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美传播系教授:社交网络催生了数字口头文化

时间:2010-07-31

她认为,如今的大数据和信息处理技术重新定义了知识、信息和数据的处理方式

提示:本文共有 15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11 月 29 日,在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腾讯 NEXT IDEA 创新平台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新融合:走向日常的科技与人文暨腾云峰会」上,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传播系的教授佐佐·帕帕查理斯做了名为「数字口头文化」的演讲。

她认为,如今的大数据和信息处理技术重新定义了知识、信息和数据的处理方式。口头表述是用来讲述故事和共享知识的,而数字口语是通过新技术去讲述故事,它混合了口头和书面语言,通过自发又数据化的方式去叙事,既有短暂性又有永久性。新技术提供了别样的途径让我们讲述故事、转化故事为知识、保存和共享知识。

以下为演讲全文,极客公园做了必要删减。

左为佐佐·帕帕查理斯

自从我开始研究网络媒体,就比较关注知识、信息和数据这三方面的内容。上世纪 90 年代初,我开始研究英特网。很多人认为我疯了,因为那时候全球只有不到 1% 的人在使用英特网。而我想知道英特网是如何帮助使用者和其他人进行连接的,同时也想知道英特网如何帮助人们来理解周围的世界。

最开始的时候,我发现人们被满是数据的世界所吸引,利用网络这个媒介与其他人进行连接,进行表达和学习。但这是如何进行的?这些数据是如何变成信息的?信息又是如何变成知识的?在这当中,技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完整答案,也是我今天仍在思考和想讨论的问题: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中口头表达和故事讲述的变化。

今天的技术发展很快,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理解知识、信息和数据的方式。VR、计算机和其他网络技术的进步,是如何改变我们对知识的定义的?

事实上,技术并没有改变知识的定义,但是它可以改变知识呈现的视觉化和分享方式。各种数据连接起来,能够呈现信息、进而对知识进行一种信号式的表达。正因为这种表达,知识才能够被创造出来,并且越来越重要。无论是什么类型、什么方式的信号,不管是说的、写的还是其他类型的数据,都是我们讲述和沟通知识的方式。

所以,技术无法改变知识的定义,但可以改变我们沟通知识的方式。社交媒体在今天带来的,是知识的电子化表达。

很早以前,人类对知识的分享用的是初级口头表达,口头讲述故事。这种传统的表达方式比较流畅,带有自发性。苏格拉底就比较喜欢这种口头表达的方式,不喜欢书写,他认为书写是非常不人性化的做法。之后口头讲述故事的传统一直传承了下来。

但口头表达所传递的信息,会随着不同人的讲述而发生变化,每个人都会进行自己的加工,其他人听到的故事版本可能都会有所不同。比如《伊利亚特》本身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经过口口相传,多年流传下来,就变成了神话。

与苏格拉底相反,柏拉图认为书面分享是保护知识的最好方式,这就进入了次级口头表达时期。这不是口头表述,不再具有自发性,不是每个故事的讲述者都有自己的版本,故事都是固定化了的,而且大家会认为被打印或印刷出来的版本才是真实的版本,所以很多研究都围绕印刷版本来进行。

但我们发现,其实人类对初级和次级口头表达都是有需求的,我们既要自发性的口头表达,也要真实性的口头表达。比如我们在听别人演讲时,希望他不要按照稿子来念,要有一定的自发性,同时又希望他的表现具有真实性。在这种需求下,我们通常会对获取的信息进行验证,然后才会把它划定为知识。

我们希望信息分享是自发的,同时又是客观的,我认为社交媒体是有能力来实现这一点的。它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行为和在群体中进行讲述的行为结合在一起,次级口头表达可以保证稳定性,自发性口头表达又可以用声音来进行,因此保留了其主观性。

社交媒体能够将人际对话的主观性、有趣性,和故事讲述的数据化进行结合,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网络口头表达方式的诞生,它混合了口头和书面语言,通过自发又数据化的方式去叙事,既有短暂性又有永久性。新技术提供了别样的途径让我们讲述故事、转化故事为知识、保存和共享知识。

责任编辑:双筒猎枪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美传播系教授:社交网络催生了数字口头文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斗图 收图……表情包成为网络社交的新主角

斗图 收图……表情包成为网络社交的新主角

表情,中老年,群体,年轻人,网络,社交,文字,网民,网络表情,方式,宋民,中老年人,字体,传播,加南,肖邦,南上,时代,一代人,二次元,内容,地带,对象,差异,文化,比例,特点,老师,话语权,身份

2008-07-04 #故事阅读

广工教授团队研发智能数字听诊器助力战疫一线

广工教授团队研发智能数字听诊器助力战疫一线

听诊器,心肺,疫情,一线,医院,智能,数字,党小组,医疗,医生,记者,小批量,声音,心电,研究所,病人,生产,处理技术,吕俊,周郭,邹长,谢胜利,谢侃,广东工业大学,发热门诊,南方网讯,党支部,传统,优势,后台

2007-08-03 #经典故事

隐私和财富竟自相矛盾?社交平台引发的遗产问题 你敢继承吗?

隐私和财富竟自相矛盾?社交平台引发的遗产问题 你敢继承吗?

数字遗产,财富,网络,账号,隐私,大众,互联网,个人,密码,问题,办法,数字,社交,经济纠纷,社会,账户,金钱,很多人,没有办法,社交平台,网民,中放,都会,后代,东西,业内人士,中国,个人利益,人们,全世界

2008-01-14 #长篇故事

数字时装 新世纪“皇帝的新衣”?

数字时装 新世纪“皇帝的新衣”?

数字,世界,服装,时装,时尚,穿着,虚拟世界,年轻人,游戏,现实,网络,公司,虚拟形象,效果,物理,社交,一家,病人,皮肤,老人,设计师,需求,创业公司,作者,上身,人们,产品,人类,人生,企业

2008-01-03 #经典故事

数字营销人必看的八本好书

数字营销人必看的八本好书

作者,推荐理由,营销,营销人,企业,故事,竞争,菲利普·科特勒,人们,人生,价值,大厦,力量,品牌,小群,差异化,推销员,效应,方向,案例,用户,社群,问题,定位,应用,社交网络,这本书,乔纳,奥格·曼狄诺,徐志斌

2019-09-04 #故事会

郑大故事:探寻汉字奥秘 传承文化基因——记文学院李运富教授

郑大故事:探寻汉字奥秘 传承文化基因——记文学院李运富教授

汉字,李运富,汉字学,研究,系统,传播,形体,河南,汉字文化,国家,学术,成果,教育部,文明,结构,传统文化,中心,基因,关系,字形,平台,学科,属性,平面,意义,现象,资源,跨文化,分析,许慎

2018-03-28 #小故事

韩国书院申遗 中国文化又“被韩国”?复旦教授:经历差异化发展 应包容看待

韩国书院申遗 中国文化又“被韩国”?复旦教授:经历差异化发展 应包容看待

韩国,书院,文化交流,中国,朝鲜半岛,文明,宗庙祭礼,朝鲜王朝,文化,申遗,孙科志,中韩,使节,文汇报,端午祭,中国文化,儒教,冲突,对话,文化遗产,民族,争议,影响,世界文化遗产,亚洲,作用,倾向,历史,因素,土地

2013-03-28 #长篇故事

根据周熙明教授所讲 可以从哪些角度理解文化强国这一概念

根据周熙明教授所讲 可以从哪些角度理解文化强国这一概念

文化,小提琴,农夫,人性,东西,内容,制度,故事,特性,真理,突破,不是所有,文化领域,文化载体,有价值,中才,得理,李白诗,爱因斯坦,向农,报告,大前提,充分准备,信仰,人心,五大,人们,功能表,功利化,力量

2020-08-03 #经典故事