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将《千字文》翻译成德文?这个瑞士学者做到了

时间:2011-03-25

来源:钱江晚报林小发本人近照。千字文德文版。瑞士学者林小发的新作德译版千字文在德国正式出版,截至2018年底,它已经卖出3500本,在欧洲,从普通读者到

提示:本文共有 24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来源:钱江晚报

林小发本人近照。

《千字文》德文版。

瑞士学者林小发的新作德译版《千字文》在德国正式出版,截至2018年底,它已经卖出3500本,在欧洲,从普通读者到汉学界都对这本书予以了好评。

2017年,林小发曾凭借其翻译的《西游记》首个德文全译本,获得德语地区图书行业重要奖项——第十三届莱比锡书展翻译类大奖,当时她的德译版西游记回译成汉语,在中国网络上走红,钱报也曾做详细报道。

林小发1968年生于瑞士比尔,14岁开始自学中文,21岁来到中国求学,曾在中国生活25年,在浙江大学读完了研究生。她对中国的文化十分精通,一直致力于将中国名著译成德文的工作。

那么,将《千字文》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翻译成德语,应该怎么说?外国人能看懂吗?

《千字文》文笔优美

翻译的难点是还原意象

《千字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而成的一篇文章。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林小发谈起《千字文》,便赞不绝口:“这样的一篇诗文,一共才一千个字,从天文地理写到人文历史、人生处事,又谈及古代文化、宫廷生活,还包括官场隐秘、官员退隐生活等等,甚至还说到了一系列古代名人,整篇文章文笔精美紧凑又朗朗上口,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她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千字文》原来已出过两种德文译本,1840年和1925年各有一篇德文译文。其中1840年的译本做得很认真,把所有典故与经典引文都列了出来,同时还附上了英译文。

不过,林小发认为前面两个版本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德文读起来不通顺,上下文也基本不连贯,似乎只是一些毫不相关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她第一次接触到《千字文》,是1990年在中国美院学书法的时候。当初她读到第三句“日月盈昃”时就深感费解,后面“吊民伐罪,周发殷汤”等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容更是让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经过多年的中文学习,她表示,“这次翻译虽然不少文字能够直接看懂,但很多内容还是需要参考注释本、反复推敲、查找资料。”

林小发认为,翻译时最关键的是要在译文中还原中文本有的意象。因此,如何将《千字文》中充满画面感而又搭配紧凑的文言文翻译成逻辑严密、精确详尽的现代德语是她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此,在翻译之前,她阅读了很多讲解《千字文》的书籍,比如刘宏毅《千字文讲记》、李逸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汪啸尹《千字文释义》等。她说,看了这些书,才明白“起翦颇牧”原来分别指四位战国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为什么专挑难的经典翻译?

“有挑战,才有乐趣”

短短一千个中文汉字,林小发一共用了半年左右时间来翻译。除了译文,她还写了许多德文注解和一篇四十多页的后记,书中还收集了很多《千字文》历代书法名帖。

林小发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专业,导师是著名汉语言学专家楼含松教授。之前她曾花17年翻译德文版《西游记》,现在又翻译《千字文》,都是很难用其他语言表现的中国经典名著。

楼含松曾问林小发:“你为什么总是挑最难的中国经典来翻译?”

“有点挑战,才有乐趣。”她回答。

林小发说,她研究《千字文》,是被书中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吸引。“这个开头十分宏伟,接下来的文字也意义深广。”

当然,书中也有些地方较为平淡无奇,比如“海咸河淡,鳞潜羽翔”,前一句略显乏味,后一句却又那么有诗意,那些鱼类和飞禽显得活灵活现。而且,书中通篇都是中国文化的典故。一开始她想,这样的文字是不可能被翻译成德语的。但正是这个“不可能”,让她手痒心痒。从那天开始,她就反复默念原文,捉摸译成德文的方法,一直到德文诗句能够脱口而出,译文就诞生了。

林小发对此次的译作很满意,一方面她觉得翻译得很贴切,格式上也有一种诗歌的美感,读起来很通顺。另一方面出版社完全采纳了她设计的排版方案:右页有原文、拼音、字面翻译和诗文格式的译文,左页有图画和详细的注释。

对中国文化理解很深刻

致力于翻译中国古代文学

从十四岁起,林小发就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深陷其中。她21岁初到中国时,中文已相当流利,能读中国文学原著、拉二胡、写毛笔字,也已读过了几个学期的汉学专业。

当时她报了浙江美术学院(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的一个书法班,来到杭州,进修一年。在杭州的这一年里,她跟着老师学习书法、二胡,和中国的学生“打成一片”,交流彼此的文化,她逐渐摸索到中国深邃传统文化精髓。林小发深深地体会到,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话,一年的时间远远不够。因此在1992年,她又报名了中国美术学院的版画系,在中国读本科,既能学艺术又能深造中国语言和文化。

在大学期间,她还遇到了她现在的丈夫孔国桥。“他带我去探访各地寺庙和僧人,也教我打坐、拜佛、修行等。”林小发在《在中国的25年》一文中回忆,“这些经历给我指引新的方向,也为我后来对小说《西游记》的兴趣铺开了道路。”

本科毕业后回到瑞士,林小发开始着手《西游记》的翻译工作。书中蕴含的深层文化精神一方面给了她一种宝贵的精神支撑,而另一方面却成为一次挑战。

为了真正挖掘和理解这些内容,她报名了浙江大学中文系明清文学专业的硕士课程,补上有关儒释道的文化知识和经典的阅读积累,来更好地了解和翻译西游记。

现在,林小发在瑞士生活,她可能是整个瑞士对中国古典文化了解最深刻的人。

她每天练拳练剑,业余时还偶尔在山里采野菜。不过翻译工作依然是她生活的核心。其中一部分是她自己选择的以古代文学为主的翻译项目,另一部分是她为几家文化机构进行一些短篇小说、论文等的翻译工作。

她偶尔也会用德文撰写文章,有的是关于中国文化,有的是关于汉德翻译的工作与技巧。她向钱报记者透露,目前拟定的下一篇文章题目是《随文入观:古文的阅读、理解与翻译》,主要是阐明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重点突出一些常见的翻译问题。此外,她还正在逐步翻译一些宋明清时期的道教经典。(通讯员 刘苏蒙 记者 王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将《千字文》翻译成德文?这个瑞士学者做到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千字文》的来历

《千字文》的来历

周兴嗣,王羲,千字文,书法,历史,于南朝,梁武帝,梁武帝萧衍,内容,初学者,时候,博通,文学,墨迹,启蒙教育,官名,形式,文章,方面,雅爱,社会,教育,有关,不相同,散骑侍郎,巧妙安排

2020-09-16 #小故事

《千字文》的来历

《千字文》的来历

周兴嗣,王羲,千字文,书法,历史,于南朝,梁武帝,梁武帝萧衍,内容,初学者,时候,博通,文学,墨迹,启蒙教育,官名,形式,文章,方面,雅爱,社会,教育,有关,不相同,散骑侍郎,巧妙安排

2020-09-15 #长篇故事

《千字文》的来历

《千字文》的来历

周兴嗣,王羲,千字文,书法,历史,于南朝,梁武帝,梁武帝萧衍,内容,初学者,时候,博通,文学,墨迹,启蒙教育,官名,形式,文章,方面,雅爱,社会,教育,有关,不相同,散骑侍郎,巧妙安排

2020-09-23 #短篇故事

《千字文》的由来

《千字文》的由来

千字文,历史,周兴嗣,王羲,书法,内容,初学者,启蒙教育,方面,社会,教育,大书法家,于南朝,干字文,文徽明,梁武帝,智永和尚,梁武帝萧衍,欧阳询,钟繇,章太炎,赵孟頫,道光,中集,成一,举人,书法家,书画家,伦理,写真

2020-09-16 #短篇故事

重大发现:怀素《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震撼世人

重大发现:怀素《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震撼世人

怀素,小草,千字文,草书,真迹,纸本,千金,书法,草圣,黄锦,陆羽,手迹,万密斋,李白,颜真卿,一字千金,藏真,中国,书法家,作品,医圣,医学,后世,学者,被誉为,绢本,错漏,零陵,影响,写下了

2014-04-07 #经典故事

把关于年兽的故事翻译成英文。注意!是整个故事都翻成英文!不是把标题翻译成英文 好

把关于年兽的故事翻译成英文。注意!是整个故事都翻成英文!不是把标题翻译成英文 好

英文,故事,好的,翻成,标题

2020-05-28 #故事大全

每个人背后都有故事你可以不理解但是请别乱说翻译成古文 翻译成古文

每个人背后都有故事你可以不理解但是请别乱说翻译成古文 翻译成古文

材料,焉知,鱼之乐,环节,子非鱼,回覆,问题,评论,对这个,知鱼之乐

2008-07-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普通话翻译成粤语广东话 普通话在线翻译成白话 国语转换广州话字典 粤语香港话翻译器

普通话翻译成粤语广东话 普通话在线翻译成白话 国语转换广州话字典 粤语香港话翻译器

工具,本站,语言,中发,第一时间,普通话,粤语,机械,机器,程序,精髓,词库,词汇,还望,在线,这里是,中国语言,不知道自己,如果您,是不能,所以它,是否正确,欢迎留言,留言内容,远远不能,博大精深

2020-09-1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