拉图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因为分享了理念,然后他才认识万事万物。所以如果你只是就万事万物本身去认识这个世界,或认识他人的话,在柏拉图看来是不够的,就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背后的这个理念。讨论正义,实际上是讨论正义的理念。

《理想国》的第二卷后半部分到第三卷讨论的就是执政者的教育。

执政者的教育分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然后第四卷讨论教育的效率和领导,讨论最基本的一些正义的基本要素。比如说智慧、勇敢、正义和机智。这里面其实讨论的是,一个理想的国度它应该有哪些基本的特质。

第五卷讨论学前教育和妇女教育。

这个问题在当时讨论是非常超前的,因为儿童教育和妇女教育,在整个世界上来讲,实际上是要到很晚期的时候才开始的,但是柏拉图很早就讨论了妇女教育和儿童教育,而且在《理想国》中,提出了男女平等的观念。

第六卷和第七卷讨论哲学家的培养。

哲学家的培养是在讨论一个国家最好的统治者应该是谁,他提出了哲学王这样一个概念,换言之最理想的国度应该是由哲学家来掌握权力的,也就是掌握权力的人能够拥有像哲学家一样的思维。

所以要么就是掌握权力的人有智慧,要么有智慧的人来掌握权力。这两个实际上对于柏拉图来讲是缺一不可的,有智慧,但是没有权力,他没办法真正的去执行治理国家的行为。但是如果一个执政者只有权力而没有智慧的话,他这个国家会治理的非常混乱。

第八卷和第九卷讨论的就是政体,不同的政体的优劣。

第十卷讨论的就是艺术和美学。

《理想国》讨论的核心命题

了解了这本书的主要框架后我们继续讨论一下这本书的核心命题。

对柏拉图而言,最好的体制是让每个人的天赋得到恰如其分的展开。

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大地母亲的产物,但是大地母亲的产物诞生的时候,上帝参杂了一种特质,这种特质有金、银、铜、铁四种特质。有的人掺杂了金,有的人掺杂了银,有的人掺杂了铜,有的人掺杂了铁。

这样的话,每个人的天赋和特质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国家最好的教育模式就是让每个人的天赋的能够得到恰如其分的发挥。

他认为实际上我们每天的学习和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回忆,这种回忆就是把我们每个体内的天赋、机智、才情通过回忆的方式散发出来。这个在认识论上叫“回忆说”。

后来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潜能说,潜能的理论实际上跟柏拉图的理论有传承关系,因为前能说,就是我们整个教育的核心就是把人的潜能最大化的激发。

一颗种子的目的,最终是要长成参天大树的,但是你是“这种”种子还是“另外一种”种子,实际上由你的先天潜能决定,潜能能够得到恰如其分的发挥,这个是需要后天的条件的。

柏拉图讨论的教育,包括体能教育,包括几何学、修辞学、哲学等等,这个教育实际上是要帮助普通百姓把他们的整个天赋,不管他们是金的银的铜的还是铁的,给他挖掘出来。

对柏拉图而言,如果你没有经过教育,没有经过教化,没有经过熏陶,你的判断能力是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是搞不清楚的。所以要理解柏拉图的政治学说,就必须先搞清楚他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发现你的特质的时候,如果你在这个阶段最适合经商或者是农耕这样一个活动的话,那你就从事这个活动。如果你是很有激情的人,那么你可以成为国家的守卫者,但是你要成为哲学王或者你要成为更高级的执政者,那就要接受后面更高级的甄选或者培训。这样一种培养模式,某种程度上形成一种终身论的教育以及培养理念。

中国的王国维说人生有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境界才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和柏拉图的教育说实际上也是一致的。

我们一开始并不太清楚“我”的特质是金的、银的、铜的、还是铁的,学校要通过不同的教育,体能教育、几何教育、艺术教育等等,后来发现实际上你可能更适合几何的训练,或者你更适合从事体能的工作,那么这个时候通过各种的望尽天涯路,你才能够知道你努力的方向应该是什么样的,不然的话就是盲目的,那么才会进入“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阶段,最后你才会发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激发,最后你“蓦然回首”才发现你最适合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或者什么样的职业。

那么人和人的根本性的差异如何区分呢?

柏拉图说,最主要是通过三种灵魂来区分的。

三种灵魂讲的是:第一种灵魂是理性的,第二种是激情的,第三种是欲望的。

如果你的整个灵魂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发现你的灵魂是由欲望所驱使的,那么对你而言最好是从商,因为从商是一个比较利己的行业。

如果你的灵魂充满了激情,看不惯世间不平事,最合适的职业是做护卫者或者守卫者,比如说警察、公务人员。这些职位的人是需要有激情的,这个激情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激情,这个激情,指的是看路见不平一声吼的那一种激情。

对于柏拉图而言,欲望和激情对于整个国家是不够的,因为有的时候激情可能是会犯错的,有的时候欲望会导致整个国民的分崩离析,所以他认为真正的执政者,应该是有理性的灵魂的。他更加善于或更加乐于去从事理性的工作,这个理性的工作就是要统筹国家的一切事物的。

在柏拉图的设计里面,公务人员,特别是高层的工人,不应该有私有财产。他不应该受到利益的诱惑,所以他应该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存在,这个时候就要求公务人员不应该有自己的私产,是要国家的供养,所以他认为公务人员的孩子不应该成为国家的继承者,而应该是由国家来统一培养。

就是这样一种设想,后人认为《理想国》就是一个共产主义的一种原型。这个可能有误解,因为对于柏拉图而言,他指的只是公务人员。对于商人对于农工人士,是可以有私有财产的,柏拉图并不主张每个人都要去共产,但对公务人员而言,他认为共产特别的重要,因为公务人员核心的特质是理性。

那么这里面也有人误读,认为柏拉图的主张会不会形成一种等级划分的固化,如果你是公务人员的子女,会不会一直就会被培养成公务人员,然后你如果是商人的子女,是不是就只能从商?

实际上柏拉图并没这个意思。柏拉图的教育学说认为每个人虽然都有天赋,是金、银、铜还是铁,但是你的金银铜铁并不是由你的父母来决定的,也不是由你的基因和血统来决定的,而是由上帝来决定的。

对每个人而言,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看你的出生就带的金银铜铁,并不是对特定教育对应特定阶层,教育是对所有阶层开放的。

自由主义非常强调每个人机会均等,去竞争某个岗位或者某个利益。但是他这个机会均等经常会忘记条件均等或条件平等,或者我们说的在起跑线的平等。

这个起跑线的平等对于柏拉图来讲特别重要,所以我们会看到,虽然有的人强调机会均等,每个人都有机会,但是可惜啊,你的父母可能是极其有钱的,他能够送你去听各种课程,上各种培训班。另外一个同学虽然理论上他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他没有这样的条件和可能性。

对柏拉图而言,每个人金银铜铁的这个特性的发现是需要国家完成的。所以这里就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学说提出一个观点,我们讲的平等不是机会的平等,讲的是条件平等。特别是在教育的问题上,如果没有条件的平等,我们只讲机会均等,实际上最后就变成一句空话。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

除了三种灵魂之外,了解柏拉图的人可能都听说过他的洞穴理论。

洞穴理论讲的是说,有一群人的住在洞穴里面。看到的世界是整个世界的阴影,太阳光照射下的阴影。但是,他们经常会把这个洞穴的理解为一个真实的世界,只有哲学家才能够看到真实的太阳光真实的世界。

也有多少人会认为,其实这个世界并没有真理,特别是很多的彻底的自由主义者。因为自由主义就是我说我的,你说你的,每个人言论自由,但是到最后我们并不知道谁讲的是真的,谁讲的是假的。

所以,有的学者会说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洞穴的转向理论,换言之,你从洞穴中走出来,你不可能真的走出洞穴,你走进了另外一个洞穴。就像有的人呢,早上听听佛教课程,中午听听基督教的课程,晚上听听其他的各种课程。

这样的人会认为这些课讲得都很有道理,所以他是从一个洞穴到另一个洞穴,有的人看看资本主义的学说也很有道理,社会主义的学说也很有道理,然后就从一个洞穴到另一个洞穴。有的学者认为洞穴理论实际上是一种谬论,实际上我们只能生活在洞穴之中,而不能真正的到达阳光普照的这个世界。当然,不断的去体验不同的洞穴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对柏拉图而言,他认为是有一个真理的世界的。

对柏拉图而言,洞穴理论其实是在千变万化的洞穴背后,实际上是有一个真实的真理的世界的,一个稳定的善的世界,这个善的世界并不会因为这样那样发生矛盾冲突,就分不清了。

如果是教育的话,其实很简单,最主要就是要把你的这个天赋或是你的种子,你的金银铜铁的天性,最大化的发掘出来,那么这个时候所谓真理的世界里就出来了。

我们刚刚讲了真理和多数人的关系,真理和教育的关系,现在讲一讲真理和意见的关系。

柏拉图认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个说法后来影响了康德,康德后来反复强调,言论自由的前提就是公共理性的运用。

什么是公共理性?

一个人在工作中受了气,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受气了,去发表意见,按照康德的说法,这叫做理性的私下运用。所以在工作中活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不能放在言论自由的维度中,言论自由就是你必须像学者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功利的,用理性去思考,才有可能达成真正的公共理性,这个时候真理才有可能达成。

柏拉图的理念实际上也讨论的是这个问题。

为什么真理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或者说可能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呢,而多数人并不必然地掌握所谓的真理?

因为多数人的意见,经常是从自身的利益或自己的日常生活出发去思考问题的。

除了康德之外,还有个哲学家叫卢梭,卢梭提出众议和公议的理论,也是与柏拉图的思想有渊源关系的。对卢梭而言,众人提出来的很多东西最终可能是形成的是众议,而不能是公议,公议是在公共理性思考的纬度上才能够得出来。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民主制度里面,特别是民主选举更多的时候会变成一种纯利益的活动,这个时候很难有真理。所以对于柏拉图而言,一个人要专注于真理和阳光,不能在月光下去思考问题。

用柏拉图的原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再把它们转向那些日光照射下的物体色泽,而是转向那些夜光照亮的东西的色泽,它们就会变得昏瞀暗弱,并且简直就近乎瞎盲了”。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在理性的维度上去思考问题的话,在柏拉图看来,我们就等同于盲人了,看不清这个世界。

孔子经常会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我们常常会说这是孔子的性别歧视学说,但其实孔子的意思是说,女性如果过多的沉迷于自己的情感世界,她就不能进行公共理性的思考,小人其实也是这样的情况,特别是小人,他就不能进行公共理性的思考。孔子表达的真实的含义就是人不能过多的停留在纯感官的世界,而应该进入理性思考的世界。

我们今天也能看到,女性也越来越多的具有了理性思考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男性理性思考的能力并不一定强于女性,特别是男性过多的激情的维度,所以在理性思考的层面并不一定强于女性。

现在读《理想国》的意义

对柏拉图而言,善如现实世界的泰斗,是真理和认识的源泉。

所以我们只有认知道了善,知道了善的形式,我们才能够真正的把握这个世界。当时有个名言:知识就是等于善,这里知识就指的是理念,把握了善的理念,就和真实的世界相通了。所有后来讲的真善美的相通性,也来自于这个维度。

柏拉图的《理想国》,对我们思考今天的政治体制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是一个自然目的论,我们的天赋、才智、潜力在出生的那一刻某种程度上就已经确定了,所以国家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够使得我们的天赋才智得到最好的实现。

但是现在世界有个更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自身是谁,这个问题不是一出生就决定的,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回答我是谁,或者我的天赋是什么。我敢说即使是在某个行业从事了很多年的人,都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柏拉图三种灵魂的理念,对我们现在社会选拔出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的制度提供了很好的角度。后来很多思想家,包括霍布斯、洛克等等,包括大家比较熟悉的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国富论》里面认为,整个国家和整个人性就是由自私的欲望所驱使的,亚当斯密认为人的自私性是天定的,他说,如果你不信人性天生是自私的,就不要读《国富论》。

但在柏拉图的《天赋论》里面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天赋。对今天的我们的启示就是说,在社会漂浮的这样一个现状下,哪种气质是最契合你的,如果理想的思考让你最愉悦,那你是适合从事理性思考的工作的,如果你是一个义愤填膺的人,充满了正义感,那你就适合从事守卫者的工作,就是今天的警察。

所以柏拉图的理论对今天的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引导孩子,让她从事更加适合他的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好,到这里,我们对《理想国》的领读就结束了。期待你和孩子在共读的过程中,收获更多。

—END —

这是[贝可成长记]的第262篇分享,也希望您能分享给更多朋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理想国》:一部写于两千年前的未来之书|暑假书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孤独星球给孩子的暑假书单

孤独星球给孩子的暑假书单

城市,孩子,恐龙,地球,飞机场,是怎样,动物,这本书,主题,长城,亲子共读,自主阅读,给孩子,书单,年龄,路线,工作,世界,小时,白蚁,行李,设计,一本书,去哪里,改变世界,种方法,让孩子,习惯,人类,剑龙

2020-09-28 #短篇故事

暑假经典书单系列:在别人的故事中寻找自己

暑假经典书单系列:在别人的故事中寻找自己

百家号,故事,高更,马洛,作者,黑塞,德米安,这本书,经典,书单,个人,家庭,女儿,思想,文章,母亲,毛姆,灵魂,艺术,生活,塔希提,莉迪亚,辛克莱,世界,东西,个体,主人公,信念,价值,内心

2017-12-18 #故事大全

暑假书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暑假书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金铃,少年,作者,老师,这本书,儿童,好孩子,小狗,老鼠,曹文轩,自闭症,口吻,孩子,学会,小学,时候,白马,大人们,孩子们,是一位,特殊需要,神秘事件,与众不同,克里斯托,克里斯,哈登,多弗,黄培,杨小丽,来提

2014-06-25 #经典故事

暑假书单:8本桥梁书 让二年级孩子爱上“独立阅读”

暑假书单:8本桥梁书 让二年级孩子爱上“独立阅读”

孩子,故事,晴天,桥梁,企鹅,书单,公猫,公主,德国,拿破仑,经典,努玛,赫德,孩子们,贝贝熊,一家人,儿童,城市,民间故事,爱心,难度,鞋匠,风车,生活,中华传统,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让孩子,这本书,乌尔,乌韦

2020-08-22 #故事会

孩子暑假看什么?请收好这份完美书单

孩子暑假看什么?请收好这份完美书单

孩子,给孩子,历史,博物馆,儿童,套书,国宝,孩子们,爱因斯坦,让孩子,京东,古代人,古埃及,中信出版社,动植物,图书,地图,季节,汤姆,中华服饰,大英博物馆,哪里有,每本书,世界,习俗,乐趣,事物,勇气,套装,场景

2013-07-11 #经典故事

「书单」暑假小学生适合看什么书?家长火速收藏!

「书单」暑假小学生适合看什么书?家长火速收藏!

孩子,年级,单词,小学生,作品,作文,辅导书,看什么,家长,人群,公式,小狼,童话,推荐理由,让孩子,不老泉,全书,场景,定律,小说,数学,草原,记忆,问题,名家作品,小学数学,这本书,伊凡,曹文轩,林格伦

2020-01-30 #小故事

2019小学暑假课外阅读推荐书单 让孩子爱上阅读

2019小学暑假课外阅读推荐书单 让孩子爱上阅读

故事,三元,S.,刘承,林汉达,柯尔,沈石溪,少年儿童出版社,校车,任溶溶,孙幼军,杨亚,曹文轩,朱自清,林格伦,汤素兰,罗大里,米尔,西顿,迪根,赵镇琬,高士其,少儿出版社,新蕾出版社,小学,加拿大,宁夏,智谋,浙江,狐狸

2020-06-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还在强迫孩子执行暑假任务?放手 这个书单让孩子爱上阅读

还在强迫孩子执行暑假任务?放手 这个书单让孩子爱上阅读

作者,孩子,年龄,故事,给孩子,小学,唐诗,美国,读者,彭懿,儿童,椅子,童话,J.K.,好朋友,接力出版社,生活,世界,作家,历史,巴拿马,梦想,中国和平出版社,一生,事情,作品,国学,妈妈,少年,时候

2020-06-1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