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道教讲“承负” 佛教讲“因果” 儒教讲什么?

时间:2011-02-10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中华的三大教派

提示:本文共有 16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中华文化流传了几千年,涵盖甚广,有琴棋书画,也有很多汇聚了先辈智慧结晶的民间工艺。而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中华的三大“教派”。

三教同源柱

道教

首先,我们来看看道教,道教讲“承负”即佛教中的“因果”,但又不同于“因果”。

“因果”是针对于个人,谁种因,谁的果,与他人无关;“承负”包含“因果”,但更进一步认为:个人的善恶行为,不但影响个人,而且影响家庭、社会乃至宇宙的和谐。比如说前辈行善,后人得福;今人行恶,后辈受祸。因为有“承负”,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贯行善,但却经常得祸;有的人一直行恶,但却经常得福。道教认为,这是由于“承负”使人蒙受的。

即本人如果造恶,子孙就会得祸;本人如果行善,子孙就会得福。同样,本人的命运是在为祖先承担后果,祖先如果造恶,本人就会得祸;祖先如果行善,本人就会得福。就如同祖辈积财,后辈享受,祖辈欠债,后辈还钱一样。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理也。

无为的思想,源于《道德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因此道教以“无为”作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淮南子原道》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魏晋以后,

“无为”逐渐成了道教社会观的基础。河上公在《老子注》中说:“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所谓“治身”的“无为”,应当“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这样才能全身、去危、离咎。所谓“治国”的“无为”,应当按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来治理天下,这样才能使黎民百姓得益。

怎样才能做到“无为”呢?《云笈七签》指出:“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通术数。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

可见道教的“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应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通晓自然和社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所以说“无为”并非无所作为,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应该按“道”行事,处世立命必须摒弃妄自作为,远祸慎行,追求朴素节俭、清静寡欲的境界。

佛教

佛教讲因果,所以佛说:“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一切存在着的事物叫诸法。因果可以互转,每个人百劫千生做业力的奴隶,为业力所转,在这里业力就是因,这个因虽然不好,可是我们若用善缘来改变这不好的因,起佛缘,还是可以结佛果,这就是学佛弟子,当用愿力法来对治业力法,业力是因,愿力是缘,用愿力来改变业力(就是使自己要从业力的逼迫中彻底解脱出来的意愿)。

为什么我们说百劫千生的业力也可以开出智慧的花朵?为什么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为什么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呢?这都是用愿力来改变业力,使不好的因也可以开出奇花结出硕果来! 反过来也可以说愿力是因(种菩提种子,得佛果),业力是缘(烦恼心生智慧果)。

所以说因缘也可以互转,要看在什么情况下说,亦要看在什么因缘下说,如果恶是因,善是缘,以善止恶可以得善果;如果善是因,恶是缘,以恶去善,则得恶果。

儒教

儒教是讲“忠恕”的,天主教和耶稣教他们是讲“爱”,他们就“博爱”。这个“博”字也是个竖心旁,这个“爱”字也有个心,在那个爱的中间,在心里头。道教是讲“承负”,它虽然说“清净、无为”,要修自然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道德经》上说的。那么实际上呢,它的教义就是“感应”两个字。佛教呢,是“因果”。儒、释、道这三教,都是没离开这个“心”;若离开这个“心”,就没有教了。

所以儒教是讲“忠恕”,忠是忠以持己,恕是恕以待人。持己,是我做什么事情,对人要有忠心,要尽我的忠心,这是培植自己品德的一个基本条件。

恕以待人,恕是原谅其它的人,其它人有什么错处,要有原谅、宽恕其它人的这种思想。那么你能忠以持己,你的人格就清高了;你能恕以待人,你对人就有利人的思想,对人都不苛求,对谁也不苛求。这是儒教的,它没有离开这个“心”,你看“忠恕”两个字,底下都是“心”字。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道教讲“承负” 佛教讲“因果” 儒教讲什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妈祖信仰是属于道教?还是独立的宗教?或是佛教?

妈祖信仰是属于道教?还是独立的宗教?或是佛教?

妈祖,神仙,六甲,宗教,朋友,海神,林默娘,传说,儒教,天后宫,女神,美德,道教,有人认为,出生于,宋太祖,宋徽,宗赐,寻兄,晏公,佛教,东南亚,中华,人们,乡镇,体系,人物,传统美德,人群,偏向

2012-07-23 #长篇故事

佛教在中国传教千年 为何道教还未排挤出局?道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佛教在中国传教千年 为何道教还未排挤出局?道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佛教,道教,长生,道家,道德,人们,济世,生命,肉身,在道,影响,一般都,和内丹,外丹术,独善其身,儒门,力大,吐纳,改变自己,渡人,原则,创始人,世界,两者之间,中国,中国流,人家,儒教,佛国,修养

2016-01-20 #短篇故事

佛教:佛陀明明讲因果真实不虚 可为什么又说因果可以改变?

佛教:佛陀明明讲因果真实不虚 可为什么又说因果可以改变?

凡夫,成就,业力,名号,因果,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涅槃,佛力,净土,功德,不一样,不可思议,众生,信仰,妄念,法语,道佛,把我们,上帝,利益,夫人,愿心,时候,证果,证悟,三恶道,善导大师,梦幻泡影,万德

2007-06-15 #小故事

任继愈谈道家与道教

任继愈谈道家与道教

道教,老子,道家,宗教,庄子,佛教,学派,老庄,中国,哲学,官方,思想,儒教,民间,系统,佛老,司马谈,韩愈,影响,三教,信仰,关系,女神,学术界,巫术,教主,浮屠,著作,贵族,阴阳

2016-12-04 #故事阅读

道教祖师与儒教祖师相见 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

道教祖师与儒教祖师相见 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

孔子,老子,弟子,祖师,历史,天地,道教,知识,黄河,于心,孔丘,都洛邑,可以用,我知道,于礼,儒教,中华文化,人生,仁义,先生,周室,我国,天下,思想,本性,河水,津津,孔子说,这两位,自然之道

2011-01-28 #经典故事

道家 道教 道学:这三“道” 有何不同?

道家 道教 道学:这三“道” 有何不同?

道教,道家,道学,信仰,哲学流派,创始人,宗教,老子,张道陵,内丹学,儒家,关系,学说,学科,教徒,道德经,张天师,明白了,儒学,万物,一家,主张,代表,佛教,儒教,内容,利用人体,区别,文章,局面

2007-09-23 #短篇故事

中国哲学简史:谈三教九流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中国哲学简史:谈三教九流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教,儒教,宗教,圣人,道家,老子,佛学,精神,佛教,代表,成就,知识,冯友兰,庄子,张道,两回事,个人,中国,儒家思想,人格,哲学,创始人,功用,境界,教义,思想,教人,中国哲学,学术流派,自然过程

2015-04-05 #故事阅读

“道家”和“道教”一回事!请别再表现你的无知了

“道家”和“道教”一回事!请别再表现你的无知了

道教,道家,思想,一回事,佛教,儒教,道德经,尹喜,时候,学说,知识,物理学,道家思想,祖天师,那道,道长,家和,一两句话,会站,书本上,人数,儒家,儒家思想,全国,名字,学校,定义,广成子,师徒,底层

2008-03-30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