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湖南考察第一天 这三点信息值得关注

时间:2011-04-30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这是今年以来第11次国内考察。第一天他专门去了位于湘南的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4年前,总书记就曾动情讲述过发生在这

提示:本文共有 25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这是今年以来第11次国内考察。第一天他专门去了位于湘南的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4年前,总书记就曾动情讲述过发生在这个村里的一个故事。这是一次有故事的踏访,也是一次释放丰富信息的考察。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赴湖南考察调研

在沙洲村,习近平看了什么?

沙洲是一个瑶族人口占64%的瑶族村。村里最响亮的名片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当天,习近平首先就参观了村里的“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

△“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被确定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总台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习近平曾在4年前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专门讲过“半条被子”的故事:1934年11月,在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她们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徐解秀老人感慨地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徐解秀(中)一家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拍的合影。

这个故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和报道。当年还曾发起过寻找3名女红军下落的行动。遗憾的是,直到1991年徐解秀老人去世,依然没有找到三名女红军的消息。

△“半条被子”主题雕塑(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徐解秀的二儿子朱中雄,今年已经82岁。尽管身患腰疾,但他仍坚持向来陈列馆参观的游客义务讲解“半条被子”的故事。总书记这次也专程来到朱中雄家里,看望他们全家人。

△朱中雄(中)一家当天拍的全家福。(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徐解秀老人的孙子朱小红开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这是今年6月朱小红在自家店铺前留影。

在沙洲村,习近平重点了解当地开展红色教育的情况。当天,他还走进附近的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的四年级教室。孩子们正在上的一堂课,就与长征有关。

△学校始建于1945年,现有学生142人,学前班、一到四年级各1个班。(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红色教育课堂现场(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希望孩子们都能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沙洲村所在的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去年3月脱贫摘帽。当天,习近平来到村服务中心、卫生室、现代农旅示范基地等地,重点了解当地发展扶贫产业、巩固脱贫成果等情况。

△示范基地带动了11户农户入股参与种植小黄姜,预计每户每年增收8000元。(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十几年前,沙洲村贫困户占了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二。2000年,村里才有了第一条通村水泥路。自从“半条被子”的故事被人们熟知后,村里在驻村工作队指导下重点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还建立起了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发展猕猴桃、小黄姜、白毛茶等种植产业。到2018年年底,沙洲村实现整村脱贫。

△示范基地种植的猕猴桃有翠香、金红等品种,共240亩,预计产量达2000斤/亩,产值200余万元。(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透过习近平湖南之行第一天的行程,可以读到丰富信息。

信息一:“解剖麻雀”

不怕路远,哪怕一天只看一个点

当天下午,总书记的考察内容很多,从产业到生活,从卫生室到小学,从纪念馆到服务中心……但地点基本上集中在同一个村。这一幕,似曾相识。

去年4月15日,习近平曾换乘三种交通工具、历经7个小时专门到重庆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考察。总书记当时用了一个词——“抽查”,“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总书记对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等看得格外仔细。

△去年9月,沙洲村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村支书朱中建还受邀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现场观礼。

今年4月,习近平在陕西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时,也曾做过一次“解剖麻雀”式的调研。他实地察看产业扶贫情况,到搬迁户家中走访,还去了卫生院、中心小学。这几次考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调研。

“不怕路远,哪怕一天只看一个点,也要看到真贫。只有看到中国贫困的真实状况,我们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这样的理念,总书记一以贯之。

△视频丨50秒带你看沙洲村

信息二:收官之年

再访“精准扶贫”理念提出之地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精准扶贫是打赢这场硬仗的重要方略。而“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正是七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的。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说,“把工作要做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的理念由此传遍全国。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道“加试题”,总书记重申,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他尤其强调,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从2013年到2020年,从湘西十八洞村到湘南沙洲村,两个普通的湖南村庄在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宏阔战局中熠熠生辉,成为总书记指挥这场战役的重要落子。

△ 沙洲村当地的土特产以辣椒为主,包括鲜辣椒、干辣椒和腌辣椒等。(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信息三:生动课堂

汲取风雨同舟的奋进力量

四年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既讲了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故事,也讲了这个故事留给今人的启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视频丨听总书记4年前讲述的“半条被子”的故事

早在2011年在湖南调研期间,习近平就提出这样的论断: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沙洲村的“半条被子”就是这样的生动课堂。这也是总书记专程来此的深意。

△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全体教职工合影(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提供)

过去的8个多月,中国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激发的是更强烈的共鸣,得到的是更深刻的启示。今年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考察当天,沙洲村雨过天晴。(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总书记湖南之行还将去往哪些地方,释放哪些信号?《时政新闻眼》继续为您关注。

△时政微视频丨瞰湖南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湖南考察第一天 这三点信息值得关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时政新闻眼 | 习近平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看了什么?

时政新闻眼 | 习近平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看了什么?

央视记者,红军,习近平,中央红军,长征,沈忱,纪念馆,于都县,于都,总书记,老人,潭头村,红军长征,孙观,后代,浮桥,草鞋,袁尚,谢志坚,郭晗,蔬菜,人民,代表,出发地,合唱团,民居,渡口,纪念碑,门板,张宇

2013-08-04 #故事会

时政新闻眼丨第三次新疆座谈会 习近平这样阐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时政新闻眼丨第三次新疆座谈会 习近平这样阐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新疆,总书记,习近平,图说,座谈会上,工作,方略,民族团结,乌鲁木齐,新时代,发展,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兵团,南疆,关系,重点,石榴,精神,能力,长治久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总目标,社会稳定,中华民族,共同体,干部,意识,问题,和田

2019-09-21 #故事大全

时政新闻眼丨第三次新疆座谈会 习近平这样阐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时政新闻眼丨第三次新疆座谈会 习近平这样阐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新疆,总书记,习近平,座谈会上,工作,方略,民族团结,乌鲁木齐,新时代,发展,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兵团,南疆,关系,重点,石榴,精神,能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总目标,社会稳定,中华民族,克拉玛依,共同体,干部,意识,问题,和田,六年前

2009-07-27 #经典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湖南考察第一天 这三点信息值得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湖南考察第一天 这三点信息值得关注

总书记,被子,习近平,湖南,徐解,扶贫,故事,村里,朱中,产业,人民,精准,老人,视频,红军,课堂,调研,十八洞,示范基地,中国,今年以来,信息,小学,情况,湘西,理念,陈列馆,教育,胜利,朱小红

2015-05-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习近平与湖南的故事

习近平与湖南的故事

习近平,湖南,精准,长江,洞庭湖,扶贫,码头,十八洞,总书记,农业,发展,华龙,生态,生态环境,砂石,施策,长江经济带,对策,情况,湖南省,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要坚持,全国人大,中国,中华民族,代表团,位置,内涵式,农机

2009-11-26 #故事阅读

习近平与湖南的故事

习近平与湖南的故事

习近平,湖南,精准,长江,洞庭湖,扶贫,码头,十八洞,总书记,农业,发展,华龙,生态,生态环境,砂石,施策,长江经济带,对策,情况,湖南省,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要坚持,全国人大,中国,中华民族,代表团,位置,内涵式,农机

2017-05-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习近平赴湖南考察调研

习近平赴湖南考察调研

习近平,老百姓,被子,张晓松,朱基,摄影记者,总书记,故事,李学仁,谢环,沙洲,文明,郴州市,瑶族乡,红色,调研,文字记者,共产党,汝城县,湖南,瑶族村,中华民族,同学们,基因,村民,朱小红,受教育,专题,公共服务,关键

2009-07-27 #故事会

考察湖南 习近平为何首站来到这个村?

考察湖南 习近平为何首站来到这个村?

被子,徐解,罗开富,红军,沙洲,故事,瑶族村,经济日报,老人,红军女战士,共产党,丈夫,总书记,剪下,湖南,习近平,女红军,红军长征,情况,棉被,物品,电影,老百姓,朱兰,袁慧琴,现代京剧,人口,全国,大嫂,常务副

2012-09-26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